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家庭文化氛围建设研究论文

学前儿童家庭文化氛围建设研究论文

学前儿童家庭文化氛围建设研究

张富洪 a杨慧彤 b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a.教育与教育技术系;b.材料技术系, 广东江门 529090)

摘 要: 当前学前儿童家庭文化氛围建设的误区体现在“重书本知识学习,轻文化氛围陶冶;重艺术体育才能训练,轻兴趣爱好培养;重文化活动参与,轻共同学习提高;重潮流文化影响,轻传统家训约束”等方面,而有效的建设策略包括“家长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身文化素养;传承优秀家风家训,丰富家庭德育内容;优化家庭文化环境,陶冶孩子思想情操;创新文化育人方法,陪伴孩子健康成长”。

关键词: 学前儿童;家庭文化;氛围;建设

家庭文化是指家庭在社会上所呈现出的文化,是家庭呈现给社会的文化形态,其中包含精神导向和物质的保障〔1〕。家庭文化是在家庭成员的日常生活中沉淀下来并为全体家庭成员认可和共同遵守的文化形态,通常通过家庭文化观念、家庭文化环境、家庭文化活动和家庭教育方式等形式呈现出来,涉及家庭的生活习惯、消费态度、价值观念、人际关系、教育方式以及每个家庭成员的生活态度、兴趣爱好和处事方式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家庭文化氛围就是通过家庭文化观念、家庭文化环境、家庭文化活动和家庭教育方式等带给家庭成员的心理感受的综合体验。

如今,百草园早已换改了主人,而且也只有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那里的草木鸟虫都充满着“无限乐趣”,作者在百草园中游戏,那里有快乐,有乐趣,充满生机与活力。作者把主观上对童年生活的眷恋之情自然融入客观的景物描写之中。

一、学前儿童家庭文化氛围的内涵

(一)学前儿童家庭文化氛围的概念

家庭文化氛围是指在家庭成员的日常生活过程中形成的科学文化环境,它包括对孩子的直接教育和辅导, 还包括对孩子智力的间接性影响、启迪和熏陶〔2〕

学前儿童家庭文化氛围是指3-6岁儿童在日常的家庭生活过程中,通过家庭文化观念、家庭文化环境、家庭文化活动和家庭教育方式等蕴含所有家庭文化的重要因素,感知和认同的特定家庭文化气氛和情调。

(二)学前儿童家庭文化氛围的内容

学前儿童家庭文化氛围主要涵盖四方面的内容:

1.家庭文化观念

家庭文化观念包括家庭的家风家规以及家庭成员的伦理道德、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如广泛健康的兴趣爱好、富有哲理的家风家训、和睦谦让的邻里关系等。

2.家庭文化环境

家庭文化环境包括家庭的陈设布置以及家庭成员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和家庭生活方式,如简洁雅致的家具摆设、清新脱俗的字画装饰、整洁大方的穿着打扮、温文尔雅的谈吐举止等。

3.家庭文化活动

4.家庭教育方式

家庭文化活动包括家庭成员参与的文学艺术活动和社会生活活动,如充满童趣的绘本阅读、高雅的艺术欣赏、和谐欢乐的亲子游戏等。

3.遵纪守法意识弱化。部分外部项目部负责人,长年累月在外边搞生产,加上平时政治学习少,养成了重生产、轻学习的习惯,按制度办事、按规矩办事、按流程办事的意识没有树立起来,在工作中形成了我行我素的不良作风,遵纪守法意识不强,从业行为有偏差,出现管理漏洞,造成效益流失。

家庭教育方式包括家庭成员中长辈对幼儿的教育方法和抚养方式,如民主型、溺爱型、放任型、专制型和冷淡型等家庭教育方式〔3〕

就大学英语课程而言,建立在感性经验信息基础上的师生互动模式难以形成对学生与教育过程的全面、深入的认识,且长期存在有限的教育资源供给能力(教师的精力体力有限,师资的数量有限,教育场所有限等)和巨大的教育需求(庞大的学生数量,较长的学习年限等)之间的差距,以及学生水平参差不齐,造成长期以来教学效果不佳的状态。[5]宁德师范学院为了改善这种现状,在新生入学时,就依据高考英语成绩把学生分为A班和B班,给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因材施教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学前儿童家庭文化氛围的特点

