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戊酮Mannich碱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炎活性研究

环戊酮Mannich碱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炎活性研究

张美慧, 周乐, 徐莉英, 董金华, 计志忠[1]2004年在《2-(E)-(4-甲磺酰氨基)亚苄基环戊酮Mannich碱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炎活性》文中指出目的设计合成 2 (E) (4 甲磺酰氨基 )亚苄基环戊酮Mannich碱类化合物 ,并对其抗炎活性进行初步评价。方法以环戊酮、4 硝基苯甲醛及胺类化合物为原料 ,经多步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 ,并以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测试目标化合物的抗炎活性。结果与结论共合成 11个新化合物 ,经IR、1H NMR和MS确证其结构。初步药理实验结果显示 ,化合物 6f、6i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

郎福双[2]2001年在《环戊酮Mannich碱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炎活性研究》文中提出以具有抗炎活性的环戊酮Mannich碱为先导化合物进行结构改造,设计合成了一类已知化合物的芳胺Mannich碱衍生物,叁类α-(烷基取代)苯亚甲基环戊酮Mannich碱类化合物,一类α-(烷基取代)苄基环戊酮Mannich碱类化合物。22个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和质谱检测确证。 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活性筛选。初步药理结果显示部分化合物在200mg/kg的剂量灌胃给药时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其中,2-(E)-[甲基-(4-异丁基苯基)亚甲基]-5-二甲胺甲基环戊酮盐酸盐(L7)和2-(E)-(4-甲基苯亚甲基)-5-二甲胺甲基环戊酮盐酸盐(L8)优于阳性对照药布洛芬;2-(E)-(4-异丁基苯亚甲基)-5-二甲胺甲基环戊酮盐酸盐(L1),2-(E)-(4-异丁基苯亚甲基)-5-[N-(4-甲氧基)苯基胺甲基]环戊酮(L2),2-(E)-(4-异丁基苯亚甲基)-5-[N-(4-甲基)苯基胺甲基]环戊酮(L3),2-(E)-(4-异丁基苯亚甲基)-5-(N-苯基胺甲基)环戊酮(L5),2-(E)-(4-甲基苯基亚甲基)-5-[N-(4-甲氧基)苯基胺甲基]环戊酮(L9),2-(E)-(4-甲基苯亚甲基)-5-[N-(4-甲基)苯基胺甲基]环戊酮(L10),2-(E)-(4-甲基苯甲亚基)-5-(N-苯基胺甲基)环戊酮(L12)的抗炎活性也较好,与布洛芬相当或稍强。

马娟, 陶淑娟, 唐方强, 徐莉英, 杨威[3]2006年在《2-(E)-亚苄基-5-氨甲基环戊醇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炎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设计合成2-(E)-亚苄基-5-氨甲基环戊醇类化合物,并对其抗炎活性进行初步的评价。方法以环戊酮为起始原料,通过Stork烯胺反应、Mannich反应、选择性还原制备目标化合物;以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测试目标化合物的抗炎活性。结果共合成了12个新化合物,经1H-NMR、MS和IR确证结构。初步药理实验结果显示10个目标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炎活性。结论目标化合物稳定性有所提高并且保留了抗炎活性。

董金华, 徐莉英, 秦华, 陈思维, 计志忠[4]1998年在《2-(E)-苯亚甲基-5-(N-取代胺甲基)环戊酮的合成及抗炎作用》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报道19个2(E)苯亚甲基环戊酮Mannich碱类化合物的合成。所有产物结构经元素分析、核磁共振氢谱和红外光谱证实。初步药理试验表明部分化合物有较强的抗炎活性。其中1个化合物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角叉菜胶致大鼠足爪肿胀和乙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均有显着的抑制作用,抑制能力与布洛芬、阿斯匹林相近。

