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与高校德育_网络文化论文

网络文化与高校德育_网络文化论文

网络文化与高校德育工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化与论文,德育工作论文,高校论文,网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1;G250.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606(2000)02-0037-06

诞生于冷战时期的互联网络已经成为当今这个信息社会最繁忙、最富有挑战性、最具活力的系统。这种“新技术使人类进入了信息传播全球化的时代;它们消除了距离的障碍,正十分有效地参与塑造明日的社会”。[1](p.27)毫无疑问,我们生存在日益网络化、数字化的环境中,它不但创造了一个覆盖全球的“在线空间”,而且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文化生活。网络文化作为凝结着人类智慧的国际文化,日渐成为现代社会的主旋律。

网络文化虽然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兴趣,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网络文化所带来的影响尤其是教育影响展开了研究,但其涵义目前尚无公认的定义。一般说来,网络文化是指以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时代的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个要素。物质文化是指以计算机、网络、虚拟现实等构成的网络环境;精神文化主要包括网络内容及其影响下的人们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其范围较为广泛;制度文化包括与网络有关的各种规章制度、组织方式等。这些要素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转换,显示出网络文化的特殊规律和特征。

从文化学的角度考察,网络文化所具有的鲜明特点是:

1.民主性。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相比,基于个人电脑的网络更富有民主性,它是异步传输与交互式沟通使得个人能够更从容地选择和吸纳信息,人们在面向世界的同时被尽可能地因兴趣、爱好、需要等而分化,弱化了个体对社团及他人权威的相对依附,使更多的个人和群体享受到民主和平等。同时,人们之间的交流也实现了平等,顺畅的电子邮件大大削弱了严格的等级观念,一个平民通过网络访问总统变得比以前容易许多;身处偏僻乡野的孩子也可能与城市的富裕子弟访问同样的知识源泉;教师和先辈也不再意味着一定比学生和晚辈持有更多的知识,因为后者在网络上获得的信息也可能使他成为某方面的权威。人类在走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金钱面前人人平等的艰难历程后,将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步入一个网络面前人人平等的新天地。

2.渗透性。有学者指出:“微电子革命引起的核心过程是信息渗透,即在所有领域内,越来越多的人类活动或者受到高技术信息机器的渗透,或完全为高技术信息机器所控制。”[2]网络自诞生以后,不仅其自身不断演进,而且迅速地与其他文化特质相结合,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文化丛,其应用渗透到教育、经济、政治、科技等众多领域。“当人们接受这些技术文化丛、文化群、文化集的时候,就会产生价值观念丛、价值观念群以及价值观念集。”[3](p.236)网络文化既能以物质的形态出现(如计算机硬件),又能以精神的形态出现(如电子信息),还能以制度的形态出现(如使用网络的有关程序)。它集文字、声音、图像于一体,构成一种主体化的传播形态,营造了一种平面化、标准化、形象化的“快餐文化”,消除了传播文化的深度模式,“在体裁上,产生一种距离的销蚀现象,其目的是为了获得即刻反映、冲撞效果、同步感和煽动性”[4],因此就具有更强的渗透性。

3.不可控制性。美国学者T·R·莫里森指出,未来社会将“没有一个机构和部门能够支配或控制信息流向”[5]。网络文化的不可控制性,首先表现为网络上运行的信息是公开的、共享的,只要通过一台联网的计算机,就可以接受或传播各种信息,其过程无需登记,完全匿名,因而其个体行为难以控制;其次,通过网络传播信息的人越来越多,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地区、民族,有不同的政治态度、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念,因此,网络信息五花八门,十分复杂;再次,网络传播是双向传播,信息的发布者与信息的接收者之间,在信息接收方接收动态信息的同时,就可以交流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信息,具有很大的自由度;最后,传统信息媒体如报纸、电视等都有一些“把关人”,所载信息皆为符合本阶级利益的内容。而网络传播则消除了“把关人”,人们只要找到网址就能随心所欲地浏览感兴趣的信息。这一现象已引起许多学者特别是教育学者的忧虑,鲁洁教授就曾提醒过,这些信息与学校信息相比,“可能是同质(指方向性)同度(指适应性)的、同质异度的、异质异度的,学校难以对社会信息的度和质进行调控”[6]。

