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传统健康文化的发展历程与理论原则_养生论文

论中国传统健康文化的发展历程与理论原则_养生论文

试论我国传统养生文化的发展历程与理论原则,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历程论文,试论论文,原则论文,传统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古以来,我们的祖先就非常重视养生保健,并在实践中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逐渐创立了拥有系统理论、独树一帜的传统养生文化。本文拟就我国传统养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养生理论与原则等问题,根据文献记载,进行综述和剖析。

我国的传统养生文化是祖国医学大宝库中瑰宝,传统养生文化的发展是与我国医学的发展一致的。我们的祖先从茹毛饮血到钻木取火,从树栖穴居到结茅为舍,在漫长的岁月里与大自然进行着各种斗争。为了自身的健康和后代的繁衍,在劳动和生活实践中,逐渐认识了生命活动的规律,掌握了自身保健的方法,并通过总结逐渐使其完善。这种保健延年的方法,我们的祖先称之为“养生”,养生的理论和方法就叫做“养生之道”。

我国传统养生文化起源于原始氏族社会至殷商时代,人们开始对原始养生术进行理论上的总结,形成了各种养生理论,提出了各种养生方法。春秋战国时期,学术界出现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局面,各种养生理论和养生方法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传统养生文化的内容。例如,《左传》中就有房室起居与养生关系的记载,对四时、五节、六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作了系统的论述,并进一步提出了适应自然气候的变化,调摄饮食起居,以及节制房事等养生主张。《管子》认为“精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竭力提倡益气保精的养生方法。吕不韦编的《吕氏春秋》认为精、气、神与形体的统一是生命的根本,因此十分重视精神的保养。《吕氏春秋·尽数篇》中说:“故精神安乎形,而年寿得长也。”书中还指出,过食厚味,喜怒不节,以及风、寒、暑、湿等外邪的侵袭都是致病的因素。而老子在《道德经》中则提出“归真返朴”、“清静无为”等养生理论,奉行导引、吐纳等养生方法。《黄帝内经》是战国时期对前代医学和养生经验进行系统整理而成书的,包含了极为丰富的养生思想。《黄帝内经·素问》中云:“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俱而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该书告诫人们,养生必须把握生命运动的规律,在生活的各方面都要有节制;要根据不同季节的自然变化,讲究生理卫生。该书说:“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结也,死生之本也,逆此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后药之,乱已成而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些预防保健思想,产生于科学不发达的春秋战国时期,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由于春秋战国时期医家、神仙家、道家等对养生的认识和方法各有所侧重,因而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养生之道。归纳起来,大致可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种侧重于饮食起居方面,如《黄帝内经》所主张的:“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终其天年”。第二种注重于精神修养,主静尚俭,如庄周在《庄子》中所说的:“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第三种主张通过身体运动来养生健身,例如,《吕氏春秋》就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形象地告诉人们要经常从事身体运动,才能保持健康。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传统养生文化全面兴起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殷商时期,人们把天看作是万物的主宰,把天的意志叫做“天命”。在天命思想的束缚下,人们把国家的兴亡,四时的更替,人的寿夭福祸,都看作是天的意志。所以,尽管《尚书·洪范》中记载了殷末周初人们对健康长寿的向往,但始终没有形成比较系统的养生思想和养生方法。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们总结和批判了前人的哲学思想,评击了“天命论”,公然宣称天是无意志的自然物,人类的吉凶、祸福、贫富、病痊,都不是天的意志,这就为我国传统养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唯物论的思想基础。其二,由于战国时期诸子蜂起,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促进了文化科学、医学、养生学的发展。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就是在这个时期成书的。著名医学家扁鹊也生于战国时期,他通晓生理学,医技精湛,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有传记的医学家。他写有《难经》医学著作,创造了许多科学的治疗疾病的方法。司马迁在《史记》中说:“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由于当时医学、生理学的发展,为传统养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从秦汉至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前期发展阶段,也是佛家、道家养生文化的兴盛时期,出现了炼丹术、神仙术、服石法、房中术之类的养生法。统治阶级上层出现了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唐宪宗、唐穆宗、唐敬宗等帝王为了追求长生不死,热衷于寻求“仙丹妙药”的荒唐事情,使我国传统养生文化走了一段曲折的道路。不过,在这个历史阶段传统养生文化仍有较大的发展。

