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退想斋日记》的史料价值与运用论文

浅析《退想斋日记》的史料价值与运用论文

浅析《退想斋日记》的史料价值与运用

黄开心*

(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摘 要: 《退想斋日记》作为一种近代日记史料,不仅记载了作者刘大鹏的一生经历和山西农村生活场景的巨变,而且很能反映出中国艰难的近代化历程。经过研究乔志强先生选辑标注的《退想斋日记》及学界目前的相关研究,我们可以剖析《退想斋日记》的史料价值,探索对其更深入的运用。

关键词: 近代化;《退想斋日记》;日记史料;士绅

《退想斋日记》的作者是刘大鹏,字有凤,号卧虎山人、梦醒子,山西省太原县(今太原市南郊区)赤桥村人。生于1857年6月9日,卒于1942年8月30日,终年八十六岁。[1]他从1890年开始写日记,连续记了51年,现存的还有41年的内容。乔志强先生经过选辑整理之后,于1990年刊印了日记。此后,《退想斋日记》逐渐为世人所知并成为研究热点。但整理了目前的研究成果发现,学界对《退想斋日记》研究深度还有待加深,研究角度还可以继续拓展。本文通过对该日记进行系统性的分析来把握其作为近代史料的价值,给予更多的研究角度和思路。

一、从日记里反映出的刘大鹏的士绅形象

刘大鹏世居的赤桥村紧邻晋祠,交通便利,重商轻学之风盛行。“才华秀美之子弟,率皆出门为商,而读书者寥寥无几,甚且有既游庠序,竞弃儒而就商者”。[1]在这样的环境下,刘大鹏刻苦读书,终于在37岁中举,其身份地位大获提升,并进京参加会试,后五次不中,科举又被废除,刘大鹏“心若死灰,看得眼前一切,均属空虚”。[1]

电动工况运行时,变频发电机及变频电动机不投入运行,10台1 600 kW主电机运行电动抽水工况,独立起停;励磁装置的开机及工作流程为常规方式。10台1600kW主电机在电动抽水工况运行时,电机的机端电压为6 kV,频率为50 Hz,在发电工况运行时,电机的机端电压为3 kV,频率为25 Hz。励磁装置配置在发电开机及运行时选择25Hz工作模式,外环调节采用恒无功功率(无功功率设定值设置为0,即cos φ=1)闭环调节,内环采用恒励磁电流调节;在电动抽水运行时选择50 Hz工作模式,外环调节采用恒功率因数闭环调节,内环采用恒励磁电流调节。

刘大鹏的收入来源有好几种,前半生主要靠教书。刘大鹏并不富裕,在他科考读书期间,坐馆教书是无奈而现实的选择。刘大鹏认为教书影响自己的修行,学生的态度也不认真。刘大鹏最终在困顿与无奈中度过了教书的二十余年,中年的他面对家庭重担,在现实的困顿与内心的失措之间,再一次从事了有违他志向的职业。这一次他亦农亦商,一边操持家里的薄田,一边经营木店和煤窑。在他的心里,“耕读”才是时局下的正确选择,经商有悖于他的初衷。1915年起,刘大鹏开始整理有关晋祠的资料,并完成了《晋祠志》。现在的晋祠里,还贴着刘大鹏留下的一对楹联:“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人共乐千秋节;乐不可无,乐不可极,乐事还同万众心。”[2]

从刘大鹏的人生经历可以观察近代一部分士绅阶层的生存状况和心理变化。作为保守没落的乡村士绅代表,刘大鹏的个人经历和对时代巨变的内心感受,可以作为中国社会现代变迁研究的一种珍贵史料。在研究近代士绅的家国情怀、地位变化和社会风气方面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日记里映照的中国近代化和涉及的山西省及农村的状况

在日记里,作者因为有过五次进京的考试经历,所以对清末科举考试的记载十分详细。日记里不仅记载了考试内容、方式,还记载了进京路上的所闻所感。在科举制停废之后,作者还抒发了自己的感受。对于研究清末科举制变化而言,这些记载无疑是珍贵的。

我记得近代画家李苦禅画过一幅宽368厘米、高580厘米、面积达21平方米的巨作《盛夏图》。对于这件通幅写意荷花的作品,媒体这样推介:“李先生边画边说:‘只有我伟大中华民族之文明才能有这样伟大的写意画艺术,把她拍下来叫后世子孙、叫世界看看!’题之《盛夏图》则意在企盼我‘华夏’兴盛,诚乃苦禅老人一生爱国情怀之表现”。

我国自开展极地考察以来,由于受随船人员人数的限制,随船医疗保障采取的是单船单人模式,即整船只有1名医务人员为全船提供医疗保障,本次考察也不例外,这就对随船医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求随船医师具备广博的临床医学知识,还要掌握常规的检查技能和特殊疾病的诊疗措施。既往的随船医师均来自上海各大三甲医院,均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诊疗技能,均圆满完成科考保障任务。

在抗日战争时期,刘大鹏对时局非常关注,日记里断续记载着中日战事、民众逃离以及八路军敌后抗日的各种消息。这些记载虽缺乏严谨性,但是它反映了普通民众在抗战时期的经历与心态变化,可算作一种新颖的史料。

在日记里,还有大量关于近代山西省的各种状况和变化的记载。如关于山西民众吸食鸦片的记载,他不仅详述了吸食鸦片者家庭和身体的变化,还长篇痛陈吸食鸦片给个人、社会和国家带来的巨大危害。这些记载反映了当时鸦片的危害已经深深地影响到了内地。辛亥革命以后,日记里明显多了有关新风俗的内容,对辛亥革命后的剪辫、放脚、服饰、饮食、宴客、新式建筑、交通工具、电影和种牛痘等社会新情景也都有描述。[1]这些记载对于山西省近代社会面貌的具体描绘有更为细致的增色,是珍贵的社会史料。

三、该日记的研究现状及运用价值

对《退想斋日记》的研究,中外学者都有。外国学者沈艾娣《梦醒子:一位华北乡居者的人生(1857-1942)》[3]影响比较大,而且像国际学者介绍了近代中国内地乡村情况。中国学者以罗志田、行龙、郝平、任吉东、王海燕等为主。在研究角度和深度上,对刘氏作为知识人的研究大多局限在了废科举的社会变迁当中讨论,刘氏本身作为保守的知识人、保守绅士面对近代中国整体转换的时代是如何沉浮的则显然并未进行讨论。[4]可以在全面整理和出版刘大鹏相关著作的基础上创新研究方式,丰富研究成果。

《退想斋日记》对中国近代史研究有着比较重要的史料价值,它可以帮助我们研究科举制、士绅、社会史、地方史、民俗史、经济史、抗战史等许多方面。同时,学界的研究有待进一步丰富和加深,对《退想斋日记》原件的整理也需加快。在研究角度和深度上,也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 参 考 文 献 ]

[1]刘大鹏.乔治强标注:《退想斋日记》[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

[2]冯海.悄然升温的“刘大鹏”热[N].山西日报,2015-11-11(C01版).

[3][英]沈艾娣.梦醒子:一位华北乡居者的人生(1857—1942)[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4]马恒.山西乡绅刘大鹏研究综述[J].黑河学刊,2013(01):86-87.

中图分类号: G5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0049-(2019)14-0274-01

* 作者简介: 黄开心(1997-),男,汉族,河南信阳人,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6级历史学专业,本科在读。

标签:;  ;  ;  ;  ;  

浅析《退想斋日记》的史料价值与运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