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妥英钠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苯妥英钠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马春潮[1]2003年在《苯妥英钠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进一步探讨苯妥英钠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进一步拓展临床应用。 方法:采用夹闭大鼠双侧颈总动脉的急性前脑缺血再灌注模型,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组:A组 假手术组、B组 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 苯妥英钠给药组(15mg/kg组)、D组 苯妥英钠给药组(30mg/kg组)。观察脑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脑组织ATP酶活性、脑细胞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活力及缺血脑组织Fas阳性细胞的表达,并观察使用苯妥英钠后对上述指标的影响。 结果:超微结构可以看出,C、D组可明显改善脑组织病理改变,各项指标结果表明,C、D组同B组比较,可以显着提高ATP酶活性(P<0.05),提高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活力(P<0.05),而两项指标C、D组差异无显着性(p>0.05),并且C、D组Fas阳性细胞的表达数明显减少,同B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1)。 结论:(1)苯妥英钠对脑缺血再灌注脑损伤有保护作用;(2)苯妥英钠拮抗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机制与其钠离子通道阻滞、增加皮质的ATP酶活性、减少兴奋性毒性、保护线粒体功能等多种机制有关。

彭静玉[2]2006年在《苯妥英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苯妥英钠在急性脑梗死中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以进一步拓展苯妥英钠的临床应用范围。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苯妥英钠治疗组,评定苯妥英钠的临床疗效;采用ELISA法,测定治疗前后其血清S-100β蛋白含量的变化;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治疗前后其血清NO含量的变化;采用比色法,测定治疗前后其血清MDA含量及SOD活力的变化;选取其中30例行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采用正常/病灶镜像局部比值法进行半定量分析,观察苯妥英钠对局部脑血流的影响。结果:苯妥英钠治疗后第14天,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由治疗前的20.6±5.6分下降为10.7±6.8分,与对照组相比(由治疗前的21.5±5.1分下降为14.6±6.7分)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苯妥英钠治疗后第10天,患者血清S-100β蛋白含量明显降低,由治疗前的0.69±0.24μg/L下降为0.31±0.16μg/L,与对照组相比(由治疗前的0.67±0.27μg/L下降为0.41±0.20μg/L)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NO含量明显降低,由治疗前的93.6±14.0μmol/L下降为72.0±10.7μmol/L,与对照组相比(由治疗前的97.1±13.7μmol/L下降为78.2±11.2μmol/ L)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MDA含量明显降低,由治疗前的7.5±2.1nmol/ml下降为5.1±1.9nmol/ml,与对照组相比(由治疗前的7.6±2.3nmol/ml下降为6.1±2.0nmol/ml)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OD活力明显升高,由治疗前的80.5±19.2U/ml升高为102.1±19.0U/ml,与对照组相比(由治疗前的78.7±18.0U/ml升高为91.3±17.2U/ml)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苯妥英钠治疗后第14天,患者局部脑血流量明显改善,rCBF的半定量值R由治疗前的1.231±0.068下降为1.113±0.057,与对照组相比(R由治疗前的1.226±0.074下降为1.159±0.054)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妥英钠对缺血性脑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时的血清S-100β蛋白、NO、MDA含量,提高血清SOD活力,促进临床神经功能的恢复。苯妥英钠对缺血性脑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与其能抑制自由基形成,减轻自由基介导的毒性,抗脂质过氧化反应以及扩张血管,增加局部脑血流量有关。苯妥英钠可能作为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一种安全有效的神经保护策略。

佚名[3]2003年在《《中国临床康复》2003年第7卷1~32期主题词索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旬刊2003年1月5日至12月25日主题词索引按汉语拼音音序排列)《内经》李建梅,王慧峰,赵鹏.从《黄帝内经》谈太极拳的机制及其应用初探(15):22355-甲氧色胺李淑惠,胡德耀,李晓辉,等.N-乙酰-5-甲氧色胺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8):1277A

