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胆囊癌临床诊断中CT与MRI应用的效果比较研究论文_刘金才

原发性胆囊癌临床诊断中CT与MRI应用的效果比较研究论文_刘金才

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放射科 湖南郴州 423000

【摘 要】目的:探讨研究原发性胆囊癌临床诊断中CT与MRI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胆囊癌患者60例,对这60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进行CT诊断和MRI诊断,对CT诊断以及MRI诊断两种诊断方法的检测值与诊断的准确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用CT扫描对60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进行诊断与采用MRI扫描对60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进行诊断的检查结果基本一致,(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原发性胆囊癌患者如果出现淋巴结肿胀等现象时,CT扫描检查的准确率会降低,但是MRI扫描检测的正确率高,CT扫描检查不能有效的对胆囊的结石进行检查。结论:原发性胆囊癌临床诊断中CT的应用的效果没有MRI应用效果显著,MRI的诊断价值更高。

【关键词】原发性胆囊癌;临床诊断;CT诊断;MRI诊断

原发性胆囊癌是胆道系统中的一种恶性肿瘤[1]。原发性胆囊癌的初期临床表现并不明显,所以在原发性胆囊癌初期,容易忽略此疾病,这就导致一部分患者在发现此疾病时,治疗时间已经被耽误了,从而给患者的身体与心理造成了严重的伤害,还加重了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在原发性胆囊癌的临床治疗中,通常情况下,患者的病情已经发展到了中期或者是晚期,所以临床治疗效果不理想[2]。本文探讨研究了原发性胆囊癌临床诊断中CT与MRI应用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胆囊癌患者60例,对这60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进行CT诊断和MRI诊断。其中男性患者有33例,性患者27例,年龄为32-75岁,平均年龄为(55.4±10.2)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5.4±1.32)年,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并表示愿意配合。

1.2 方法

1.2.1 CT诊断

在进行CT诊断之前,原发性胆囊癌患者不能饮水不能进食,时间控制在8h左右,采用德国西门子SOMATOM Definition AS 64 层螺旋 CT进行扫描[3]。首先,进行非增强扫描。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静脉滴注采用高压注射器进行,将注射速度控制在3ml/s以内,最大剂量为2ml/kg。将造影剂涂抹在原发性胆囊癌患者的肘部位置,通常情况下采用碘普罗罗胺注射液作为造影剂。在扫描时,从膈顶处开始一直扫描到肝下部位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注射造影剂20s之后进行动脉期扫描,在注射造影剂50s之后进行静脉期扫描,在注射造影剂90s之后进行延迟扫描。

1.2.2 MRI 诊断

在进行MRI 诊断前,原发性胆囊癌患者在8小时内不能饮水不能进食,采用西门子制造的 MAGNETOM Sonata1.5T进行扫描,在扫描时采用常规的扫描方法,扫描的部位主要是患者的上腹部。

1.3 统计学分析

将研究所得的最后数据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在数据处理过程中,t值用以检验计量资料,卡方用以检验计数资料,组间差异经P值进行判定,(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采用CT扫描对60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进行诊断后,60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中结节型28例,检查边缘十分清晰,增前后显示不均匀;其中肿块型有12例,强化不均匀,11例胆囊增厚,边界清晰;9例在增强扫描后呈现出胆囊肿块融合。采用MRI扫描对60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进行诊断,MRI扫描结果与CT扫描结果基本一致。胆囊增厚等现象都能通过MRI扫描检测出来,确诊率比较高。另外,原发性胆囊癌患者如果出现淋巴结肿胀等现象时,CT扫描检查的准确率会降低,但是MRI扫描检测的正确率高。

3.讨论

据报道称,原发性胆囊癌的患病几率比较低,目前还未明确诱发原发性胆囊癌的具体原因。在临床中原发性胆囊癌在早期时临床症状非常不明显,这就导致原发性胆囊癌患者的发病初期不能及时得到治疗[4]。所以,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十分重要,准确的诊断能够尽早的发现原发性胆囊癌,并采取有效的方式治疗原发性胆囊癌。

胆囊癌最显著的临床症状有:①右部上方疼痛,痛感与胆结石痛感相似。②患者会出现食欲不振以及恶心呕吐等情况,这主要是因为胆囊功能受到了破坏。③有一部分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这主要是因为一部分患者由于微生物侵袭发生了感染。④患者腹部右侧上方有肿块,如果肿块形成,那么肿瘤就会逐渐蔓延。

目前,在临床上诊断胆囊癌以及其他恶性肿瘤时,通常情况下都是以超声检查为主的,但是原发性胆囊癌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在诊断原发性胆囊癌时诊断的准确性会受到影响,通常会忽略肝脏部位的病变情况[5]。这样,医师就要根据胆囊的具体形态和胆囊周围边界的具体厚度以及回声情况分析和判断病情,所以相对来说 MRI的确诊率更高。

CT扫描诊断与B 超检查相比更具有优势,CT扫描能够对胆道进行定位检测,能够避免由于人体结构差异造成的误诊,能够定位检测胆道。目前,在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中CT扫描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但是CT扫描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在诊断中容易遗漏胆囊阴性结石,而 MRI 能够避免这一问题。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采用CT扫描对60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进行诊断与采用MRI扫描对60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进行诊断的检查结果基本一致,(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原发性胆囊癌患者如果出现淋巴结肿胀等现象时,CT扫描检查的准确率会降低,但是MRI扫描检测的正确率高,CT扫描检查不能有效的对胆囊的结石进行检查。

综上所述,原发性胆囊癌临床诊断中CT的应用的效果没有MRI应用效果显著,MRI的诊断价值更高。

参考文献:

[1]余蓓蓓. CT与MRI诊断原发性胆囊癌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0):41-42.

[2]杨志美. 浅析CT与MRI应用在早期腔隙性脑梗塞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比较[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30):28+20. .

[3]汪娇,徐文贵,戴东,朱研佳,门晓媛,刘炳旺. ~(18)F-FDG PET/CT显像在原发性胆囊癌诊断中的价值及优势[J]. 中国肿瘤临床,2013,40(02):103-106.

[4]戴东. ~(18)F-FDG PET/CT显像在原发性胆囊癌诊断中的价值及优势[A]. 中国核学会.第九届中国核学会“核科技、核应用、核经济(三核)”论坛论文集[C].中国核学会:,2012:5.

[5]陈藤,吴宇. 超声、MRI、CT在诊断原发性胆囊癌患者中应用[J]. 中国CT和MRI杂志,2015,13(11):66-69.

论文作者:刘金才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6

标签:;  ;  ;  ;  ;  ;  ;  ;  

原发性胆囊癌临床诊断中CT与MRI应用的效果比较研究论文_刘金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