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学生情绪调控探究论文_范杰

数学教学中学生情绪调控探究论文_范杰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8)07-030-02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数学教学是师生的互动过程,更是情感交流的过程。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学生情绪如何进行有效调控,首先要了解教学过程中有哪些主要情绪,斯皮伯格和斯塔尔认为,在课堂教学中主要的情绪有好奇心,兴趣,愉悦感和焦虑,并认为这些情绪在性质和过程上有相同或相反的,它们相互作用共同激发学生的探索和回避行为。在多年的教学改革与理论研究中,我认为一般经历好奇---求知---爱好---入迷的过程。好奇心和兴趣对学习的积极催化作用,是提高学习的关键,让学生在课堂中爱学,乐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数学教学中最主要的情绪有:

1.好奇心

好奇心是个体遇到新奇事物或处于新的外界条件下所产生的注意、操作、提问的心理倾向。学生的好奇心是一种以认知为基础的情绪,当学生知觉到他们知识存在不足时就会产生好奇,它是由新奇异刺激引起的一种生理唤醒水平或认知冲突的探究倾向,一般认为好奇心是认知冲突的结果,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之一,是学生求知的动力源,是创造型人才的重要特征之一。

2.兴趣

爱因斯坦说"我认为对于一切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想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上的兴趣之火"。兴趣是主要的积极情绪之一,是学生力求认知、探求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兴趣分为个体兴趣和情景兴趣。学生个体兴趣是其自身带入教学中的兴趣;情景兴趣是其在一个特殊的情景中,参加一种特殊活动时体验到的兴趣。

3.愉悦感

愉悦感是在大脑内产生的生化反应,类似于大脑释放出的快乐的电流。愉悦感是人或事物符合个体当前优势需要时的一种主观体验,主要来源于对需耍的满足和个体实现的体验。有研究提出,令人愉快的任务有四个核心要素:能够完成的;提供了清晰的目标;即时得到反馈;可以挑战和扩展自身的技能与能力。

4.焦虑

弗洛伊德把体验不到的不愉快情绪状态称为焦虑,是由紧张、焦急、忧虑、担心和恐惧等感受交织而成的一种复杂的情绪反应。是个体对某种预期会对他的自尊心构成潜在威胁的情境所产生情绪状态。学习焦虑产生于学生不能应付成就情境的自我知觉,即当学生感到不能胜任任务,同时又体验到成绩的要求和压力时就产生焦虑。主要相伴以紧张和恐怖情绪,并有明显的生理表现,如失眠、出汗等,还会出现一些行为表现,如逃避、自责、自卑等。

教学中出现的情绪不是单一的,是由好奇心、兴趣、愉悦感、焦虑等情绪组成的,只有整合这些情绪,才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积极的作用。一般来说,这四种情绪中,好奇心和兴趣对学习起积极作用,愉悦感和焦虑只有在适度水平上才对学生起促进作用,过低或过高都将阻碍学习。

二、数学教学中的情绪调控策略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积极的情绪整合效果为指导,灵活采取策略来诱发调节学生的情绪。

1.诱新奇感

教育家卢梭指出"好奇心只要有很好的引导,就能成为孩子寻求知识的动力"。好奇心具有普遍性,但数学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认知的冲突并不十分显现,而且好奇是一种典型的短暂的情绪。所以,诱导学生的新奇感并不容易。然而,身体体验中的变化、不一致性、不确定性,却是数学教师可以把握的变量。因此,可以采取下述策略:

(1)创设情景,设置好奇陷阱策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教学中创设具有新奇性、变化性与神秘性的故事情境,在一定范围设置"陷阱"情境,激发好奇心。

(2)心理匹配策略。教学内容与学生认知水平相一致,又略高于学生自身需求,使学生好奇心由静态变为动态,缺乏状态变为启动状态。

(3)变换刺激呈现的方式。如多媒体穿插多种形式呈现等。

(4)变换教学方式,不断革新教法。

2.创愉悦感

愉悦是学习中很活跃很现实的一种心理状态,是学生的生理需求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良好主观体验。它有助于学生形成浓厚的兴趣和积极的活动态度。愉悦感具有情境性,需要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不断调控与把握。可以采取一下策略:

(1)教师的乐观积极状态带动学生积极情绪。

(2)在教学中运用故事、游戏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

(3)激发学生的想像、幻想。如观看一些精彩的相关视频片段等。

(4)运用趣味化、情景化的教学方式。

3.促成功感

心理学又称"成功体验",是指一个人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任务时所产生的一种自我满足、积极愉快的情感。成功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心理指标。没有成功感就没有自信心,成功感由此建立的自信,即自我效能感的提高是孩子探索进取的真正动力,这比孩子获取多少知识更重要。每一个孩子都是有潜力的,他们的心理都有许多美好的愿望,只有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孩子在表扬和鼓励中受到鞭策和激励,体验到了自身的存在价值,享受到了成功和被人认可的喜悦,孩子们就会树立起自信心,迸发出奋发向上的决心和力量。学生经过努力而获得的成功,才能使个体体验到自我能力的肯定和自信心的增加。因此可以采取下述策略:

(1)设置的目标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完成,不太难也不太易,使学生体验成功。

(2)根据学生能力水平差异调整个性教育,使学生体验成功。

(3)及时反馈,捕捉闪光点,激发学生的成功欲。

(4)树立榜样,激发进取心。

4.设焦虑感

按照焦虑水平可分为高焦虑者,中度焦虑者和低焦虑者。高焦虑者学习动机过强,期望值过高,对学习过程中的人际因素和环境因素过于敏感,学习的责任心太强,但学习情绪不稳定,易躁。中度焦虑者能理性地把握学习环境中的主客观因素,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学习目标、学习能力和学习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把自己的学习动机和抱负水平调整到恰当的水平,学习情绪稳定,学习成效高。低焦虑者学习动机弱,目标不明确,学习责任心不强,学习过程中反映的理性水平也较低,因而其学习行为容易跟着感觉走,受外部诱因和偶发因素影响较为明显。根据焦虑与学习效率的关系呈倒"U"形原理,一般认为中等程度的焦虑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可以采取下述策略:

(1)增强自信心;

(2)增强安全感;

(3)以生为本,差异化教学;

(4)转移注意力,分散专注度。

(5)心理放松。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诱发策略、学生的特点、学生的情绪三者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这既是教师调节学生情绪促进教学的过程,也是学生积极配合教师,师生互动的过程。需要提出的是,任何一项情绪调控策略都不是标准化的。我们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年龄特点及个体差异等,采取灵活的调节情绪的教学策略。

论文作者:范杰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8年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4

标签:;  ;  ;  ;  ;  ;  ;  ;  

数学教学中学生情绪调控探究论文_范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