学前儿童家庭文化氛围具有导向性、发展性和时代性的特点。导向性是指家庭文化氛围对学前儿童具有引领性和示范性,家庭成员的意志、品格和视野等各方面均对学前儿童起到榜样引领的作用,引导学前儿童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发展性是指家庭文化氛围能陶冶学前儿童的文化自觉性,以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和成长规律为依据,把发展性理念渗透于家庭文化中,启迪其文化兴趣和人性的完善。时代性是指学前儿童家庭文化氛围能适应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进步,融入现代教育的新思想和新观念,在继续保持优秀的家庭文化传统的同时,摒弃落后和不合时宜的陈旧家庭文化观念,更好地为学前儿童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二、学前儿童家庭文化氛围的教育功能

家庭文化氛围对学前儿童的影响虽然不及幼儿园教育那么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但是它会以间接和内隐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对学前儿童发挥着不可低估的熏陶作用。

“走了以后,那些个喜啊,忧啊,苦啊,乐啊,就都烟消云散了。一辈子,也就过去了。”王爷这样想着的时候,内心很平静。

(一)引导功能

2.家长应学会把传统家教文化用于家庭教育实践中

(二)约束功能

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适应未来社会的竞争,拥有美好的前程,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有的家长急功近利的思想还是比较严重的,他们往往对孩子要求过高,急于求成,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恨不得把小学低年级的课本内容全部教给学龄前阶段的孩子,揠苗助长,使孩子感受到的只是来自家庭教育的压力,而不是家庭良好文化氛围的熏陶。事实上,对于学前儿童而言,家庭学习氛围的营造远比书本知识学习重要,家庭文化氛围的影响是任何书本知识学习所不能代替的,如家庭阅读氛围,它对孩子的学习兴趣和习惯培养就非常重要,家庭可适当投资,买书柜、订书报,布置舒适的阅览空间,并通过陪伴孩子阅读让孩子爱上阅读、学会阅读。的确,让孩子自己体验阅读的乐趣和益处才是最重要的,从某个角度也可以这么说,一个不喜欢读书的家长是培养不出爱阅读的孩子的,家长必须遵循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走出“唯知识论”的误区。

(三)支持功能

家庭文化氛围一旦形成后就是比较稳定的,它可以成为激发学前儿童文化行为的一种持久和稳定的精神力量。如家庭文化氛围中家庭成员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就能满足孩子的安全感和自信心的发展需求,家庭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风气就是孩子自愿学习和喜欢学习的动力,家庭浓郁的艺术气息和家庭成员的艺术修养就是孩子艺术道路的基础,等等。所有满足学前儿童身心需要的家庭支持都能成为家庭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强有力的后盾,让学前儿童乐于接受家庭文化,增强其家庭责任感和荣誉感,并促使他们逐渐将自己融入家庭文化氛围当中。

三、学前儿童家庭文化氛围建设的误区

目前,学前儿童家庭文化氛围建设中出现的误区往往是由于家长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和家庭教育专业知识,没法营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造成的。

(一)重书本知识学习,轻文化氛围陶冶

家庭文化氛围是家庭成员集体意志的体现。家庭中的长辈会把自己的管理理念渗透在家庭文化氛围中,使家庭文化氛围成为一种无形的文化力量,规范和约束着学前儿童日常的言谈举止。在家长有意或者无意的赞许和批评中,家庭约定俗成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会给学前儿童的心理和行为带来全方位的冲击,助其养成规则意识,使其逐渐接受作为一个家庭成员所应具备的行为规范,甚至长大以后会成为家庭文化氛围的守护者。

