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钢琴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学习钢琴本身_音乐论文

学习钢琴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学习钢琴本身_音乐论文

学琴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学琴本身,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琴论文,意义论文,超过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月19日,是放榜的日子。到底女儿能不能通过呢?就在我走向考级办公室大门口时,还紧张得很,等我走到发放证书的老师面前,甚至不敢拿出要付的考级证书的成本费。这天我们终于如愿以偿。我拿着证书,领着女儿,走出考级办公室。站在马路边,任凭一辆辆空的士从面前驶过,喜悦得忘记了招手。

这时,有梧桐叶轻轻落下,围着我轻盈地舞蹈,我一下子想起女儿在夏天听完许忠钢琴演奏会,从上海音乐厅出来时说的话。她说:“妈妈,真希望在一个深秋的夜晚,踏着满地落叶,去听一场肖邦作品的钢琴音乐会。”那时,我就意识到女儿长大了,再也不是那个梳着童花头无奈地坐在钢琴前发呆的小女孩了。她对音乐有了一种发自内心的喜爱,对钢琴有了一种割舍不了的情结。想到这些,我真为女儿高兴。我轻轻握住她的手,情不自禁地想:这双手是在钢琴上长大的啊。

我家附近有条马路叫汾阳路,人们称它为音乐和诗的马路。因为它的一头是上海音乐学院,另一头是普希金铜像。每到傍晚,我们一家三口就会在这条路上散步,偶尔能听到不知从哪个窗口飘出的钢琴声。虽说天天在音乐和诗的马路上徜徉,但我从没动过让女儿学钢琴的念头。后来听一个老师说,凡是钢琴弹得好的孩子,书也读得好。这时,我才决定让女儿学钢琴。

在女儿4岁还差半个月的时候,我带她到钢琴老师家上了第一节课。

现在回忆起来,女儿当时的表现实在不能令人满意,这点她自己也承认。前不久她参加了一个演奏会,都是一些学琴在一年左右的孩子,女儿说他们弹得都比她小时候要好。

开始的几节课,老师实在教不会她,就教我,让我回去再慢慢教孩子。每次教女儿新内容,她都不能马上接受。手指软软的、瘪瘪的,要用四、五指弹的时候,手指干脆就躺在琴键上了。还不肯唱谱,任凭你怎么喊,她就是紧咬牙关,不开金口,

另外,识谱对她也是难题。明明这个谱子里的音符她认识,翻过一页,同样的音符就不认识了。有一次,从不管女儿弹琴的她爸爸也火了,让她站在钢琴边,拉下她的外裤,让她识谱,错一个就打一下屁股。

断奏学好了,开始连奏,应该是一个音弹下去另一个音放掉,可她就是做不到,手指和琴键好像粘在一起了。老师倒是没说什么,只是很无奈地摇头。一直到女儿考8级时,成了老师那里考同样级别的学生里弹得最好的,老师才说:“想不到你现在会弹得这么好,当初真担心你学不下去呢”我心想,谢天谢地,多亏了老师当初没有讲,否则真的学不下去了。

我那时的感觉就是绝望,让孩子学琴是我坚持的,看着孩子学得那么难,我真不知道下面的路该怎么走。但最难的时候。我也从未想过放弃,因为我想在学琴这件事上,给孩子做个榜样,要让她知道既然决定了要做一件事,就必须坚持到底,绝不能半途而废。我对女儿说,学任何东西都不容易,都会有困难,如果一碰到困难就不做了,那你将来什么事情都做不成。话虽这么说,其实我心里也没底,老师那里学到一半就学不下去的孩子不是没有。

后来发生的一件事让我有了信心。那是在学琴两个月后,幼儿园里比赛拍皮球,女儿的球拍得没有别的小朋友多,我也没往心里去。没过几天,她奶奶跟我说:“孩子今天从幼儿园回来拍球让我给她数数,可把我累坏了,你猜她一口气拍了多少个?4500个。这还是我实在数得吃不消了,叫她停才停下来的。”我听了这话,马上表扬孩子:“你真了不起,只要你想做的事,没有做不成的,弹琴也一样,虽然你现在还不喜欢,但总有一天会喜欢的。”她点点头。其实我心里明白,她是不想弹的,但我让她弹,她也没办法。在以后的几年里,女儿的琴虽然学得很被动,但也在不断进步,这与我的坚持和孩子的懂事是分不开的。

