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品种简介及选择标准_白狐论文

狐狸品种简介及选择标准_白狐论文

狐品种简介及选种标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品种论文,标准论文,简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狐在动物分类学上属食肉目犬科动物,狐狸是狐属(Vulpes o-ken)、北极狐属(Alopex lagopus)、大耳狐属、灰狐属和耳廓狐属动物的俗称。目前,人工饲养并且经济价值较高的狐狸仅为狐属和北极狐属及其它们的变种——彩狐,约有40多种,由毛色变异而出现的彩狐,并按具体毛色和产地分别命名。

1 北极狐(蓝狐)

1.1 主要色型 有两种。一种是浅蓝色北极狐,其毛色有很大变异,由浅黄到深褐色,从浅灰、浅蓝到接近黑色;另一种是白色北极狐,其毛色在冬季为白色,夏季变深,底绒为灰色。

1.2 体型 北极狐体型比银黑狐小。头圆,面部短,耳圆且短;腿也较短,足垫生有密毛;体较短、粗、肥胖。成年公狐体重5.5~7.5kg,体长65~75cm;母狐体重4.5~6.0kg,体长5.5~7.5cm。

1.3 狐种简介 根据产地分别命名,我国目前饲养的有产于芬兰的芬兰北极狐、产于美国的美国北极狐和产于我国的地产北极狐(即地产蓝狐)。地产北极狐实际上是产于原苏联的苏联北极狐,它是在20世纪50年代引入我国,经风土驯化而来。我国从1996年开始引入芬兰北极狐,种公狐体重15kg左右,个别高达20kg,体长80~95cm,皮肤松弛、性情温顺、毛皮平整、伸延率大、光泽性好,已成为我国目前饲养体型最大、毛绒品质优良的品种,用芬兰北极狐与地产北极狐通过人工授精级进杂交改良,已进行4~5代之多,杂交后代的优良性状基本接近了芬兰北极狐,但尚未横交固定、自交繁育,种群数量不足,尚未形成品种。

1997年我国还引入了美国北极狐,体型大,毛绒好,可本交繁殖,产仔成活都在10只左右,也是改良地产北极狐的优良种狐。也基于数量不足,尚未进行横交固定,自群繁育,未形成品种。

1.4 选种标准 以浅蓝色北极狐为例。

1.4.1 毛皮质量 全身浅蓝色,浅化程度越大越好。背腹毛颜色、毛质差异越小越好。尾部毛绒颜色与躯干一致。针毛平齐、丰满而有光泽,无弯曲,针毛长大于4cm,绒毛长在2.5cm左右,针毛占总数的2.9%以上,密度适中,外观有灵活感。

1.4.2 体型 6个月龄时,公狐体重大于5.1kg,体长大于63cm;母狐体重大于4.5kg,体长大于61cm。

1.4.3 其它 幼狐在5月20日前出生,同窝成活幼狐在8只以上,驯化程度好,体质健壮,眼大有神。生殖器官发育正常。颈下肉髯大些好,能增加皮张延伸度;但过大、过松弛又会降低毛皮质量。背、腰要宽广而肥大,四肢强健有力,肢势端正。成年公狐配种能力强,母狐母性好,泌乳力强,产仔成活在10只以上。公、母比例为1∶3~4。

2 银黑狐(银狐)

2.1 形态特征 银狐是赤狐在野生环境下的毛色突变种。吻部、双耳背部、腹部和四肢毛色均为黑褐色,全身基本毛色为黑色。毛被间均匀地掺杂着白色针毛,绒毛呈灰褐色或青灰色,尾端呈纯白色。针毛毛尖为黑色,靠近毛尖的一小段为白色,基部为黑色。嘴角、眼周围有银白色毛,似面罩。嘴尖、耳长,脸上有由白色银毛构成的银环。四肢细长,背部及体侧毛被呈银色,躯体较瘦秀,活跃易动。成年公狐体重5.5~7.5kg,体长57~70cm;母狐体重5.0~6.5kg,体长63~67cm。

2.2 选种标准

2.2.1 毛绒品质 躯干和尾部毛色为黑色(乌鸦黑),银毛率大于75%,银毛强度大、色正,白色针毛和针毛的白色段为纯白色,珍珠白色分布均匀。银环宽1.2~1.6cm,尾尖白色大于8cm。针毛占绒毛总数的3.5%,底绒青灰。针毛长6~7.5cm,绒毛长3.2~4.0cm。

2.2.2体型 体重5.5~6.5kg,体长65~70cm。背、腰部宽广,驼背或凹陷均为缺点。背部及肋间肌肉和脂肪丰满、发达,臀与腹部应宽而圆,腹部适度松弛,有弹性,四肢强健有力,站立挺拔,姿势端正,被毛丰满而有光泽,眼大、明亮、有神。

2.2.3 繁殖力 公狐在1个配种期内配种次数在10次以上,性行为良好,使受配母狐受胎率高,胎产仔多。母狐发情早,不迟于2月中旬,性情温顺,胎平均产仔成活在5只以上。当年幼狐在4月10日前出生,发育良好,同窝成活仔狐在5只以上,性情温顺,生殖器官发育良好。

3 彩狐

3.1 北极狐属中的彩狐(彩色北极狐) 在长期人工饲养和培育下,出现了大量的毛色突变种,约有十几种彩色狐。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3.1.1 影狐(阴影狐) 是浅蓝色北极狐的显性突变种,基因纯合有致死作用。除背部、额部、肩部有斑纹外,其它部位均为白色。

