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县农村老年人艾滋病相关知识及行为状况调查论文_赖碎丽1,蔡爱红1,邹伟军2

(1青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浙江青田 323900)(2青田县鹤城中心卫生院 浙江青田 323900)

【摘要】目的:了解青田县农村老年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行为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普及老年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及强化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青田县5个乡镇,随机抽取300名农村老年人开展问卷调查,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对象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46.23%。经单因素卡方分析显示,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的农村老年人艾滋病知识知晓程度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最近一次与配偶或同居者、临时性伴、暗娼(小姐)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分别占2.99%、25.00%和27.27%。结论:青田县农村老年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和安全套使用率均较低,需结合该类人群特征,有针对性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和高危行为干预工作。

【关键词】老年人;艾滋病;知识;行为

【中图分类号】R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3-0350-03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日益加快,中老年人的健康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1]。近年来,中老年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HIV/AIDS)进入快速增长期,已经成为AIDS疫情流行新的趋势[2-3]。截止2016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AIDS感染者报告人数较2010年增长了近20倍。为了解青田县农村老年人群AIDS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行为状况,为普及AIDS相关知识及强化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2017年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在青田县居住满六个月及以上,且年龄在60岁及以上,排除精神障碍性疾病者为本次调查对象。

1.2 方法

按照青田县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常住人口的6‰抽取样本量300人。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青田县33个乡镇按照地理位置分在东南西北中5个区域中,从每个区域中随机抽取1个乡镇,每个被抽中的乡镇分别调查符合要求的老年人60人。问卷由市疾控中心统一设计,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信息、AIDS核心知识、性行为情况、安全套使用情况、毒品使用情况等。调查员经严格培训后,对调查对象进行一对一面访。为保证调查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准确性,在问卷前与调查对象进行充分沟通取得信任,每份问卷结束均由审核员进行核对,及时更正和补充错项、漏项,剔除不合格调查表。知晓率为答对题目的总数/调查总题数(每份问卷相关知识题目数*调查人数)*100%。

1.3 统计分析

数据双录入Epidata3.1建立数据库,利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人口学信息

300名调查对象中,男性154人 (51.33 %),女性146人(48.67%);60岁~193人(64.34), 70岁~85人(28.33%), 80岁~22人(7.33%);小学及以下259人(86.33%),初中33人(11.00%),高中(中专)及以上8人(2.67%);未婚3人(1.00%),在婚220人(73.33 %),同居3人(1.00%),离异或丧偶74人(24.67%)。

2.2 老年人AIDS知识知晓率

调查的300名老年人AIDS知识总体知晓率为46.23%。各个问题的知晓率普遍较低,其中“性行为前后,用湿纸巾、肥皂水清洗或用酒精、醋浸泡/擦洗生殖器,能不能预防艾滋病、性病感染?”的知晓率最低,仅25.33%;“频繁更换性伴、感染性病的人会不会更容易得艾滋病?”知晓率最高,为59.67%,见表 1。

2.4 性行为及安全套使用情况

2.4.1与配偶或同居者发生性行为 调查对象中,最近一年有过性行为经历167人,占56.00%,且均与配偶或同居者发生过性行为。最近一年与配偶或同居者发生性行为从未使用安全套161人,占96.40%,有时使用安全套、每次都使用安全套各3人,分别占1.80%;最近一次与配偶或同居者发生性行为使用安全套5人,占2.99%。

2.4.2与临时性伴发生性行为 调查对象中,最近一年与临时性伴发生过性行为8人,占2.67%,其中从未使用安全套3人,有时使用安全套5人,分别占37.50%、62.50%;最近一次与临时性伴发生性行为使用安全套2人,占25.00%。

2.4.3与暗娼(小姐)及同性性伴发生性行为 154名老年男性中,最近一年与暗娼(小姐)发生过性行为11人,占7.14%。其中从未使用安全套5人,占45.45%,有时使用安全套6人,占54.55%;最近一次与暗娼(小姐)发生过性行为使用安全套3人,占27.27%。未发现最近一年与同性发生肛交性行为者。

