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多县日照时数气候变化特征分析论文_龙臣浩

(杂多县气象局,青海杂多 815300)

摘要:本文利用杂多县气象局1961~2015年逐月日照时数资料,对杂多县日照时数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5年杂多县日照时数的年代际变化具有明显阶段性变化特征;70年代之前,年日照时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从70年代往后到21世纪00年代,年日照时数则逐渐减少;从00年代往后日照时数则逐渐增加;近55年杂多县日照时数呈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7.61h/10a,减少趋势较为显著,平均值为2445.9h,日照时数年际变化波动幅度较大;从杂多县四季总日照时数气候变化趋势分析可知,除夏季外,近55年杂多县其余三季日照时数均呈逐年减少趋势,同年日照时数减少趋势较为一致,其中秋季日照时数减少幅度最小,春季日照时数减少幅度最大,说明春季日照时数减少对年日照时数减少贡献最大。

关键词:日照时数 气候变化 特征 杂多县

引言

日照是重要气候因子,日照时数是表征气候变化的气象要素之一,对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研究,对于今后合理安排农业生产、规划城市建设、开发旅游资源和建设太阳能电站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全球气候变暖大背景下,太阳辐射能量也发生变化,近年来有不少学者对不同区域内的日照时数气候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并得出很多有意义的研究。杂多县位于玉树西南部,地处唐古拉山北麓,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属大陆性季风气候。本文根据杂多县近55年日照时数观测资料,对其日照时数气候变化特征分析,为合理利用太阳能、调整农牧业生产布局和产业结构等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1、研究资料和方法

本文利用杂多县气象局1961~2015年逐月日照时数资料,使用一元线性回归法对杂多县日照时数气候变化特征分析。季节划分采用常规的划分标准: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到次年2月为冬季。

2、结果与分析

2.1年代际变化

如表1所示为近55年杂多县逐年代日照时数统计特征量,从表中可以看出,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杂多县日照时数呈现出逐年代增加的趋势;从20世纪80年代后到21世纪00年代,杂多县日照时数呈现出逐年代减少的趋势;随后又呈现出逐年代增加。其中年平均日照时数的最大值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为2547.9h,相较于60年代增加了81.4h;年平均日照时数的最小值为2339.3h,出现在21世纪00年代,逐年代平均日照时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相差208.6h。另外,相较于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日照时数减少幅度最大,达到了128.9h。

表1 1961~2015年杂多县逐年代平均日照时数

图1 1961~2015年杂多县逐年日照时数变化趋势图

2.3季节变化

近55年杂多县春季日照时数呈逐年减少的趋势,气候倾向率为-9.768h/10a,春季日照时数最大值在1980年,高达737.2h,日照时数的最小值在2001年,只有538.5h,两者相差198.7h。1961~1980年春季日照时数呈逐年增加趋势;1981~2001年春季日照时数波动减少;从2002年往后日照时数则呈波动增加趋势。

杂多县夏季日照时数呈现出逐年增加趋势,气候倾向率为2.515h/10a,其中夏季日照时数的最大值在1986年,高达743.7h,最小值则在1961年,只有518.4h,夏季日照时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差225.3h。杂多县夏季日照时数可划分为两个阶段:1961~1986年夏季日照时数呈阶梯型增加;从1987年往后则呈波动增加——减少——增加变化趋势,这段时间内的日照时数在平均值曲线上来回波动。

杂多县秋季日照时数呈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其气候倾向率为-3.555h/10a,其中秋季日照时数的最大值出现在1981年,高达745.4h,最小值出现在1961年,只有527.4h,两者之间相差218.0h。可以将杂多县秋季日照时数划分为两个阶段: 1961~1981年杂多县秋季日照时数呈现出波动增加的趋势;从1982年后秋季日照时数开始逐渐减少,且这段时间的日照时数大都超过了平均值,只有少数年份日照时数在平均值以下。

杂多县冬季日照时数呈逐年减少的趋势,其气候倾向率为-6.931h/10a,其中冬季日照时数最大值为653.6h,在1983年,最小值为425.0h,在2004年,两者相差228.6h。1961~1983年杂多县冬季日照时数呈现出波动增加趋势;1984~2004年杂多县日照时数减少趋势较为明显;2005年往后日照时数呈逐年增加趋势。

3结论

(1)近55年杂多县日照时数年代际变化具有明显阶段性变化特征;70年代前年日照时数呈逐年增加趋势;70年代往后到21世纪00年代,年日照时数则逐渐减少;从00年代往后日照时数则逐渐增加。

(2)近55年杂多县日照时数呈逐年减少的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7.61h/10a,减少趋势较为显著,平均值为2445.9h,杂多县日照时数年际变化波动幅度较大。

(3)从杂多县四季总日照时数气候变化趋势分析可知,除夏季外,近55年杂多县其余三季日照时数均呈逐年减少的趋势,同年日照时数减少趋势较为一致,其中秋季日照时数减少幅度最小,春季日照时数减幅最大,说明春季日照时数减少对年日照时数减少贡献最大。

参考文献

[1]刘强吉,武胜利,房靓,等.1961—2013 年巴州地区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分析[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6,32(2).

[2]陈少勇,张康林,邢晓宾,等.中国西北地区近47a日照时数的气候变化特征[J].自然资源学报,2010,25(7).

作者简介:龙臣浩(1987-),男,汉族,四川省乐山市人,本科,助理工程师,从事气象地面测报工作。

论文作者:龙臣浩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新时代》2018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1

标签:;  ;  ;  ;  ;  ;  ;  ;  

杂多县日照时数气候变化特征分析论文_龙臣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