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对肛肠手术患者护理的满意度分析论文_何银艳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0

【摘 要】目的:分析心理干预对肛肠手术患者护理的满意度影响。方法:纳入本院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肛肠手术患者11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作为此次研究分组原则,分对照组(采纳常规护理,50例)、研究组(采纳心理干预,50例),对比两组SAS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后SAS评分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5.45%)显著比对照组(72.73%)高,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有效减轻肛肠手术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借鉴。

【关键词】心理干预;肛肠手术;护理满意度

近年来,在我国人们生活、饮食结构不断变化之下,肛肠疾病的发病率显著增高,主要包括脱肛、肛周脓肿、肛裂、混合痔、外痔、内痔等,对患者生活造成了严重不良影响[1]。当前临床治疗肛肠疾病主要以手术为主,可在短期内有效缓解患者病痛,但由于手术具有一定的创伤性,且大部分患者对手术、肛肠疾病了解甚少,围术期极易出现焦虑等不良情绪,降低配合度,不利于机体康复。鉴于此,本文纳入本院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肛肠手术患者110例,回顾性分析上述病例临床资料,做出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从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纳入本院收治的肛肠手术患者11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作为此次研究分组原则,分对照组(50例)、研究组(50例)。研究组女性、男性病例数之比分别是20:30,年龄在22-64岁,年龄均值为(43.52±5.41)岁;疾病类型:肛周脓肿、肛瘘、肛裂、混合痔、内痔例数之比分别是8:16:12:7:7;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大专及以上例数之比分别是4:26:14:6。对照组女性、男性病例数之比分别是21:29,年龄在23-63岁,年龄均值为(43.49±5.38)岁;疾病类型:肛周脓肿、肛瘘、肛裂、混合痔、内痔例数之比分别是9:14:13:8:6;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大专及以上例数之比分别是5:23:15:7。一般资料两组相比,P>0.05,可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完善术前准备,告知患者围术期注意事项,加强病情观察,定期对切口换药等。

研究组(心理护理):①术前:大部分肛肠疾病患者术前普遍存在焦虑、不安等消极情绪,过于担心手术效果,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失眠等症状,导致术前应激反应严重,不利于手术顺利开展。护士应以健康手册、视频、海报、健康讲座等形式展开宣教,告知患者肛肠疾病及手术相关知识,并总结过去成功治疗案例,向患者讲解,为其树立榜样,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配合度。②术中:入室后护士应热情接待患者,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以及医护人员,让患者尽快熟悉、适应手术环境,以平和的心态面对手术。护士在术中可巧妙利用肢体语言等安慰患者,或者轻拍患者肩膀、握手等,耐心询问患者感受,予以患者安全感,如果患者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应及时告知主治医师进行对症处理。③术后:术后大部分患者由于切口疼痛而出现烦躁、易怒等不良情绪,护士可指导患者通过看电视、听音乐等形式转移注意力,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对于疼痛阈值较低的患者,可遵医嘱予以镇痛剂。另外告知患者饮食以无刺激、易消化、水分丰富为主,避免由于便秘、过度用力排便而加重疼痛感以及不良情绪。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SAS评分、护理满意度。

(1)SAS(焦虑自评量表):分界值是50分,50-59分(症状轻度);60-69分(症状中度);大于70分(症状重度),分值高低代表焦虑程度的轻重[2]。

(2)护理满意度:科室自制问卷调查表评估学生满意度,总分为100分,很满意(≧80分)。60分≦满意≦79分。不满意(≦59分)。总满意度计算方法是很满意+满意,除以总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6.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数据表达形式是“”,计算方法是t检验;计数资料,数据表达形式是“[n/(%)]”,计算方法是检验,P<0.05,即为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对比两组SAS评分

组间对比:两组SAS评分护理前相比P>0.05;护理后研究组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组内对比:两组护理后SAS评分均显著比护理前高,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SAS评分()

3.讨论

肛肠疾病患者由于患病部位极为敏感、隐私,治疗期间普遍存在抵触、恐惧心理,并且术后换药以及康复过程更为痛苦,患者焦虑情绪严重,过度精神紧张会降低机体免疫功能,不利于切口愈合和机体康复[3-4]。随着我国医疗模式不断变革,护理服务从单纯的生物学模式转变为心理-社会学模式,如何改善肛肠疾病患者围术期心理状态是目前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示:研究组护理后SAS评分显著比对照组低,护理满意度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本研究结果与魏莹[5]研究结果接近,说明心理护理应用于肛肠疾病护理中可靠、有效。现对心理护理优势做出如下分析:心理护理将病人作为护理服务中心,术前、术中以及术后加强心理干预,帮助患者正确的看待自身疾病,积极向患者讲述过往成功治疗的案例,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术中合理应用肢体语言,尽可能提高患者配合度、依从性,有助于手术顺利开展。术后多途径、多方法的对患者展开镇痛护理,同时调整饮食结构,保持二便通畅,防止由于便秘而加重不良情绪。心理护理在肛肠疾病患者围术期进行延续、全面、针对护理,极大的减轻了患者焦虑情绪,拉近与患者的距离,构建和谐、良好的护患关系,更符合当前医学模式发展的需求。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可有效减轻肛肠疾病患者焦虑情绪,赢得患者认可与赞同,值得借鉴并将“心理护理”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徐妍,李玉玮,王俊英,等. 重度混合型便秘患者行结肠次全切除直肠悬吊盆底重建术的围术期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2017.32(21):1977-1979.

[2]郭蕊. 激励式心理护理对肛肠术后肛门括约肌松弛患者负性心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16):3130-3131.

[3]柯镔倩,罗钊芹,黄才洁,等. 心理干预护理模式对肛肠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情况、满意度的影响[J]. 中国医药科学,2018,8(18):123-125.

[4]边界. 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于肛肠科手术患者的病情与心理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6):288-288.

[5]魏莹. 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肛肠科手术患者病情与心理的影响[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1):151-152.

论文作者:何银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1

标签:;  ;  ;  ;  ;  ;  ;  ;  

心理干预对肛肠手术患者护理的满意度分析论文_何银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