陈小飞[4]2010年在《盐酸苯环壬酯等对实验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效果及相关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第一部分: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建立目的建立一种操作简便、稳定可靠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方法参照Zea longa及Koizumi线栓法,加以改进,建立大鼠局灶性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CAO)模型,于术后2h及24h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评分,同时结合TTC染色对模型复制结果进行判定。结果术后存活大鼠均出现不同程度神经功能障碍和脑缺血梗死,同时,制作过程中易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颈部血管破裂出血、脑缺血不完全等问题。结论改进法制备的模型简便可靠,成功率高,是用于研究局灶性脑缺血较为理想的实验动物模型。大鼠体重、麻醉剂应用、栓线直径和插入深度、控制出血和术后护理是影响模型复制的关键因素。第二部分:尼莫地平等药物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效果目的探讨不同作用机制药物单独应用及联合应用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48只成年雄性SD大鼠分为六组,即模型组、依达拉奉低剂量组、依达拉奉高剂量组、尼莫地平组、联合用药1组及联合用药2组,每组8只大鼠。应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缺血2 h再灌注24h。于缺血后再灌注前20min、再灌注后12 h,经大鼠股静脉给药。依达拉奉低剂量组:1.5mg/kg;依达拉奉高剂量组:3.0mg/kg;尼莫地平组:1.0mg/kg;联合用药1组:尼莫地平0.5mg/kg +环磷酰胺50mg/kg;联合用药2组:尼莫地平1.0mg/kg +环磷酰胺50mg/kg;模型组:等渗盐水1.5ml。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24 h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脑梗死百分比的测定。结果①六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依次为3.12±0.83、2.12±0.64、2.00±0.53、2.12±0.83、2.12±0.64及1.37±0.52。各用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依达拉奉低剂量组、尼莫地平组及联合用药1组与联合用药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②大鼠脑梗死百分比依次为(15.89±2.08)、(7.24±1.08)、(6.89±1.00)、(6.97±0.84)、(6.37±0.92)及(4.95±0.82)。各用药组与模型组比较,脑梗死百分比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联合用药2组与其他四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尼莫地平1.0mg/ kg+环磷酰胺50mg/kg联合应用,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显着的神经保护作用。第叁部分:盐酸苯环壬酯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目的观察盐酸苯环壬酯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的保护作用。方法随机将64只成年雄性SD大鼠分为八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等渗盐水1.5ml)、尼莫地平1.0mg/kg +环磷酰胺50mg/kg组、苯环壬酯高剂量组(12mg/kg)、苯环壬酯中剂量组(8mg/kg)、苯环壬酯低剂量组(4mg/kg)、苯环壬酯8mg/kg +环磷酰胺50mg/kg组、MK-801组(2mg/kg),每组8只大鼠。应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缺血2 h再灌注24h。于缺血后再灌注前20min、再灌注后12 h,经大鼠股静脉给药。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24 h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百分比及SOD活性、MDA含量的测定。结果①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各用药组与模型组比较,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P< 0.05);与阳性药Nim + Cyc组比较,苯环壬酯高、低剂量组评分较高,与之有显着性差异(P<0.01),苯环壬酯中剂量及苯环壬酯+环磷酰胺组与之评分相当;与PCH + Cyc组比较,苯环壬酯高、低剂量组评分较高,与之有显着性差异(P<0.05),苯环壬酯中剂量评分与之相当。②大鼠脑梗死百分比:各用药组与模型组比较,脑梗死百分比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与阳性药Nim + Cyc组比较,除PCH + Cyc组外,其他四个用药组脑梗死百分比相对较大,与之有显着性差异(P<0.01或P<0.05);与PCH + Cyc组比较,苯环壬酯高、低剂量组脑梗死百分比较大,与之有显着性差异(P<0.01),苯环壬酯中剂量组与之相当。③大鼠血清SOD活性:与假手术组比较,MCAO 24h后各组SOD值均明显降低;与I/R组比较,除MK-801组外,各给药组SOD值均不同程度升高(P <0.01或P <0.05);与阳性药Nim + Cyc组比较,苯环壬酯各组SOD值较小,与之有显着性差异( P<0.01或P<0.05);苯环壬酯单独应用和联合应用之间没有显着性差异。④大鼠血清MDA含量:与假手术组比较,MCAO 24h后各组MDA值均明显升高;与I/R组比较,除MK-801组外,各给药组MDA值均不同程度降低(P<0.01或P<0.05);与阳性药Nim + Cyc组比较,苯环壬酯各组MDA值较大,与之有显着性差异(P<0.01或P<0.05);苯环壬酯单独应用和联合应用之间没有显着性差异。结论盐酸苯环壬酯能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减小脑梗死病灶、提高SOD活性并降低MDA含量,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第四部分:盐酸苯环壬酯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大脑皮层NMDA受体亚单位表达的影响目的探讨苯环壬酯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大脑皮层NR2A和NR2B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0只成年雄性SD大鼠分为六组,即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苯环壬酯高剂量组、苯环壬酯低剂量组、MK-801组、尼莫地平组+环磷酰胺联合用药组,每组10只大鼠。于缺血后再灌注前20min、再灌注后12 h,经大鼠股静脉给药。分别于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6h、24 h取大脑皮质梗死部位组织,提取总RNA,RT-PCR分别扩增NR2A和NR2B基因。结果缺血再灌后6h,NR2A和NR2B mRNA在大脑皮质梗死区呈现相对一致的表达规律,模型组较假手术组表达均显着增高,24h后表达均下降;给药6h后,苯环壬酯高剂量组、苯环壬酯低剂量组以及MK-801组均对NR2A和NR2B mRNA的表达有下调作用;24h后,只有MK-801仍对NR2A和NR2B mRNA的表达有下调作用;而苯环壬酯高剂量组对NR2B mRNA的表达也仍有下调作用。结论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大脑皮质NR2A和NR2B mRNA的表达均会增高;MK-801和苯环壬酯抗局灶性脑缺血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下调NR2A和NR2B mRNA的表达相关。