3.1.2 北极珍珠狐 是浅蓝色北极狐的隐性突变种,被毛的毛尖呈珍珠色,鼻镜为粉红色,眼睛的可视粘膜也为粉红色。

3.1.3 蓝宝石狐(北极蓝宝石狐) 是浅蓝色北极狐的隐性突变种,毛色呈浅蓝色。

3.1.4 白色北极狐(白狐) 是浅蓝色北极狐的隐性突变种,幼龄狐毛色呈灰棕色,冬天毛色为白色,底绒为灰色。

3.1.5 白化狐 是浅蓝色北极狐的隐性突变种,毛色为白色,生命力差,裸露皮肤和可视粘膜为粉红色。

3.2 狐属中的彩狐 银黑狐、赤狐在人工饲养和培育下,已出现了10余种新的色型,连同它们之间杂交所产生的新色型狐共有30多种,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3.2.1 巧克力色狐(桂皮色狐) 是银黑狐的毛色突变种,被毛深棕色,眼睛棕黄色。

3.2.2 科立特棕色狐 是银黑狐的毛色突变种,被毛为棕蓝色,眼睛为蓝色。

3.2.3 珍珠狐 是银黑狐蓝灰色隐性突变种,毛色较浅淡,白尾尖。有东部珍珠狐和西部珍珠狐等5种,表型基本相同,但基因不同。

3.2.4 铂色狐 是银黑狐的显性突变种,被毛中黑色素明显减少而呈现蓝色,颈部有色环,从鼻尖到前额有一条明显的白带,尾尖为白色。

3.2.5 白色狐(白化狐) 是赤狐的隐性突变种,被毛为白色,眼、鼻尖等裸露皮肤和粘膜由于没有色素沉积而呈现淡红色。

3.2.6 白脸狐 是银黑狐的白色显性突变种,基因纯合有致死现象。白色颈环,在鼻、前额、四肢、胸腹部均有或多或少的块状白斑,尾尖为白色。

3.2.7 日辉色狐(日光狐) 毛色与大理石色狐相同,只是背部有红色标志,杂合时毛色较暗。

3.2.8 乔治白狐 是原苏联培育的一种白狐,它是银黑狐的显性突变种。

3.2.9 标准十字狐 是赤狐和银黑狐交配的后代,毛色近于赤狐,商品皮叫金色狐皮。

3.2.10 其它 还有白金狐、北极大理石白色狐、北极大理石狐、大理石狐、北极大理石十字狐、琥珀狐、金黄狐、十字狐、金黄十字狐、铂色十字狐、蓝宝石狐、灰棕狐、红玫瑰狐等。

3.3 杂交的彩狐

3.3.1 蓝霜狐 是银黑狐(公)与浅蓝色北极狐(母)的属间通过人工授精杂交的后代,无繁殖能力,只能做商品皮用。杂种狐皮绒毛丰厚、针毛平齐、色泽艳丽、光泽度好。它克服了银黑狐针毛长而粗和北极狐针毛稀而短的缺点,也克服了北极狐绒毛密而细、绒毛易缠结的缺点,具有较高的制裘价值,深受国内、外人们的喜爱,售价高于北极狐皮。

3.3.2 银霜狐 是北极狐(公)与银黑狐(母)交配的后代。

3.3.3 铂色银狐 是铂色狐或白金狐与影狐交配的后代。

3.3.4 蓝银狐 是金色狐与蓝色北极狐或影狐交配的后代。

3.3.5 银影狐 是金色狐与影狐交配的后代。

3.3.6 北方白狐 是金十字狐或阿拉斯加银狐、铂色狐、白金狐与白色北极狐交配的后代。

3.3.7 金岛狐 是金十字狐、赤狐、铂色狐、白金狐与白色北极狐杂交的后代。

杂交的彩狐一般是狐属与北极狐属的属间杂交,均采用正交,即狐属系列彩狐用公、北极狐属系列彩狐用母,可充分发挥北极狐属动物的高产仔性能,繁殖力较高。反交则产仔少,多不采用。显性基因遗传的狐之间交配有基因纯合致死现象,一般不要采用。

4 常见名词解释

在毛皮商品流通领域,国内民间产生了一些不规范的俗称,这些俗称往往与遗传育种上的叫法不统一,常见的有:①改良蓝狐 是指芬兰北极狐与地产北极狐的杂交后代。②原种蓝狐 在我国指芬兰北极狐和美国北极狐,不包括地产蓝狐。③雪狐 实际上是所有白颜色的北极狐的俗称。④白狐 一般是指狐属彩狐中的白色狐。⑤进口蓝狐 一般是指芬兰北极狐和美国北极狐,不包括从原苏联引进的狐。⑥进口白狐

狐属彩狐中的白狐。⑦进口蓝霜狐 是银黑狐(公)与浅蓝色北极狐(母)的属间通过人工授精杂交的后代。⑧蓝霜影狐 为影狐(公)与北极狐(母)交配的后代,从遗传角度看,这一说法不十分确切。⑨十字 是狐头部前额有明显区别于其全身被毛色泽的“十”字型被毛。

联系电话∶0432-6513069

标签:;  ;  ;  

狐狸品种简介及选择标准_白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