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瀚一景观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011
摘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风景园林建设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城市建设中的基础性工程。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保证各景观间的协调性与统一性,促使整个园林设计更具美感。现阶段内,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适当融入乡村景观元素逐渐受到广泛关注,以此进一步体现出整个城市的人文情怀。本文就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融入展开探讨。
关键词:乡村景观;风景规划;设计;融入
引言
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中融入的案例越来越多,主要是我国乡村居民在融入城市生活中有一定的困难。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融入乡村景观元素不仅能够提高城市建设的文化底蕴,同时加强了整体建设效用。
1、乡村景观的特点
乡村景观的特点,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个方面可以从乡村景观所在地本身进行分析。不同地域的乡村景观景象是不一样的,我国国土资源丰富,地域辽阔,不同的地域文化使人们的行为习惯、文化传统有所不同,从而导致了其行为差异和文化差异,形成了不同地域的乡村景观表现的景致与文化各不相同。第二个方面可以从乡村景观的实用性进行分析。乡村景观中的风景因素多指耕地上的稻田、山川上的果树等,而人文因素则多指在稻田上耕种的农民,以及在采摘果实的人群等,造成这方面的原因是生活在乡村中的人主要靠土地进行农作物种植并赖以生存,乡村土地作为乡村景观中的重要部分,同时又作为乡村景观人文因素中赖以生存的环境,具有较大的生产性。由此可知,乡村景观是兼具实用性与审美性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景观。第三个特性可以从乡村景观所蕴含的艺术特性上进行分析。乡村景观由于其具有丰富的田园特性和自然特性,与城市景观中水泥建筑物的表现形式截然相反,乡村景观主要以自然风光为表现形式,因此其具有贴近自然,较为原始、粗犷的特点。
2、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融入原则
2.1协调原则
由于乡村景观具备其独有的特性,相比而言较贴近自然,与一般的风景规划设计要求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一旦在融入过程中处理不当,则有可能致使乡村景观与周围景观格格不入。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在此阶段内,注重保持乡村景观与风景园林内其他景观之间的协调性。努力在整体设计风格不发生明显改变的基础上,适当、合理的融入乡村景观。
2.2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原则包含两个方面,第一,从乡村景观的表现形式上说,将乡村景观融入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时不应拘泥于乡村景观的形式,乡村景观是田园风光艺术的延续,其本身不仅包含山水风景,也包含农作场景。在实际的园林规划设计中不应为了美观要求,舍弃耕作场景,也不应对其人文景观作出较多的要求,而是应保留乡村景观的自然特性,更好地体现出乡村景观的原生面貌,增加人们的田园情怀。第二,从乡村景观的所占比例来说,将乡村景观融入到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中,不应注重其所占的比例,对乡村景观与其它景观的所占比例进行固定,也不应将乡村景观与其他景观相隔离,应根据审美和设计需要,自由的进行布置,并在设计过程中将乡村景观自然地融入其他景观中,与其他景观相辅相成合二为一。
2.3因地制宜原则
在具体设计时,适当保留原有的自然景观,向受众人群呈现出当地乡村景观的特色,将城市人文景观与乡村景观建立有效联系。另外在此期间,设计人员应在适当体现当地特色的基础上,坚持包容性原则。以此保证整个园林设计包含多元文化。
3、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融入乡村景观的途径
3.1重视水渠设计
在实际开展规划与设计工作时,设计人员需要为农村地区的灌溉农作物考虑,为其修筑水渠,完善农村景观内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国在发展乡村经济的过程中,虽然是以农业生产为主,但还是在一定程度上拆除了乡村房屋,导致部分水渠用地变成了建设用地。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融入乡村景观可以将水渠设计作为其中的一部分,营造宜居的环境,设置水渠景观带。设计人员可以将设计地块规划分为两个部分,其中一个部分作为水渠景观带,另一个部分则可以规划为园路、活动广场、林荫草地与草本花卉种植。这种方式可以美化风景园林,还能够起到绿化环保的作用。
3.2注重乡村景观的农业特性
乡村景观由于其承担着农村人口的生产生活,故存在着农业特性。在设计的过程中,可充分利用这种特性,使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具有农业特色。可以采用开辟小面积农家乐的方式,对乡村景观进行引用、融入,不仅能够保留其耕种的农业特点,也能够使参观人员进行耕种体验,满足人们对乡村景观的实际需求。
3.3突出设计重点
当前阶段内,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深入使得城市居民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而部分城市居民对于真实的乡村情况并不了解。基于此,相应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可将此作为切入点,在整个风景规划区域内,合理划分出一片单独的区域。并在此区域内设计一定的农房、水井、农田等,将乡村生活中真实存在的景物搬到城市园林中。通过设置此类具有代表性的景观,促使公众在参观城市风景园林的同时,可以亲身体会到乡村生活,从而为其带来一场全新的体验。例如设计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在风景园林规划区域内划分出相应的水果种植区、蔬菜种植区等。在秋季成熟季节中,可以组织开展一定的采摘活动。此外,经过长时间的稳定发展,我国乡村景观也能够在不同程度上体现出该区域内的农业文化。由此可见,乡村景观具备一定的原创性、独特性及地域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乡村景观已经成为我国关键的地域文化遗产。因而在此形势下,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明确意识到乡村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可以结合具体情况,在城市风景园林道路两侧适当位置上,科学构建一定的乡村建筑等。同时可将农家乐考虑在内,从当地特色的角度出发,合理的融入民宿规划。
3.4经济与生态的和谐统一
将乡村景观融入到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去,最重要的是要从经济与生态的角度进行统一的规划,以保证其持续发展。比如可以在乡村景观中设立农家饭、采摘园等项目,参观人员可通过缴纳一定的费用,进行手动的采摘,乡村景观内的人员可以为参观人员提供采摘蔬菜加工服务,不仅满足了乡村景观设计的生态性,也满足了其经济性,更有利于其进行可持续发展。
3.5设置农业景观区
设置农业景观区主要是开展农作物种植,不仅可以体现农村景观的根本特征,还能够营造丰富的景色。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部分城市居民会在自己小区的楼上种植农作物,其生产的农作物自然无害,在食用过程中更加放心,还能够营造自然的生活环境。在开展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时,设计人员就可以考虑对农业景观区进行设置。油菜花在较多区域成了一项景致,设计人员可以对风景园林建设条件进行分析,如果其地质条件允许种植油菜花等农作物,就可以实施相关方案。在完成农作物种植设计工作之后,还可以设计溪流,使其围绕花海形成独特的景致。在设置农业景观区的过程中,人们可以取土堆田,种植农作物,加强农田生态景致的美观性。城市发展需要以乡村发展作为重点,其不仅是自然景观的延续,还可以成为城市景观建设的成功典范。
结语
设计人员应不断提高对乡村景观的重视程度,在坚持相应的融入原则的基础上,将乡村景观与城市园林规划建立有效联系。通过此种方式获得自然、社会经济的科学结合,从而推动城市建设走向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登.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乡村景观的融入[J].居舍,2019(14):110.
[2]李洋,康舒萍.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融入[J].居舍,2019(11):119.
[3]张敏.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融入[J].建材与装饰,2018(37):68.
[4] 毕瀛 . 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融入 [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1):231-233.
[5] 杨涵,韩金波,谷珂 . 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融入 [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9):197-120..
论文作者:刘媛媛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0
标签:景观论文; 乡村论文; 规划设计论文; 风景园林论文; 设计人员论文; 风景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