贡肖巍[5]2008年在《卡尼汀前体药物的设计、合成与神经保护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研究背景左旋卡尼汀是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一种类氨基酸物质,在人体的营养和治疗方面具有重要的生物学作用,是人体内长链脂肪酸代谢产生能量所必需的物质。因其具有维生素B的化学特征,也被称为VitB_T。1905年两位俄国科学家Gulewitch和Krimberg在肌肉提取物中发现了左旋卡尼汀(Carnitine),称为肉碱。20世纪50年代,卡尼汀的基本作用机制被揭示出来;70年代,随着第一个左旋卡尼汀缺乏症病人被发现,肉碱的临床应用开始为人们所认识,左旋乙酰卡尼汀、左旋丙酰卡尼汀、左旋柠檬酰卡尼汀相继从人体中发现并分离出来,继而左旋卡尼汀及其衍生物的化学合成与临床应用相继展开。90年代末,随着克隆技术的发展,各种左旋卡尼汀转运酶被发现并克隆,左旋卡尼汀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其细胞保护作用、抗氧化作用、调节生物代谢作用等相继被人们所认识,其治疗应用范围也从最初的运动营养、心肌保护、糖尿病透析辅助治疗等,扩展到抗衰老、调节内分泌、治疗老年痴呆、新生儿营养、抗癌辅助治疗等方面。进入21世纪,随着多达近10种左旋卡尼汀转运酶的发现和克隆,左旋卡尼汀转运酶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达到了一个高潮。新发现的转运酶几乎可以将左旋卡尼汀及其衍生物运载到人体的各个部位,加之左旋卡尼汀本身具有的高安全性,高水溶性和广泛的生物学活性,表明其不但具有更深层的药物开发价值,同时也是一个天然的良好药物载体。在降低药物的毒性、改善脂水分配系数、穿透各种生物屏障,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等方面,有潜在的独特优势。第二部分目标化合物的设计思想通过跟踪卡尼汀及其衍生物的化学、生物学特征及其临床治疗用途的最气.新进展。发现其神经细胞保护作用是其刚开始为世人所认识的一个新的领域,其易于穿透血脑屏障的特点在2000年以后才被揭示出来,并迅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研究表明其对于阿尔斯海默症、帕金森氏症等脑部疾病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基于此,本文以左旋卡尼汀为载体先导化合物,根据前药设计原理对其结构进行如下的修饰:(1)在左旋卡尼汀的羟基部位引入脂肪酸侧链形成前药;(2)在左旋卡尼汀的羧基部位再引入醇、胺侧链形成双前药;(3)利用前药化学中的拼合原理,在左旋卡尼汀的羧基部位引入活性分子形成孪药。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左旋卡尼汀衍生物。第叁部分目标化合物的合成左旋卡尼汀是一个4碳直链小分子,包含有叁个活性基团和一个手性碳,有其特有的化学反应特征,本文在检索文献和反复试验的基础上,对其化学特征有了较全面的掌握,发现了一个新的反应机理,克服了合成上的障碍,完成了叁个系列目标化合物的合成。第一系列是以卡尼汀为起始原料,通过酯化反应,与不同的脂肪酸缩合得到的酰基卡尼汀。在此基础上,将卡尼汀的羧基与苯甲醇缩合,得到第二个系列的化合物。与川芎醇、N,N-二甲基乙醇胺结合形成第叁个系列化合物。第一个系列有7个目标化合物未见文献报道,第二、第叁系列目标化合物均未见文献报道,并在合成方法研究中,意外获得了一个新化合物。其结构均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及电喷雾质谱确定:部分化合物还进行了核磁共振碳谱、元素分析以及晶体结构的测定。第四部分目标化合物的活性评价对合成得到的叁个系列共40个化合物进行了体外神经细胞保护活性评价,并挑选部分体外神经细胞保护活性较好的化合物进行了动物体内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左旋酰基卡尼汀苯甲醇系列化合物,在不影响药效的情况下,成功的改善了左旋酰基卡尼汀的强吸水性,使其更具药物开发价值;左旋酰基卡尼汀川芎嗪酯和N,N-二甲基乙醇胺酯系列化合物中,有近10种化合物具有神经细胞保护活性,且活性优于川芎嗪、N,N-二甲基乙醇胺等公认的神经细胞保护药物,达到了设计目标,具有潜在的市场开发前景。并对左旋丙酰卡尼汀进行了急性毒性和一般药理学研究,未发现明显的毒副作用,根据化学物质分类标准,本品属无毒物质。综上所述,本文在左旋卡尼汀前药研究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卡尼汀衍生物。研究结果表明:设计的合成路线合理,原料易得,目标化合物达到了设计目的。对其中具有潜在的神经细胞保护活性化合物,将继续建立适合的动物模型,作进一步的活性评价。对其体内活性及其代谢过程,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希望能筛选出具有临床研究意义的治疗药物。

