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园林绿化建设的施工管理论文_张春

城市道路园林绿化建设的施工管理论文_张春

舟山海洋产业集聚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316000

摘要:结合某道路园林绿化建设施工管理的实际案例,分别从工程施工、招标、完工等入手对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基于此给出具体的应对措施,望能够对相关人员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城市道路;园林绿化建设;施工管理

2016年4月某道路进行了园林绿化工程招标工作,结果显示中标的施工单位是甲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并由乙监理工程有限公司作为监理单位,5月初签订相关合同,到7月末整个施工项目结束。该项目的施工方成员基本都是通过临时调整组成的,整体技术能力较弱;施工企业负责人未充分采纳监管人员提出的合理化建议与改善措施;设计图纸无法跟现场实际情况完全匹配;项目监管部门对于施工环节的实际监控过程没有足够重视,出现监管缺失的情况。受到以上问题的影响后使最终工期增加了近一个多月的时间,并且香樟与红花檵木等一些苗木出现了成活率偏低的现象。

1 项目概况

某道路绿化工程具体内容如下:纬一路(介于文明路与劳动路之间)的连体树穴及、分车带与南部宽度为24m的带状绿地上种植苗木;纬二路(介于学院路与文明路之间)的南面人行道去除后栽种连体树穴苗木;经一路(介于纬一路与洪河大道之间)栽种连体树穴苗木并对路口街旁游园实施改造升级。总共包含了1.53万m2的招标面积,需进行绿化的面积接近1.8万m2。

2 项目施工阶段管理及后期养护

2.1施工阶段管理

签订施工合同之后,监管部门开始派出专门的监管人员对施工场地实施监督,对施工企业提出了扩增施工建设人员的要求,并规定整个工期需满足合同工期的限定期限,施工单位应结合施工情况制定详细可靠的施工方案。监管部门规定如果超出合同的工期限制就将结果视为合同违约,但在出现工期违约的情况下施工单位依然没有根据监管方要求采取施工提速的措施,依然保持一个非常缓慢的速度开展树穴换土、场地整理与栽植放线过程。结果到了5月中旬才进场香樟,在上述各环节中施工单位一直都没有新增更多的施工人员,在后续香樟栽植期间也没有采纳监管部门给出的建议。例如,监管部门工作人员提出栽种香樟之前需对其进行疏枝来提高成活率,施工人员并未听取这些合理化建议而选择直接栽种苗木,为了施工方便,栽种结束后统一利用高枝剪实施疏枝,而在苗木栽种结束之后只是保留了几个临时工人负责对其浇水,并未在施工区域继续留下管理人员,也没有再安排人员开展苗木疏枝的工作。

此外,现场监管工作人员发现施工企业还通过对一些施工环节的人员以临时组织的方式来完成,只为开挖树穴以及苗木种植过程配备了较多的施工人员,而且在施工阶段也未采取交叉施工的方式,通常只对某一范围的路段进行栽树但在其它路段内则没有人员进行施工,由此导致之前栽种苗木得不到有效管理。当发现上述问题后,监管部门针对施工现场存在的施工人数不够、栽种后苗木无人管理的情况要求施工单位强化管理措施,专门组织工程项目部在每个周一共同参与例会,并进行现场督导。进入施工高峰阶段时,出现了进度忽然变慢的情况,监管部门提出施工单位应根据合同工期要求以及施工标准在满足保量标准的前提下按期完成项目,在这种情况下施工方依然以当时处于农忙时期为由找不到施工人员并未采纳上述建议,而施工单位负责人则一直保证根据合同工期来完成施工。

2.2施工阶段图纸调整

进行施工期间,监管部门在5月中旬检查场地状态的过程中发现,纬一路南面的实际绿地宽度超出了设计图纸规定值约14m。为了获得一致性的道路绿化状态,将南面的绿化宽度提高到24m,所以通知施工单位停止对纬一路南面进行绿化施工,由设计人员完成现场考察之后再进行图纸重新调整。到5月底时,在三条道路中只完成了纬一路、经一路上的香樟栽种。

