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的工程预算与成本控制研究论文_王硕

市政道路的工程预算与成本控制研究论文_王硕

摘要:随着中国城市的不断扩张,市政道路工程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其中大部分是由政府投资。合理控制工程造价和国有资金的使用,才能真正实现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基于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本文阐述了中国对市政道路的成本构成,分析了市政道路的成本影响因素,最后探讨了市政道路项目的成本控制措施的例子。

关键词:市政道路;造价;影响要素;控制

引言

目前,我国社会发展迅速,各种基础设施项目已全面展开。市政道路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并需要继续加大投资力度。然而,根据目前市政道路建设的调查,发现该项目的成本呈持续上升趋势,给区域金融带来巨大压力。有效控制市政道路造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市政道路造价分析

自2003年起,我国开始逐步推广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其以市场为导向,逐渐与国际惯例接轨,经过了长达10年的发展,2013年我国出台了新版《(GB50500-2013)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明确提出“国有资金”投资的工程建设项目必须要使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此处的“国有资金”投资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全部使用国有资金;二是以国有资金为主。市政道路多数均为政府投资项目,根据GB50500-2013,其造价主要组成包括:(1)分部分项工程费;(2)措施项目费;(3)其他项目费;(4)规费;(5)税金。

2 市政道路造价的影响要素

下文主要从三大方面,具体论述了市政道路造价的影响要素。

2.1 市政道路自身特点的影响

与一般建设工程项目相比,市政道路有其特殊性,相应的也影响了工程造价,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要素上:

(1)地理位置要素。市政道路工程主要处于城区,对于安全文明施工的要求较高,如:噪音的控制、废弃物的处理等等,这些要求均会造成施工业的相关费用支出增加;在市政道路施工时,不可避免的会对工程所在区域的交通产生影响,必须做好相关的交通疏解工作,相应的工程造价也有所提升。

(2)项目投资者要素。市政道路以政府投资为主,由政府成立相应的建设单位,由财政机构控制工程投资。在此背景下,市政道路施工极易出现政府的不合理干预情况,同时由于施工单位较为被动,造价控制意识不强,管理效果不显。

(3)征地拆迁要素。根据现阶段市政道路建设情况来看,改扩建工程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比例,相关拆迁征地工作的开展直接关系到后续施工的开展。项目部门必须与拆迁部门展开良好协作,及时掌握拆迁进度,防止因拆迁进度过慢,出现窝工情况,增加工程造价。

1市政道路工程造价中项目投资决策及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

市政行业使用模式:项目研究阶段开展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发改委部门实施造价管理,审查、估计投资额,财政评审部门在各个阶段参与造价文件,如,设计概算、变更设计及竣工决算等。在整个过程汇总,造价管理部门参与项目建设,调控项目建设流程,逐步提高造价管理部门的业务水平及能力。市政专职造价人员逐渐融入到各行业部门中,发改委及财政评审部门为形成规范化的项目审核行为,确保项目投资审核水平及质量,创收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改变以往聘任市政造价人员情况,向聘请协审咨询单位转变,实时进行管理考核,最大化成本控制工程投资金额。在成本控制中,工程设计阶段非常重要。当先许多项目方案侧重造型及使用功能,却并未注重对比经济层面。此外,造价人员无法协调设计人员,相互间缺少协调性。造价人员只负责图纸算量组价及计算工程造价有关造价控制意见并不与设计人员协商。为此,当前造价改革侧重于设计估算及设计概算审核,在这个过程中,让造价人员工作及设计人员工作较好协调起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市政道路工程造价中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

