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师生互动模式探究论文_唐文华

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师生互动模式探究论文_唐文华

(合浦县星岛湖镇总江初级中学,广西 合浦 536138)

摘要:农村地区教学资源落后,教师的教学观念深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课堂效率低下,难以培养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良好的师生互动课堂在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在农村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之中,师生互动程度不够、互动氛围较差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

关键词:农村;初中物理;师生互动;探究分析

由于农村初中办学条件、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的专业素养与城市存在着差距,传统的教学形式没有被全部打破,初中学生的物理学习低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因此,初中物理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和思维,注重构建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提高学生全方位的学习能力。初中物理教学中师生互动模式,不仅能够扩大师生间沟通交流的空间,形成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还能够构建高效的物理教学课堂,提升农村初中物理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一、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

初中物理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中,学生缺少互动的激情,尽管有些教师意识到了教学中存在的这个问题,改变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的互动、探究中来,拓宽学生的思维,但由于学生长期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习惯于课堂中单一的听讲与回答问题形式,学习思维固化,师生互动低效。教师在课堂中实施互动教学时,忽略了对师生互动的度,有些教师重互动而忽视了教学进度和教学目标,没有紧紧围绕教学而展开互动。许多初中物理教师依旧没有摆脱应试教育急功近利的影响,课堂中的互动只是对于个别学生,没有调动大部分学生的活跃度,学生难以感受到在课堂中的参与度,难以激发其探究的欲望和思考的习惯。教师在互动时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化,不利于发挥教学的效果,无法实现对学生的教育影响,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模式难以落实到位。

二、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实现师生互动的方法策略 

1.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提高专业素养

师生互动模式的有效落实,在很大程度上与教师的教学观念息息相关,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是一个关键性问题。在大部分的农村地区,教育资源和教学水平落后,对于初中教师的要求和标准降低,有些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低,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固化,难以实现师生互动式教学。因此,初中物理教师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教学观念要与时俱进,不能只是运用固有的一套教学模式,优化更新教学观念。初中物理的教学不能只是追求表面的效果,注重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在课堂实施,不可急于求成,以成绩作为评判学生的唯一标准,着眼于学生物理学习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师生互动创设高质量物理课堂教学。

2.互动式课堂“开场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和动机,是产生注意力的基础,自主探索的动力。物理课堂新知识的导入,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师生互动模式在教学中的运用,首先要创设好课堂互动式“开场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在讲授“物态变化”中温度这一知识内容时,教师可利用具有新意的“开场白”简要阐述温度的相关概念,在阐述的过程中,可询问学生与之相关的问题“你们知道哪些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学生根据实际的生活经验,积极回答“冷热水的温度、温度计上呈现的温度”等等,师生互动的同时,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感受在课堂上的参与度。

物理是一个逻辑思维极强的学课,许多学生在学习时为其苦恼,没学好的同学易于灰心丧气,在课堂的“开场白”中,教师可向学生讲述一些“半路出家”的物理学家故事,讲述完之后,教师可向学生说“你们还有没有信心学好物理,老师相信你们,你们相信自己吗?学生们一起回答的“相信!”,利用互动式“开场白”不仅能活跃课堂氛围,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还能够缩短师生之间沟通交流的距离,创设积极和谐、富于情趣的教学环境。

三、对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师生互动模式的探究

1.(1)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师生互动模式主要有教师的问题设计、学生自主讨论、指导学生解决问题、在讨论中产生新问题等。物理是一门逻辑思维严密的学科,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激发学生物理学习的渴望,

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对问题的设计,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发展。 例如,在对“浮力大小的探究”这一内容教学时,可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给学生播放浮力的教学视频讲解,可向学生提出问题“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相关?”,将学生的兴趣转移到浮力这一知识上来,通过观察与探究最终回答,“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受物体 密度、体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2)物理课程的学习离不开动手实验操作,教师给学生分发事先准备好的实验器材,指导学生进行相关实验。当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碰到问题,教师就要针对其问题进行引导,不能将答案随意给出,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向,引导做实验各小组之间的讨论。在课堂教学的最后,教师可让各小组学生对实验小组进行总结,从学生的回答中得知“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关。”

(3)在物理实验的过程之中,学生自然会独立地思考,但有学生可能就会得出这么一个结论“物体形状影响浮力大小”。在这种情形之下,教师就要对学生地结论做出质疑,引导学生思考此结论是否严谨,并要调动课堂讨论交流的氛围,引导其他的学生进行思考,促进学生间相互间的讨论,最终可通过弹簧秤测浮力的方式,得出 “浮力大小与物体形状不相关”的结论。

【结论】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新的教育形式迫使农村初中物理教学的转变,这个转变可从师生互动教学模式入手。农村初中物理教师在开展教学实践时,要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地发展,全方位学习能力地提升,而不是一味的追求成绩,忽视学生学科的综合素养。因此,初中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观念,构建良好的师生互动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郑梁.浅谈初中历史师生互动教学的策略[J].学周刊,2018,(3).

[2]谷西栋.论互动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7,(23):101-102.

[3]李勇.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互动效果[J].速读旬刊,2015,(5).

[4]任凡.初中物理师生互动模式的研究分析[J].新课程·中旬,2017, (23):141.

论文作者:唐文华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2月6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26

标签:;  ;  ;  ;  ;  ;  ;  ;  

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师生互动模式探究论文_唐文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