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问题与对策论文_张应春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问题与对策论文_张应春

盘州市红果片区水务中心 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 553537

摘要:农村饮水安全是指农村居民能够及时、方便地获得足量、洁净、负担得起的生活饮用水。我国的水资源相对短缺,在水环境污染现象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对农村饮水安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而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浅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问题与对策。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常见问题;对策

引言: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对解决农村人口饮水问题、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供水工程建成后将缓解部分地区农村人口用水难的问题,因而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但在实际管理中,由于人为因素以及制度等的缺失,造成管理出现问题,这将对饮用水工程造成不良影响,对此要积极地寻找解决措施,给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创造更高的社会效益。

1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中的常见问题

1.1运行管理力度不足

由于饮水安全工程数量众多,且呈现面广、点多、线长的特点,即不仅要做好水源和供水设施的管理工作,还应将水源落实到户,工作量尤为繁重。此外,饮水安全管理模式主要以村屯自管为主,虽涉及相应的运行管理工作,但因管理者专业管理能力的缺失,导致管理粗放,频发净水或消毒设备丢失、损坏等问题。个别村屯虽已全面实现饮水工程建设,且已投入使用,但却难以做好日常养护、维修工作,造成设备老化。

1.2水质问题

我国一些地区由于特殊的地质、地貌原因,水中所含的矿物质超标。一般所使用的消毒处理办法无法达到完全净化水质的目的,致使饮用水达不到安全饮用的标准。除此之外,一些偏远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落后,对饮用水的消毒处理只能选择最简单、最便宜的方法,这也使得农村饮用水与城市用水的差异较大

1.3农民自给自足观念转变难

我国农民还有相当一部分挣扎在贫困线上,虽然早已经解决温饱问题,但绝大多数农民的家中并不富裕。农村原本的用水多是就近湖泊河流中取水,或村中打井取水或建蓄水池蓄水,这种生活方式已经沿袭至今,原本用水不花钱,现在安装了饮水安全工程设备,用水要花钱,是很多农民接受不了的,使得安全饮水工程花费大量经费建设后,却达不到建设的预想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解决对策

2.1构建资金保障机制

目前,诸多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存在管线长、泵站级数多、成本高的干特点,若要保证饮水安全,则应借助资金保障机制的构建,预防漏洞现象的滋生。简而言之,按照工程维护标准、劳动力费用、群众收费承受力等因素,对饮水价格予以协调把控。再者,在施行资金保障机制时,还应做好如下工作:要求管理者按照财务制度,提高自身收费执行力;依据工程规模、受益受众范围,做好相应的政策补贴,以此保证饮水安全工程的持续发展。此外,还应对电气设备予以高度重视,预防设计变更、建设周期延长下的电气设备损坏问题,以便能够更好实现对饮水安全的把控。

2.2水质优化策略

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建设单位要向有关部门提交整个建设过程中涉及到的技术资料,确保工程验收不会漏项。在验收合格投入使用的一段时间内还要对水质进行检测,就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地处理,从而确保饮用水的使用安全。相关部门对饮用水的水质检测要予以足够的重视,并完善检测步骤,使水质检测能够发挥实效作用。

2.3转变农民用水观念

县政府是最贴近农民生活的政府部门,是我国针对农村地区扶贫工程和饮水工程等规划的最直接执行部门。农民对饮水工程用水的拒绝,基本上源于两种原因:贫困农户无力支付多出来的水费和有能力支付的农户不愿意增加支出。第一种情况是经济问题重于观念问题,这需要县政府在扶贫工作上加以解决;第二种则是观念问题重于经济问题,这也经常是县政府在解决了农民贫困问题后迎来的新问题。首先要让农民了解到,原有取水地的水质并不一定达标,不是看起来干净的水就是健康的饮用水;然后,要让农民了解到,水费的构成和定价原因,让农民对用水和水费不再抵触。农民愿意使用,才能让饮水工程不会空置,供水不被浪费,也能够得到一定的运营资金。

2.4建设水质处理工程

通常情况下,因为农村水流呈现出不规范分布的状况,所以容易产生水质超标范围过于分散的现象,因而在对农村饮水安全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处理时,不能做到一一寻找水源,所以难以达到统一处理和管理的效果,基于此,应该建设相关水质处理工程,从而为饮水安全问题的高效处理提供有利的保障。对于一些村庄,如果地形比较单一,而且人口很多,需要确定水源,再采用正确的水处理工艺,对水中存在的有害物质予以清除。若村庄处于不集中的边远地区,人口相对比较少,地下水的条件比较差,地形呈现高低不一的现象,此时,不能从水源上做出处理,针对此问题,必须采取建立水质处理工程的措施,对农村饮水安全中常见问题加以处理,具体利用智能型饮水除氟装置和反渗透水质处理设备等,对水质实施处理。然而,在对水质予以处理阶段,还要选取适当的净水工艺,结合农村的地质条件、水源规模和水质等因素,选择高效的净水工艺,并保证水质处理的经济性。同时,可以采取慢滤加消毒的净水工艺,或者是采用接触过滤加消毒的净水工艺,如果农村的水源符合相关标准,针对优质的地下水,对其实施消毒处理,在原水浊度长期不高于20NTU,瞬间不超过60NTU时,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制,当农村选用水质超标的水源过程中,在对污染的地表水加以处理期间,应该强化常规的净水工艺。在利用常规的净水工艺之前,增加化学氧化处理或者是生物预处理的方法,充分发挥有关工艺的作用,继而保证水源的质量,确保农村饮水安全。

2.5多部门联合支持,提高工程质量

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需要多部门联合支持,才能确保工程的高质量、效益的长效化。建议公路和交通部门在道路修建工程中及时与供水工程单位或者水利部门沟通协调好;建议电力和国土部门多提供优惠政策,加大对供水工程发展的扶持力度。

结语:

目前,农村的用水量呈现上升趋势,然而存在着农作物农药和化肥任意使用等问题,导致污水排放量逐渐增加,因而造成地下水出现不同程度的污染。基于此,为了保证人们的饮水安全,需要明晰农村饮水安全中的常见问题,并针对具体的问题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处理,从而确保农村饮水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及解决措施[J].安徽农业科学,2018,(30):14976-14977.

[2]刘翠.农村饮水安全的水质问题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1702.

论文作者:张应春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2

标签:;  ;  ;  ;  ;  ;  ;  ;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问题与对策论文_张应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