(二)重艺术体育训练,轻兴趣爱好培养

不少家长很重视学前儿童艺术和体育才能的训练,舍得在孩子的艺术和体育培训上花钱,不惜支付高昂的学费支持孩子参加绘画、弹琴、唱歌、舞蹈、武术和球类等各种培训班,旨在发掘和培养孩子的艺术和体育才能,但有的时候往往是事与愿违,一些孩子对家长帮其选择的培训班兴趣不大,于是常发生孩子与家长闹意见的现象。孩子的兴趣爱好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但家长不能一厢情愿对孩子的兴趣爱好横加干涉,而应学会尊重孩子的意愿。大量经验证明:处于学前阶段的孩子,只要家长教育和引导得当,善于为孩子创造良好的艺术氛围,并多给予孩子尊重、关心、鼓励和肯定性评价,就可以培养出兴趣广泛的孩子。

(三)重文化活动参与,轻共同学习提高

在家庭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家庭投入在文化生活消费上的支出也日渐增长,家庭文化活动的种类也越来越丰富多彩,家长乐意送孩子参加各种家庭聚会,参观各类展览,参与多种演出和比赛等。诚然,家庭的各种文化活动有利于孩子增加见识、愉悦身心,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然而,在各种热闹的活动背后,不难发现,家长陪伴孩子共同学习与提高的情况不多,家长在活动中缺位现象还是非常明显的,不少家长在这些活动中只是承担接送的任务。事实上,学前儿童学习能力还比较弱,他们更加需要的是家长的陪伴,而且,学习型家庭氛围更适合学前儿童成长的需要。因此,家长应树立家庭全员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新理念, 陪伴孩子一起参与到活动中,与孩子共同学习与成长,做到知识常更新、技能不落伍,营造“书香伴家人”的家庭文化氛围,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

(四)重潮流文化影响,轻传统家训约束

面对社会飞速发展带来的多元文化冲击,家庭文化氛围也逐渐呈现与潮流同步的趋势,不少传统家庭文化中强调的“家规家训”已经在现代家庭中难觅踪影,尤其是年轻一代组成的家庭,家中已经基本没有文字形式或者口耳相授的家训家规了。现代的家长很重视孩子的个性发展,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有的家长却以此为借口,片面强调尊重孩子的天性,认为“树大自然直”,对孩子不加约束或放松管理,这就不妥了。长此以往,会让学前儿童渐渐滋生自由主义、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的观念,最后使孩子成为只会关心自身利益、没有规则意识的人。事实上,潮流文化与传统文化并不是非此则彼的,传统家训文化中修身、孝亲、尊长、睦邻等还是历久常新、富有时代价值的,像《袁氏世范》中的“爱教结合”〔4〕、《弟子规》中强调的“父母教,须敬听”〔5〕等,依然是现代家庭文化氛围不可或缺的。

四、学前儿童家庭文化氛围建设的思考

学前儿童家庭文化氛围的建设需要家长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把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家庭文化活动中,通过优化家庭文化环境和创新文化育人方法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一)家长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优秀传统家风家训重视孩子的品德行为的养成训练,如《训子帖》提到的让后人养成洒扫庭院的习惯,《颜氏家训》列举的起居之礼、送迎宾客之礼等〔7〕,能促成学前儿童“知行合一”,提高家庭品德教育的质量,形成良好的家风。

我们从上述看出,这时期体育改革推动体育公共服务建设和完善,以青少年体质健康和老年人健康为重点加快了体育公共服务改革,逐步形成以政府服务为主体,以社会和市场机制为补充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

1.家长要重视家庭文化建设,做家庭文化的践行者

在对畜禽养殖过程中饲料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一般情况下,在对畜禽进行管理过程中常常发现很多畜禽指标不合格的现象发生。畜禽得不到充足的饲料时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自身生长发育不健全的现象发生,很多畜禽养殖户一般都使用青饲料来作为补充畜禽的重要营养物,然而,这种饲料的转化率却非常低,长时间使用这种饲料在一定程度上对畜禽的健康生长将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饲料营养不充足在一定程度上对畜牧养殖也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该以一种与时俱进的心态积极创造更多创新型、高效的管理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畜牧业健康、稳定向前发展。

