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校图书馆思政教育的实证研究论文

基于高校图书馆思政教育的实证研究论文

基于高校图书馆思政教育的实证研究

彭青松

(新余学院图书馆 江西·新余 338004)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提出高校图书馆在开展思政教育中的地位,探索高校图书馆开展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思政教育 实证研究

习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提出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教育部以教高〔2015〕14号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第三条指出:“图书馆的主要职能是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图书馆应充分发挥在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作用。”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发挥高校图书馆重要作用,成为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

矿区内由大小不同的34块铁矿组成六个矿体。分布在东起矿权外42线胡家岭,西至矿权外39线之铁坑,全长为2.1 km;南以F1为界,北止铁坑水库,宽0.84 km,面积1.2 km2。矿体露出面积为0.385 km2。矿体排列方向与矿区构造一致,近东西向,3线以西局部地段走向上变化为北西-南东方向。3线以东地区倾向南南东;以西则倾向北北西,其中0~7线一带为过渡转折带。矿体与矿体之间Ⅰ、Ⅱ、Ⅵ号彼此分界明显,而Ⅳ矿体西部和Ⅳ与Ⅴ矿体之间以岩浆岩枝体予以区分。

PPP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社会资本主要承担投资、建设和运营的角色,从目前的项目推进实际情况来看,项目的运营环节是比较薄弱的,好的商业运营模式能够让PPP项目可持续地走下去。

1 高校图书馆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信息中心、交流中心、学习中心”,拥有丰富的资源,良好的学习、交流环境,是大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场所,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开展思政教育拥有资源优势、空间优势、阵地优势。

1.1 独具资源优势,凝聚思政智慧

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献信息和网络资源,是开展思政教育的有力保障。以现有的图书馆资源建设标准,本科院校要求生均100册馆藏图书,馆藏资源相当丰富,以笔者所工作的高校图书馆为例,馆藏纸质图书达162万余册,拥有马列经典、文学艺术、哲学、政治学等众多的思想政治教育类文献10万余册,是学校开展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保障。

图书馆是读者学习的重要场所,是除高校教师为主导的第一课堂以外的重要学习阵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进行:一是以高校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育,是最直接、影响最深入的思政教育;二是以学生为主导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各类校内和校外活动,自助学习,也叫“第二课堂”;三是以图书馆为主要场所,学生主学习思想政治的重要场所。

1.2 良好的学习空间孕育良好的学习氛围

随着高校图书馆的发展,高校图书馆正成为许多高校最具特色的标志性建筑,除外部雄伟壮观,内部空间建设更是一流,良好的空间环境和人文环境正将读者和图书馆融为一体。良好的场域和人文环境优势“一种生机勃勃、稳定和谐、健康向上的环境氛围,本身就具有广泛的教育功能。”这有利于读者融入到环境中,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提升学习效益。通过高校图书馆内展示的名人、名言及各类具有思政元素的字画,培育浓厚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读者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驱动,使高校图书馆能够较好地开展“润物细无声”的思想政治教育。

1.3 图书馆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场所

1.3 图像处理及分析 利用CT数据对PET图像进行衰减校正。PET图像重建采用滤波反投影法。CT重建采用标准重建法,矩阵512×512,重建层厚1.25 mm。

2 抓住优势,积极开展思政育人工作

2.1 发挥资源优势,保证思政文化育人工作的开展

高校图书馆应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大学生求知解惑的期望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推进思政文化教育工作。各类文献资源特别是马列经典、文学艺术、哲学、政治学等资源是图书馆开展思政育人的有力保障,为此,图书馆应开展以下工作;一是思政类资源建设要具有时代性,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思想类文献的建设。二是优化馆藏资源,提高其质量。新时代,高校图书馆应严格遵守系统性、思想性、科学性以及针对性的原则,通过定期采购的方式,结合学校的科研实际和教育为立足点,引进能培育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书籍。

2.2 发挥文化阵地优势,开展思政文化育人工作

图书馆作为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开展各类型的文化阅读是图书馆进行阅读推广的主要内容。高校图书馆读者主要是大学生,他们学习能力强、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思政文化资源,通过思政文化推广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三观。在各类活动中嵌入红色基因,让读者深入其中,使之成为决定社会主义接班人。如开展读出来的的岁月,以《红岩》为主题引出读者的革命情怀,接受革命的洗礼。在图书馆贴各类红色主题的绘画,给读者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书展,引导读者学习新思想、新理念,使之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

2.3 加强平台建设,拓宽思政教育的渠道

伴随移动互联的发展,各类型的数据平台不断涌现,图书馆有效整合各类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成为必要。高校图书馆应加强对中国文化、哲学动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以德育理论为主要内容数据库建设,充分发挥网络信息资源的教育作用,以此达到提高大学生思政素养的目的。相关教育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对社会和国家的发展规律有准确认知,而且还能够使大学生明确自己所要肩负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 新华网.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8-09/10/c_1123408400.htm,2019-04-05.

[2] 教育部官网.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的通知[EB/OL].http://www.scal.edu.cn/gczn/sygc/,2019-04-05.

[3] 杨全隅.态度劝导理论夜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应用[J].长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

中图分类号: G253

文献标识码: A

标签:;  ;  ;  ;  

基于高校图书馆思政教育的实证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