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实务模型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务论文,经济责任审计论文,模型论文,项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经济责任审计是对领导干部职务行为影响其所在地区或部门(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其他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及效益进行归责,并作出审计处理和评价。对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可以检验其财政财务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以及决策的科学性、管理的规范性,发现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整改建议,推动领导干部的规范管理与科学决策。
实践证明,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具有多层次、多因素、多过程的特点。从结构上看,参与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的有:单位领导、组织部、财务处、审计处和被审计单位等,构成多层次多部门和多人员的工作团队。从内容上看,被审计单位的情况各不相同,审计期间有长有短,审计范围有大有小,审计结果有好有坏,审计中会出现多种因素。从时间上看,审计项目的下达立项、成立审计组、下发审计通知书,到召开审计见面会、审计会计账簿与凭证、撰写审计工作底稿,再到撰写审计报告、审计报告征求意见、审计报告归档,要经历多个工作过程。
笔者认为,在经济责任审计多层次、多因素、多过程的表象背后,最根本的特点是界定经济责任的归属问题,即以政策度量责任,以时期划分责任。确定经济责任是一项非常严肃和严谨的工作,不仅要求审计人员具备政策与制度的把握能力,还要求审计人员具备时间与空间的衔接能力。本文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与方法,探求经济责任审计的最优计划、最优组织和最优控制,根据经济责任审计中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秩序的系统结构特性,将经济责任审计中的各要素进行时间或空间上的排列与组合,建立从经济责任审计前的准备阶段,到审计中的实施阶段和审计后的终结阶段全过程实务模型。
利益相关者分析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需要多个部门的相互配合,审计是否有效率、是否成功,取决于各参与者之间的利益均衡和相互合作,需要了解各参与者的利益取向和相互关系。对各参与者的利益相关分析方法如下。
确定利益相关者。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下达并立项后,就要确定本审计项目的利益相关者名单,包括:下达审计任务的组织部人员;被审计人;审计中涉及的人;所有关注审计结果的人;单位领导。
了解利益相关者的期望值。在经济责任审计中,要了解各利益相关者的期望值,寻找审计与参与者的利益交叉点。不同的参与者所处的角度不同,期望值也就不同:组织部门希望通过审计,使干部更加认真履行职责,树立良好形象;被审计人希望在审计中得到肯定,保持原有的荣誉;审计中涉及的人希望自己的行为不要受到指责;所有关注审计结果的人希望得到公正的审计结论;单位领导希望通过审计为管理与决策提供依据。
考虑如何增加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开展经济责任审计,不仅要考虑审计部门的专业价值,还要考虑如何增加参与者的价值:通过审计,让组织部门看到被审计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感明显增强;对被审计人,不仅要客观地指出问题,还要公正地表扬成绩;对审计中涉及的个人,要以正面教育为主,在教育中提高;使所有关注审计结果的人看到审计后产生积极影响;通过审计,使领导了解下属的真实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帮助。
项目内容
实践证明,完整的经济责任审计实务模型分为审计全过程目录、审计通知书、审计见面会备忘录、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审计报告征求意见备忘录和审计报告征求意见书等七个部分。
1.审计全过程目录。
在审计全过程目录中,包括了审计项目名称、审计立项、审计通知书、审计见面会、审计资料、审计报告初稿、审计报告征求意见、审计报告提交稿和审计报告归档等九项内容,分别从时间、经手人、参与部门和参与人四个方面进行记录,审计全过程目录中的审计项目名称,要与组织部门下达审计项目的名称一致,并贯穿于整个审计的全过程。
从审计准备阶段的审计项目下达立项、成立审计组、下发审计通知书,到审计实施阶段的召开被审计单位及人员见面会、取得审计资料、审计财务账簿与凭证,到审计终结阶段的撰写并提交审计报告、审计报告征求意见、审计报告归档,经济责任审计要经历多个过程,通过建立审计全过程目录模型,将多个过程一体化管理。模型1如下图。
2.审计通知书。
