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盗窃犯罪心理分析及心理预防对策论文

大学生盗窃犯罪心理分析及心理预防对策论文

大学生盗窃犯罪心理分析及心理预防对策

祝和刚

(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吉林 长春 130062)

摘 要: 近年来“天之骄子”变“梁上君子”的案例逐渐呈上升趋势,曾有调查显示大学生犯罪约占社会刑事犯罪的17%,而大学生盗窃案约占大学生犯罪的70%,可见,预防大学生盗窃已成为关乎高校乃至社会的社会问题。本文仅从心理学角度寻根溯源透视大学生盗窃的心理因素,探究心理预防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盗窃;心理分析;心理预防

当代大学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生力军,未来中国何以自信,靠的就是这些“天之骄子”,然而令人痛心疾首的是近年来大学生盗窃案频发,虽然大学生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这股浊流却大煞风景。蚁穴虽小可溃千里长堤。因此,透视大学生盗窃心理并积极探索心理预防对策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研究方向。本文通过几个大学生盗窃案例分析大学生盗窃心理,在此基础上仅从心理学角度提出预防对策。

同时,SQL Server 2008的优良性能,包括可靠性、高效性、智能化等特征。具体表现为它可以凭借着较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可拓展性确保应用程序的平稳运行;它可以较大地降低用户公司管理数据基础设施、发送和观察信息给用户所带来的成本消耗,提高用户经济效益;它可以为用户提供更为广阔、全面的平台,实时向用户发送所需的条件信息。

一、大学生盗窃案例

2011年7月南京某高校孙某盗窃同学财物,被栖霞检察院批准逮捕;北京某高校赵某于2013年11月至2014年1月先后三次盗取邻居财物,由于数额较大,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2019年7月17日湖南某高校学生王雨(化名)因盗窃罪被判拘役3个月,处罚金4000元……这样痛心的案例呈上升趋势,大学生盗窃犯罪率的攀升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堤防工程中首先要进行地基铺填,碾压好的合成土料铺在第一层,然后分段之后在地基上铺一层土料,碾压一层铺一层,层层铺填层层碾压,铺填好地基之后还要对侧面进行防水防渗处理,构筑混凝土防渗墙,注意地基铺填的宽度、厚度都要满足施工要求。

二、大学生盗窃心理分析

寻根溯源导致大学生盗窃案频发的因素众多,有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管理因素、学生个体因素等,但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因素还在于学生个体,本文仅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诱发大学生盗窃的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虚荣心作祟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只有在自己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够真正成为教育工作的能手。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将学生的心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一旦解决不了,要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的帮助。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有心理问题不可耻,及时排解是关键的意识,不要羞于启齿,要及时进行心理咨询,有必要时要积极进行心理疏导和治疗。

(二)嫉妒报复心

上文笔者已谈到诱发大学生盗窃的因素不是单一的,因此,预防大学生盗窃的对策也不是单一维度的,本文笔者仅围绕心理预防谈几点对策:

(三)侥幸心理

有的同学对于盗窃什么没有明确的目标,手表、手机、衣物、钱、包……什么都可以是其猎物,因此他们往往不是为了盗窃而盗窃,也就是说他们不在乎盗窃到了什么,而在于寻求盗窃的刺激,这往往是变态心理驱使,使其无法自控进而出现的反常行为。

(四)盗窃癖

有的同学初次盗窃未被发现,得逞后就忘记了盗窃时的战战兢兢,于是胆子越来越大,盗窃的次数增多,盗窃所得的财物越来越多,总觉得自己可以如第一次一样在神不知鬼不觉中顺利实施盗窃或盗窃后仍不被怀疑,这种侥幸心理使其越陷越深。

三、大学生盗窃心理预防对策

有的同学盗窃仅仅是因为嫉妒某同学或为报复某同学,可能是积怨已久或是某一个眼神、某一句话触发了他们的敏感神经,这类人往往是性格孤僻、不合群、心胸狭隘,盗窃只是为了解气,以达到心理平衡或满足。

(一)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二十一世纪培养人才的四大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而这依赖于健康的心理。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适度的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品质、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为的个体是不会做出过激的行为。在高校虽然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但往往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而在大学“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已成为大学生的共识。因此,心理健康课形同虚设,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提到与素质教育同等的地位,切实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作用,才能有助于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二)密切关注学生心理,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室的作用

随着社会科技、经济等方面的发展,奢侈品也逐渐流入百姓家,海外代购应运而生,各种琳琅盲目的奢侈品或海外商品赢得消费者的青睐,然而这对于没有经济收入的大学生而言这种高消费他们无力负担,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他们有的勤工俭学,有的做兼职,但还有的却走上了盗窃的犯罪路。这种盲目攀比、未富先奢、享受主义的毒瘤侵害着他们的肌体,使其与法治、道德的标准渐行渐远,背道而驰。

一些离退休党员思想松懈,认为自己在职在岗时为革命、为工作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是应该的,到了离退休以后,就认为自己什么都退了,不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了。思想出现老化,对在国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不能以发展的眼光、包容的心态去面对,对社会分配不公、党内腐败等不良现象应对消极,对党的活动和地方建设不关心、不热情、不参与,有的甚至对党和政府的领导产生悲观、怀疑的态度。

(三)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形式

当下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泛在学习创设了条件,学校应充分利用网络,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心理健康微课,供学生课下学习的同时接受心理教育;同时,开设公众号,围绕典型的心理案例展开讨论;还可围绕心理教育组织短剧、征文、辩论赛等比赛,多种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告别理论型灌输,寓教于乐。

将节能型高分子材料应用于建筑工程领域,有利于提高建筑物自身的保温效能,而且对于有些功能类型的绿色节能高分子材料在建筑行业的使用来说,还可以通过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转化,进一步降低建筑物对电网的依赖,从而改善了建筑的能耗水平。2015年至今,我国的总建筑面积从427亿m2提升至了520亿m2,而随着节能型高分子材料种类的逐渐丰富和人们对高分子材料利用水平的提升,节能型高分子材料也从2014年的36亿m2提升至了54亿m2,占比从8.43%升至10.38%。

通过大学生盗窃案例,分析大学生盗窃犯罪心理是预防大学生盗窃案频发的有效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盗窃心理特点可能出现新的变化,因此,研究大学生盗窃犯罪心理,预防大学生盗窃犯罪应是长期研究的课题。

[ 参 考 文 献 ]

[1]叶卫树.大学生盗窃犯罪的成因与对策[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

[2]王元.论大学生盗窃犯罪[D].华南理工大学,2015.

中图分类号: C91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0049-(2019)23-0216-01

作者简介: 祝和刚,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英语。

标签:;  ;  ;  ;  ;  

大学生盗窃犯罪心理分析及心理预防对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