曾可斌[6]2004年在《急性脑梗死痫性发作兴奋性机制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一、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早期痫性发作兴奋性损伤机制及托吡酯干预效应。二、方法取成年雄性Wistar大鼠并预置海马电极,一周后线栓法制备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同时监测脑电活动并相应分为脑缺血组及痫性发作组,检测海马组织中氨基酸浓度,以及胶质谷氨酸转运体(GLT-1)的免疫表达;采用钝性分离1日龄SD大鼠双侧海马,分离培养海马神经细胞,观察细胞生长过程及用抗神经丝200抗体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第9~15天采用膜片钳全细胞模式检测神经细胞的基本电生理特性,及对L-谷氨酸和GABA的效应;观察不同浓度谷氨酸(2.5μmol/L~1000μmol/L)对神经细胞兴奋性影响及其作用特点;短时间、低浓度谷氨酸(5μmol/L)对神经细胞膜被动电生理特性、自发放电的影响,诱导神经细胞反复痫性放电,以及用吖啶橙/溴化乙锭染色法检测神经细胞死亡率;观察托吡酯急性给药或预处理,对原代培养海马神经细胞痫性放<WP=8>电的影响。叁、结果大鼠MCAO后2小时内,27.4%(17/62只)出现反复、阵发性棘波、慢波,即痫性放电。痫性发作组海马中天冬氨酸、谷氨酸和甘氨酸平均浓度显着高于脑缺血组(p<0.05)。各组GABA平均浓度无显着性差异(p>0.05)。在海马CA1和CA3区,痫性发作组GLT-1免疫表达显着低于脑缺血组(p<0.05)。在齿状回,脑缺血组和痫性发作组GLT-1免疫阳性表达无显着性差异(p>0.05)。分离的海马细胞成活率大于93%,培养第7天后,细胞表面光洁,具有典型锥体神经细胞形态特征,并经抗神经丝200抗体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证实,锥体神经细胞占78%,并可存活28天以上。细胞封接成功率90%以上 (n>500),静息膜电位为57.7+8.2mv(n=250)。膜电容Cm为15.9+3.6pF(n=62)、串联阻抗Rs为9.9+2.2MΩ(n=62),细胞膜的时间常数τ为157.8+51.6μs(n=62)。在全细胞模式下,神经细胞(n=216/250)的I-V曲线谱显示内向钠电流和外向钾电流。恒流刺激产生多个动作电位(n=69/72)。谷氨酸诱导海马锥体神经细胞出现可逆性去极化(n=26),并产生阵发性动作电位,GABA抑制电流刺激诱发的动作电位发放。灌流不同浓度谷氨酸(5μmol/L~1000μmol/L)均可降低海马神经细胞膜电位,诱发可逆性去极化及动作电位,但灌流2.5μmol/L谷氨酸10分钟并不能诱发动作电位;不同谷氨酸浓度组间神经细胞膜电位及<WP=9>阈强度间有显着差异,高浓度组神经细胞的膜电位显着低于低浓度组,诱发动作电位的阈强度也显着低于低浓度组;培养的神经细胞经谷氨酸作用,24小时后对照组及谷氨酸组神经细胞死亡率分别为13.3%和26.1%,谷氨酸组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n=10)呈散发性自发性放电,频率低于3Hz占79.4%。谷氨酸组自发动作电位频率大于3Hz的放电占79.0%,并呈阵发性放电或簇性放电。谷氨酸(5μmol/L)处理后1~6天,海马神经细胞痫性放电百分率为62.5%~78.9%。喷射苯妥英钠(10μmol/L)、托吡酯(20μmol/L,100μmol/L)抑制恒流刺激(40pA×200mSec)诱导海马神经细胞频发动作电位,动作电位分别减少100%、64.3%和75.0%。对于谷氨酸诱导海马神经细胞痫性放电,能被喷射苯妥英钠完全抑制(n=7/7),喷射托吡酯(100μmol/L)则部分抑制(n=5/8)。托吡酯(100μmol/L)预处理完全抑制谷氨酸诱导海马神经细胞(n=7)痫性放电。四、结论大鼠MCAO出现痫性发作,早期痫性发作占27.4%(17/62只);海马组织中氨基酸浓度升高是MCAO后早期痫性发作原因之一;大鼠MCAO后早期痫性发作与GLT-1免疫表达下调有关;分离及原代培养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的操作方法简捷,有利于锥体神经细胞生长,可适用于膜片钳记录研究;<WP=10>谷氨酸对海马神经细胞兴奋性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灌流谷氨酸10分钟内,5μmol/L可能是诱发海马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最低浓度。谷氨酸(5μmol/L)处理培养的海马神经细胞出现可逆性兴奋性损伤、或细胞死亡,海马神经细胞出现反复自发性痫性放电,具有急性脑梗死细胞损伤与癫痫放电特征。托吡酯可干预体外模拟急性脑梗死谷氨酸所致的痫性放电(痫性发作);托吡酯抑制海马神经细胞动作电位发放是一个渐进过程,具有时间依赖性和浓度依赖性,托吡酯预处理比喷射给药更能有效抗癫痫作用。

