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血通注射液与丹红注射液对脑梗塞治疗的影响效果论文_王名飞,廖金平,潘亮发

宁都县人民医院 江西宁都 34280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在脑梗塞患者的治疗中,总结并阐述疏血通注射液与丹红注射液对脑梗塞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特选取我院接收的脑梗塞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路径;实验组应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路径。观察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75.0%,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前,两组BI、NFDS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治疗后,实验组的BI、NFD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梗塞患者的治疗中,疏血通注射液的治疗效果显著,明显优于丹红注射液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疏血通注射液;丹红注射液;脑梗塞;治疗效果

本文主要选取的是我院接收治疗的72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分析在脑梗塞患者的治疗中,总结并阐述疏血通注射液与丹红注射液对脑梗塞患者的影响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特地区选取我院于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脑梗塞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每组36例,实验组中男性17例,女性19例,年龄(43-77)岁,平均年龄(55.4±2.4)岁。对照组中男性18例,女性18例,年龄(44-78)岁,平均年龄(54.8±2.6)岁。两组在基本资料的比较上,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

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签署《知情同意书》;均意识清晰;均自愿参与治疗干预研究[1]。

1.3排除标准

所有患者均排除有精神分裂症。

1.4方法

1.4.1基础治疗

所有患者均实施基础治疗,服用优化脑细胞代谢的能量合剂、B族维生素等,若是患者具有脑水肿症状,展开甘露醇脱水。

1.4.2对照组

36例对照组患者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即:在250 mL浓度为0.9%生理盐水溶入于40mL丹红注射液中,接着展开静脉滴注,1次/d,连续治疗14d。

1.4.3实验组

36例实验组患者在基础治疗基础上融入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路径,即:在250 mL生理盐水中融入6mL疏血通注射液溶中,接着展开静脉滴注,1次/d,连续治疗14d。

1.5观察指标

在治疗前后,将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肝肾功能进行测量,观察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人数。

1.6疗效评价标准

恶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提高>18 %,甚至死亡;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18%;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小范围在18%至45%的范围内;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范围在46%至90%内;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91%至100%范围内。总有效率为痊愈、显著进步、进步率之和。

1.7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选择SSP16.0软件进行资料的统计与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s)表示计量资料,同时通过t进行检验。

2结果

2.1患者治疗情况对比

实验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75.0%,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下表1。

3讨论

在实际的临床治疗上,脑梗塞被作为一类具有较高发病率的急性脑血管疾病之一,现如今临床治疗上普遍的方法就是优化组织代谢、扩血管、控制颅内压等路径[2]。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75.0%,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前,两组BI、NFDS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治疗后,实验组的BI、NFD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本研究结果与相关的研究报道数据吻合[3]。

综上所述,在脑梗塞患者的治疗中,疏血通注射液的治疗效果显著,明显优于丹红注射液的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江承平,吴碧华,刘福,等.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TNF-α、IL-6的影响及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药房,2014,19(24):1900-1902.

[2]刘淑芬,刘淑叶.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观察及其对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3,9(6):619-621.

[3]邓芬,胡长林.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对血浆TXB2、6-Keto-PGFIa的影响及临床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14,38(5):556-558.

论文作者:王名飞,廖金平,潘亮发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6

标签:;  ;  ;  ;  ;  ;  ;  ;  

疏血通注射液与丹红注射液对脑梗塞治疗的影响效果论文_王名飞,廖金平,潘亮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