家长要自觉更新教育观念,重视家庭文化建设,重视家庭文化氛围营造,把家庭文化建设提到议事日程上,推崇先进家庭文化,抵制陈旧、不良的家庭文化,保证家庭文化氛围的健康发展。

2.家长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水平和文化素养

家长多阅读一些有关修身养性的书籍,形成科学的价值观,成为具备坚强的意志品质、做事有恒心、有信心和有决心的人,保持乐观、开朗和豁达的健康心态,成为学前儿童文化学习的榜样,给孩子展现良好的文化素养,在生活观念、言行举止和品德修养等各方面潜移默化影响孩子,塑造孩子乐观向上的个性。

(二)传承优秀家风家训,丰富家庭德育内容

家风家训体现了一个家庭遵守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传统家风家训的内容包罗万象,从家庭日常良好的生活规范到齐家治国,是古代传统家庭文化精髓之一。其中,优秀的家风家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先辈留给后代的修身齐家之训,呈现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家庭面貌,其独具特色的齐家哲理和行之有效的教化方式,有助于学前儿童在耳濡目染中养成良好的品德修养。

现代立体漆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向前发展,仅就胎骨的选择来看,有的艺术家沿用既有的几种类型的胎骨来表达现代人的审美理想。

1.家长要善于在优秀传统家风家训中发掘适合自身家庭文化建设的因素

家长要根据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充分挖掘传统家风家教文化中蕴含的教育因素,作为教育孩子道德规范准则的借鉴,如《家范》强调的勤俭为本,《郑氏规范》主张的以仁待人、文明礼仪和敬老爱幼等〔6〕,向孩子传达的是豁达、善良、宽容、仁慈和勤劳等美德,至今还是值得借鉴的。

家庭文化是一个统一体,而家庭文化氛围则是它的具体呈现方式。家庭文化氛围综合体现了一个家庭的道德伦理观念、文化价值取向、日常行为准则和生活目标追求,如遵纪守法、敬老爱幼、诚实守信、勤俭持家以及和睦相处等,对学前儿童产生很强的感召力,有利于养成学前儿童的积极个性和健康心态,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在健康的家庭文化氛围引领下,学前儿童能够获得文化的滋养以及品德的陶冶,进而获得文化知识水平的进步和品德修养的全方位提高。

重视农村经济发展问题,关乎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进程,影响着广大农民的收入水平。为此,我国要重视农村经济发展,把农村经济发展理念立于我国长远国家战略计划中,行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只要国家、政府和人民凝聚力量,齐心协力全方位搞农村经济发展,一定能够振兴乡村经济,推进新农村建设,确保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从而不断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

家长是家庭文化建设的核心力量。家长的育儿观念和言谈举止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更新家长教育观念、不断提升家长自身的文化素养对于家庭文化氛围建设意义重大。

(三)优化家庭文化环境,陶冶孩子思想情操

家长要跟上信息化时代的步伐,善于甄别来自互联网、社交媒体的各种良莠不齐的信息,吸取其精华,去除其糟粕,为孩子营造出适合其成长的文化环境,做到对自己家庭的文化氛围有清晰的认知,知道孩子需要什么,知道什么适合孩子,发挥家庭文化环境的陶冶价值,促进孩子文化兴趣的发展。

1.家长要善于为孩子营造适合其成长的现代家庭文化环境

亚硝酸盐护色作用的最佳替代品为红曲红,最适添加量为0.008%,制作出的肉脯红度值为14.64,远高于添加等量亚硝酸盐或其他替代品的肉脯红度值,且红曲红在光照条件下稳定性也最好;其次是蛋黄粉,发色性能与亚硝酸盐相当,亦可作为替代品;辣椒红的发色性能最差,低于亚硝酸盐,但其热稳定性最好,若需长时间高温加工的肉制品,可适当添加辣椒红。最优的复配组合为红曲红与蛋黄粉以1∶2复配,红度值明显高于亚硝酸盐对照组,当添加总浓度为0.012%时,复配组的肉脯红度值为15.31,而亚硝酸盐对照组仅为12.33。