在女儿学琴的这些年里,我没看过一部完整的电视剧。每天晚上6:30,我就会喊:“妞妞,过来弹琴。”她一脸不愿意地坐到琴凳上,先弹音阶,再弹曲子。弹了一遍曲子,发现昨天错的地方今天仍然错,跟她讲错在哪里,让她再弹一遍,可她不弹。不知要喊几遍“弹啊”“弹啊”,好不容易开始弹了,刚弹了一遍又停下,说要小便,只好让她去。好不容易重新坐到琴凳上开始弹了,结果错的地方还是错。

每次孩子弹琴前,我部告诫自己不要发火,要以鼓励为主,可看到她那个样子,我就忘记了对自己的告诫,忍不住火冒三丈。有时,发了几次火之后,该弹的内容来不及弹,时间到了只能草草结束。有时,火发得厉害了,她爸爸就会进来干涉。看我气愤的样子,他就说把钢琴砸掉,不弹了。每次都是女儿哭着、喊着“我要弹,我要弹”。可到了第二天还是老样子。女儿并不怕我骂她,却怕被她爸爸听见进来跟我吵。我骂她的时候,她总是说:“你轻点儿,别给爸爸听见。”有一次,我发火,手甩过去,把她的鼻子打出了血,我帮她擦的时候,她还说不要让爸爸知道。

这么多年,她从不和我顶嘴,最多就是白我一眼或者轻轻地哼一声,从不说“你来弹弹看”。她爸爸担心我这样训练孩子,会把孩子给毁了,其实这担心是多余的。这孩子有点儿没心没肺,只要一离开琴凳,哪怕眼泪还挂在脸上,人马上就活了。这是弹琴的最初阶段,也是最艰难的阶段。现在回想起来之所以那么难,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我的孩子学琴时年龄太小。当然也有3岁半学琴的孩子,但每个孩子的认知能力不一样,有的开窍早,有的开窍晚。后来我弟弟的孩子4岁时准备学琴,我劝他还是再晚半年,这样孩子的接受能力会强一点儿,大人不至于那么累。

二是我的教育方法有问题,太急于求成。一个新曲子拿来,分手还没有完全分好。就急于让孩子把两只手拼起来,拼几次拼不成,孩子丧失信心,我燃起怒火。

三是我不善于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我的孩子坐在钢琴前一点儿也不兴奋,但她学珠心算就很兴奋,珠心算是由我丈夫负责的。

现在想想觉得很后悔,如果时间能倒流,现在的我一定会比以前做得好。

学琴就像翻山越岭,每次部是一支曲子好不容易练好了,到老师那里通过了,还来不及高兴,马上又有新的曲子要学,就这样周而复始。这些年,我们不知翻了多少山,越了多少岭,但从来不敢歇一歇,因为前面总有新的目标。短期目标是每次上课都能有曲子通过,中期目标是每年的考级都能通过,长期目标是不断学习,热爱音乐,让将来的生活更加精彩。

说到考级,女儿在学琴的第二年就参加了上海音乐家协会的二级考试。得知她通过后,我高兴极了,我觉得这是一个好的开端,为她以后的学习树立了自信心。我是这样看待考级的,不迷信,不排斥,一切顺其自然。女儿多年学琴都是按部就班,该学的一点儿都不落下,扎扎实实练好基本功,报考级别时,客观地衡量自己的能力,不盲目跳级。

考完三级的那一年,女儿要上小学了。我不免有些担心,担心她不能很快适应学校生活,担心她不能坚持弹琴。上学的第一天我就跟她说:“作业一定要在我下班回到家之前做完,晚上是没有时间让你做作业的;还有,作业一定要认真,否则我会把你做好的撕掉,让你第二天交不出作业。”果真,她在以后的日子里一直按照我的要求去做。当然,我在提要求的同时也教给她方法。在写汉字时,要看清楚书上字的笔画,在田字格里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写的时候要记住这个字是怎么写的,因为我不会另外帮她听写的。后来她学英语,从来没见过她背单词。问她为什么,她说不用特意背,老师要求每个单词抄三遍,她就第一遍抄,第二遍看着拼一下,第三遍就记住了。

三年级开始,语文课对阅读有要求了,我对她讲:上课要认真听老师讲的每一句话,并尽量用笔记下来。从此她学会了记笔记,而且还会抓重点。

算术也是一样,做计算题时我要求她想好再写,做应用题时每个条件都要看清楚,列好式子再对照题目中给的条件,争取一遍做对,我是不会帮她检查的,但我会抽查,不是查她题做的对错,而是查她的学习态度。

