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与硕士研究生时间管理倾向的差异论文_王乐同

本科生与硕士研究生时间管理倾向的差异论文_王乐同

王乐同(天津体育学院 天津 301617)

摘要:个人的时间管理倾向是一种人格特征。时间管理倾向的三维理论模型把时间管理倾向划分为时间价值感、之间监控观和对时间效能感三个维度。时间管理倾向与成就动机、心理控制源和家庭教养方式等因素有着显著的相关,并能够有效预测青少年主观幸福感、学业成就和心理健康等。本研究选取某体育院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作为被试,研究时间管倾向在文化程度上的差异。结果表明,体育院校的本科生与硕士研究生时间管理倾向在总分及三个分量表上均无显著性差异,文化程度对时间管理倾向的影响机制较为复杂,有待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时间管理倾向;文化程度;青少年;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08-184-01

1引言

时间管理倾向的研究引起了心理学界的广泛兴趣,就其原因应该是它与人们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息息相关。时间管理倾向的研究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创开始至今方兴未艾,虽然己取得许多成果,但也还有许多问题值得继续探讨,相信对它的深入研究结果将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

个人的时间管理倾向是一种人格特征,具有动力性,在不同的人身上有不同的表现程度、跨情境性和潜在的可测度[1]。黄希庭,张志杰提出了一个时间管理倾向的三维理论模型,该模型把时间管理倾向划分为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三个维度[2]。

时间管理倾向中的时间价值感是指个体对时间的功能和价值的稳定的态度和观念,包括时间对个人的生存与发展以及对社会的存在与发展的意义的稳定态度和观念,它通常是充满情感,从而驱使人朝着一定的目标而行动,对个体驾驭时间具有动力或导向作用。

时间监控观是个体利用和运筹时间的能力和观念,它体现在一系列外显的活动中,例如在计划安排、目标设置、时间分配、结果检查等一系列监控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能力及主观评估。

时间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驾驭时间的信念和预期,反映了个体对时间管理的信心以及对时间管理行为能力的估计,它是制约时间监控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因此,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分别是价值观、自我监控和自我效能在个体运用时间上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钟慧的研究表明大学生时间监控观对追求成功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时间效能感对避免失败具有显著作用,而时间价值感对追求成功和避免失败都不具有预测作用。大学生高时间管理倾向者其成就动机水平明显高于低时间管理倾向者[3]。

秦启文等的另一项研究还表明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但在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和总体评价上存在文化程度的差异;时间管理倾向和生活质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时间管理效能对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4]。

阮昆良等的研究表明学业成就高、低分中学生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及时间管理倾向总分上的差异显著,高分组学生得分高于低分组学生得分。时间管理倾向表总分、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及时间效能感得分上年级效应亦显著[5]。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时间管理倾向与某些认知因素可能存在着某些相关。这意味着时间管理倾向是一个难得的因子,也许是一个连接认知与人格的特殊因子。对它的深入研究可能为人们研究教育心理开辟一条新的途径,或提供新的视角。时间管理倾向的发展可能与认知水平一样,存在着某些规律。

由于硕士研究生的成就动机、学业成就均比本科生强。在有关时间管理的价值观、自我监控和自我效能的发展亦比本科生更加充分和成熟。此外,由于硕士研究生的年纪普遍较本科生更大,人生经验较本科生也更丰富,因此我们推测,硕士研究生在时间管理倾向上的得分要高于本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研究方法

使用黄希庭等编制的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TMD)对某体育院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进行施测;共回收有效问卷80份,其中男生40人,女生40人;本科生39人,平均年20.18±1.25岁,硕士研究生41人,平均年龄23.46±1.12岁。

3 统计结果

本科生与硕士研究生在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三个维度上的差异显著性分别为0.23、0.63、0.80,均不显著。

4 讨论

本科生与硕士研究生在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及总分上的差异均不显著,与我们最初的假设不符。差异不显著的原因可能包括:

4.1时间价值感

个体价值感的形成受到许多社会因素的显著影响,并且与个人需要、目标以及社会环境等因素紧密联系。大学生,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硕士研究生,总体社会化程度并不很高,社会经验比较单一,在这方面并没有显著差异。本科生与硕士研究生在时间价值感上的差异不显著可能与此有关。

4.2时间效能感

从当前的教育模式来看,本科生与硕士研究生在时间管理方面并没有得到过系统的训练。对于时间管理的认识和技巧,更多的是通过过往经历来获得,而学校的学习生活环境对于本科生和研究生来讲并没有过多的差异,所以时间管理效能上,差异不显著。

4.3时间管理倾向是一种人格特征

本科生与硕士研究生在时间管理倾向上的差异不显著,这更加证实了时间管理倾向是一种人格特征,而不是简单的认知因素。更直接说明时间上的认知和人格特征不是简单的线性相关,但我们并不否认其可能作为一个中间因子连接认知和人格的作用,并将另行研究探讨。

4.4研究的不足与未来研究方向

此次研究选取的被试全部来自体育院校,以往的研究显示,体育专业的学生在认知特点、人格特点上有着其他专业学生所不具有的特殊性。因此,未来的研究中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取各专业学生作为被试。

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时间管理倾向与其他心理因素的相关分析上,例如自信、自尊、主观幸福感及非智力因素等等。但时间管理倾向是如何形成的,是哪些因素决定的,有关类似问题的研究较少,未来的研究中要积极补充。这也是科研实现描述、解释之后的预测和控制必须经历的环节。

时间管理是一种在学习和工作阶段都需要具备的能力,而且大量研究表明时间管理倾向得分能够显著预测学业成就甚至心理健康,这提醒我们未来的研究当中有关时间管理训练的部分是极为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黄希庭, 张志杰. 论个人的时间管理倾向[J]. 心理科学, 2001, 24(5):516-518.

[2]黄希庭、张志杰.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的编制,心理学报,2001,33(4):338-343.

[3]钟慧.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成就动机的相关研究,心理科学,2003,26(4):747-749.

[4]秦启文、张志杰.时间管理倾向与生活质量关系的调查研究,心理学探新,2002,22(4):55-59.

[5]阮昆良,邓凌.学业成就高、低分中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特点的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0(1):35-38.

论文作者:王乐同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8月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2

标签:;  ;  ;  ;  ;  ;  ;  ;  

本科生与硕士研究生时间管理倾向的差异论文_王乐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