进入5月下旬时,纬一路的南面绿地依然还没有完成苗木栽种,在纬二路与经一路上则全部完成栽种过程,此时已经超出施工期限达到7天。此时施工企业则以增加纬一路绿化面积为理由提出顺延工期的要求,根据施工现场实际状况决定同意将工期延长15d。

2.3 施工阶段苗木死亡

进行施工管理的过程中,日常巡查属于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巡查发现红花檵木具有较高的死亡率,这是由于南方地区通常拥有充足的雨水,但驻马店在这一时期正进入高温干旱的阶段,未带土球的小苗不具备良好的耐受能力。一些香樟出现了假土球的情况,而且当树木土球的包装被解开之后,较易发生散坨与分裂的现象,引起栽种成活率的显著下降。因为此项目的施工期限达到了1个月以上,存在前期栽后面补的情况,从而引起工期被明显拉长的结果,无法获得良好的建设效果,最后到7月中旬才更换掉全部死亡苗木。

3 存在问题

3.1施工技术力量匮乏,没有汲取良好建议与意见

施工企业缺少技术人员,同时施工单位也没有听取监管企业的参考意见,完全根据自身的方式来施工,最终引起了工期的延误。比如,施工企业无法对项目不同施工环节开展交叉运作,不能实现整体推进的过程。监管部门人员曾多次提出要求施工企业对纬一路、经一路以及纬二路各工地同时进行施工与全面推进,但施工企业则坚持认为必须先完成第一条道路施工再进行第二条与第三条,按照逐条施工的方式进行,最后发现施工进度明显延缓以及受到监管人员督促后才进行临时突击。

3.2对苗木后期的重视度不高,需增强责任心

施工单位并未充分重视对苗木进行养护管理,只安排了少数人员对栽种苗木进行浇水,但对于苗木后期的看管、保洁则没有开展相关工作。未在日常养护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总是以各种理由来推脱监管部门的问题,一些较大人流量的路段出现小苗被践踏而导致缺株的现象。例如,当苗木栽种结束后,施工企业在10天时间中只进行了一次浇水,而没有按照监管人员提出的进行三遍浇水的要求。并且,施工企业为了提高浇水效率采用洒水车方式进行浇灌,导致乔灌木根部未获得充足的水量,使其因为干旱而发生死亡的情况。

3.3监管弱化,认识待提升且需加强反思

进行施工管理时,项目监管人员未充分关注一些特定的环节,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认识水平。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是苗木进场之后,不同责任主体都是根据自身的主观思想来采取施工措施,并未察觉供应商存在的土球造假问题,存在明显的麻痹错误观念。

3.4图纸设计工作做得不到位,施工变更导致工期延误

进行图纸设计的过程中,各方没有进行及时沟通,只对绿线侵占进行重点关注,而没法及时检查现场可绿化范围超过绿线范围的状况。由此导致施工期间需要对图纸进行调整的情况,使总的施工时间增加了10天;另外也延长了一些苗木的栽种时间。

4 解决问题

4.1提高施工技术水平,确保施工工作正常开展

施工方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需配备和工程规模匹配的管理与施工人员,为各环节配备责任人,避免施工过程出现脱节的情况。

4.2强化监管,提升苗木检验水平

对于工程监管部门来说,需要加强对进场的苗木进行全面检验,要求苗木在外观与规格方面符合质量要求,并抽查苗木土球的情况。可以通过随机方式来选择外观与规格满足标准要求的苗木将土球包装去除后再细致检查苗木的根系与土球状况,有效防止产生假土球的问题。

4.3明晰图纸红线,确保红线和场地实际结合

提高图纸设计期间的信息沟通效率,加强对现场的前期调查,做好方案设计。设计部门需判断红线是否符合场地的实际情况,快速反馈各类问题,便于招标前完成图纸修正。为了更好地适应城市发展,不能只关注城市中心地区的局部情况,还需分析现场实际情况是否满足规划绿线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韦路易. 南宁市城市道路园林绿化养护市场化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D].广西大学,2018.

[2]袁吉刚. 探析市政道路园林绿化施工要点与养护策略[J]. 科技风,2018(15):117.

论文作者:张春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8

标签:;  ;  ;  ;  ;  ;  ;  ;  

城市道路园林绿化建设的施工管理论文_张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