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院前急救管理的效果分析论文_黄官武

黄官武

(安徽广德县医院急诊科 安徽广德 242200)

【摘要】目的:通过对我院院前急救的管理,重新对急救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从而提高院前急救服务能力。方法:2013年我院急救中心加强急救管理,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后与前一年进行对比分析急救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等。结果:2013年加强院前急救管理和优化资源配置后,院前急救质量明显提高,与2012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满意度对比析,2013年患者的满意度为96.4%,2012年患者的满意度为85.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我院对急救加强管理,重新对急救资源的配置,明显提高了院前急救能力,提高了服务质量,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急救管理;资源配置;急救质量;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5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4-0201-02

随着社会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健康需求与时俱进,对院前急救提出了更高要求。我院院领导高度重视院前急救的发展,考虑到既往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急救需求,从2012年12月末开始我院对急救120重新加强管理,再次优化资源配置,获得了满意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均为我院急救120接诊的病人,调取我院120院前急救2012年、2013年的院前急救资料及数据数据,将2012年度与2013年度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其中2012年接诊就诊6634人次,2013年接诊8366人次,男性8376人,女6624人,年龄1~94岁,平均年龄(44.4±3.7)岁。其中危急重症病人占(78.3±5.6)%。自身疾病7522例,交通事故3952例,工伤事故1959例,其他1567例。

1.2 方法

1.2.1融入市急救一张网 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全市急救一张网建设,通过急救一张网全市5县2市所有急救分站共享急救资源。通过网络系统和车载GPRS统一服从调度,结束既往我县120-1、120-2的历史。避免了一起事故几家医院同时出诊的局面,节约了急救资源。通过急救一张网的信息平台,患者信息更加准确,缩短了急救时间。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1.2.2加强领导 院领导单独成立科室即120急救中心,设立科主任,摆脱既往管理上的漏洞。同时120司机由医院聘用,享受医生、护士同等待遇,增加了司机对医院的感情,使得其更加突入到急救工作中。对急救设备更加爱护,减少急救设备损坏次数。

1.2.3加大投入硬件设施建设 领导高度重视加强急救中心的建设,从原来3辆救护车增加到6辆,其中2辆为监护型,配有呼吸机、监护仪、除颤仪、心电图机等高档设备,使其在车辆配置上更加合理,转运更加安全,特别是危急重症病人的转运更加有保障。得到病人好评,提高了满意度。

1.2.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选派医术精悍、经验丰富、责任心强、思路敏捷、身体健康的医务人员充实到急救中心,急救医护人员由原来5人增加到现在12人,使120急救中心机构健全、队伍素质提高, 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要和患者的需求,从而提高满意度。

1.2.5健全急诊急救管理体系 重新优化配置急救车辆,每天固定2辆为院前急救接诊车辆,2辆为灵活机动车辆,可以随时转运危重病人,也可以院前急救繁忙时作为接诊车辆。避免以往院前急救车辆用作不是院前急救病人,导致急救资源浪费,急诊病人无法接诊。同时保障了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用车需要,对我院危重症病人的转诊提供了保障。

1.2.6开展业务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 我院每年对急诊急救进行培训和考核,同时派人到市急救中心学习,参加省、市急救大赛,以提高急救水平,更好服务于急救工作,提高急救服务质量。

1.2.7加强急救制度的建设,保证医疗质量 急救医生和在院医生一样,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接诊医生对接诊的病人要求进行严格评估,填写评估表,到医院后填写电子病历,完善医疗文书,并对病人填写交接单,进行完整交接,通过医疗文书的书写完善了急救资料,也对自己进行有效的保护。

1.2.8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能力 急诊急救随时有突发事件的发生如:重大车祸、中毒等,院领导、医务科制定急诊急救应急预案,急诊科和全院医务人员为120出诊后备力量,人员不足随时补上,保证急救人员的充沛。加强急救应急演练,提高急救应急能力。

1.3 评定方法

1.3.1急救质量的评定 根据车辆暂停时间、急救车辆及仪器损坏次数、出空车次数、差急救时间明显缩短、急救药品的配备等指标进行对比,比较两阶段我院院前急救质量,每个季度给予一次评分,满分均为100分。

1.3.2满意度对比 根据我院院前急救调查表和市中心电话回访进行满意度调查,主要分为 4 个等级:①非常满意:≥95分;②满意:90~<95分;③一般:80~<90分;④不满意:<80分。患者满意度=[(非常满意)+ (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急救质量比较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各组间对比方法为t检验,相关性比较采用直线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以P<0.01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配对χ2检验分析,P<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2013年加强院前急救管理和优化资源配置后,院前急救质量明显提高,与2012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见下表1。

表1 两阶段院前急救质量比较(x-±s )

3.讨论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1],对院前急救提出了更高要求。院前急救作为院内急诊科的外延,以医院急诊科和医院内综合技术支持系统为坚强后盾,包括现场搜寻、现场分拣和救治、机动性转运(途中监护和转运)[2]。院前急救相较院内抢救更加紧急,具有随机性、现场条件简陋,对院前急救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非常高。

我院通过120急救中心加强管理,从新资源分配,充分利用市急救中心一张网急救资源,通过市120统一部署,统一调配。急救医师接到120指挥中心派单后,在最短时间出诊,通过电子信息平台保持院内沟通,做到院内、院外同步,把院内急救搬到院外,保证了高水平的就治,提高了整体急救水平。同时通过急救一张网平台,填写电子病历,总结不足,促进急救水平的提高,并能自我完善、自我保护。通过急救发管理,结构更加和理,体系更加完善,急救队伍得到充分发展,急救水平不断提高,明显提高了急救治疗能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得到更多老百姓支持。

【参考文献】

[1]郭增勋,于海玲,鲁强等.北京市城区120急救需求量区域和时间分布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98):3050-3051.

[2]赵明锐.加强120急救中心院前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1):2373-2374.

论文作者:黄官武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1

标签:;  ;  ;  ;  ;  ;  ;  ;  

加强院前急救管理的效果分析论文_黄官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