汉末名医张仲景勤学古训,博采众方,撰写了《伤寒杂病论》一书,系统地阐明了养生的作用,以及防治老年病的方法,同时,对饮食相宜的道理亦有科学的论述。他说:“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病为害者,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与张仲景同时代的名医华佗,不仅精通方药、针灸及外科手术,而且对养生问题也颇有研究。《三国志·华佗传》说他“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他尤为重视运动对健身的作用,并在总结前人导引术成就的基础上经过自身实践,创编了“五禽戏”,开创了我国导引术套路术式的先河。“五禽戏”分别把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动作,按照锻炼身体的原则和要求编排起来,形成动作互相衔接的五套运动健身术,各人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其中的一、二套经常进行锻炼。“五禽戏”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导引术已从单个动作术式发展成为一套完整而又连贯的医疗保健体操,对后世医疗保健体操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晋代的养生家葛洪创编了许多养生术。葛洪的养生术大体上可分为“内修”、“外养”两部分。“内修”即修心养性,指精神方面的修炼;“外养”是炼人身体的具体方法,可分为行气、导引、服食、卫生等几个方面。葛洪在总结华佗“五禽戏”的基础上又创编了龙导、虎引、龟咽、燕飞、蛇屈、猿据、兔惊等养生术。他认为行导引之法不必过于拘泥于形式,只要有守身炼形之效,就可以随时、随地、随意练习。

继葛洪之后,南北朝时期的陶弘景又把养生术向前推进了一步,他撰写的《养性延命录》和《导引养生图》。辑录了上自农黄以来,下及魏晋之际的导引养生理论及其方法,尤其是详尽地记述了华佗“五禽戏”的方法,为我们研究古代导引养生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梁书》中说他“善辟谷导引之法,年逾八十而有壮容”。

到了唐代,由于帝王们笃信道教,在他们的倡导和扶植下,道教有很大的发展,道教的长生术也较为普及。但由于科学的发展,尤其是医学的发展,人们对生命、疾病的认识比以往深刻了,人们在养生健身、治疗疾病等方面都采取了一些有效的科学手段,为古老的养生术注入了新的血液,增加了科学的内容,使传统养生文化得到了健康的发展。在这方面贡献最突出的是被誉为“药王”的孙思邈。孙思邈著述很多,主要有《千金方》、《福禄论》、《枕中方》、《摄生真录》等,对传统养生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到了宋代,我国传统养生文化又有新的发展,最明显的是发展了动以养生的思想和方法。苏轼在《教战守》一文中,把天下之势,比作一身,认为王公贵人所以常生病,是由于他们畏风雨,处优裕而造成的;农夫小民之所以少患疾病,是因为他们不畏风寒,勤劳常动的缘故。所以苏轼主张人要经常运动。他在和沈括合著的《苏沈良方》中,主张以淡食和练气功作为养生保健的手段。宋代另一位著名文学家欧阳修,也是一位养生家,他通过自身养生实践,总结出劳其形者长年,安其乐者短命的规律,提出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生的养生思想。在宋代,导引术方面也有创新,出现了一套动静结合的练身法——八段锦。这是一套动作连贯的健身体操,其中有文八段和武八段两种。文八段采用坐式,故又称为八段锦坐功;武八段是立式的。八段锦每一节动作都有针对性,所以练起来目的更为明确。宋代蒲处贯根据前人的导引术改编了一套练身法叫做“小劳术”。他在《保生要录》中说:“养生者形要小劳,无至大疲。故流水则清,滞则污。养生之人,欲血脉常行,如水之流。坐不欲至倦,行不欲至劳,频行不已,然亦稍缓,即是小劳术也。”蒲处贯的小劳术发扬了华佗、葛洪的养生思想和方法,并把肢体运动与保健按摩结合起来,其健身祛病的效果自然更佳。

明清时期,养生家们搜集和整理了大量的养生资料,出版了许多有价值的养生著作。如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对饮食和药补作了大量的论述。虞抟从著的《医学正传》,既肯定了先天禀赋的重要性,又强调了后天保养的必要性。李杲的《保养说》提倡避风邪、节劳逸、戒色欲、正思虑、薄滋味、寡言语等养生法则,张景岳在《治形论》中颇有创见地提出了善养生者,不仅要养神,还要重视养形,认为养形重在养精血,提倡用温补药养精血。汪绮石在《理虚元论》中提出虚劳的诊治,拓宽了对老年病的认识,他所提倡的六节、八防、二护、三候、三守、三禁等理论,对防衰保健有很大的意义。清代曹慈山的《老老恒言》,从衣、食、住、行的角度总结出一套浅显易行的养生方法,摆脱了玄学、神学的束缚,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此外,高濂的《遵生八笺》、汤灏的《保生编》、陆九芝的《世补斋医书》、徐灵胎的《医学源流论》等,均对我国传统养生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在明清时期还创编了太极拳、易筋经十二势、十二段锦等传统养生术。

