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课堂”在高职顶岗实习移动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论文

“雨课堂”在高职顶岗实习移动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

伊雪飞,富饶

(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沈阳)

摘 要: 在“互联网+”的时代浪潮下,利用信息技术,对高校的教学环境、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科研等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已经成为顺应信息时代潮流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的迫切需要。本文介绍了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在职业院校顶岗实习移动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实现“时时可学、处处可学”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 雨课堂;移动教学;顶岗实习

一 背景

2017年1月,国务院《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推动‘互联网+ 教育’发展,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各类虚拟现实(VR)、智慧化教学模式开始出现。《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提出“推动信息技术和高等教育的合理融合,利用信息化工具和平台提升教学水平,培养学生进行自主管理、自主服务、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在“互联网+”的时代浪潮下,利用信息技术,对高校的教学环境、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科研等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已经成为顺应信息时代潮流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的迫切需要。

1942年,赵欣伯夫妇携其独子赵宗阳回国生活,再未返回日本。1951年,赵欣伯去世后,赵碧琰与在日的财产托管人失去联系。直至1964年,她才重新向日方提出了收回财产权的请求。这时她才得知近几十年内原来已经有20余位自称为赵欣伯家人的“权利人”向法庭主张过这笔巨款。

2017年,我校成功获批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智慧教学试点项目”,7名教师先后获批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智慧之星称号,利用“学堂在线”推出的学习工具“雨课堂”在校内开展了包括智慧教学、移动教学在内的移动智慧教学模式改革。2018年我校人才培养模式由原有的“2+1”向“2.5+0.5”过渡,部分专业学生因需要提前离校顶岗,无法在校完成全部课程的学习。在没有学习平台的情况下,使用传统的QQ群分享无法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师生互动反馈无法实现。在此背景下,面向2016级学生进行了基于“雨课堂”的移动教学模式探索研究与实践,使学生能够实现“时时可学,处处可学”的愿望。

二 雨课堂概述

“雨课堂”是学堂在线与清华大学共同研发的一款基于微信的智慧教学工具。将师生最熟悉的教学软件PPT和微信为相结合,把图片、文字、视频、音频、等学习资料推送到学生手机端,学生通过雨课堂提醒可以随时随地接收学习资料并进行及时反馈;课堂教学中还加入实时答题、投票、红包、弹幕互动等环节,增添了有效的师生互动方式。此外,“雨课堂”还将学生课前、课上、课后各个教学环节的学习状态进行数据可视化采集,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为教师及时改进教学内容及方法提供数据支持。

三 基于雨课堂的移动学习的特征

(一) 以学生为中心

以雨课堂建构的移动学习,侧重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能够成为学习的核心和主体。

基于“雨课堂”的移动教学模式,促进了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信息化教学能力水平,为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现“时时可学、处处可学”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以雨课堂建构的移动学习,要求教学环境具备智能化功能,教师可以直接将所需要学习的内容通过雨课堂推送到手机端供学生学习,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学习知识的进度以及自身的需求,与教师进行及时的交流和反馈。

(一) 从学生角度出发,对课程内容进行教学设计

欢呼声中,刚刚还在欣赏黄花的一名小战士,把连长栽在钢盔里的黄花拿出来,在阵地前挖了一个小坑,把这朵小黄花重新栽了进去。

(二) 教学环境智能化

四 基于“雨课堂”的移动教学设计原则

(三) 对学生学习评价精细化、可视化、便捷化

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角度考虑,设置课程学习内容,根据学生的作息时间,选择适宜时间进行相关学习资源的推送,满足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时时可学,处处可学”的愿望,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考解决问题能力。

(二) 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差异化设计和培养

1985年 国家科委根据党中央制定“七五发展规划”指导思想拟定了“星火计划”。食品及与食品有关的科研开发项目在这个计划中占有突出的位置。

在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根据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反馈的学习信息,对学生实施个性化因材施教。教师作为学习的主导者,在课前预习、课中授课、课后复习测验等环节针对学生需求进行个性化指导。

(三) 便于整合课程学习资源

课程讲授之前,教师应对所授班级学生的学习基础、使用微信的频率和熟练程度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等方面进行初步的了解和评估,以此合理调整学习内容和授课计划。

(四) 关注学生与教师的课程教学互动

基于“雨课堂”的移动教学,更多地关注了教师与学生的学习交流互动。师生可以通过弹幕、学习反馈、随机点名、开设课程讨论区等形式,了解学生的课程学习状态,讨论学习话题,进行头脑风暴,为师生搭建了互动交流的桥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教师精准教学、个性化辅导,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和质量。