相比水利及房屋等项目,市政工程负责程度及科技含量并不高,而相比其余项目,确具有较大工程控制复杂性及难度。项目中标后,投入运营前,以预算定额为参照,分析成本,且编制施工定额,必须进行单项工程承包,这点很重要。在控制成本上,细化施工方案为其提供了有效手段。如,某高速公路工程全线有大桥两座,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承包商原本希望采用自制钢模板,后与监理组与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共同协商探讨,指出,该两座桥尽管是箱梁结构,而具有两种不同形式:二孔连续与四孔连续,所以使用自制钢模板工艺复杂、成本高,且使用频率低。测算后,当使用租赁钢模板方式,使用新工艺,以工程实际尺寸为参照,实施自由组合,可维持施工质量,亦可应用在后续工程中周转中,所以,施工单位最终决定使用租赁钢模板的方案。调整该施工方案后,减少模板制作费20万元。①“质量成本”提供一定费用,以维持工程质量,并包括经济不达标而产生的经济损失。“质量成本”包括四类:外部故障成本、内部故障成本、质量检验费用及质量预防费用。其中保修及索赔等产生的费用属于外部故障成本,停工及返工等产生的费用属于内部故障成本,确保质量会引起成本改变,而不应将二者相对而谈。相当长一段时间,施工企业并不能有效认清质量与成本间的统一关系,过于突出工程质量,却忽视工程成本,尽管工程质量有所提升,而导致工程质量花费较高质量成本,缺少足够的企业资本积累,降低经济效益;项目经理部不重视质量,过于谋求经济效益,尽管在单项工程方面利润指数较高,而质量不易提升上去,使得未达到质量标准增多,消耗一定质量成本,导致成本支出较大,损害企业信誉。②当中标后,通常市政工程需要施工单位在施工开始前,制定具体的施工组织设计,交给监理办公室做出审批。当施工组织设计通过,一般施工单位遵照计划开展施工。在平时施工中,需多次调整施工计划,参照中标工程投资规模来进行调整,制定具体的施工计划及施工方案。之前施工旬计划及月计划不易部署,不能较好参照当时任务完成状况来调整项及工序。本周执行项目给予上述工作,而本周还需调整上周工作超前及滞后情况,用以引导下周工作开展。如此,前后照应,让工期空间及时间的概念较明确,避免窝工浪费情况出现,调控施工成本。“工期成本”为达到合同期所采取的手段而产生的各类费用。工期目标属于工程项目管理非常重要一类目标,施工企业要想达到合同期,上述目标不可缺少。工程项目的工期要求比较特殊,确保工期会引起成本变化。国内施工企业并不注重工期成本,尤以项目经理部尽管给出了工期的明确要求,而极少探究工期及成本间关系,一些时候刻意赶施工进度,产生额外工程成本。

4成本控制的实施

施工项目经理存在一种情况,也就是在项目内部,施工材料人员只负责材料采购及进场的检验,技术人员只负责技术及质量,工程人员只负责施工生产及工程进步。如此,职责明确,细化分工,而项目成本管理需要各方共同参与,也是需要大家配合才能获得效益。当材料人员仅从产品质量角度看问题,采购质优高价材料,尽管材料没有浪费,而成本终究降不下来;当技术人员为确保工程质量,施工的施工方案虽然可行,而不经济,尽管确保了质量,而导致成本增加。如,某公司成立于1954年,2000年12月改制,经国家审核确定为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具有预应力工程贰级资质。路基工程专业承包壹级及桥梁工程专业承包壹级。在绩效衡量指标制定过程,各管理部门共同配合,衡量即时制采购实施绩效,定期检查进度,参照绩效指标,实施成本控制。LC项目2007年9月份所需主料计划下述:水泥690吨、砂石料960方、钢材(螺纹钢)120吨,月底采购小组参照计划检查项目落实情况,调整未完成部分。

5结语

从上文分析不难发现,市政道路工程造价成本控制十分必要。市政道路工程施工面临紧迫施工周期,且具有较强可借鉴性,平时应注重资料积累,吸取经验教训。于施工中尽量去粗存精,借助工程实践,按照章法,控制成本,如此,获得最大项目效益。

参考文献:

[1]丁瑞平.影响市政道路成本预算控制的常见因素分析[J].山西建筑,2015,41(4).

论文作者:王硕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6

标签:;  ;  ;  ;  ;  ;  ;  ;  

市政道路的工程预算与成本控制研究论文_王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