按照审计程序,在接受组织部门下达的审计任务后,要组成审计组,向被审计单位下达审计通知书。审计通知书需要具备的基本要素有:审计依据、审计范围、审计期限和审计要求,具体模式按照内部审计基本准则要求即可。
经济责任审计全过程目录(模型1)
需要重点提示的是,在下达审计通知书时,还要列出被审计单位需提供的书面材料清单,清单内容主要包括:内控制度建立情况、任期目标完成情况、任期内发生的债权债务、法律诉讼及遗留问题等。审计部门将被审计单位需提供书面材料清单与审计通知书同时送达被审计单位,以便使被审计单位及被审计人员有充分的准备时间。模型2如下图。
3。审计见面会备忘录。
按照审计程序,审计组进驻被审计单位要召开审计见面会,参加见面会的主要人员有审计组全体成员和被审计单位原领导班子和新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必要时主管审计的领导和下达审计任务的组织部门也参会。审计见面会备忘录主要记录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和参会人员,参会人员均要签名。
被审计单位需提供书面材料清单(模型2)
4.审计工作底稿。
审计实施阶段,审计工作底稿需要用专用纸记载,其主要内容有审计项目名称、审计事项、审计人员、编制日期、审计内容摘要和被审计单位意见。
审计工作底稿是编制审计报告的基础,审计工作底稿的内容摘要应明确记载审计事项发生的时间、经济事项的活动过程,审计中要注意审计事项时间链与资金链的自然连接。审计工作底稿应是经济活动的最原始、最真实的反映,不应加入审计人员的主观判断;审计工作底稿应是经济活动的最浓缩、最精华的反映,不应加入毫无关联的其他赘述。
5.审计报告。
按照内部审计基本准则——报告准则,审计报告主要包括审计概况、审计依据、审计发现、审计评价和审计建议等五大部分。
在审计概况中,应简明记载实施审计人员、实施审计时间、审计资料来源与审计基本步骤,还要包括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以及资金收支与管理情况。在单位基本情况中,应明确记载领导任职起止时间,明确记载领导班子各成员的分工与职责,以便在审计中客观公正进行评价;在资金收支与管理中,对资金收入应按照资金收入渠道进行反映,对资金支出应按照资金用途进行划分。
经济责任审计报告(模型3)
审计中应对办公经费与人员数量、工作职责和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进行量化分析,作为审计后给单位领导提供修改年度预算的依据;对部门自行收费资金应首先确认收费依据的合法性,其次审核该收入资金使用的合规性与合理性,同时还要对部门自行收费资金收支进行成本分析,增加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在审计依据中,应依据国家有关法律和法规界定经济责任的归属,而不是根据单位或部门自行制定的内部制度进行审计,单位或部门自行制定的内部制度不具有社会公允性。
审计建议与审计发现应是相互对应的,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提出修正与改善管理的审计建议。审计建议应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避免泛泛而谈,使被审计单位无所适从。模型3如左下图。
6.审计报告征求意见备忘录。
按照审计程序,审计组结束审计,起草审计报告,审计报告应向被审计单位和被审计人员征求意见。参加审计报告征求意见会的主要人员有:审计组全体成员和被审计单位原领导班子和新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必要时主管审计的领导和下达审计任务的组织部门也参会。审计报告征求意见备忘录主要观测记载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和参会人员,参会人员均要签名。
7.审计报告征求意见书。
审计报告征求意见书是审计结果的最终确认,应编有文号,确保其严肃性。主要内容是告知被审计单位和个人的权利与义务,确认无意见后被审计人应在审计报告征求意见书上签名。审计报告征求意见书应一式两份,一份随审计报告交给下达审计任务的组织部门,另一份随审计报告归档。
项目实施及初步效果
从2009年初开始,我们应用本项目模型,将系统管理工程理论贯穿于经济责任审计的全过程,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实施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规范了审计行为。从审计项目的下达立项开始,就进入了审计的链接式管理程序中,使用统一的职业用语和规范文本,体现审计工作的系统性与严肃性,增加被审计人员对审计工作的信任感,促进审计人员客观公正履行职责。
提高了审计效率。审计中增加了审计人员与被审计人以及相关人员面对面的交流沟通,使被审计人员和相关人员由被动应付审计变为主动配合审计,节省了审计人员调查取证的时间。
提高了审计满意度。审计中增加了审计的人性化设计,使审计过程不再是一段枯燥无味的漫长经历,而是谈心交心的一方绿色园地,使被审计人员以及相关人员了解审计规则,理解审计不是在挑毛病,而是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使参与者在正面教育中得到提高。
标签:经济责任审计论文; 审计报告论文; 审计计划论文; 经济论文; 审计准则论文; 审计方法论文; 审计目标论文; 审计职业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