4.国际性。网络采用世界统一的TCP/IP协议,统一的协议标准为在全世界范围的网络覆盖提供了可能和先决条件,以其影响的广泛性和深刻性创造着一种弥漫全球的国际文化形态。网络创造了一种可以进行全球沟通的“网络语言”,它能够超越空间的限制而把世界各地的人们联系起来,为建立“环球文化”提供了一种技术手段和物质载体。网络更新了人们的思维模式,当具有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网民共同使用着统一的网络语言进行相互沟通时,人们各自的民族文化特征非但不会成为沟通的障碍,而且会在交流中增进相互的了解和交流,从而突破了民族文化特征的局限,而赋予人们的思维以更大的国际性和包容性。网络还强化了“资源共享”的价值观念,只要进入网络系统,人们就可以超越社会制度、思想体系、阶级特征等种种局限而共享着丰富的国际信息,强化了以往人们在憧憬大同世界、资源共享的社会理想时的价值取向,并提供了一种现实的操作方法。

人类创造了网络文化,网络文化也影响着人类的社会生活,诚如一些文化学者所言,“它携带着自己特有的价值和意义渗透到人类活动的每一个场合、角落,并以非常的力量支配着人类的行为和观念。它无所不在,无所不往,万象纷呈,构成人间光怪陆离的迷人现象”[3](p.203)。大学生作为具有较高知识素养的青年群体,其传统的文化承袭较为薄弱,更少文化惰性,因此更具有文化变革的适应性,最易接纳文化潮流的时代变迁。清华大学的一项调查表明,网络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已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上网率为88.1%,上网学生的网龄平均为1.5年,大学生已步入网络时代。[7]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究竟有哪些影响呢?笔者认为,网络文化的特点决定了它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多层次、多角度和多方面的,呈现为积极和消极同时并存交错影响的矛盾状况,不能一概而论或简单作出结论。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积极影响表现为:

1.有利于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网络文化导致人类文化的大互补现象,全球的信息网络连通世界各地的人们,出现了跨国家、跨时空、跨民族文化传统的大交流,其特点将不仅是知识的传播,并能使人们在交流中产生思想的火花;网络文化的共享性特征使文化作为无形资产瞬间扩散到各地,使每个网民受益,达到了“文化增值”,也显示了文化的自身价值,激发了学生创新知识和探索未知的念头;网络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摆脱了对知识权威的从众心理,更有利于创造性的发挥;网络文化的高科技特点进一步使学生意识到脑力劳动和创造性劳动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培养创新能力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便于学生协同学习。协同学习是指学习者在与他人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学习。利用网络构成的协同学习环境,可以使多名学生不受地域的限制,好像坐在一起进行某种问题的讨论,实现指定内容的有效学习。大学生在这种学习过程中,不仅能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协作,培养自己的协同工作能力以及探索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网络还可使教育者和学生形成协同学习的模式,通过网络学习可向教育者提出问题,寻求辅导和答疑,教育者亦可向学生进行调查和询问。与教育者和学生的直接接触相比较,通过网络可避免由于直接面谈带来的种种不便,学生可更大胆、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而且这种接触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3.开阔大学生的知识视野,节约学习时间。网络文化是一种百科全书式的资源,有关政治、经济、教育、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信息的数据库充满在网络空间。学生一旦进入网络世界,只须具备一定的检索方法,即能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网络文化将地球上的不同地域之间的距离缩短为零,改变了以往接受知识的“滞后现象”,降低了学习成本,节约了学习时间。由于时空距离的大大缩短,人们为获取知识所付出的时间、精力、金钱也被减到最小,这是其它任何教育媒体所无法比拟的。

4.符合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大学生处于青年中期,亦是人的心理“断乳期”、自我发现期。他们的成人感和独立意识急剧增强,自我意识和行为的自主性比较突出。在网络环境中,大学生越来越认为,虽然他们在不断地接受教育,但却是依靠征服信息获得教育和知识的,而不是知识的消极接受者。事实也正是如此,网络文化很可能产生一种知识个性化的结果,学生既可以参考教育者和家长意见,但亦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或按照自己的价值观需要选择自己适合的知识结构。这样,学习自主化便会成为一种趋势,表现为自主选择课程、自主选择教师、自主选择教育内容、自主参加考试、自主决定学习进度和学习时间,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调动他们的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精神。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身心发展的消极影响表现为:

