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问题都是沟通--访巴斯夫大中华区董事长关志华_巴斯夫论文

所有的问题都是沟通--访巴斯夫大中华区董事长关志华_巴斯夫论文

所有的问题在于沟通——访巴斯夫大中华区董事长关志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中华论文,董事长论文,巴斯夫论文,志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沟通 不单是语言

记者:在过去的12年中,巴斯夫中国每年增长率都在20%以上,尤其是最近两年,增长率更是高达28%。在您看来,巴斯夫中国能取得这种成长速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关志华:这种增长首先是因为中国经济发展特别快。中国是一个让世人瞩目的、迅速崛起的市场,现在全世界都在看中国,而早在1995年我们已经有了在中国大规模投资的一揽子计划。巴斯夫是国际化学公司在中国投资最大的企业,仅南京扬子石化一体化项目投资额就高达29亿美元。随着前几年投资项目的陆续投产,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巴斯夫中国市场还将有更大的增长。

当然还与人的因素有关。公司这样高速的成长,是我们众多同事多年努力的结果,从投资、研发、生产、销售各方面力量的支持,也包括巴斯夫公司董事会主席兼CEO贺斌杰。他曾经在香港工作过4年,很了解中国市场,也看好中国的发展前景,因此在关键时期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我们看到跨国公司的CEO,他是不是懂得中国的情况,这对跨国企业的中国投资策略是很有影响的。

记者:企业规模与运营管理效率之间始终是一个矛盾体,对于现在巴斯夫中国这样一家已经有5500名员工的企业,你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关志华:盈利的方法以及业绩也只是能够满足我们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方向。我知道很多外资企业的效率是被业绩的“鞭子”抽打出来的。这个不一定是良性的,过分追求短暂的一些利益可能很容易忽略到企业长远的发展。

而我们有一个强调高效率的文化,它不仅仅是指经济的效率,而是让我们要把更多的事情做好,对员工而言,就是作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对每一个新的员工,我的第一句话都会问,“你们到我们的公司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发展。”所以一定要让所有的员工明白,一个高效率的企业才能够不断地经营发展,如果不是一个高效率的团队,我们没有办法能够做这些。

在具体实施上,我们会进行慢慢的培养。虽然公司一开始就会告诉新员工,但是不能一下子要求一个毕业生就立即能够这样。人就是这样的,如果每天这样做,慢慢就变成了你的一个习惯了。

记者:几乎所有的跨国公司都看好中国区,但往往大中华区掌门人的处境都不是太顺,即使很多企业的业务状况非常好,对此,作为大中华区的掌门人,你有什么心得?

关志华:大中华区比较尴尬,为什么?因为在中国的发展方案和模式有很多是没有历史经验可借鉴的。你可以去观察,大中华区负责人的尴尬,往往也是伴随着业务的高速发展出现。大中华区的负责人在将这种情况向总部表达时就会碰到不同的程序。

我们常常说,中国的国情是怎样的,程序是怎样的,这些事情有时候确实很难表达。

所以和总部方面的沟通不单是语言,很多是需要让总部方面去体会的,最好是身体力行式的体验。这一点很重要。一个国际的公司、董事会以及CEO对中国了解有多深,是高层的责任,不应该完全是大中华区总裁的责任。例如,有一些高层在亚洲和中国呆过,了解当地的人员和语言,沟通就会好很多,我们说什么,他们就会明白。

同时,摆脱过去的经验意味着,每走一步都充满了新的挑战,所以这些挑战还需要一个同样有经验的班底去应对。

对未来保持预见性

记者:你能够担任现在的职务不仅仅因为有华人的身份,在你的职业生涯中,到底有哪些经验,你认为是可以和我们的读者分享的?

关志华:我想有两个方面。第一,在过去的工作中,我有着不同的岗位的经历,每一份工作我都很投入,是超出一百分的投入,所以我对曾经从事过的工作认识都很深刻,无论是财务,还是人力资源管理,我都很了解。我的经验是,你每做一件事情,一定要投入,要成为这方面的专家。因为只有投入才会成长。

第二就是要具备一定超前意识,对社会以及行业的发展,要有预见性。如果每一件事情过去有案例可参照的话,我们照着去做就很简单。但是未来有很多不确定因素,这需要你的预见性,或称远见。我们不能因为不知道未来会怎样,所以就等待,等到了未来再说。

其实我们本身不是未来的一部分,你希望未来怎样,你就要积极参与发展未来。在这个过程当中,要能够不断吸收外面的东西。

我现在的工作,很多时候不是处理过去的事情,而是处理未来的事情。我们今年就已经在谈2020年的战略了,几年前,我们已经看到2015年我们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现在关注的是2020年战略。所以我们现在做的都是影响到未来的事情。

记者:在很多员工以及供应商眼中,你是个非常平和、友善的人,你也是特别喜欢跟员工沟通的一个老板。但和善的同义词就是软弱,你如何平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关志华:从公司的角度看,这是我们公司对高层的一个要求,我们高层管理层有一个指南,其中有一点就是要真诚地把自己工作的热爱程度带动起来,并且同时要让我们的员工感觉到。你如果不喜欢你的工作,你怎么希望你的员工也喜欢他自己的工作。

就我个人而言,对一个人关心会给他留下最深刻的记忆。这些年一路走来,我做过的很多事情,绝大多数我已经想不起来了,但我会记得许多与我共过事的人,甚至连具体的时间都能记得,因为他们让我感到了关心,这就是让我保持平和心态来源。

对人的关心很重要,但前提是要把事情做好。所以有一点情况是要注意的,比如在一些比较重大的,一些可能会发展下去影响到公司最基本价值观的问题上,对于员工不正确的行为或意识,要马上提出来,严肃的问题还需要严肃的方法,这点是我的底线。根据我的经验,很多的时候,大麻烦早一点处理就可能消于无形。

标签:;  

所有的问题都是沟通--访巴斯夫大中华区董事长关志华_巴斯夫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