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工程项目前期工作管理论文_张贺

核电工程项目前期工作管理论文_张贺

中国中原对外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044

摘要:近年来,经济的发展,促进我国科技水平的提升。核电站建设安全质量要求高、技术复杂,国家监管严格,为此在核电站建设前期的工作就非常复杂。核电站前期的工作主要由建设单位(业主)主导与完成,但是核电站建设前期建设单位人员有限,在短时间内完成核电前期工作,管理好核电前期工作意义重大。本文就核电工程项目前期工作管理展开探讨。

关键词:核电;前期工作;项目管理

引言

按照国内核电站建设审批流程,从核电站建设单位的角度出发,核电站前期工作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核电项目策划阶段,最终获取同意开展前期工作的文或类似“小路条”文件为节点;第二阶段为核电项目建设准备阶段,最终节点为核岛反应堆厂房第一罐混凝土砼浇筑(FCD)。

1工程项目前期对信息系统需求的紧迫性

随着人类步入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资源已成为与材料和能源同等重要的战略资源;信息技术正以其广泛的渗透性和无与伦比的先进性与传统产业结合;为此,现代企业已经把信息化建设作为公司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工作实施,打造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改进管理手段、提升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乃至企业文化建设都十分必要。核电前期工作涵盖了项目行政许可及核准、厂址工程准备及主体工程准备的全过程,其工作的政策性强,工作时间长、环节接口多,涉及专业广泛,协调难度大,同时工作的政策性、系统性、时效性和彼此的逻辑关系,构成了核电前期工作的显著特点。核电前期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此,对项目运作的主体要求很高,这不仅表现在项目主体组织结构、人员队伍、管理程序的建设要适应该阶段的工作性质与特点,同时通过相应管理措施,统一的工作目标、规范管理行为、提高工作效率,打造一支总体控制力强和综合管理水平高的团队也尤为重要。

2核电站前期工作主要内容

(1)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是为项目建设的最终决策提供依据,在核电站方案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厂址技术数据,为项目申请报告提供数据依据。通常将可行性研究分为可研专题、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支持性文件三部分。根据设计单位参与度不同或资质等级不同以及厂址的实际条件需求,可研需外委专题在30~40个,包括测量、地质、水文、气象、水工工艺、水工结构、环保等专业。按照《核电厂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深度规定》(NB/T20034-2010)的规定,以及可行性研究外委专题成果,在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成后由业主单位委托第三方咨询机构进行第三方审查,审查意见作为项目申请报告的的依据。(2)项目核准申请。项目核准申请首先依据第三方审查后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项目申请报告》,最终获得国务院项目核准文件。另外项目核准前必须完成国家核准规定前置手续,如用地预审、用海预审等。(3)项目建造许可证申请。按照《核电厂安全许可证件的申请和颁发》(HAF001/01)的规定,建设单位需向国家核安全监管部门提交建造许可证相关资料,获得审批后方可动工建造(核岛第一罐混凝土砼浇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中需提交的材料包括《核设施建造申请书》、《PSAR》、《EIR》(设计和建造阶段)、《质量保证大纲》(设计和建造阶段)。(4)工程设计。工程设计主要内容包括总体设计文件、初步设计文件、第一罐混凝土(FCD)浇筑相关设计文件、设备采购设计文件等。(5)主要设备采购。考虑到设备到货直接影响核电建造进度,且部分设备要求高、制造周期长,这需要在FCD前提前采购。主要设备的采购需根据核电建造使用的技术包括提前引入设备(如压水堆中的安注箱)、长周期设备(如反应堆压力容器等)(6)现场施工准备。现场施工准备包括主体工程与辅助工程两方面,主体工程中包括现场“四通一平”、厂房负挖、基坑验槽、FCD前钢筋绑扎等;辅助工程包括为实现FCD的混凝土生产链的建设、海工建设、码头建设、厂区管网建设、现场办公、生活设施、施工临建去的建设等。

3前期工作管理要点

3.1岗位设置

为夯实专业发展以及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在业务中心后台设置永久性岗位,即人力资源岗位规划,明确岗位规划职级,各项目业务分部设置项目阶段性岗位(无规划职级)。对于项目人员,将同时占有项目阶段性岗位和总部永久性岗位。在此种模式下,岗位聘任及职业发展依据后台永久性岗位,一般员工的“项目职务任免”,由项目部和后台业务中心联签进行工作授权发文,并不再标明职级,而对于项目总经理、分部经理、队办经理等关键岗位,需公司按照干部管理制度或流程管理,在明确重点管理关键岗位的思路下,强调岗位存续期的概念。

3.2?厂址普选管理要点

厂址普选工作开展较早,业主单位(或投资方)应与地方政府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获取地方政府的支持以便于后续工作的开展。厂址普选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是排除厂址区域内可能存在的颠覆性影响因素,避免不必要的返工。

3.3岗位管理

项目根据任务分工,由各业务中心出台项目标准岗位配置,包括岗位名称、到岗及离岗时间以及特殊岗位的任职资格要求等内容。在此基础上,业务中心将根据现场进度计划,由各专业处室制定派遣计划,并以月度为单位跟踪和管理人员的到离岗情况。此种管理思路的关键是标准岗位配置的准确度以及随着项目环境变化的适应性调整,同时项目实际需求与后台业务中心的实时响应度的协调也是主要难点之一。

3.4主要设备采购

设备的采购模式与核电站建设的项目管理模式有很大关系。由于项目核准时间的不确定性,对主设备采购及制造产生较大影响,建议在设备合同签订时进行合同约束,如果设备项目开工时间预计晚于计划时间,及时调整设备制造进度。

3.5围绕管理需要,提出创新思路

根据今后的生产管理需求,以及信息化办公和移动通讯的需要,提出了利用先进成熟的网络和通讯技术,借鉴成熟的电厂实用经验,以IP计算机网络为基础平台,辅以无线网络技术,实现VoIP语音电话和无线对讲,以及无线PDA应用(如无线巡检等)。使用电信运营商提供的3G移动服务作为这些应用的备用系统,并通过其信息业务,承担生产运行、电站应急的ON-CALL功能。对于核安全局、电网有特殊要求的相关通讯系统,按照其要求建立单独的通讯系统。另外,还规划公司的一卡通系统,将融合员工工作证、出入卡、饭卡,以及今后楼(层)门禁、考勤卡、系统巡检等。

结语

核电站建设前期工作涉及面广、接口部门多、周期长,各阶段之间的工作又相互穿插,且国家对核电项目监管越发严格。以上工作均按照以往核电前期经验进行总结,在国内投资项目改革变化的情况下,需要建设单位及时了解国家新政策及法规,多进行同行业间交流与对标工作,确保项目落地开工建设。

参考文献

[1]NB/T20033-2010.核电厂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深度规定[S].2015.

[2]NB/T20034-2010.核电厂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深度规定[S].2015.

[3]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建设与创新管理创新卷,2015.

[4]郝晓玲,孙强,著.信息化绩效评价:框架、实施与案例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5](英)艾肯特(AitkenI.)著.陈文广,译.价值驱动的IT管理:IT部门的商业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6]孙云根.围绕公司战略目标,推动信息化建设[N].秦山二核之信息化专刊,2017.

论文作者:张贺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5

标签:;  ;  ;  ;  ;  ;  ;  ;  

核电工程项目前期工作管理论文_张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