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优化途径分析论文

企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优化途径分析论文

企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优化途径分析

徐红玲

中铁建南沙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000

[摘 要] 档案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企业的知识资源和信息资源进行收集和保护,同时也能促进企业的研发、生产、经营、管理等活动的有效开展,有助于企业的创新和发展。从企业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及制度建设入手,阐述了新时期企业档案工作的现实问题,并系统分析了我国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优化途径。

[关键词] 企业单位;档案;优化途径

1 新时期企业档案工作的现实问题

1.1 归档问题

现阶段,我国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主要因素是归档工作开展不利,一些企业不重视归档工作,造成很多企业档案无法进行有效的收集,如:经营性信息资料、原材料信息档案等,这严重地影响到了档案的完整性和全面性。同时归档工作疏忽也会影响档案的质量,如:笔记不清、表格不规范、没有统一格式等,这也影响到了归档工作的时效性[1]

1.2 管理基础差

我国企业多数对档案管理工作不太重视,这使得现阶段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非常滞后,严重影响到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档案管理基础差主要体现在人员配备稀少,一些档案管理人员往往身兼多职,当企业工作繁忙管理人员无暇顾及档案管理工作,同时档案设施不充沛,一些企业为节省成本,而没有设立专门的档案管理场所和保存场所,造成档案管理工作缺乏稳定性。

1) 故障降速。若主机安保模块在电喷柴油机运行过程中检测到故障降速故障信号,即刻发出故障降速声光报警;同时,若系统工作在非应急状态下,按设计要求即刻或延时输出故障降速,控制主机降速。

1.3 档案管理混乱

正常企业管理中一些档案存在管理状态混乱的现象,如:人事调转档案、事故档案、工程性档案等,这引发了企业档案管理的缺失,同时档案管理没有从制度出发,管理模式以领导意见为主,缺乏档案管理的全面性,使得档案管理混乱。另外,在企业破产过程中,档案管理没有划分到破产清算中,使得档案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另外一些个人档案还保存于个人手中,也影响了企业管理的时效性。

每到夜间,木材厂的大门洞开,不时有面的、小货车等开到院子,从封闭的车厢或者塑料布掩盖着的车斗卸下一些木材,在木材厂会计手里领了现金匆匆而去。也有用大货车拉木料进来的,这时候是贾鹏飞比较忙碌的时候,不但要指挥,还要和工人们一起把木料卸到指定的、也是较隐蔽的地方。在慢慢的工作过程中,贾鹏飞了解到这些木材都是没有经过审批而盗伐的,虽说林业部门也查得严,但经不住这庞大的盗伐游击队伍的疲劳战,被拦截的是极少数“火背”的小贩子。木材只要进入了木材加工厂,不合法也合法了,因为木材加工厂作为森工企业,有合法的手续,据说这些企业和林业部门的关系也非同一般。

2 企业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

2.1 规范原则

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具备规范性,其应包括:档案收集规范、归档规范、索引规范、电子信息保存规范、纸本扫描规范、影像数字化规范、纸本入库规范、档案调用规范等,特别是在数字化档案发展的今天,企业更应注重于档案的数字化规范。

2.2 安全原则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档案数字化的发展,档案信息的介质更为多元化,因此企业在档案管理中要注重安全性原则,要注意保存的方式与方法,在利用电子信息保存时衡量电器元件的时效期,以确保档案管理信息的价值[2]。另外,档案的调用也要注意安全性,尤其是企业的核心技术档案和机密档案,确保档案信息使用的安全性。

2.3 效益原则

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体现,也是新时期档案管理的方向,对发挥资源服务价值的作用巨大。因此,现代企业要将信息化与档案管理相结合,加快档案数字化建设,构建电子档案与数据库,组建档案管理信息网络平台,强化企业档案管理效果的改善,方便企业对档案信息的检索与查找,增强信息共享性,提升档案使用效率。

在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管理制度发挥基础保障性作用。因此,立足新时期,为了提高档案管理质量,要积极构建科学的档案管理制度,强化管理行为的指导与约束,这也是企业档案规范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因此要全面加强机制建设,对管理环节进行合理设置,细化分类,强化档案资料的有效整理。同时,明确档案管理的职责,对管理内容进行掌握,规范档案管理的流程与环节,促进档案归档的顺利完成,保证权责清晰,提高档案管理制度的执行力与影响力。与此同时,全面实施档案管理问责机制,目的是保障责任到人[3]。在面对档案遗失、损坏等问题的时候,管理制度的作用得以发挥,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得到增强,全面落实了档案管理的规范化与细致化原则,档案资源的完整性与可靠性得以实现。

3 我国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优化途径

3.1 加快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提升档案资源使用效率,增强共享性

企业档案管理具备效益性原则,这主要是指分析档案信息可为企业的发展和创新提供帮助,因此档案管理可以体现出效益原则。同时,企业档案管理建设依靠企业各部门的多方配合,这就需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效益也是档案效益原则的重要体现。

3.2 构建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将管理职责落实到位

例7 实验室将NaClO3和Na2SO3按71∶42的质量比混合后倒入烧瓶中,同时滴入适量浓硫酸,用水浴加热后产生棕黄色气体X,测得NaClO3和Na2SO3恰好完全反应,则X是( )。

3.3 增强档案管理意识,强化档案管理的全过程规范

为寻求可持续发展,企业管理者要切实提升对档案管理的重视度,以规范化为方向,明确规范化对档案管理的价值所在,遵循严谨性基本原则,有效应对档案管理实践中的问题。同时对档案管理职责进行明确,保证分工合理,加强流程管理,避免档案混乱。档案管理者要遵循企业档案管理制度,掌握管理条款,强化对各类档案的认真整理与归档,在根本上实现档案规范化管理目标。

3.4 加强培训,提升档案管理人员信息化素能

积极推进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员。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掌握档案专业知识,还要熟练应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现代信息技术,更要热爱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一方面,企业要加大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培训力度,通过邀请专家来企业授课,选派优秀档案工作者到先进的企业进行学习。在培训过程中,要有重点地加入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与档案信息化管理联系紧密的信息技术的培训。另一方面,工作者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意识。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在日常档案管理中做一名有心人,要做到善于学习,并将学习到的信息技术及时应用到企业档案管理实践中,做到学以致用,不断提升企业档案信息化应用水平。

随着经济发展模式的变化,企业档案管理的新理念、新问题、新方法等内容表现的更为突出,这影响到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和深度优化,因此适时地分析企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优化途径势在必行。本文试图从企业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入手,全面阐述了新时期企业档案工作的现实问题,并系统地对我国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优化途径展开分析,意在为了新时期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提供指引和帮助。

参考文献:

[1]刘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优化途径[J].中外企业家,2018(11):73+75.

[2]周新.企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优化途径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10):193-194.

[3]胡林波.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优化途径探索[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09):32.

[中图分类号] C29

[文献标识码] A

标签:;  ;  ;  ;  

企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优化途径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