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ST--T分析用于诊断高血压的临床分析论文_李亮华

平江县精神病医院 湖南平江 414500

【摘 要】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诊断高血压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08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进行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检查,比较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ST-T表现特点。结果 常规心电图ST段缺血性压低、V4-V6T波低平或倒置比例明显低于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P<0.01),V1-V6T波直立、V1T>V5T两种检查方法检出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检出ST-T段阳性率54.63%常规心电图检出阳性率13.89%,两中检查方法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检出高血压Ⅰ级、Ⅱ级患者心电图阳性改变明显多于常规心电图(P<0.01),检出高血压Ⅲ级患者心电图阳性改变明显低于常规心电图(P<0.01)。结论 对于高血压患者,动态心电图安全无创,敏感度高于常规心电图,对诊断早期患者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高血压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由于患者血压升高,导致心脏负荷加重,心肌耗氧量增加,易引发心肌缺血,病死率较高[1]。资料显示,高血压患者早期无显著性临床心血管相关症状[2]。心电图能显示高血压患者心脏电生理变化,对诊断高血压有较高临床价值。本文探讨了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ST-T分析在诊断高血压中的价值,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为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共108例,均进行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检查,符合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关于高血压的诊断标准[3],排除左心室肥厚者。男69例,女39例,年龄45-78岁,平均(55.8±8.9)岁,高血压分级:Ⅰ级18例,Ⅱ级70例,Ⅲ级20例,合并糖尿病者40例,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者43例,合并冠心病者78例。

1.2 方法

1.2.1动态心电图 采用DMS Holt Win 7.0动态心电图机,连续24h检测患者的心电图变化情况,用MV5、MVI、MaVF模拟导联记录,将得到的信息输入计算机进行自动分析,并进行人工编辑、修正。患者检查期间维持一切正常活动,避免剧烈活动,禁止局部长时间触摸仪器、避免接近有磁场的场所。

1.2.2常规心电图 采用十二导联自动分析心电图机进行,患者检查前除去衣物,使胸前区充分暴露,取下手表、手链、项链等带磁性物体,放下手机,女性患者注意解开胸罩,常规进行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查并记录,至少记录15s,打印保存的图片,由经验丰富的心电图医师进行分析。

1.3 观察指标 记录所有患者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的检查结果,比较常规心电图检查中ST段V1-V6T波直立、V1T>V5T、缺血性压低、V4-V6T波低平或倒置的比例,并与动态心电图检查情况比较。

1.4 数据处理方法 计量资料用( )表示,配对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组间进行x²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ST变化情况 常规心电图ST段缺血性压低、V4-V6T波低平或倒置比例明显低于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P<0.01),V1-V6T波直立、V1T>V5T两种检查方法检出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高血压严重危害人的身体健康,及时诊断和治疗可防止病情进展为冠心病,心电图检测高血压是临床应用较广的手段。资料显示,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心电图并不总是一致[4],而且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具有多变性,因此,部分高血压患者属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这提示患者存在潜在性冠状动脉病变可能。目前,研究者针对12导联动态心电图电极放置方式以及12导同步心电图导联连接方式进行了大量研究,以探讨二者在诊断高血压中的临床价值。

动态心电图在诊断早期ST段改变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且安全可靠。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时,可随身携带检查机器,不影响其正常生活,而且没有检测体位、检测距离等严格限制,是一种动态检测并记录患者日常生活状态心电图变化情况的有效手段,因此,动态心电图能够捕捉到患者阵发性、短暂的心律失常状况,而且能够有效记录检查时间内患者心电生理活动所出现的所有异常变化情况,对诊断短暂性心肌缺血和早期心肌缺血有显著优势,蓝新萍等[5]研究提示,动态心电图能有效提高对患者诊断的可靠性,降低误差,可作为预测高血压患者心肌缺氧存在性并评估患者预后状况的有效手段。

本研究结果发现,常规心电图ST段缺血性压低、V4-V6T波低平或倒置比例明显低于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P<0.01),而对于V1-V6T波直立、V1T>V5T,两种检查方法检出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发现,关于缺血性ST段的改变:动态心电图表现为J点为基点,ST段呈斜下型或水平型下移大于0.1mV,且该状态持续60s判定为阳性,而常规心电图则显示在任何一个心前区和(或)肢导的导联中,ST段均呈斜下型或水平型下移大于0.05mV为阳性。

有研究者提出,不同分期的高血压患者,其常规心电图ST段检出为阴性者,在动态心电图检测中不一定为阴性[6]。由此可以推测,高血压患者存在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具有易变性,其临床症状也具有不平行性。因此,动态心电图检测高血压具有更高的敏感性,为临床早期诊断并预防和治疗心肌梗死、猝死等严重心脏事件提供依据。本研究结果发现,动态心电图检出高血压Ⅰ级、Ⅱ级患者心电图阳性改变明显多于常规心电图(P<0.01),而检出高血压Ⅲ级患者心电图阳性改变明显低于常规心电图(P<0.01),这说明动态心电图对初发高血压患者的诊断较敏感,而常规心电图则对高级别高血压患者有较高的敏感性。

综上所述,对于高血压患者,动态心电图安全无创,敏感度高于常规心电图,对诊断早期患者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琍玫.心脏病动态心电图监测386例分析[J].实用心电学杂志,2013,12(6):408-409.

[2]朱福海,彭维绮.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B超诊断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2013,5(21):69.

[3]屈利平.超联合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学,2015,21(9):1465-1467.

[4许巧玲,袁泽刚,段亚辉,等.降压治疗对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质量的影响[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3,2(16):107-108.

[5]蓝新萍,刘丹,黎友琴.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 MAOP 分析用于诊断高血压的临床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3):652-653.

[6]覃艳笑.心脏B超和心电图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3(12):54-55.

论文作者:李亮华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6

标签:;  ;  ;  ;  ;  ;  ;  ;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ST--T分析用于诊断高血压的临床分析论文_李亮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