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方货币政策与外汇政策的协调_货币供应量论文

论地方货币政策与外汇政策的协调_货币供应量论文

论本币政策与外币政策的协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本币论文,政策论文,外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本外币政策的协调正成为中国货币供应量调控的重要因素

1.适度的货币供应是人民银行实现币值稳定目标的重要手段。

1995年3月18 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保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的增长。货币的价值是由商品价格指数来反映的。在一般的商品交易中商品的价值通过一般等价物货币来表现,货币的价值成为度量其他商品价值的尺度。把这一系列的等式左右方交换一下,货币的价值便体现在众多的商品上,因而商品价格指数的变化就成了货币价值变化的显示器。物价指数为零则表示币值不变,指数上升则货币贬值,指数下降则货币升值。从这个意义上讲保持币值稳定就是要努力实现物价指数为零。

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特别是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零物价上涨很难实现。因为影响物价变化的因素是复杂的。价格是商品与货币交换时的比例,它的变化取决于两者价值的变化和双方供求的变化。在信用货币制度下,纸币本身并无价值,它只是观念上代表某种有价值的物品在流通,与万物交换,因而在信用货币制度下物价指数上涨的原因主要有两类,一是商品价格总水平的变化,一是货币供应的变化。

从理论上讲,价格是各种商品交换的比价,各种比价的调整是一个此增彼减的过程,在价值尺度不变的情况下其总水平和综合指数也不会变。但在现实中由于利益刚性的作用,除少数技术进步很快,劳动生产率提高也很快的部门外,商品比价的调整只能是在上升幅度的差距中得以实现,从而引起价格总水平的提高;此外,发展中国家一般商品价格的总水平都低于国际市场价格,因此,在经济国际化的过程中,势必会引起价格总水平的上升。因而价格总水平的上升是经济体制转轨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必然现象,这最终会造成币值下降。正因为如此,许多学者认为这种物价指数的变化不是通货引起的,不能算作通货膨胀,相反这是增加货币需求的因素,货币当局还应为此增加货币供应,以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货币当局控制物价指数真正要控制的是由于货币供应过多而产生的物价上涨。

无论是物价提高需要货币,还是货币过多引起物价上涨,其最终结果都必须有一定的货币供应量才能实现一定的物价水平,因而控制货币供应量对于稳定币值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在现实经济中我们很难区分哪些物价上涨是由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引致的,哪些是货币过多而引起的,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即都必须通过货币的供应来实现。于是我们把物价上升通统归之为通货膨胀,进而分析诱发通货膨胀的成因。中国正处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一切都在变动,由经济运行矛盾引发的物价上涨是不可避免的,因而近几年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目标不可能是物价指数为零,比较现实的目标是将物价指数控制在计划调价的幅度之内。人民银行应根据经济增长和计划调价的幅度控制货币供应,以保证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

2.控制国内信贷和国外净资产的总量才能控制货币供应总量。

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一切信用货币都是由存款货币银行通过信用方式创造的。国内的全部货币供应是中央银行和存款货币银行投放国内信贷和拥有国外资产的结果。

中央银行和存款货币银行在社会的货币供应中充当着不同的角色,中央银行垄断现钞发行权,存款货币银行创造支票存款。在分列的资产负债表上他们各自资产负债的结构不同从而形成了债权债务关系,但这不会改变国内信贷和国外净资产共同创造国内货币供应的现实。

表1是中央银行和存款货币银行分列的资产负债表, 这两张表通过两个对冲科目平衡了各自的资产负债表。

一对是中央银行对存款货币银行负债和存款货币银行的储备资产;一对是中央银行对存款货币银行债权和存款货币银行对中央银行的负债。这两对科目在不考虑汇兑在途资金的情况下是两两相等的。其中对存款货币银行债权科目是最终的平衡项。在最初分帐时,它的大小取决于存款货币银行贷款与存款的差额和中央银行要求的准备金大小。在以后的运行中则取决于中央银行可运用的资产总量及对存款货币银行贷款之外的其他资金运用方式的量。

表1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

资产 负 债

国外资产(净) 中央政府存款

对中央政府债权

储备货币:发行货币

△对存款货币银行债权 △△对存款货币银行负债

非存款货币银行存款

债券

对非金融部门债权 资本

其他(净)

存款货币银行资产负债表

资产 负 债

国外资产(净)

