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鼓励学生追根溯源、刨根问底,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互助,但学习离不开老师的指导,深度离不开老师的引导。深度是思维激活、材料加工、教学设计、资源整合、应用体验、反思感悟的综合实践,深度学习是有效学习、高效学习的必然要求。
一、深度参与是深度学习的前提
深度参与是在老师指导下,通过学生的分析、讨论、探究、展示进行知识建构、价值认同和能力培养的一种学习方式。学习要有深度,就必须强调老师有针对性、启发性、参与性与体验性的学习引导,关键是让学生自己找到正确的思路、掌握科学的方法,而不是单纯要求知道文本知识并记住什么是标准答案。学习要有深度,就必须把低水平的认知、机械性的背诵、选择性的备考转变成更具挑战性、创新性、实践性、情境性的对话思考和系统探究。建构主义有四大主张,深刻地影响着课改进程。1.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活动和评价教学活动,把主体地位放到突出的位置;2.强调“学”的过程与方法,尤其强调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把个体学习转化为组织学习;3.强调学习态度对学习结果的影响,主张要有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学习问题的主动发现和学习认知的主动建构;4.强调学习主体的质疑态度、批判思维在深度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引领与促进作用。
课堂展示是激励学生深度参与的有效形式,通过展示,说明自己的见识,解释同伴的困惑,提出探究问题,呈现合作的成果。另外,小组讨论、观点争鸣、文献综述、专题探究、主题拓展、课后反思都是激励学生深度参与的有效形式。深度参与的策略六项策略:提出问题引起有意关注,提供材料丰富教材内容,设计活动吸引全员参与,展示交流提出学习见解,批判思维促进深度学习,师生互动转化学习能力。
二、深度思考是深度学习的重点
深度思考是在问题引导下,层层推理、深入分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不断深化认知、提升认知的探究过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深度思考要求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转化、从局部到整体的概括、从微观到宏观的提升、从事理到哲理的锤炼。推进深度思考首先要有问题意识,能够发现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让问题成为学生主体感知和思维探究的对象,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欲望,从而把问题意识转化成一种学习探究的驱动力。深度思考的重要方法是批判性思维。所谓批判性思维是有数据和事实支撑,经过逻辑推理,最终产生富有建设性的思考结果的思维方式。深度思考的价值,不是以标准答案去束缚学生的思想,而是给予一个学习的机会,提供一个论证的机会,捕捉一个发展的机会,创设一个感悟的机会。
深度思考是区别一般教师与优秀教师的差异所在。优秀教师在促进深度思考上具有以下优质品质:发现问题的眼光,设计问题的程序,思考问题的角度,解决问题的引导,归纳问题的深刻,反思问题的习惯,捕捉问题的敏感,生成问题的智慧。深度思考既是深度学习的重点所在,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心所在。
三、深度引领是深度学习的关键
深度引领是体现课改理念的具体操作方法。课改提出了“教师精讲”“用教材教”“把时间还给学生”“教师是学习的合作者、指导者、引领者”等理论,综合起来就是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习,要善引领学生探究。引导是老师站在知识高处指方向,引领是老师站在学生中间教方法,所以,我选择用引领一词来说明教师的职责。深度引领有四个指向:1.知识引领。让知识学习经历感受、感知、感动、感悟的阶段,把知识学习推向情理、条理、道理、哲理的层次。2.方法引领。方法体现能力,学习方法决不是简单的字面理解,把自己学习误以为是自主学习,把合作学习简化为分组讨论,把探究学习异化为高考练习。学法引领要具体可行,具有操作性。3.思维引领。学习贵在思维方式,通过深度引领,感悟辩证思维、批判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的基本方式,把学生由知识学习、能力学习引领到素养学习、智慧学习的层次。4.情感引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就必须让他们理解人生的价值取向、社会的价值判断。
四、深度拓展是深度学习的延伸
深度拓展是教师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理解,对教材进行的二次开发、对教学进行的系统设计。拓展的对象包括知识拓展、智能拓展、思维拓展和情感拓展。
深度拓展要求教师具备三种意识:教学专业意识、教学批判意识和教学资源意识。意识是人们的头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与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其中的思维是人类特有的反映现实的高级形式。教学专业意识要求教师要明白教学工作在教什么、怎么教和怎么教好的选择中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教学要在学生、教材、教师、世界之间打通联系。教学批判意识是指对错误的思想、言论、观点和行为进行系统的分析,加以否定。批判不是简单的禁止,而是理智分析后的选择;批判不是一味的谩骂,而是理性比较后的传承。教学资源意识讲究对资源的认识、开发和保护,一提到教学资源,老师们会立刻联想到教参、网络和名师,其实,你的学生都是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本身更是主要的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包括理解性资源、分析性资源、探究性资源和创造性资源四种类型。
深度学习要让同学们体验并感悟参与的幸福、思考的深刻、引领的扶持与拓展的顺畅。深度并非一味地求深、求难,深度的奥秘在于点拨适时、参与有时、思考有题、引领有方。拓展有度是深度学习的操作要领。深度的把握是大多数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再增加15-20%的难度。深度是对学习张力的一种引领,深度是对学习定力的一种肯定。深度学习贵在参与,重在思考,妙在引领,巧在拓展。
论文作者:刘军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20年2月总第3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3
标签:深度论文; 学生论文; 思维论文; 教师论文; 意识论文; 知识论文; 教学资源论文; 《素质教育》2020年2月总第3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