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政治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情况分析-以中国知网2014-2018年硕士学位论文为研究对象论文

[专业课程改革]

国际政治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情况分析
——以中国知网2014-2018年硕士学位论文为研究对象

白卫东

(延安大学政治与法学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摘要] 文章以中国知网硕士论文数据库所收录国内近5年共1247篇国际政治专业硕士学位论文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对主题词、文章关键词和学位授予单位三个层面的分析,总结出国际政治专业硕士研究生的选题特点并提出对应的建议,以期对国际政治专业后来者学位论文的选题有所帮助。

[关键词] 国际政治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情况;中国知网

一、研究对象

按照学界说法,从1919年至今,国际政治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已有整整100年的历史。而这一专业在国内的发展却是非常晚的事情,从1964年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复旦大学三大高校设立国际政治系算起,也才只有55年的时间。根据中国知网学位授予单位导航系统,迄今为止全国共有72个国际政治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从2014年到2018年,中国知网共收录1247篇国际政治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平均每年249.4篇,基本能够说明每年全国毕业的国际政治专业硕士生人数,当然如果有的学校并不将该专业硕士学位论文上传至中国知网,这一数字显然并不准确。比如,部分省市党校、地方社科院、研究所等机构都有国际政治硕士学位授予资格,但这些机构的国际政治专业硕士论文就没有上传至中国知网。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国内,国际政治专业一般与国际关系专业以及外交学专业比较相近,但本文并未将这两个专业考虑在内,本文的分析仅以中国知网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所收录的近五年国际政治专业1247篇硕士学位论文为基础。

对馆藏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第三代图书馆服务平台的发展趋势,为此在第三代图书馆服务平台中将实现馆藏资源数字化到语义知识的提升,通过对各种形式馆藏资源的语义提取,实现对馆藏资源语义知识的获取与利用。通过建立时、地、人、事等基本知识库,支撑对馆藏资源的深度利用。

(2)确认一站端站点尾纤没有连接继保装置后,在另一站端尾纤头连接OTDR进行故障点(包括断点和衰耗点)定位。若第(1)步的测试不通且经过定位的结果与原光链路相矛盾,则流程转至第(4)步。确认故障点是否在原光链路的跳接点处,假如否的话,流程转至第(3)步;假如是则假设跳接点处的尾纤或ODF出现故障,检查跳接点处的尾纤和ODF,尝试更换 ODF光接头或尾纤。更换后再次用 OTDR测试,若故障点排除则流程跳至第(1)步再次测试光链路;若故障点不能排除,则流程转入第(3)步,尝试纤芯调换。

选题是论文写作至关重要的第一步,所选题目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最终能否顺利成文,其中最需要注意的便是题目的创新性,即尽量避免选择前人已经写过的题目。虽然每年全国应届毕业的国际政治专业硕士生人数可能才区区几百人,但一位研究生要保证自己所选题目在同期毕业生中独树一帜也绝非易事,况且还不能排除国际关系和外交学两个专业的同学会选择类似题目的可能性。因此,在选题之前搞清楚近年来同行的选题特点和趋势是非常必要的,既可以发现近年来同行的研究热点,又可以避免文题的重复或思想的雷同。从这一目的出发,本文借助中国知网数据平台生成的数据分布图,着重分析近五年国际政治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主题词和文章关键词的分布趋势,同时考察不同学位授予单位对学生选题的影响。

三是协调组织好体育比赛。为使阳光体育运动在农村小康住宅小区有一席之地,我们还搜集并开展了适合于农村村民开展的秧歌、舞狮、拔河等民间传统体育运动,联系协调村社定期举行比赛,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对乡村基层群众是一次极大的带动,让他们亲身感受、体验阳光体育运动的乐趣和意义,从而带动基层农村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为以后开展农村阳光体育运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选题情况分析