△△储备资产△对中央银行负债

对中央政府债权 对非金融部门负债

对其他部门债权 债券

所有者权益

其他(净)

货币概览是消除了中央银行和存款货币银行内部对冲科目后的资产负债表,反映了中央银行和存款货币银行对社会公众的资产和负债。从表2可以看到货币和准货币的总量都高于国内信贷量, 这些高出的货币和准货币是中央银行和存款货币银行拥有国外净资产的结果。要想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国外净资产和国内信贷要综合平衡,此增彼减,否则货币供应的增长就会突破控制目标。

表2近三年中国货币概览的数字 单位:亿元

资产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国外净资产2223.2

5061.0 6369.8

国内信贷 33010.6 41243.8 50539.8

货币和准货币 33295.8 44827.2 58252.0

债券(含央行券) 228.6195.7

367.2

所有者权益2687.6

3184.7 3341.5

其他(净) -978.2 -1899.8 -5051.1

货币和准货币与国内信贷的差额2853583.4 7712.2

从近几年货币概览资产方结构的变化可以看出,国外净资产占的比重在上升。从1993年的6.3%上升至1995年的11.2%。 这种结构性的变化要求金融当局在控制货币供应量时必须注重国外净资产的变化。

3.控制中央银行国外资产已成为控制金融机构流动性和扩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3年以来,随着中国外汇储备的增加,国外净资产在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所占比重也逐渐增加,由1993年的11.3%上升为1995年的33.1%,在1994年和1995年的资产增量中则高达75%,这表明中国人民银行国外净资产已成为人民银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为了中和央行国外净资产增加给社会带来的储备货币的增加,中国人民银行对资产运用结构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一是大幅度减少了对金融机构贷款的数量;二是对金融机构的贷款中,在增加政策性银行贷款的同时收回了大量对商业银行和对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这对控制金融机构实现既定信贷规模时的流动性和扩张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中和作用。但这种对冲改变的只是金融机构内部的往来,并不会因此而改变整个金融体系对社会公众的资产与负债。这表明中央银行进行宏观调控时,如果中介目标是贷款规模,并以此来控制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和扩张能力(即拥有储备货币的量),那么资产结构的对冲是有效的,但这无法实现既定的货币供应量目标,为实现既定的货币供应量目标,央行还必须加大对冲力度使金融机构的贷款规模小于原来计划的规模。这时央行的货币政策目标就不再是贷款规模,而应是货币供应量了。

可见,国外净资产在货币概览结构中的变化,要求央行货币政策调控方法进行相应的改变。

二、本币政策与外币政策的协调

1.国家储备政策是本外币政策的结合点。

对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和货币概览的分析表明国外净资产对金融宏观调控和对货币供应量的调控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因而一个国家国外净资产的多少是一国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便于分析问题,我们将一切影响对外收付、影响外币债务、资产的政策和汇率政策称之为外币政策;将一切影响国内货币流通、本币存贷款的政策和利率政策称为本币政策。

国家外汇储备是中央银行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货币概览中国外净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多少体现了本币供应的政策,是本币政策的重要因素。国家外汇储备又是一国国际收支结余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国际收支结果的反映,也是外币政策的重要因素,因而我们把国家外汇储备政策称为本币政策和外币政策的结合点。

2.近几年中国本外币政策的实践。

本外币政策的协调问题是中国经济对外开放以来出现的新问题。近两三年来随着外汇储备的增长,这一问题逐渐突出起来。可以说今后能否妥善地协调本外币政策,会直接影响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1993年之前,中国的外汇储备一直在200亿元左右波动, 没有对货币政策产生较大影响。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获得了重大的成功,外汇储备大幅度增长,极大地增强了中国经济对外支付的能力,但同时也提出了本外币政策的协调问题。

1994年外汇改革的成功得益于两点,一是中国政府实行了较紧的国内信贷政策,二是人民币在高价位上并轨。1992年初,中国经济刚刚走出上一轮治理整顿的低谷,一切经济活动尚属平稳,那时人民币的调剂市场价格从前几年的1元人民币一个外汇额度下跌到0.40 元左右一个外汇额度即人民币对美元汇价大约在6:1左右。 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传达之后,中国经济掀起了新一轮的增长热潮,国内投资大增,进口需求加大,再加上人民币贬值的心理预期,人民币汇率曾跌到11元多人民币换1美元。不到一年人民币贬值近一倍,这显然不合理。因而当1993年6月中央政府决定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并传出朱镕基副总理出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的消息之后,人民币市场汇率很快就达到了8.8元换1美元的水平。以后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干预下1993年下半年人民币汇率一直稳定在8.7元换1美元的水平。1994年汇率并轨时就选择了当时外汇调剂市场上8.70元人民币比1美元的汇价。