我国传统养生理论最显著的特点是强调养生应当树立保健预防思想,做到防病于未然;同时,在养生过程中要树立“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人与外界环境要保持统一。纵观我国传统养生理论大致有以下几种学说。

1.整体观学说

祖国医学把人体看作是一个以脏腑为核心、经络互相联系的整体。人体的各个系统、器官是有机地联系的,作为特定内环境的脏腑,不是孤立不变的,各个脏腑之间相互依赖,以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和统一。它们之间联系的通路是经络和脉道;联系的载体是营、血和津液;其具体的功能表现是气和卫,从而构成了人体气、血、营、卫这一机制的整体。以经络和脉道作为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之间的联系通路,即所谓十四经流注,环而无端。在脏腑与组织之间的各个方面,如心合小肠,主血脉,开窍于舌;肺合大肠,主皮毛,开窍于鼻;脾合胃、主肌肉及四肢,开窍于口;肝合胆,主筋,开窍于目;肾合膀胱,主骨,开窍于耳等等,倘若脏腑发生变化,就可以通过经络,互相影响,并反映于体表;反之,体表组织器官的病,也可以通过经络影响体内所属脏腑。经络的循环和流注,脏腑可通过经络作出各种相应的表现,所以,人体是内环境相对稳定的有机统一整体。根据这一理论,我国历代医学家、养生家在疾病的防治和养生保健方面,都十分强调要从整体这一基本观点出发,主张促进机体的平衡,主张治病求本,未病先防,注重于全身性的防衰保健措施。

2、恒动学说

祖国医学很早就认识到宇宙生物界,尤其是人类的生命活动有其“恒动”的特性。例如,元代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就说:“天之物,故恒之于动,人之有生,亦恒于动。”自然界的气交变化运动孕育了生物,祖国医学把“气化”运动形式归纳为“升、降、出、入”。这种运动形式,就是生命存在的先决条件,自然界中的万物万事,概莫能外;人体也不例外。祖国医学在各个领域中始终贯穿着恒动的观点,在传统养生学中更是如此。《三国志·华佗传》中说:“摇动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这是说,人体经常保持适量的运动,是增进身体健康,延缓衰老的有效手段。

3、阴阳协调学说

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祖国医学这一观点说明生命现象是由阴阳构成的。祖国医学认为,阴阳双方是相互依存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在人体阴阳的消长运动中,对立的双方总是保持着动态的相对平衡,使机体处于一种相对的静止状态,以维持着机体内环境的相对恒定以及机体与外界环境的相对协调和统一,从而保证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在疾病发展变化的过程中,由阳转阴,由阴转阳的变化,可出现阴阳失去相对的平衡,而表现偏盛偏衰的结果。机体的阴阳任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程度,常可导致对方的不足,即所谓“阳损及阳”、“阴损及阴”,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阴阳协调学说运用于医学领域,是用以说明人体生理活动、病理变化,并指导临床辩证治疗和养生保健,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天人相应学说

天人相应学说是祖国医学顺应自然养生方法的理论基础。人与周围自然环境有密切的关系,《黄帝内经·素问》指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自然界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寒暑燥湿的气候,直接影响人体的生长发育与健康。自然界是生命的源泉,机体的生理、病理、生长、发育和衰老都与自然的变化休戚相关。自然界的变化,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类长期生活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之中,已经能够适应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形成了自身的生理规律。春夏阳气升发,秋冬阳气潜藏,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调节脏腑机能,养精安神,益气补血,平衡阴阳,机体就健康无病,而能享得天年。反之,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如果超过了机体的正常适应能力,就会引起各种疾病,这就是天人相应学说。

5、形神相因学说

形神相因是祖国医学的又一重要养生理论。形神相因又称为形神合一,即形体与精神的结合,也可以说是形态与机能的统一。形是人体的一切组织器官,神即人的精神意识活动,形与神是紧密相联的,神不能离开人体而存在,它与人有生俱来,亦与死俱灭,范缜在《神灭论》中指出:“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张景岳在《类经》中也说:“无形则神无以生、无神则形不可活”,“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这些论述都认为形与神是息息相关的,要通过调形养神的方法,使形神合一;养神可以保形,保形就是摄神,只有形体完备,才能有精神现象的产生。