谈慧[7]2008年在《“靳叁针”治疗不同年龄儿童精神发育迟滞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文中指出1.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精神发育迟滞(mental retardation,MR)是由生物、心理、社会多种因素引起的以智力发育明显落后于正常水平和适应生活能力缺陷为主要特征的一组发育障碍性疾病。该病是发育残疾中对儿童身心健康危害较重且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因此,积极研究有效的治疗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MR患病率,对提高我国人口素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在既往研究的基础上,以年龄作为切入点,选取90例不同年龄的轻、中度MR患儿作为临床研究对象,观察“靳叁针”疗法对不同年龄MR患儿的疗效;实验方面,以月龄作为切入点,选取60只不同月龄的大鼠作为研究对象,观察“靳叁针”疗法对不同月龄智障模型大鼠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该疗法对不同年龄MR的可能作用机制。2.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方面,综述了现代医学对MR的认识,包括:流行病学研究、病因病机、诊断标准、治疗原则等;综述了传统医学对MR丰富的治疗经验及当代中医药工作者在前人基础上,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对MR进行的大量临床和实验研究;综述了目前对智障实验动物的多种造模方法及相应优缺点;综述了现代医学对与学习记忆相关的中枢神经递质的研究进展;综述了现代医学对细胞凋亡和脑缺血的关系的研究进展;并在各部分文献综述的基础上,进行评述和提出展望。临床研究方面,选取90例不同年龄的轻、中度MR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按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根据年龄分成3组,A组(3~4岁)、B组(5~6岁)和C组(7~8岁),每组30例。每组每次治疗均采用针刺、穴位注射加口服真人益智宝的方法,每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6次,周日不作治疗,连续治疗120次,为1疗程。选择经《Wechsler量表》测定的智力商数(IQ)和经《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测定的适应行为商数(ADQ)作为疗效评定标准,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评定。实验研究方面,选取60只不同月龄的雌性SD大鼠,按月龄分为3组,1月龄组、3月龄组和6月龄组,每组20只。每个月龄组随机再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针刺组,共4组,每组5只。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的造模方法,复制智障模型大鼠;同时对针刺组进行针刺治疗,每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6次,周日不作治疗,连续治疗4周,为1疗程。选择行为学、脑内胆碱能功能、单胺类递质含量和活性及细胞凋亡调控基因Bcl—2、Bax的表达作为疗效评定标准,分别对各组作相应处理后,进行评定。3.结果3.1文献研究结果文献研究表明,目前临床治疗MR以药物对症支持配合教育训练为主,但缺乏针对性,不能进行病因治疗,仅作对症处理,且效果不明显,副作用多,对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身心健康有着多方面的不良影响。而在整体观念指导下的针刺疗法,对个体进行辨证论治,针对性强,既符合现代医学“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又具有整体调节、多靶点及无毒副作用和成瘾性等优势。3.2临床研究结果《Wechsler量表》评定结果:各年龄组治疗后MR智力商数(IQ)均较治疗前提高;其中,A组言语智商(VIQ)明显提高(P<0.01),B组次之(P<0.05),而C组没有明显差异(P>0.05)。从各组平均值中发现,A组、B组治疗后VIQ提高的幅度较操作智商(PIQ)大,C组则治疗后PIQ提高的幅度较VIQ大;组间比较发现,VIQ随着年龄的增加呈下降趋势,PIQ则随着年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总智商(FIQ)的变化与VIQ大体相应,即:A组FIQ变化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FIQ变化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评定结果:各年龄组治疗后MR适应行为商数(ADQ)各因子均较治疗前提高。从各组平均值中发现,A组治疗前后认知因子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P<0.01),独立功能因子及社会/自制因子变化不明显(P>0.05);B组治疗前后独立功能因子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P<0.01),认知因子次之,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会/自制因子变化不明显(P>0.05),而C组治疗前后社会/自制因子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P<0.05),独立功能因子和认知因子变化不明显(P>0.05)。临床疗效评定结果:“靳叁针”疗法对不同年龄MR的治疗效果,年龄越小,疗效越佳。3.3实验研究结果定位航行试验结果:定位航行试验中,各组大鼠寻找平台所需潜伏期均有随着训练进程而显着下降的趋势。各月龄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大鼠在第1~4天,逃避潜伏期未见明显差异。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相比,各月龄模型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均相应延长(P<0.01,P<0.05)。给予针刺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均有不同程度缩短;其中,1月龄组大鼠第1~4天的逃避潜伏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月龄组仅第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6月龄组虽亦有所缩短,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间探索试验结果:空间探索试验中,各月龄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大鼠穿越平台所在原象限的距离占总游泳距离的百分比和时间百分比未见明显差异。