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渊穴治疗寅时小腿抽筋案论文_苏全贵,林锦德,王月珠,林巧凤

太渊穴治疗寅时小腿抽筋案论文_苏全贵,林锦德,王月珠,林巧凤

苏全贵 林锦德 王月珠 林巧凤

安溪县中医院 福建泉州 362400

【摘 要】“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在时间性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针刺输穴往往可以取到很好的临床效果。笔者在临床中采用手太阴肺经的输穴治疗了1例寅时小腿抽筋的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

【关键词】太渊穴;小腿抽筋;寅时

患者,女,72岁。初诊日期:2018年3月16日。主诉:双侧小腿抽筋2年余。现病史:患者于2016年2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小腿部抽筋,每于凌晨3-4点发作,发作时疼痛难忍,常于凌晨5点后疼痛自行停止方能再次入睡。发病后患者曾多次在外求医,予口服西药止痛药、钙剂,活血化瘀中成药、中药汤剂等,均无明显疗效。疼痛与天气变化无明显关系,平素无午后潮热、盗汗、乏力、食欲不振、进行性消瘦,无腰骶部晨僵等其它不适。纳可,寐尚可,二便调。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等重大疾病史;无乙肝、肺结核等传染病史,无外伤、手术史。腰椎正侧位片:L2压缩性改变,腰椎退行性变,L5骶化,L4-5椎间盘病变;(2015.03.30 本院 89769)L3-S1椎间盘CT:腰椎退行性改变,L3-4、L4-5、L5-S1椎间盘突出,L4-5、L5-S1椎间盘变性;胸片:双肺纹理增强;血常规:未见明显异常;ESR:61mm/h;ESR+RF:正常;生化全套是血清钙、镁未见异常;女性腹部B超:未见明显异常。舌红,有瘀斑,苔薄黄,脉弦数。中医诊断:转筋;西医诊断:双侧腓肠肌痉挛。针刺处方:双侧太渊穴。操作: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后,采用0.30mm×40mm毫针,快速进针,针尖方向斜向上,针体与皮肤呈15°角,进针 20~30mm,采用快速捻转法,频率200次/min,行泻法,以局部酸胀为度,留针30min,每日1次。治疗后当晚,患者疼痛减轻,时间缩短,连续治疗5次后,患者症状小时。1月后回访无复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按语:小腿抽筋属于中医“转筋”的范畴,最早出自《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关于足太阳经病症的记载,“足太阳之下,……血气皆少则喜转筋,踵下痛”,指出了转筋的病变与足太阳经的血气皆少有关。《张氏医通》曰:“瘛者,筋脉拘急也;纵者,筋脉弛纵也,俗谓之抽。”,转筋以筋脉牵扯拘挛,痛如扭转为主要症状,主要大多发生于双侧小腿,严重者如《金匮要略》记载:“转筋之为病,其人臂脚直,脉上下行,微弦,转筋入腹者,鸡屎白散主之。”,可连及腹部甚则全身。转筋发生的病因主要有二,一则:经脉气血不足,不能荣养,就如《灵枢》中所记载的“足太阳之下,……血气皆少则喜转筋,踵下痛”,《伤寒论》中也提到:“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以灌四旁,故足挛急”;二者,经脉阻塞,不通而致筋脉拘挛疼痛,如《素问》:“外冒于寒而腠理闭密,阳气郁拂,热内作,热燥于筋,则转筋也。”、《诸病源候论·转筋候》:“转筋者,由荣卫气虚,风冷气搏于筋故也。”所提到的仅为此类。而在临床中,转筋病人症状的发生,常而二者皆有,不可完全分割。

经络理论认为,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其中以十二正经为其主干,上下纵行。十二经脉流注的先后顺序与每日的十二时辰之间具有固定的关系[1],起于肺经,最终至足厥阴肝经而终,根据子午流注的纳子法,手太阴肺经对应寅时,足厥阴肝经对应丑时。《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中提到:“病在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合”,此中提到的病时间甚者,是指某些疾病或症状每天都没固定的发作或加重的时间,具有明显的时间规律性;取之输,是指对于具有明显时间规律性的疾病,在针刺取穴时,取该经五腧穴中的第三个穴位输穴,然后根据疾病的虚实确定补虚泻实,实则泻之,虚则补之。本例患者,小腿抽筋常在凌晨3-4时发作,按照经脉气血循行时间规律分析,患者发病之时,为寅时,当属手太阴肺经所主之时,故针刺取穴时,取用手太阴肺经的输穴—太渊穴,病性属实,故采用泻法,使气至病所,经脉通畅,邪泻得泻,病症得愈。

参考文献:

[1] 王洪图,吴泽林.时辰与脏腑经脉关系之探讨[J].中国医药学报,1988,3(2):8-13.

论文作者:苏全贵,林锦德,王月珠,林巧凤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9

标签:;  ;  ;  ;  ;  ;  ;  ;  

太渊穴治疗寅时小腿抽筋案论文_苏全贵,林锦德,王月珠,林巧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