【检察院】2018年9月27日,广东省肇庆市、云浮市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三地检察机关联合签署《关于开展西江流域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公益诉讼工作框架协议》,标志着肇庆、云浮、梧州三地检察机关正式启动跨省联合工作机制,共同保护养育三地百姓的“母亲河”。根据框架协议三方商定将进一步加大对西江流域破坏生态资源、污染环境的民事公益诉讼查办力度,积极开展违法行政行为监督工作,纠正在生态资源环境保护中的不作为、乱作为、虚作为和选择性作为;综合运用诉前程序的检察建议和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

家长应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直面来自全球化时代的多元化文化冲击,并能在生活中尽可能过滤诸如自由主义和享乐主义等可能给学前儿童成长带来潜在威胁的不良文化影响,做到既要让学前儿童与文化潮流紧密接触,又要让他们远离社会上的文化糟粕的污染。

2.家长应当注重时尚家庭文化艺术气息的营造

家长要拓展学前儿童的视野,让参观数码科技展、创意精品展和时尚文化节目等成为家庭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陶冶孩子的情操,提高孩子参与文化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家庭的文化生活质量。

(四)创新文化育人方法,陪伴孩子健康成长

家长的教育能力并非先天所得的,需要不断借鉴前人的经验,并通过不断的实践逐步形成和发展。家长应不断提升家庭教育水平,掌握科学的家庭育人方法,多方面了解和分析孩子,并根据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有意识地改进家庭文化育人计划,提高家庭文化育人的质量。

1.家长要具备“文化育人”的智慧,掌握符合孩子成长规律的方法

家长要遵循文化育人的规律,为学前儿童创造欢乐和谐的家庭文化氛围,让孩子感到温馨愉悦,这是一切文化活动的基础;同时,要学会用智慧管理好自身的情绪,多从孩子的实际需要出发,循循善诱,多关注孩子,多与孩子交流,根据孩子的文化喜好教育孩子,不能把自己未实现的诸如成为钢琴家、舞蹈家等心愿强加到孩子身上,否则容易让孩子产生抵触心理,欲速而不达。

2.家长要多给孩子提供参与各种文化活动的机会,让孩子在实践中完善自我

家长要善于做一个学习者和陪伴着,在家庭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多带孩子参与他们力所能及的文化活动,如音乐、舞蹈、摄影、美术、书法、阅读、旅行和“夏令营”等,并与孩子在文化活动中同学习共成长。

后记:在本讲义编写中,贺少鹏提交了第一节的文稿并提供同济大学的“QSAR模型内部和外部验证方法综述”等3篇资料。笔者2017年已欣然为贺少鹏写推荐信,现其正在此领域选题攻读在职博士。

参考文献:

〔1〕王继华.家庭文化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0:60.

〔2〕李雪芬.家庭文化氛围与子女的学业发展〔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8).

〔3〕冯廷勇,丁云洪,王振勇.父母教育方式与14-15岁独生子女性格特征相关研究〔J〕.青年研究,1998(11).

〔4〕〔6〕王长金.传统家训思想通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81-82,84.

〔5〕千字文弟子规〔M〕.李逸安,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65.

〔7〕戴素芳.传统家训的伦理之维〔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4.

作者简介: 张富洪(1968-),广东江门人,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教育与教育技术系教授,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家庭教育;杨慧彤(1968-),女,广东江门人,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材料技术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家庭教育。

基金项目: 2019年度江门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立项课题“‘互联网+’背景下洋留守儿童家庭心理关爱研究”(编号:JM2019C18)。

中图分类号: G7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3476( 2019) 11-Y071-04

(责任编辑:赵 阳)

标签:;  ;  ;  ;  ;  ;  

学前儿童家庭文化氛围建设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