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相比,各月龄模型组大鼠穿越平台所在原象限的距离占总游泳距离的百分比和时间百分比均相应减少(P<0.01,P<0.05),说明模型组大鼠的记忆保持力降低。给予针刺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大鼠穿越平台所在原象限的距离占总游泳距离的百分比和时间百分比均有不同程度增加,说明大鼠受损的记忆保持力得以改善;其中,1月龄组大鼠穿越平台所在原象限的距离占总游泳距离的百分比和时间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3月龄组仅距离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时间百分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6月龄组则两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整个Morris水迷宫试验结果来看,各月龄模型组大鼠获得记忆能力的时间均要长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针刺对改善1月龄组学习记忆能力效果明显,3月龄组次之,但对6月龄组,则效果不明显。被动回避反射实验结果:在跳台实验中,各月龄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大鼠学习记忆成绩未见明显差异。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相比,各月龄模型组大鼠的成绩均相应下降(P<0.01,P<0.05)。给予针刺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大鼠的成绩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其中,1月龄组大鼠各项成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月龄组则部分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而6月龄组各项成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脑内胆碱能功能测定结果:各月龄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大鼠脑内乙酰胆碱(Ach)含量、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和胆碱酯酶(Ache)活性均未见明显差异。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相比,各月龄模型组大鼠脑内Ach含量均相应减少(P<0.01,P<0.05),ChAT和AchE活性均相应减弱(P<0.01,P<0.05)。给予针刺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大鼠脑内Ach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ChAT和AchE活性均有不同程度增强;其中,1月龄组大鼠脑内Ach含量、ChAT和AchE活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月龄组仅ChAT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6月龄组Ach含量、ChAT和AchE活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脑内单胺类递质测定结果:各月龄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和5—羟色胺(5—HT)的含量均未见明显差异。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相比,各月龄模型组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NE、DA和5—HT的含量均相应下降(P<0.01,P<0.05)。给予针刺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NE、DA和5—HT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其中,1月龄组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NE、DA和5—HT的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月龄组仅5—HT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6月龄组各项指标虽亦有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脑内细胞凋亡调控基因Bcl-2(B-cell lymphoma-2)和Bax(Bcl-2associated X protein)测定结果:各月龄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大鼠脑内均未见明显Bcl-2和Bax表达(阴性或弱阳性)。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相比,各月龄模型组大鼠脑内均出现相应的Bcl-2和Bax表达(阳性,P<0.01,P<0.05)。给予针刺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大鼠脑内Bcl-2表达均有不同程度上升,Bax表达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1月龄组Bcl-2和Bax表达改变明显,Bcl-2/Bax比值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月龄组和6月龄组Bcl-2和Bax表达变化不明显,Bcl-2/Bax比值虽亦有所增大,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结论“靳叁针”疗法对儿童精神发育迟滞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且年龄越小,疗效越佳,尤以3~4岁年龄段效果最好。该疗法对不同年龄MR的可能作用机制体现在:影响行为学;影响脑内胆碱能功能;影响脑内单胺类递质含量和活性;影响脑内细胞凋亡调控基因Bcl-2和Bax的表达。