邵太丽[5]2006年在《2-(E)取代亚苄基-5-(N-取代氨甲基)环戊醇类化合物的合成》文中研究指明论文概述了炎症及其发病机制、基于病理机理的非甾体抗炎药的研究进展,简介了取代环戊酮Mannich碱类化合物的抗炎作用及作用特点。论文对取代环戊酮Mannich碱类化合物的研究作进一步的拓展,以改善此类化合物的稳定性作为出发点,对其进行结构改造——将其结构中的α,β-不饱和羰基进行区域选择性还原,合成γ-氨基环戊醇类化合物,旨在对2-(E)-取代亚苄基-5-(N-取代氨甲基)环戊醇类化合物的抗炎作用进行深入的研究。论文实验以环戊酮为起始原料,经Stork烯胺反应、Mannich反应、胺交换反应和区域选择性还原,合成了18个未见文献报道的2-(E)-取代亚苄基-5-(N-取代氨甲基)环戊醇类化合物。此合成路线中反应操作简易,产物无需柱层析或薄层层析分离。目标化合物在水溶液或醇溶液中的稳定性较环戊酮Mannich碱类化合物有显着增强。所有新化合物结构均经核磁共振氢谱、质谱和红外光谱确证。

周乐[6]2004年在《2-(E)-(4-甲磺酰基)亚苄基环戊酮Mannich碱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炎活性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介绍了非甾体抗炎药的作用机理及研究进展。设计在具有抗炎作用的取代环戊酮Mannich碱结构中引入抗炎活性基团对甲磺酰苯基,并以对甲磺酰基苯甲醛和环戊酮为原料,合成了13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其中有11个是2-(E)-(4-甲磺酰基)亚苄基环戊酮Mannich碱类衍生物。所有化合物均经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确认。 以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为模型对13个化合物的抗炎活性进行了初步筛选,实验结果显示:在200mg/kg剂量下,化合物2-(E)-(4-甲磺酰基)亚苄基-5-[N-(4-甲氧基)苯基]胺甲基环戊酮(M-3),2-(E)-(4-甲磺酰基)亚苄基-5-(N-(4-乙氧基)苯基]胺甲基环戊酮(M-4),2-(E)-(4-甲磺酰基)亚苄基-5-二甲胺甲基环戊酮盐酸盐(M-11)有较强的抗炎活性,其抑制率分别为48.18%,47.45%,50.95%,明显高于10mg/kg剂量的吲哚美辛。