(五) 做好课程教学效果评价

基于“雨课堂”的移动学习,把课前预习、课后作业测评以及学生学习过程数据及时、直观的反馈给教师,为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提供了数据依据。通过课程教学数据,教师及时进行教学反思、调整教学设计、结合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将有效发挥课程评价的诊断、调节及激励功能。

用药错误(Medication Errors,ME)是指合格药品在临床使用全过程中出现的、任何可以防范的用药不当[1]。用药错误可发生于处方(医嘱)开具与传递,药品储存、调剂与分发,药品使用与监测,用药指导及药品管理,信息技术等多个环节。其发生原因可能与专业医疗行为、医疗产品(药品、给药装置等)、工作流程和系统有关[1]。

五 基于“雨课堂”的移动教学模式实施

基于“雨课堂”的移动教学模式,可按照以下工作过程实施,如图所示。

在养护龄期为3 d、7 d和28 d时分别取样,参照HJ 557—2009《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方法——水平振荡法》,对含铅净浆试样进行浸出试验,浸出液中Pb2+的浓度按照GB 5085.3—2007《浸出毒性鉴别标准》的规定,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测定Pb2+浓度,研究胶凝材料的固铅效果。

基于雨课堂移动教学实施过程

1.教师根据课程教学标准,制订符合学情的教学设计方案。对课程教学内容和学时进行分配。

1.学情分析

从字面意思来看,顺译法(translation in regular sequence),指按原文(source text)的顺序进行翻译。顺译法在商务口译中常用,因为它能够减轻记忆负担,便于及时处理信息,是口译者的首选良策。为了在商务英语活动中的表述有效率在可能的情况下,译者尽量采用顺译法,保留原文的行文习惯和语言风格。例如:

“雨课堂”选择了目前学生非常容易接受的交流互动方式,通过微信进行信息推送,将教师最常使用的PPT课件与图片、文字、语音、视频、微课、慕课等多种学习资源进行整合,降低了老师的学习使用难度。根据信息化移动学习特点,尽量多采用微课、视频和音频媒体,减少文本的使用。对教学中的重点知识点内容,可通过在线习题、测试等形式融入学习资源中。

以雨课堂构建的移动学习,对学生的评价更加精细化,通过学习数据能够将课程学生学习的过程直观可视化反映,对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行实时跟踪和评价,使学习评价更加便捷。

2.学习内容分析

围绕课程学习的内容,确定并组织学习内容的先后顺序,确定单元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由浅入深、逐步推进。

3.硬件准备

这里将语境分为特定话语(问句)所适应的语境和话语建构后新生成的语境两大类。其中每一类又都可以有文本语境和非文本语境。

艺术创作活动就是艺术家运用自己所掌握的本领将从生活中得到的创作素材,经过自己在脑中的构思与想象形成雏形的艺术作品,然后再经过各种艺术技法在画纸上表现出来,最后成为可以让人们欣赏的艺术作品,这就是艺术作品创作的全过程。

教师可以在“雨课堂”官网下载最新版本,在PowerPoint 2010以上版本安装,成功后使用手机微信关注公众号“雨课堂”,扫码登录“雨课堂”,实现手机与电脑的连接。

4.建立授课班级

在雨课堂中建立授课班级,发布班级邀请码,将班级全部学生邀请至雨课堂授课班级中。

(二) 教学设计与资源制作

在例2所列出的两句话中,虽然这些句子的表述方式都是陈述句,但这些句子表达的目的要求对方付出服务行为,所以其一致式为祈使句。在这些小句中,希拉里运用”Iwant to...”“I want you to...”等句型体现了希拉里在演讲中的主体性。因为在演讲过程中,演说者的社会地位及其号召力一般都比听众要高,运用这类句型的演说者把自己置于比听众更高的地位,来表达演说者需要听众听从自己的指挥,并体现着希拉里的号召力。使用“let’s...””we need you to...”这一类句子同样也体现演说者的在演讲过程中中的号召力和权威性,要求听众与自己一起参与某事。

当然了,在其他地方,我都弹到过让我印象深刻的汉堡施坦威,但总的来说,纽约琴的声音特质更符合我的审美,更多场合,我倾向使用纽约施坦威演奏。

(一) 前期准备

调高数罪并罚刑期不是无限制性的,应当以符合刑事立法政策的合理性为前提。刑事立法政策合理性,是指刑事立法政策的选择不仅要符合社会现实,而且要符合人类的内在逻辑即理性和公平、正义等人的各种内在价值尺度。刑事立法政策合理化就是刑事政策合理性逐渐实现的过程,即不断的废弃不合理因素的过程。具体到我国,我国刑事立法政策合理化首先,要做到符合法治社会文明、民主、公平正义的最根本的内在要求;其次,同我国的国情、文化传统相适应。即我国刑事立法政策应具有科学性、法治性、人道性、伦理性、本土性(符合国情性)等合理性内涵。“公正”或“正义”是刑事立法政策合理性的最本质要求。[10]

