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论文_王艳凤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论文_王艳凤

齐齐哈尔市昂昂溪精神病人疗养院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31

摘要:目的:探讨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的效果分析。方法:对2015 年6月~2016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这 60 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有30例。我院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一般的常规护理,对实验组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前后其NOSIE-30评分和 N-BPRS的评分情况。结果:对两组的NOSIE-30评分和 N-BPRS总分进行比较,试验组明显更优秀,两组患者出院后的SDSS评分,试验组也优于对照组。结论: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可有效地改善其认知水平,促进其病情的康复。

关键词:慢性精神分裂症;护理;分析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精神疾病,患病率高、病程多迁延,根据患者的病情不同,症状也存在差异性,其中青壮年时以亚急性和缓慢病情为主,主要是感知觉,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的障碍。部分研究资料显示,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前提下,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和社会技能训练是其康复的有效方法之一,临床护理恰好适合,此次我院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探讨临床护理对该类患者的效果,现进行以下报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linical nursing on patients with chronic schizophrenia. Methods:From June 2015 to September 2016,60 patients with chronic schizophrenia in our hospital were studied and analyzed. The 60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each group has 30 cases. In our hospital,general routine nursing care was given to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clinical nursing care was given to patients in experimental group,and then NOSIE-30 score and N-BPRS scor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receiving clinical nursing. Results:Compared with the NOSIE-30 score and N-BPRS score,the tes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e SDSS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after discharge were also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The clinical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schizophrenia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ir cognitive level and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their condition.

Keywords:Chronic schizophrenia;Nursing;Analysis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5年6月~2016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在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8例,最大年龄为52岁,最小为20岁,学历为小学的患者有6例,为中学的患者有10例,为大专及大专以上的患者有14例;在实验组中,有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8例,最大年龄56岁;最小为22岁,学历为小学的患者有7例,为中学的患者有11例,为大专及大专以上的患者有12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在这两组患者入院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如下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精神病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含强制性措施,严格管理患者日常生活,监督服药、饮食等常规的护理内容。对实验组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具体的护理方法是:(1)巡视病人,了解病人的需求及治疗效果,对病人及时进行生理、心理的整体护理。(2)对患者的个人状态及时进行综合评估,然后根据评估的结果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在人、事、物等方面存在错误认知的患者,护理人员须及时对其错误的想法进行纠正,并引导其以正确、积极的态度评价自身的过去和现在,指导患者正确对待疾病,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对未来充满希望。(3)指导病人适应环境,进行功能锻炼,护理人员可鼓励患者在进行治疗的同时积极发挥个人操作技能,适当进行一些日常劳作,如打扫院内卫生、整理个人物品及个人卫生等。(4)开展文娱活动,以及卫生、保健知识宣教。根据患者的年龄、特长和爱好等实际情况,定期组织其参与文娱活动,如做手工、打扑克、看电视、做游戏、下棋等。

2.结果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 NOSIE-30 和 N-BPRE 评分情况对比临床护理干预以后,试验组的NOSIE-30各个因素的评分以及N-BPRS总分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3.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上精神病科常见的疾病。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受到心里易感素质和环境影响这两个因素影响较多。目前,随着人们生活各方面压力的增大,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显著上升。精神分裂症患者多是基于情感、思维及行为的分裂所形成,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不仅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还可能对他人和社会造成危害。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症状复杂多样,可涉及感知觉、思维、情感、意志行为及认知功能等方面,个体之间症状差异很大,即使同一患者在不同阶段或病期也可能表现出不同症状。因此,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进行诊断的时候,要注意和相似疾病进行区分,比如因药物以及精神活性物导致的精神障碍、强迫性神经症等疾病。虽然通过药物治疗,患者的阳性症状基本消失,但是情感淡漠、思维缺乏以及意志缺乏等阴性症状仍然存在,部分患者在空闲时常陷入沉思、幻想、悲观绝望或精力过盛等,对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造成严重影响。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需要接受长期的治疗,这样阻断了他们和社会的接触,也会导致其社会功能存在缺陷。如果精神科治疗和临床护理能够一起进行,则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解决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丧失的问题,从而产生比较好的效果。在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着重帮助其提高自我认知水平,生活能力、卫生能力及社会能力,使患者更好地适应社会、回归社会。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试验组的 NOSIE-30各个因素的评分以及 N-BPRS 总分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出院以后试验组的 SDSS 评分要优于对照组(P < 0.05),和上述相关报道基本相同。

总而言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相关护理非常重要,对患者的治疗,康复等过程具有直接影响,而采取临床护理能够让患者得到更加优秀的护理效果,可有效地改善其认知水平,其生活自理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社会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促进其病情的康复。对患者回归社会,融入社会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健.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护理对改善其认知功能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22):63-64.

[2]李慧.护理干预对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作用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30):207-208.

[3]张丽,杨泽秀,张选琼.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J].今日健康,2015(8):285-285

论文作者:王艳凤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6

标签:;  ;  ;  ;  ;  ;  ;  ;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论文_王艳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