(一)主题词分析

从以上数据分析来看,五年来国际政治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最喜好写与美国有关的论文,中国、俄罗斯次之,这种选题的偏好几乎与三国在国际政治现实中的地位相一致,而且“冷战后”这一主题词也与这三国密切相关。总的来说,本专业的研究生在学位论文的选题上偏向于与大国有关的题材,原因何在呢?本文认为有两种可能的原因:一是因为关注大国本就是国际问题研究的一贯传统,而且大国也是国际政治现实中最活跃的行为体,这两个因素使得与大国有关的研究领域累积了数量庞大的研究资料,对研究资历尚浅的硕士研究生来说相对比较容易开展研究。二是因为自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后自身身份发生显著变化,从地区性国家变成名副其实的世界大国,而且近五年来不仅外界将中国视为大国,中国自身也常常以大国的形象在国际舞台上活动。作为国际问题研究者,这种自身所处国家身份的深刻变化必然会对其研究偏好产生重要影响,以目前中国的发展势头来看,这种影响还将持续。

图1 前十个主题词分布

注:本文所有图片均来源于中国知网

关键词与主题词有所不同,主题词极有可能出现在论文题目当中,为论文确定一个大致的方向;而关键词未必出现在题目当中,但却承载着比主题词更多的具体信息,对关键词的考察能够深入了解论文的基本内容。对1247篇研究对象进行计量可视化分析,得到所有关键词的柱状分布图,其中占比最靠前的十个关键词如图2所示。

主题词往往能够直观地反映一个题目所包含的主要内涵,对主题词的考察能够把握住研究者写作论文的主要旨趣和方向。通过对1247篇研究对象的计量可视化分析,得到有关主题词分布的柱状图,发现主题词分布较为集中,为分析方便起见,本文选取排名前十的主题词加以分析,其柱状图如图1所示。

(二)关键词分析

如图1所示,包含有前十个主题词的论文总数为1109篇,占五年来本专业硕士学位论文总数的88.9%,充分说明这十个主题词是近五年来国际政治专业硕士研究生喜欢使用的,具有很好的代表性。但需注意的是,这十个主题词并非各不相同,有的主题词完全可以等同,比如“俄罗斯”和“俄罗斯联邦”两个主题词。因此,可以将这十个主题词按照语意大致分为四类,即“与中国有关的”“与美国有关的”“与俄罗斯有关的”“与冷战后有关的”。与中国有关的主题词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美关系”“一带一路”“对外政策”,共涉及476篇论文;与美国有关的主题词有“北美洲”“美利坚合众国”“奥巴马政府”“中美关系”,共有502篇论文与之有关;与俄罗斯有关的主题词为“俄罗斯”和“俄罗斯联邦”,共有125篇论文;最后,与主题词“冷战后”有关的论文为48篇。这些关键词分布并不均匀,主要集中在对与美国、中国和俄罗斯三大国有关的题材上。

图2 前十个关键词分布

具体来看,关键词的分布是相对均匀的,各个关键词所占比例差距相对较小。这十个关键词总共涉及1029篇论文,占总篇数的82.5%,也具有相当好的代表性。由于排名第二的“硕士学位论文”这一关键词并不反映论文的具体内容,本文视之为无效,所以并不在分析范围之内。可以将剩下的9个关键词分为四大类,即“国家关系类”“国家本体类”“地区国家类”“国际社会类”。“国际关系类”关键词包括“国际关系”“两国关系”“中美关系”“中日关系”,共有345篇论文,占比27.7%;“国家主权”“国家利益”两个关键词属于“国家本体类”,共涉及260篇论文,占比20.9%;“地区经济”“东盟国家”两个关键词可以归为“地区国家类”,共有210篇论文,占比16.8%;关键词“国际社会”单独成类,共有89篇论文,占比7.1%。这四大类关键词大致勾勒出了五年来国际政治专业硕士毕业生学位论文的基本内容偏向,即对国家间关系以及国家主权、国家利益的研究是绝大多数学位论文的主要内容,同时有少部分同学将目光投向区域性议题和对国际社会本身的探究当中。将关键词所呈现的特点与主题词相结合起来看,大致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绝大多数论文偏向于全面阐述大国之间的关系以及大国影响下的国际关系现实或者探究大国的衰亡史,对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的研究次之,区域性议题虽然占比不小,但研究者总是将区域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考虑。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与主题词呈现大国“情结”的原因是基本一致的。