2.根据课程的教学内容制作相应课程资源,包括学习PPT、课后习题及测试课件。需要注意的是,各种学习材料为方便学生在手机中查看阅读,应设置为竖版模式。对于课程一些重难点问题,也可以配以相应的音频讲解,更利于学生的接受和喜爱。学习课件中的某些重难点知识,可选用合适的图片、音频、微视频,可以增加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

20世纪初,为了严格地定义的数学基础,康托尔(Cantor)发明了集合论[17].在康托尔的成果基础下,对有理数进行如下定义:S是由任意整数m、n构成的有序数对(m,n)的集合,其中n非零.对于有序数对(a,b)和(c,d),按如下法则将S划分为子集,当a/b=c/d,或者当且仅当ad=bc时,就将有序数对(a,b)和(c,d)视作相同的子集,二者也被看作相同分数.随着数学的发展,这种(m,n)形式的分数表达方式逐渐得以淡化,以通常在教科书上所见的形态展现出来:{m/n|m、n∈Z,n≠0}.因为形如(m,n)或m/n的数本身被集合所定义,所以集合论视域下的这些分数形式是毋庸置疑的数.

3.通过“雨课堂”的“上传试题/手机课件”功能可以将课件推送到教师手机端。教师可以选择通过定时推送或随时推送的功能,将学习PPT发布推送给每一名学生。学生手机端会收到来自“雨课堂”的消息提醒。教师发布课件时还可设置截止时间,以督促学生课前预习。推送的课件,可以在手机端和网页端的“我的课件库”找到,老师可以随时查找或重复发布。

(三) 学生学习和测验

在网络畅通的情况下,学生可通过手机微信查看推送课件,进行随时随地的自主学习,实现突破时空的个性化学习。学生遇见难点知识,可点击“收藏”或“不懂”。教师进行查看后可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内容,或将问题整理集中辅导,也可针对个别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

(四) 课程评价

针对课程内容发布的试题、试卷,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设置发布时间、截止时间、考试时长、是否立刻公布答案等内容。雨课堂可以自动统计学生答题情况,整理学生答题人数、答题时间、答题正确率以及分数分布情况等。每次课后,教师会收到课程小结报告,对课程学习中的优秀学生和“危险”学生进行发布,为教师进行学生过程性评价、学习态度的调查等工作提供数据依据。基于“雨课堂”的移动教学实现了重点从“结果”到“过程”转变的多维度、多层次的学习评价。

六 教学实施满意度调查

在面向基于“雨课堂”移动教学开展的学生满意度调查中,发放调查问卷800份,回收有效调查问卷共计752 份。通过整理有效调查问卷,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基本结论:

(一)97.2%以上的学生对使用雨课堂进行移动教学表示满意,从根本上解决了提前到企业顶岗实习,无法在校完成全部教学任务这一难题。

(二)学生对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表现形式上基本满意,希望减少文字材料的堆积,多推送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优秀资源。

(三)推送给学生的学习课件需简短生动,保持在15分钟之内为宜。

(四)受学生顶岗实习工作时间的限定,面向顶岗实习学生推送的内容,尽量选择在周末休息时间进行。

(五)课程推送在满足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尽量整合精简内容,以期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七 结语

基于雨课堂的移动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时时可学、处处可学”的方法和途径,但雨课堂移动教学作用的充分发挥,关键还在于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的调动。学生顶岗期间,教学管理相对困难,学习主动性低、参与度低。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有的放矢地提高教学过程当中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王帅国.雨课堂:移动互联网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教学工具[J].现代教育技术,2017,27(05):26-32.

[2] 张雅,夏金星,孙善学.“互联网+”背景下职业教育课程智慧教学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23):8-12.

[3] 周凤新,王兴辉.基于雨课堂智慧教学环境的课堂教学初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01):56-58.

[4] 王莉.以微信雨课堂构建移动学习环境的实践研究 [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12):191+193.

本文引用格式: 伊雪飞 等 .“雨课堂”在高职顶岗实习移动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J]. 教育现代化,2019,6(75):103-105.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75.037

项目基金: 本文系辽宁省现代远程教育学会“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雨课堂的高职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8XHZHZ-23)。

作者简介: 伊雪飞,女,汉族,山东人,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机械制造及自动化、职业教育。

标签:;  ;  ;  ;  

“雨课堂”在高职顶岗实习移动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