一开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是受益终生的。在小学的5年中,她天天晚上练琴两个小时,即使第二天要考试了,琴还是照练不误。

女儿学琴10年,流了不少泪,挨了不少骂。我问她后悔不后悔,她说:“不后悔。会弹琴真好,谢谢妈妈。”

其实,女儿长到这么大,除了弹琴让她感到苦以外,其他方面还是快乐的。我们给了她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和相对自由的空间,她自己也承认妈妈除了在弹琴时对她严厉、不依不饶甚至不可理喻外,别的时候还是和蔼可亲的。

我们从来不让她做过多的课外习题,除了学校老师要求的。她从小喜欢看课外书。小学三、四年级时她喜欢看秦文君的小说,我们把所有能买到的秦文君的书都买回来。还有《哈里·波特》,她看了一遍又一遍。只要她手头的书一看完,我们就马上到书店给她买新书。

读初中后,她喜欢看《简·爱》《傲慢与偏见》,有一段时间居然看起英文原版小说,自己去买《达·芬奇密码》《魔鬼与天使》等,还喜欢看有小资情调的书,比如《以巴黎为借口》等。

她还喜欢芭比娃娃,给它们设计制作各种服装。她曾把我的真丝围巾剪了当面料,给芭比做衣服。就是现在,她只要有空就玩芭比娃娃。唯一让她感到不太满足的是不大有机会出去旅游,因为每个暑假都要考级,等考完了,也快开学了。唯一一次出远门,是她上二年级考完6级的那一年,她自己独自乘飞机到青岛,去她外公、外婆那里度假。

一转眼,那个梳着童花头,仰起圆圆的小脸,睁着一双亮亮的眼睛看着我,会问许多奇怪问题的小女孩,如今已经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初二学生了。回头看看她走过的路,我感到地特别幸运。先是上了一个好幼儿园,遇到的第一位老师是个特级教师,那时的女儿一点儿也不出众,但当女儿有了一点儿小小的进步,老师总会以夸张的语气表扬她。接着又上了一个好小学,小学里设有基金,专门奖励在一个学期里测验、考试成绩全优的学生,这对女儿来说又是一个目标。她从三年级开始,整整6个学期的每一次测验、考试都是优秀,获得了6次奖学金并5次期终考试免考(最后的毕业考不能免)。五年级又遇上了一个赏识她的班主任,一有机会就鼓励她,偏偏女儿就是那种越鼓励越上进的孩子,后来这个老师把手里唯一的一张上好初中的推荐表给了她。还有,女儿学琴也遇到了一位好老师,跟着这位老师一学就是10年,直到这次考过演奏级。

说到考级,我认为考级对孩子来说是有好处的。首先,对业余学琴的孩子来说,通过考级能带来成就感。其次,考级也是一个目标,参加考级是挑战自我的过程,也是精益求精的过程。平时练一个曲子基本可以了就算通过了,但练考级的曲子就不一样,每次都是上千遍地练,老师要求以慢速、中速、稍快的速度、快的速度等不同的速度来弹,每种速度都要练3遍到10遍,每天如此。就是这样,到考级的时候,还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

记得女儿考9级时,弹的是贝多芬的曲子。有一个地方要求用右手弹低音,但女儿人小手小,右手够不着低音,只能用左手代替。老师要求左手弹出的感觉要和右手一样,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左手没有右手灵活,只能加倍练,在这个地方每天要单独练50遍,硬是让女儿给练好了。以至于每次女儿考过级后再去上课,老师和她自己都觉得有一个飞跃。

考级还有一个好处就是锻炼胆量。孩子参加考级时还小,并不知道害怕,以后考试多了,就更不害怕了,这使得她在以后的任何学业考试中都保持了良好的心态,能正常发挥水平。

10年学琴路,让女儿懂得了有耕耘才会有收获,有付出才会有回报,不向困难低头。这次演奏级是她自己要求考的,当时我不主张她去考,怕她考不过。但她说:“既然有这个级我就要考,我不怕失败。”

同时,她也学会了感激,她知道她的每一点成绩、每一次进步,都是老师、同学、爸爸妈妈还有其他关心她的人一起努力的结果。她在给钢琴老师的圣诞节贺卡上写道:“谢谢老师把我教成了一个会弹钢琴的孩子。”

女儿学琴10年,我认为其意义远远超过了这件事本身。

标签:;  ;  

学习钢琴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学习钢琴本身_音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