吴月鹏[8]2011年在《白花丹参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Bcl-2和Bax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观察预先给予不同浓度白花丹参根水提物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Middle cerebral artery obstruction,MCAO)神经元Bcl-2蛋白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白花丹参根水提物作为药理性预处理物的可行性及其作用剂量,揭示白花丹参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研究方法将健康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白花丹参高、中、低浓度组和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分别经白花丹参高、中、低浓度水提物和蒸馏水、蒸馏水连续灌胃7天,使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复制24h后制备大鼠脑组织标本,采用免疫荧光显微镜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及Bcl-2的表达。研究结果免疫荧光检测显示:Bcl-2蛋白阳性染色主要位于神经细胞胞浆、核膜及突起中,为绿色荧光。假手术组荧光强度极低;空白对照组荧光强度较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白花丹参高、中、低浓度组荧光强度增高(P <0.05)。且随浓度增高,荧光强度逐渐增高,各浓度组之间同样存在显着差异(P <0.05)。Bax蛋白阳性染色主要位于神经细胞胞浆、核膜及突起中,为绿色荧光。假手术组荧光强度极低;空白对照组荧光强度较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白花丹参高、中、低浓度组荧光强度降低(P <0.05)。且随浓度增高,荧光强度逐渐减低,各浓度组之间同样存在显着差异(P <0.05)。研究结论1.不同浓度白花丹参水提物预处理均可以明显减少凋亡细胞数,对局灶性脑缺血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2.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Bcl-2表达,降低Bax表达有关。

