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急性胆囊炎患者术后的影响论文_王燊

临湘市中医医院 湖南临湘 414300

【摘 要】目的:分析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急性胆囊炎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选择于2017年1月~2018年2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急性胆囊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并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排气开始时间(2.37±0.54)、住院时间(7.09±2.72)明显短于对照组(5.44±0.79、12.33±2.89),术后排气持续时间(61.18±11.27)显著长于对照组(37.44±9.79),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率(5.0%)明显低于对照组(57.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急性胆囊炎患者手术后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更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围手术期护理;急性胆囊炎;术后

急性胆囊炎是腹部急症中常见的疾病,其发病率已居第2位,仅排在急性阑尾炎之后,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1]。该病的发病原因是细菌入侵及胆囊管堵塞所导致的胆囊炎症,引起右上腹阵发性绞痛,并伴有腹肌强直和明显触痛的症状,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负面影响[2]。现选择于2017年1月~2018年2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急性胆囊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析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急性胆囊炎患者术后的影响,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于2017年1月-2018年2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急性胆囊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年龄范围:26-60岁,平均年龄(46.35±2.16)岁;临床症状表现:右上腹压痛、反跳痛、肌肉紧张,并伴有体温升高。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让患者进行各项常规检查,进一步了解患者的腹部情况和具体病情。术后指导患者采取舒服的体位,并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和日常生活护理[2]。

观察组患者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1)术前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经常与患者保持沟通,耐心解答患者的质疑,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术前紧张的心理情绪。同时要做好术前准备,尽量避免因准备不足而导致手术期间出现问题。(2)术中护理:在手术期间,就算做了充分的术前准备,也不能保证手术过期间不出现意外,所以,医护人员需针对患者的病情,在手术期间提供合理的护理。另外,在手术时,护理人员要时刻关注患者的身体指标,若存在异常,应立即向医生汇报,并采取措施处理。(2)术后护理:手术后6小时,让患者采取头偏向一侧的去枕平卧体位。手术后24小时,为患者提供心电监护和吸氧护理,并及时为患者及时更换敷料,保持伤口干燥。另外,护理人员要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指导其正确的饮食。通过合理的饮食护理,确保患者在术后可迅速的恢复健康,提升机体免疫力,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的改善。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下患者的术后指标,包括:术后排气开始时间、术后排气持续时间、住院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标准差(x±s)说明,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若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手术后的指标对比

观察组患者手术后的排气开始时间、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术后排气持续时明显比对照组患者所用时间长,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见1。

表1 两组患者的手术后的指标比较(d,min)

2.2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

手术完成后,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率为57.5%(23/40),其中,切口出血6例,肝内胆管残余结石7例,切口感染5例,胆漏5例;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率为5.0%(2/40),其中,切口出血1例,肝内胆管残余结石患者1例,胆漏患者1例;组间差异经t检验,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急性胆囊炎是临床临床症状表现为右上腹间歇性绞痛,并伴随明显压痛感的一类疾病,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方式是外科手术的方式[3]。手术治疗可以快速控制患者患者病情,防止其进一步恶化,对缓解患者的长期痛苦发挥着十分重要意义。然而,因手术治疗存在风险,并且术后可能会出现伤口出血、肝内胆管残余结石、切口感染、胆漏等并发症。另外,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合理的护理,以确保出现异常情况时,可以及时采取应急措施,以保证患者可以顺利完成手术。

在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方式。患者的心理护理很重要,护理人员要时常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消除其心理恐惧,提高其对手术的自信心。术中护理时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各项身体指标,以保证患者可以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护理应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和合理饮食,以促进患者机体免疫力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从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观察组术后排气开始时间(2.37±0.54)、住院时间(7.09±2.72)明显短于对照组(5.44±0.79、12.33±2.89),术后排气持续时间(61.18±11.27)显著长于对照组(37.44±9.79),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率(5.0%)明显低于对照组(5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对患者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

综上所述,对急性胆囊炎患者术后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更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徐翠.急性胆囊炎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探析[J].心理医生,2016,(5):32-33.

[2]刘文娟,殷月明.108例急性胆囊炎的围手术期护理疗效观察[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5,(07):905-906.

[3]夏艳,孙春荣,常继英.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67):238-239.

论文作者:王燊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7

标签:;  ;  ;  ;  ;  ;  ;  ;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急性胆囊炎患者术后的影响论文_王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