马娟[7]2005年在《2-取代亚甲基-5-取代氨甲基环戊醇的合成及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论文概述了非甾体抗炎药的作用机理及研究进展,简介了取代环戊酮Mannich碱类化合物的抗炎作用及作用特点。论文对取代环戊酮Mannich碱类化合物的研究作了进一步的拓展,以改善此类化合物的稳定性作为出发点,对先导化合物进行结构改造——将其结构中的酮羰基选择性还原为羟基,合成了16个γ-氨基环戊醇类化合物和2个酯类化合物。18个目标化合物均未见文献报道,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质谱和红外光谱确证。以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炎症模型对目标化合物的抗炎活性进行了初步筛选,实验结果显示:在0.6mmol/kg剂量下,化合物2-(E)-(2-甲氧基亚苄基)-5-二甲胺甲基环戊醇马来酸盐,2-(E)-(4-羟基-3-甲氧基亚苄基)-5-哌啶甲基环戊醇草酸盐,2-(E)-(4-羟基-3-甲氧基亚苄基)-5-二甲胺甲基环戊醇草酸盐,2-(E)-亚苄基-5-(N-对乙氧苯胺基甲基)环戊醇,2-(E)-亚苄基-5-(N-对溴苯胺基甲基)环戊醇和2-(E)-亚苄基-5-(N-对甲氧苯胺基甲基)环戊醇表现出较强的抗炎活性,抑制率分别为45.6%,43.9%,38.0%,48.0%,60.2%,51.5%。以MTT法对部分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进行了初步筛选,实验结果显示:γ-氨基环戊醇类化合物表现出一定的活性,但与环戊酮Mannich碱类化合物相比,活性显着降低;酯类化合物的活性则更弱。论文研究结果显示2-(E)-取代亚甲基-5-取代氨甲基环戊醇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可能与其体内代谢相关,这为取代环戊酮Mannich碱类化合物及其类似物的构效关系研究及活性化合物的开发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王静丽[8]2004年在《WB852类似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抗癌作用机理和构效关系研究》文中认为对天然抗肿瘤萜类化合物进行系统的构效关系研究,发现α-亚甲基-γ-丁内酯或α-亚甲基环戊酮是绝大多数倍半萜类或二萜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必需结构。计志忠教授等将这些天然结构简化,设计合成了以WB852为代表的近五百个2-取代胺甲基-5-取代亚甲基环戊(己)酮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具有抗癌活性显着、毒性低、结构简单和易合成等特点。初步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WB852可经消除反应,生成α,β-不饱和酮结构;然后与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结合,生成1,4-Micheal加成产物。WB852通过降低细胞内GSH浓度,抑制谷胱甘肽转移酶π(GSTπ)的活性(IC_(50)为30μmol/L),诱导细胞凋亡。 为深入研究2-取代胺甲基-5-取代亚甲基环戊(己)酮类化合物的抗癌作用机理,寻找新型肿瘤细胞凋亡诱导剂,本文在总结这类化合物的抗癌活性、构效关系的基础上,以WB852为先导化合物,对取代亚甲基、取代胺甲基、羰基部分进行系统的结构修饰和改造,设计和合成了叁类共79个WB852类似物,其中有52个2-取代胺甲基-5(6)-取代亚甲基环戊(己)酮类化合物(W1-1~W1-21,W2-1~W2-11,W3-1~W3-5,W4-1~W4-15),11个2-(取代)亚甲基-5-取代芳亚甲基环戊酮类化合物(J1-1~J1-9,J2-1~J2-2),16个2-(E)-取代苯亚甲基-5(6)-取代胺甲基-1-取代苯基环戊(己)醇类化合物(L1-1~L1-16)。经IR、~1H-NMR和MS等分析数据确证其中72个为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在合成中间体中,有17个化合物未见文献报道,均经~1H-NMR证实。 首次将Eschenmoser's salt用于2-胺甲基-5-取代亚甲基环戊酮类化合物的制备,简化了操作过程,避免了经典的Mannich反应常见的聚合、脱胺基化等副反应,大大提高了反应收率(由低于20%提高到接近60%)。通过控制反应温度,提高了反应的区域选择性,成功地制备了2-取代胺甲基-5-取代甲基环戊酮类化合物(W2-9~W2-10)。 总结了目标化合物的IR规律与EI/MS谱规律;根据含取代苯丙烯酸酯结构化合物(W4-1~W4-15)双键两氢原子间的偶合常数J=15.9Hz,判断双键上两氢原子为反式构型;利用~1H-~1HCOSY谱配合局部放大图,确定了化合物2-二苯甲基-5-二甲基胺甲基环戊酮盐酸盐(W2-9)、2-(E)-[4-[3-(4’-氯代苯基)丙烯酰氧基]]-苯亚甲基-5-二甲胺基甲基

参考文献:

[1]. 2-(E)-(4-甲磺酰氨基)亚苄基环戊酮Mannich碱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炎活性[J]. 张美慧, 周乐, 徐莉英, 董金华, 计志忠.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2004

[2]. 环戊酮Mannich碱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炎活性研究[D]. 郎福双. 沈阳药科大学. 2001

[3]. 2-(E)-亚苄基-5-氨甲基环戊醇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炎活性研究[J]. 马娟, 陶淑娟, 唐方强, 徐莉英, 杨威.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2006

[4]. 2-(E)-苯亚甲基-5-(N-取代胺甲基)环戊酮的合成及抗炎作用[J]. 董金华, 徐莉英, 秦华, 陈思维, 计志忠. 药学学报. 1998

[5]. 2-(E)取代亚苄基-5-(N-取代氨甲基)环戊醇类化合物的合成[D]. 邵太丽. 沈阳药科大学. 2006

[6]. 2-(E)-(4-甲磺酰基)亚苄基环戊酮Mannich碱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炎活性研究[D]. 周乐. 沈阳药科大学. 2004

[7]. 2-取代亚甲基-5-取代氨甲基环戊醇的合成及活性研究[D]. 马娟. 沈阳药科大学. 2005

[8]. WB852类似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抗癌作用机理和构效关系研究[D]. 王静丽. 沈阳药科大学. 2004

标签:;  ;  ;  

环戊酮Mannich碱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炎活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