1.网络上瘾。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一种新的现代文明病——网络成瘾症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国外由于网络成瘾症的日益增多,已有很多地方办了电脑疾病门诊。一份对在校大学生的调查表明,几乎有75%的被调查者有网络成瘾的倾向。患有网络成瘾症的大学生上网后精神极度亢奋并乐此不疲,长时间使用网络以获得心理满足,上网后行为不能控制,或通过上网来逃避现实,并经常出现焦虑、忧郁、人际关系冷淡、情绪波动、烦燥不安等现象,严重危害了自己的身心健康。

2.信息污染。网络是一个信息的宝库,同时也是信息的垃圾场,有骗子、小偷、流氓,泛滥着色情、盗窃、诈骗等,网络犯罪的手段也是多种多样,如非法窃取机密情报、破坏他人数据、散布谣言或恶意诽谤等。这类信息在现代手段的包装下,快速传递给大学生,极容易对他们形成诱惑,从而导致一些犯罪行为。现在,防范信息污染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3.文化扩张。网络信息的全球化将加强多国间文化上的相互影响、相互冲击和相互融合。但是由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的长期存在和竞争,全球信息文化传递中的意识形态较量日益激烈。1993年9月,克林顿政府发表了“国家信息基础结构行动计划”,目的是为了开辟“思想战场”,用“自由、民主、人权”的价值观念去占领世界、统治世界,最终实现“思想的征服”。“新的信息技术的产生与设计虽然不一定局限于发达国家,但是发展中国家在技术上和经济上却主要依赖于发达国家。”[8]利用新技术制造可供贮存、选择的教育信息的专门技术,目前无疑只集中在少数几个发达国家手中。“拥有这种信息系统的大国或私营集团正是因为掌握了这些信息系统而具有真正的文化和政治影响力,而且尤其是对那些未受过任何教育,因而不会分析、理解和评议所获信息的人们具有这种影响力。少数国家几乎对全部文化产业的垄断及其产品在全世界广大公众中的日益广泛的传播对各种文化特性具有很强的侵蚀作用。”[1](p.28)这些网络信息集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和政治性于一体,图、文、声、像各种手段并举,使大学生一时难以识别,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影响,从而达到少数发达国家在社会主义国家培养“反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丑陋目的。

4.人际淡化。网络文化把世界联成一个纵横交错的整体,个体只要进入网络,就可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但人们面对的只是一台与网络“大机器”相联接的“小机器”,活动在“人—机—人”的相对封闭的环境里,这就使得人们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与他人、与社会接触的机会,容易加剧人们的自我封闭,造成人际关系的淡化。对师生关系而言,由于高等学校教学方式正发生某种根本性的变革,学生对新型学习方式的迷恋和对传统授课方式的反感将使师生关系日渐疏远;对学生之间关系而言,由于他们将大量时间用在人机对话上而疏远了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造成人际情感的逐渐萎缩和淡漠。有专家指出,即使网络能够使学生在网上与更多的人建立信息交流,但也不能代替学生最直接的生活体验,因为直接交流的方式比网上交流更复杂,更有人情味。

网络文化作为人类智慧的产物,不是也不可能是邪恶的力量。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仅仅是人们在对它的具体运用和传播中产生的,诚如汤因比所言:“一个文化因素,在它本土的社会体内本来是无害或是有利的,但是在它所闯进的另一社会体中,却很容易产生意外的、极大的破坏作用。”[9](p.269)在网络文化步入大学校园的今天,我们应该时时记住这位历史学家的忠告:“在文明的一般接触中,只要被侵入的一方没有阻止住辐射进的对手文化中的哪怕仅仅是一个初步的因素在自己的社会体中获得据点,它的唯一的生存就是来一个心理革命。”[9](p.275)

网络文化使得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社会环境更加复杂,但同时也为高校德育工作的发展和完善创造了新的契机。高校德育工作务必抓住时机,主动应对网络文化的挑战,善于借助网络技术实现自身的“革命”。