(三)学位授予单位分析

时至今日,发源于西方的国际政治专业在国内依然是一个小众化的专业,相比于在西方世界的“遍地开花”,这一专业在国内的发展却较为缓慢,各类大学尤其是发达地区的大学成了国际政治研究的最主要阵地。根据中国知网学位授予单位导航系统,不算国际关系和外交学的学位授予单位,目前,国内仅有72个国际政治专业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且这些单位主要是发达地区的重点大学,这种分布状况与国际政治专业本身的专业性和小众化的特征是相符的。近年来,随着中国的逐渐强大,有许多专事国际问题研究的专门性机构和民间智库纷纷成立,成为国际政治研究领域举足轻重的力量,但这些机构由于没有硕士学位授权资格,故不在本文的分析范围之内。为了探究学位授予单位对研究者本人选题偏好的影响,本文依据五年来论文数量选取前十名单位进行分析,如图3所示。

图3 前十个学位授予单位分布

图3展示了论文数量占比前十的高校,共有679篇论文,占论文总数的54.5%,超过其他所有高校五年来国际政治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总和。这十所高校中,北方高校有八所,共有论文578篇。其中,东北高校非常突出,吉林大学、延边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四校共有论文331篇。这些高校在选题上偏向于地区研究,比如吉林大学偏向于东北亚研究,延边大学高度关注朝鲜半岛的局势,东北师范大学侧重于研究中日关系,而黑龙江大学则将俄罗斯研究作为重点。南方高校只有两所,共产出101篇论文。单就南北方的高校而论,在选题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异。无论南北方的高校,除去自身研究传统这一因素的影响,对研究生选题影响较为显著的都是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如上述东北四校所呈现的特点就是如此。再如,兰州大学因为地处西北而偏重于研究中亚,云南大学因为地处西南而偏向于研究南亚等。与地方性院校不同,北京和上海高校的国际政治专业下设方向较多,往往侧重于综合研究。

三、特点及建议

综合前文从主题词、关键词和学位授予单位三个层面的分析,可以归纳出国际政治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学位论文选题中有三大特点。首先,重大国、轻小国。其次,重国际政治现实与历史、轻国际政治理论。最后,受地域和学校传统影响较深。鉴于此,本文对国际政治专业后来者提出三点建议:第一,另辟蹊径。大国虽然是国际政治现实的主角,有着大量的资料可资利用,但却历来受到同行的关注,在研究者“扎堆”的情况下很难突破前人的研究成果,容易陷入人云亦云的局面,因而将目光转向有潜力的小国未必不是一种新颖的尝试。第二,锐意创新。国内学界历来的困境在于没有中国自己的国际政治理论,上至知名专家,下至研究生,都偏向于利用已有理论对当下国际政治现实进行解释,对国际关系理论的基础研究工作远远重视不够。相应的,也很少有硕士研究生去做这一方面的论文,但理论层面的研究绝非艰深到研究生不可涉足,对现有国际政治理论进行批判性改造使其能够更好地解释国际政治现实,同样也会让一篇学位论文别具一格。第三,突破传统。学校特有的地理位置和研究传统经常给研究生的研究以近水楼台之便,很容易做出特色鲜明的论文,但这种传统和地域特色难免有禁锢研究者思想之嫌。作为国际政治研究的入门者,硕士研究生理应涉足到国际政治研究的广阔领域,而非从一开始就进入“窄门”。如果国际政治专业的后来者能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尽量避免上述问题,定能创造出有一定学术价值的作品。

参考文献:

[1]秦治来.国际政治学简明教程[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

[2]李少军.国际关系学研究方法(第2版)[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218-232.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046(2019)6-0124-03

标签:;  ;  ;  ;  ;  

国际政治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情况分析-以中国知网2014-2018年硕士学位论文为研究对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