8.7元:1美元的汇价显然非常有利于外贸企业,也非常有利于外来投资,于是1994年外贸出口增长率从1993年的8%增到31.9%, 外贸进口增长率从1993年的29.0%下降到11.2%,外商直接投资也增长了30.6%。为了治理通货膨胀,抑制经济过热,中国人民银行两次调高了利率,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由1992年的7.56%上升到10.98%, 人民币的高利率和美元的高汇率以及中国大陆蓬勃发展的形势吸引了大量滞留海外的资金,于是贸易顺差、直接投资增加和海外资金的调回使中国的外汇储备激增1.4倍。应该说外币政策是基本成功的。

但我们也应看到在本外币政策的协调上也还有值得注意的地方。一是美元的高汇率在刺激出口的同时却推动了国内外贸收购价格的上升和进口产品的成本;二是在收购外汇大量吐出人民币时没有相应紧缩人民币信贷。尽管人民银行在储备货币供应上采取了中和措施,但由于没有进一步紧缩人民币信贷,货币供应仍然增长很多,1994年M[,1]增长26.8%,M[,2]增长34.4%。以上两方面分别从成本推进和需求拉动两方面助长了通货膨胀。当然诱发1994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是农副产品的提价和国内投资需求、消费需求的拉动,但货币供应的因素也不应忽视。

1995年中国基本延续了1994年本外币政策,由于全年没有出台大的调价措施,由于人民币贬值的作用已在1994年消化,因而全年物价上涨势头得到遏制,实现了控制目标,零售物价指数为14.8%。应该说1993年以来的宏观调控措施是非常成功的。

3.“九五”期间中国本外币政策面临的选择。我们说1993年以来的宏观调控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但也应看到今后几年中国的宏观调控仍面临非常艰巨的任务,因而在新形势下本外币政策的选择就格外重要。

首先是本币政策的选择。1993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一直在强调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但从实际的货币供给看,银根并不紧,1994年M[,2]增长34.4%、金融机构的超额储备为9.3%;1995年M[,2]增长29.5%, 金融机构的超额储备为8.8%。货币供应量是经济增长的两倍多, 金融机构储备高于央行要求的5—7%两个百分点左右,银根应该说是不紧的。但现实生活中各行各业都感到资金紧张,这不是货币总量问题,而是结构问题,特别是在1995年,这种结构问题更为突出。在M[,2]增长29.5%的情况下M[,1]才增长16.8%;在工业增长14%,活期存款增长21.5%,企业存款增长28.9%的情况下企业资金喊紧,这是为什么呢?我们认为这有三个原因:

一是经济缺少新的生长点,投资没有好项目,使一些有钱的企业将钱存入银行谋取利息。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动力,1992年以来连续三年的发展使中国经济的消费达到了阶段性的饱和,如果没有新消费领域的带动,经济发展将缺乏应有的动力。现在消费领域中还有两大市场尚未打开,这就是住宅和汽车。住房市场受房改滞后和房地产泡沫的影响未能发展。汽车受产业指导方向的制约即是否鼓励汽车进入家庭而发展不快。如果这两个领域的消费市场化了,将给投资者以新的热点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也会将一些准货币转为货币,增加市场需求。二是投资渠道不畅,影响资金使用效益。近几年准货币的大量增加除消费领域有待开发外,投资渠道的缺乏也是重要原因。中国的资本市场受种种顾虑的制约一直发展缓慢,于是出现了一方面企业发展、基础设施缺少资金,另一方面储蓄又以40%左右的速度激增的局面。三是国有企业改革滞后,影响银行信贷的有效投放。自从商业银行法和中国人民银行法公布后,人民银行加强了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商业银行也增强了自我约束,贷款的投放更注重使用的效益。而国有企业受种种原因的制约,效益不好,银行对其放款更加谨慎。尽管银行的信贷政策是向国有企业倾斜,但有些国有企业效益不好,难以承贷,于是出现资金紧张的局面。

