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例院外压疮分析及对策论文_母美菊,陶秋芬

221例院外压疮分析及对策论文_母美菊,陶秋芬

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护理部 云南 曲靖 655000

【摘要】目的:分析院外压疮患者相关因素,针对存在问题,提出防范措施,减少院外压疮的发生。方法:对221例院外压疮患者的来源、年龄及发生部位、相关因素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院外压疮发生的来源以家庭为主;年龄越大发生院外压疮机率越高;骶尾部为院外压疮易发部位;感知能力、活动能力及剪切和摩擦力是患者院前发生压疮的主要危险因素。患有基础疾病及家庭环境状况与压疮发生关系密切。结论:老年慢性病者居家康复期间发生压疮,严重影响患者疾病康复及生活质量,应引起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加强患者及家属防压疮相关知识指导,减少压疮的发生迫在眉睫。

【关键词】压疮;健康指导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5-536-01

压疮是指皮肤或/和皮下组织的局部损伤,通常位于骨突出部位,这种损伤一般是由压力或者压力联合剪切力引起的。压疮是长期卧床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预防和治疗压疮一直是国内外护理专家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压疮一旦发生,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加重病情,延长康复时间,严重者易引起感染,甚至发生败血症等导致死亡。近年来在新入院患者中院外压疮明显增加,为减少院外压疮的发生,对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221例院外压疮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221例院外压疮患者,其中,男122例、女99例。

1.2调查工具

1.2.1 采用Braden压疮评分量表对患者进行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对压迫的感知能力、皮肤潮湿度、身体活动程度、改变体位能力、营养状况、摩擦力和剪切力六个方面。

1.2.2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为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压疮来源、压疮高危因素,压疮发生部位、分期、所采取的主要处置措施等。

1.3 压疮诊断及分期标准 压疮的诊断标准根据人民卫生出版社第4版《基础护理学》的压疮诊断标准;压疮的分期标准遵循NPUAP 2009 分期法。

1.4调查方法

1.4.1对医院所有护士进行压疮诊疗及护理规范,压疮风险评估、压疮的分期及护理新进展等相关知识进行培训并考核,要求人人掌握。

1.4.2 责任护士对所有入院患者进行压疮风险评估,对压疮高风险患者及院外压疮患者填写压疮上报表在24小时内上报护理部。

1.4.3护理部组织医院压疮管理小组专家对上报的院外压疮进行评估核实,并提出处置意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2.1压疮来源 221名院外压疮患者中在家中发生的207名占93.7%,在养老机构发生的14名占6.3%。

2.2基础疾病 221名院外压疮患者均患有基础疾病,最少2种,最多11种,主要为神经系统疾病患者、颅脑外伤、脊髓损伤、骨折患者、肿瘤患者等。

2.3年龄分布 221名院外压疮患者中60岁以下患者26名占11.8%,60—70岁的患者69占31.2%,70岁以上患者126名占57%。年龄越大发生压疮的几率越高。

2.4 压疮发生的部位 221名院外压疮患者中发生275个部位压疮,骶尾部189例占68.7%,股骨粗隆59例占21.4%,足跟17例占6.1%,足踝7例2.5%,肩胛3例占1%。骶尾部为压疮易发部位。

2.5 压疮的分期 221名院外压疮患者中发生275个部位压疮,院前压疮Ⅰ期42例占15.2%,Ⅱ期122例占44.3%,Ⅲ期53例占19.2%,Ⅳ期压疮25例占9%,可疑深部组织损伤期21例占7.6%,难以分期12例占4.3%。

2.6院外压疮Braden评分结果 9分以下72例,10—12分117例,13—14分22例,15—18分10例。

3.讨论

院外压疮发生的原因

3.1患有基础疾病、长期卧床、营养不良、老年患者是发生压疮的主要原因。

3.2老年慢性病患者家属照顾不周到,床铺不能保持整洁,甚至处于潮湿的状态,床垫不透气等。

3.3患者及家属对发生压疮的危害性认识不足;缺乏防范压疮相关知识,未采取防范压疮的有效措施;对发生的压疮未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处置措施。

4.措施

4.1 指导患者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

4.2做好出院患者健康指导,重点讲解发生压疮的危害性;压疮发生的原因、后果及预防措施。指导患者取正确卧位,平卧位时床头抬高不应超过30°,避免局部皮肤长期受压,每2小时翻身一次,搬动患者或翻身移动时应抬起后再移动,动作要轻柔,避免粗暴移动,翻身后将肢体置于功能位。对大小便失禁者及时清除排泄物,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平整,避免皮肤受潮湿、摩擦等物理因素刺激。

4.3加强出院患者护理随访,了解患者出院后的病情变化和恢复情况,再次强调发生压疮的危害性,了解患者皮肤情况,有无局部皮肤发红、水泡等问题。有病情变化或发生压疮及时才来医院治疗。

近年来在新入院患者中发生院外压疮者明显增加,主要原因是患者及家属对发生压疮的危害性认识不足;缺乏防范压疮相关知识,未采取防范压疮的有效措施;对发生的压疮未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处置措施。责任护士加强健康指导,对出院患者重点讲解发生压疮的危害;压疮的成因、预防压疮的相关知识和重要性;定期随访压疮高风险人群,可以有效降低慢性病者居家康复期间压疮发生率,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怡,林俊,翟惠敏。院前压疮现状调查[J].护理进修杂志,2014,29(13):1169.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2011).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版)[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厅.

作者简介:母美菊,女,大学本科,副主任护师,护理部主任,从事内科护理及管理。

论文作者:母美菊,陶秋芬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3

标签:;  ;  ;  ;  ;  ;  ;  ;  

221例院外压疮分析及对策论文_母美菊,陶秋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