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种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省 250100
摘要: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在快速的发展,建筑结构从落后的砖泥结构转变为现代的钢筋结构,而钢筋结构建筑中混凝土是重要部分。目前的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技术被广泛运用,但是这种技术的使用容易造成裂缝产生,这种裂缝可能导致建筑坍塌事故的发生。所以,虽然大体积混凝土技术是一种高效率的施工技术,但是对出现的问题要进行重视,并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解决。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
1土建施工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
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是指构筑物体积较大,一般厚度达到80cm及以上的混凝土块。大体积混凝土因其块度较大而使其在现场施工中难度较大,这也对施工企业的浇筑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大体积混凝土的实际浇筑中,施工企业常采用的施工技术,如在混凝土中添加适量的膨胀剂(又称减水剂),如精细化混凝土浇筑完成的后期保养工作,不管是何种施工环节,目的都是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及成型率等,从而有效推进施工作业开展,并达到建筑行业相关规定及标准。
2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关键技术
2.1全面分层
采用全面分层技术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在第一层浇筑完成之后,需要等到其初凝之后,再进行第二层的浇筑,采用这样的顺序与方式,从而使得混凝土可以顺利浇筑完成。
2.2分段分层
使用这一方法的时候,应当先从底层对混凝土进行浇筑,在浇筑完成之后,再对第二层进行浇筑,按照次序向前对上面的每一层进行浇筑。
2.3斜面分层
在对斜面分层技术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其振捣操作需要先从浇筑层的最下边开始,逐步的向上移动,这样的话才能够使得混凝土的质量得到有效的保证。
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3.1前期准备阶段
在正式施工之前,首先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最主要的是准备原材料。1个大型的建筑工程建设的面积是比较大的。各个部分所处的环境也可能不同,而且建筑内部的不同结构对材料的要求也不同,所以在准备材料时要针对性的选择,并认真的进行检查。混凝土的施工材料是多样化的,包括水泥、砂石、钢筋等,要确保每一份原材料的质量都符合规范性要求。在选择和购买原材料时要明确其生产日期、包装的好坏、商家的信誉等,检查全部合格后才能进行后期的使用,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记录,对每一份材料的投入比例进行严格的控制。同时,要重视混凝土的搅拌工作,严格控制搅拌的时间和外加剂的添加量,它会影响混凝土的抗压能力,,对于骨料和水泥的使用量要有准确地计算,保证在一定的误差之内,防止因为部分材料投入过多而造成搅拌不均匀,影响最后混凝土的效果。
3.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控制裂缝技术
裂缝问题是混凝土施工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尤其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所以施工人员要充分重视。施工人员要结合实际,对可能产生裂缝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采取预防的手段进行施工,减少裂缝的产生,提高施工质量。裂缝控制技术也是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重点技术,①要进行1个施工区段的划分,每一个区段代表一个单元,按照单元进行混凝土浇筑,这样可以减少裂缝的产生,在实际过程中,也要分层浇筑,一步步的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②应对不同厚度的筏板时,要采用不同的浇筑方式,对于较厚的筏板,可以将其分为多层进行浇筑,而对于较薄厚度的筏板,可以直接进行浇筑。施工人员可以按照特定的筏板厚度进行分隔,对一层或多层的筏板进行浇筑和振捣,振捣可以减少混凝土的气泡,使混凝土更快的下沉,加快混凝土的凝结速度。③振捣完成后,要及时的进行刮浆,然后撒上碎石,在混凝土初步凝结前,要进行2次振捣。④浇筑的过程必须是连贯的,所以在浇筑前,要提前准备充足的混凝土,确保浇筑车可以一直运行,防止裂缝产生,也可以使浇筑过程更好更快的进行。
3.3浇筑过程的管理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需要的混凝土数量较大,而且比较厚实,施工的难度比较高。施工材料的配比和裂缝的控制都是十分困难的工作,需要非常高的技术,否则会影响施工的质量,最后影响着整个建筑的质量。在大体积混凝土的实际施工过程中,浇筑过程的控制和管理也是关键的过程,严格的控制和管理不仅可以减少实际的支出成本,而且可以适当的提高施工进度。现代建筑工程的建筑理念都有所改善,对施工的要求也有所不同,要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效率,就必须控制好其建筑技术,而且不同环境的浇筑要有不同的管理措施。在浇筑过程中,要根据混凝土的特点,采用分层分段的形式进行,要及时的检查施工过程是否存在问题,要按时进行检查,保证每一步的合理性,也要确保模板符合要求。在进行浇筑时,还需要注意混凝土泵的管理,在泵送的过程中了解实际的浇筑情况,施工人员及时记录浇筑的数据,这些数据可以帮助施工人员进行工作,从而让施工人员可以更全面的进行工作,保证施工质量。浇筑的作用比较重要,所以必须按照规范的过程进行。浇筑后振捣时要有充分技术手段,控制时间和插点。技术人员和监督人员及时的进行监督,使整个过程更加合理化。
3.4大体积混凝土养护阶段
养护阶段也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的一个必要阶段,主要是对浇筑完成的混凝土表面进行保湿养护。刚浇筑的混凝土强度低、抵抗变形能力小,如遇到不利温湿度条件,其表面容易发生有害的冷缩和干缩裂缝。保温有目的是减小混凝土表面与内部温差及表面混凝土温度梯度,防止表面裂缝的发生。无论在常温还是在负温下施工,混凝土表面都需覆盖保温层。常温保温,可以对混凝土表面因受大气温度变化或雨水袭击的温度影响起到缓冲作用,负温保温层则根据工程项目地点、气温以及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等条件进行控制。但负温保温层必须设置不透风材料覆盖层,否则效果不够理想。保温层兼有保湿的作用,如果用湿砂层,湿末层或积水保湿效果尤为突出,保湿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表面抗裂能力。因为混凝土比较厚,而且内部容易生热,所以这一过程也是控制温度的一个过程。在浇筑完成后,要及时的浇水,完善养护工作。根据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可以使用IDE技术进行保温养护。①要设置专门的后期养护工作人员,按照规范的程序进行施工,及时做好记录工作,按照规定的养护措施进行,还要注意养护过程中混凝土出现的问题,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报告,可以及时解决,要控制好养护的时间,保证在14d以上。②混凝土本身的温度和外界温度都会影响到最后混凝土的质量,所以要对温度进行检测,当表面温度和环境温度之间差值小于20℃时,可以适当的减少保温的控制,甚至直接撤除保温措施。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我国建筑行业在长期的经营发展过程中得到了极大进步。在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的今天,为了满足现实需求,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开始得到有关部门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在探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定义及特点的技术上,重点阐述了如何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质量的相关技术要点,并从配合比设计、控制温度裂缝及浇筑手段等几个方面详细说明。最后,在土建行业逐渐兴起的大环境推动下,我国建筑领域面临机遇的同时也存在技术瓶颈的挑战,我们应敢于创新突破,将其带来的经济及社会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朱辉宿.浅谈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14,11:213.
[2]陈保国.浅谈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中国建材科技,2014,05:309-310.
[3]华秋艳,葛志文.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J].江西建材,2015,01:66.
论文作者:李佳颐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4
标签:混凝土论文; 体积论文; 裂缝论文; 技术论文; 过程中论文; 过程论文; 表面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