“九五”期间本币政策不宜再做量的扩张,而应在结构上做调整。一是用信贷政策进一步推进住房商品化的进程;二是适当放开直接金融;三是在信贷投放上要淡化所有制观念,进一步向效益好的企业倾斜。在利率政策上,为减轻企业和银行的负担,适当刺激需求,可以考虑下调利率,但要防止因此而引发新一轮过热。银行计息方法已改为按存入时的利率计息,最近又停办了保值储蓄,这为央行灵活调整利率创造了条件。今后再出现负利率的情况应及时调整利率,不应再采用保值贴补的办法。

其次是外币政策。1994年实行的外汇改革已形成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浮动汇率,外汇储备已超过了800亿美元, 中国的对外支付能力已达到了一定水平。因而“九五”期间的外币政策不应再过分追求储备的增长和外贸的巨额顺差,在汇率政策上也不应再迁就外贸部门的经营状况,而应实行真正由市场供求决定的汇率,即“九五”期间外币政策的重心应是汇率稳定,以稳定的汇率保证外贸进出口和外商投资的经营环境。为实现这一目标在外币政策上应做适当的调整。

一是对利用外资政策应从以优惠条件鼓励外资流入转向以国民待遇的平等竞争环境吸引外资。二是对外贸公司要放弃出口创汇指标的考核,增加外贸企业的自我约束,让外贸企业逐渐建立以汇率约束经营成本,以利润为目标的经营机制,增强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三是克服外汇储备越多越好或外汇储备只能增不能减的思想,为了保证汇率稳定,或者为了抑制货币供应量的过分增长,应灵活调整外汇储备的总量。

三、改变货币政策的实施方式,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1.增强货币供应量作为监测指标的作用,逐步以货币供应量取

代贷款规模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中国目前的金融市场尚不发达,各种金融工具的流动性还受到很大的限制,货币供应量对经济的相关程度是比较高的。以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而言,中国利率的市场化还有相当一段时间。因而在贷款规模控制的有效程度降低的情况下货币供应量是较好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用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最大障碍是统计的时效性,现在只有第二个月的7日才有货币供应量的指标, 作为中介目标至少应有旬报指标。为此要加快统计自动化的进程。

2.编制储备货币计划,建立以商业银行流动性为指标的操作体系。

货币供应量是商业银行在储备货币的基础上扩张而形成的,控制储备货币的数量对控制货币供应量非常重要。从理论上讲储备货币与货币供应量之间有一个乘数关系,但决定乘数的因素很多,乘数本身就是一个变量,因而要想准确地测算储备货币的数量和货币供应量的数量是非常困难的。但我们可以凭历史的经验推算,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校正。

储备货币计划包括两部分,一是一定的货币供应量所需要的储备货币量;一是多大的央行资产运用能提供这些储备货币。在整个计算中,现金漏损率和准备金率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变量。现金漏损率是公众行为的结果,不可能改变,而准备金率是央行制定的,其中只有超储部分由金融机构决定。中国要想增加准备金率的可控性,应改变目前准备金不能用于清算,准备金和备付金分两个帐户管理的办法。只有二者合一才会在法律的制约下使准备金率围绕法定准备金率窄幅波动,使货币乘数成为较为可测的因素。

中央银行在建立了储备货币计划和建立了真正的准备金制度后,才有可能观察商业银行的波动性情况,即社会的自由储备的数量,并以此来决定央行资产的运用。在考虑央行资产的运用时央行要统筹考虑外汇资产的运用及本币资产的运用。

3.建立货币政策委员会,逐步增强货币政策执行的相对独立性。

中国人民银行法已规定了中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是一个复杂的经济过程,特别是货币供应量的调控带有更多的技术性,因此有一些相对独立、相对稳定的专家来指导货币政策的实施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在中国目前的政治体制下,货币政策委员会只能是一个咨询机构,它更多的作用是沟通社会各界与央行的联系。在咨询制度建立后,可以锻炼一些人才,可以摸索货币政策实施中的经验,能为真正决策型的货币政策委员会打下工作的基础。

总之,中国经济的开放程度向我们提出了一个本外币政策的协调问题,我们必须重视这一变化,适应这一变化才能保证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论地方货币政策与外汇政策的协调_货币供应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