龚长平[9]2017年在《不同浓度艾烟对大鼠心肌cTnI和脑内DA、5-HT含量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研究艾烟对大鼠心、脑的影响,通过观察高低不同浓度艾烟环境下大鼠心肌病理和肌钙蛋白的变化以判断艾烟对心肌的损伤,观察艾烟对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多巴胺和5-羟色胺的影响,为进一步探索艾烟对人体的影响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定制两个相同的体积为1m3(规格为1m×1m×1m)的有机玻璃艾灸箱,箱体各面开直径为10cm的孔以便调节艾烟浓度,以国家标准规定的空气质量中PM2.5含量(二级浓度限值为0.075mg/m3)的2倍作为低浓度,6倍作为高浓度,请有环境检测资质公司的检测艾灸箱内PM2.5含量以确定艾烟的高、低浓度,健康清洁级SD大鼠60只,正常组和高低浓度组每组各20只,高、低浓度组每天艾烟熏8h,持续100d。101天动物取材,检测心电图,取血和心脑,做心肌和脑组织病理观察,同时用ELISA方法测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和大脑多巴胺、5-羟色胺的含量,用SPSS 22.0 for Windows统计分析各组的结果的差异性。结果:1、与正常组相比,高浓度艾烟组和低浓度艾烟组的心电图和心率未见异常,无统计学差异(P>0.05);心脏病理结构也无改变。2、与正常组比,高浓度艾烟组和低浓度艾烟组的肌钙蛋白I变化不明显,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浓度艾烟组和低浓度艾烟组两两比较,结果也无差异性(P>0.05)。3、与正常组比,低浓度组和高浓度组的多巴胺和五羟色胺有增加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浓度艾烟组与低浓度艾烟组两两相比也无差异性(P>0.05)。结论:(1)一定浓度范围内的艾烟不会引起大鼠心肌的微小损伤,对大鼠心功能也无影响。(2)一定浓度范围内的艾烟对大鼠脑组织无病理损伤。(3)不同浓度艾烟环境可以促进大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DA释放,但组间差异性不明显。

参考文献:

[1]. 苯妥英钠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 马春潮. 山西医科大学. 2003

[2]. 苯妥英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D]. 彭静玉. 山西医科大学. 2006

[3]. 《中国临床康复》2003年第7卷1~32期主题词索引[J]. 佚名. 中国临床康复. 2003

[4]. 盐酸苯环壬酯等对实验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效果及相关作用机制研究[D]. 陈小飞.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10

[5]. 卡尼汀前体药物的设计、合成与神经保护活性研究[D]. 贡肖巍. 山东大学. 2008

[6]. 急性脑梗死痫性发作兴奋性机制的实验研究[D]. 曾可斌. 重庆医科大学. 2004

[7]. “靳叁针”治疗不同年龄儿童精神发育迟滞的临床和实验研究[D]. 谈慧.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8

[8]. 白花丹参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Bcl-2和Bax的影响[D]. 吴月鹏. 泰山医学院. 2011

[9]. 不同浓度艾烟对大鼠心肌cTnI和脑内DA、5-HT含量的影响[D]. 龚长平.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7

标签:;  ;  ;  ;  ;  ;  ;  

苯妥英钠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