根据我国传统养生理论,我国养生家经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出以下几条养生的原则。

1、保养精神的原则

我国历代传统养生家都十分重视对精神的保养,认为形神合一是健康长寿的保证。庄周在《庄子·养生主论》中就说:“纯素之道,惟神是守,守而勿失,与神合一。”《黄帝内经·素问》也说:“呼吸精气,独立守神”、“得神者昌,失神者亡”,认为神为一身之主宰,是统帅五脏六腑的。祖国医学把精神因素分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认为每个人都有七情的变化。心主神志,七情从心发出,情绪异常又会损伤心神。心神主宰全身,心神一伤,全身各脏器都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因此,祖国医学在谈到调节精神,保养真气,以求健康长寿的养生方法时,要求人们做到:“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保养精神要注意两个方面,其一,要涵养情操,安神益志;其二,要心情愉快,坦荡无忧。《医钞类编》中指出:“养生在凝神,神凝则气聚,气聚则形全,若日逐攘忧烦,神不守舍,则易于衰老。”告诫人们养生要把调养精神放在首位。

2、适应四时的原则

我国自周秦以来,养生家们就已经认识到自然环境因素与人体健康休戚相关,养生必须要注意适应四时气候的变化,以及昼夜的更替等,为此,提倡要把顺应自然作为保健防病的重要原则。一年四季气候的变化规律是春温、夏热、秋燥、冬寒,气候的这种变化对人体也会产生相应的影响。《黄帝内经·素问》中所说的“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以及“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就是适应四时变化的养生之道。昼夜的更替对疾病也有一定的影响。实践表明,许多疾病往往在清晨较轻,午后逐渐加重。《黄帝内经·灵枢》中就指出:“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朝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这说明在晨、午、黄昏、夜半的过程中,由于人体的阳气存在着长、长、收、藏的规律,因此,病情亦会发生慧、安、加、甚的变化。这与现代时间生物学的理论是基本一致的。

3、动静结合的原则

人体的动、静关系着精、气、神的衰旺存亡。我国自古以来在养生方面就存在静派和动派两种观点。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养生要安静自然:归根曰静,是曰复命。认为安静自然,可以加强体内气脉的运行,从而可以祛病延年。庄子也主张养生要清静无为,老庄学派以静养生的思想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而《吕氏春秋》则主张以动养生,以“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生动实例说明运动对健身的作用。华佗进一步完善了运动健身的方法,创编“五禽戏”,告诫人们要经常运动。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也认为:“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而不能堪耳,且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运动故也。”这些论述都提倡养生要动静结合,劳逸适度才能收到健身祛病的功效。

4、护肾保精的原则

在我国传统养生学中,护肾保精是一条重要原则。祖国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精不仅是繁衍人类的生命之源,而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肾精之盈亏,影响着人的生长、发育、衰老乃至死亡的全过程,因此,十分强调要节色欲以养精。《黄帝内经·素问》就有“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故半百而衰也”的记载。《吕氏春秋》中也说:情欲当节,过之伤人。张景岳在《类经》中则说得更具体:“欲不可纵,纵则精竭;精不可竭,竭则真散。益精能生气,气能生神。营卫一身,莫大乎此。善养生者,必保其精,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身健则病少,神气坚强,老当益壮,皆本精也。”精为生命之根本,纵欲耗精,会使肾气亏损;令人未老先衰,甚至早夭。所以,我国历代养生家都主张要节制房事。

5、补脾益胃的原则

脾为后天之本,是人体气血生化之源。祖国医学认为,人体的元气是健康之本,而脾胃则是元气之本。元气的产生全在脾胃,只有胃气充足,才能滋养先天。五脏六腑皆受气于胃,得胃气的充养,才能发挥藏精气、润肌肤、养血脉、壮筋骨的功效。所以,金代名医李杲在《脾胃论》中说:“脾全借胃土平和,则有所受而生荣,周身四脏皆旺……外邪不能侮也。”为此,祖国医学把补脾益胃列为一条重要养生原则,主张不论补虚泻实,皆以护脾为先。护脾的方法是益脾气,养胃阴。为此,对脾胃当防过偏,用滋补勿过腻,用攻下勿过量,寒勿过凉,热勿过燥,谨守健运之机,以防劳胃。同时,还要注意节饮食以和胃化食,防劳累以养脾气,处处都要立足补脾益胃,调养后天。

标签:;  ;  ;  ;  ;  

论中国传统健康文化的发展历程与理论原则_养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