2.5 毒品使用情况

本次300名调查对象中,未发现有吸毒史者。

3.讨论

青田县农村老人群AIDS相关知识处于较低水平,总知晓率仅为46.23%,低于国内其他地区不同人群的水平[4-6]。AIDS相关知识各问题的知晓率仅有25.33%-59.67%,反映出该人群自我保护意识淡薄,自身防护能力不足,AIDS相关知识严重缺乏,应高度关注,加强宣传教育。分析显示,影响该人群AIDS相关知识知晓率的因素主要有年龄、婚姻状况、文化水平。离异或丧偶、低文化程度,其知晓率相对低,且随着年龄的增高知晓率呈下降趋势,与唐翠英等[7]、彭玉高等[8]调查结果一致。应结合该人群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内容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AIDS防治知识宣传,使其能够正确认知和对待AIDS,提高AIDS相关知识知晓率和自我防护水平,遏制AIDS在农村老年人群中传播和流行。

由于老年人群AIDS防护意识不强,防治知识缺乏以及老年人性需求较前延长,再者当前性交易方便低廉等因素,使该人群与暗娼(小姐)及临时性伴的不安全性行为机会增加,加大了性病和AIDS传播的风险。本次调查显示,男性老年人与配偶或同居者、暗娼(小姐)及临时性伴发生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低,明显低于流动人群[6]和性病就诊者[9]。原因可能与调查对象认为安全套影响快感、双方身体都健康、双方无避孕需要、为了省钱、不知道需要戴安全套以及不怕感染AIDS而不使用安全套等因素有关。此外,与暗娼(小姐)发生商业性性行为时,小姐未提供或未要求使用安全套也是原因之一。邓为民等[10]研究指出,男性老年人常因嫖娼且不使用安全套而感染HIV,而女性老年人多经配偶性接触感染HIV。提示在开展大众AIDS防治工作的同时,应把这部分人群纳入AIDS高危人群管理,加强健康教育和危险因素干预,积极推广使用安全套,倡导健康的性行为方式,消除他们对AIDS和安全套的认识误区,提高防护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洪航,张琰,张丹丹.宁波市中老年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及行为状况调查[J].浙江预防医学,2016,28(2):198-200.

[2]王大勇,赵丽娜,叶振淼,等.温州市中老年HIV/AIDS流行特征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14,26(4):372-376.

[3]徐文叶,温环环.平阳县老年人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査[J].浙江预防医学,2011,23(4):83-86.

[4]许振国,邱海燕,蓝文庆,等.高州市城镇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认知程度及相关行为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15,41(2):168-170.

[5]李欢龙,刘丹丹,陈昌可,等.发生过临时性行为的中老年男性的艾滋病相关知识和行为研究[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4,20(5):346-359.

[6]张琰,张丹丹,洪航.浙江省宁波市流动人口感染艾滋病的脆弱性因素及感染现状分析[J].疾病监测,2012,27(1):28-31.

[7]唐翠英,谢新妹,郑文娟,等.农村老年人艾滋病相关知识认知现状调查[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6,27(4):292-301.

[8]彭玉高,李承文,龙向东,等.云南部分地区中老年男性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调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7):2043-2044.

[9]蒋贵英.北京市怀柔225名性病就诊者艾滋病性病感染状况及高危行为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3,29(9):1111-1114.

[10]邓为民,杨曙光,赵城寒,等.浙江省乐清市农村老年人艾滋病危险因素调查[J].疾病监测,2013,28(8):654-656.

论文作者:赖碎丽1,蔡爱红1,邹伟军2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1

标签:;  ;  ;  ;  ;  ;  ;  ;  

青田县农村老年人艾滋病相关知识及行为状况调查论文_赖碎丽1,蔡爱红1,邹伟军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