1.高校德育工作要实现教育观念的嬗变,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处在网络文化扑面而来的社会,高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帮助受教育者领会世界上各种现象的复杂性,获得一整套的知识和能力,学会正确地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以批判的精神对待大量流通的信息。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指出的那样:“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这种个人同他自己关系的根本转变,是今后几十年内科学技术革命中教育所面临的最困难的一个问题。”[10]当前,针对网络文化的特点,尤其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下列能力:自学能力,即教会学生自主学习。这种学习既可作为一种人生手段,也可作为一种人生目的。“作为手段,它应使每个人学会了解他周围的世界,至少使他能够有尊严的生活,能够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进行交往。作为目的,其基础是乐于理解、认识和发现。”[1](p.76)自护能力,即教会学生保护自己的身心健康,启发他们注意正常而规律的生活,调整精神状态,上网有节有度,时间不宜过长等。自辨能力,即教会学生自己辨析网络信息的能力。在培养学生具备网络使用能力的同时,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武装他们的大脑,能够分清西方国家文化扩张的本质。正如美国学者T·R·莫斯森所言:“大学的力量并不在它传播信息的方式上,而是体现在有助于挑选、阐释已获得的信息的方法上”自制能力,即教会学生克制自己,抵御各种诱惑的能力。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把网络作为知识的来源和学习的手段,而不是作为猎取不良信息的途径。同时,要引导学生具备一定的网络道德,使他们以自觉的态度进行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反省、自我批评,真正做到在网络文化面前的“慎独”。

强调网络文化环境中学生的自我教育,是否排斥教育者的作用呢?“在这方面,有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值得一提,即发展新技术丝毫不会削弱教师的作用,实际情况恰恰相反。”[1](p.35)“教师和学生要建立一种新的关系,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从此不再主要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1](p.172)网络文化环境中教育者的权威和作用不再建立在学生的被动与无知的基础之上,而是“唤起学生的兴趣、好奇心和个人热情;引导受教育者将其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使受教育者学会工作、研究、发明,学生参与教育过程。”[11]

2.高校德育工作要注重研究和思考,拓展高校德育的新天地。高校德育工作的“首位”地位,要求我们用现代科技知识与观念武装自己的思想,更好地按照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开展工作。无论网络文化给我们带来哪些社会思潮和思想文化的挑战,高校德育工作都要坚持以正确的理论引导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新的形势下,要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充分发挥德育工作的传统优势。当前,高校德育面对网络文化的渗透应该如何发挥扶正怯邪、激浊扬清的作用?如何运用网络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如何将网络文化和民族文化有机融合,深化学校文化的内涵等问题,都迫切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作出新的理论概括。

同时,高校德育工作要善于利用网络技术拓展新的领域,实现德育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首先要进一步提高校园网络基础设施的水平,加强校园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目前,很多高校存在着学生积极要求上网和网络设施欠缺的矛盾,网上信息内容较少,信息更新也较慢,高校应加快网络建设步伐,统一安排,扩大开放度。比如可在现行网络上开辟德育工作管理网站,将规章制度、经验材料、数据资料等信息输入网络,并可利用网络收集学生对学校事务的建议及学生关注的问题。高校亦可开发一些德育软件,把有关教育内容编成寓教于乐的电子软件,以吸引学生主动使用。高校还可在网上设立谈心室、开办电子刊物、举办网上征文等,逐步把网络建成重要的思想教育阵地。其次,要注意普及网络知识。清华大学在调查中发现,普及使用网络知识是接受调查的学生呼声最强烈的内容之一。学生都反映影响自身上网积极性和效率的主要障碍,是对网络缺乏详细的了解,而目前一些网络知识讲座,因缺乏系统而得不到很好的效果。[12]因此,高校应把网络培训作为一个经常性的建设计划,多组织一些网络知识讲座和选修课,或将网络应用渗透到有关课程,提高学生使用网络的水平。最后,要培养一支既懂思想教育艺术又懂网络技术的德育队伍。这支队伍应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正确的网络意识、精湛的网络技术水平、敏捷的反映能力和强烈的开拓进取精神。

3.高校德育工作要努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其教化陶冶作用。校园文化是以大学生为主要对象,以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具有校园特色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它虽然是一种区域文化和亚文化,但其对大学生的教育影响与网络文化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教育功能,是根据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对他们进行系统的思想灌输、高雅的审美熏陶和扎实的技能培养。而网络文化或多或少具有一定的随意性,主要是以一种潜在的、自然的方式影响和改变着学生的精神意识和行为习惯,与校园文化相比,规范性较为薄弱;校园文化集中体现着全体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它像一根无形的纽带,联结着全体成员,其长期形成的传统风气,实际上是一种潜在的物质力量,可以激励学生不断进取。而网络文化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未经选择,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先进思想与落后思想、积极观点与消极论调、对真善美的追求与对假恶丑的妥协混杂其中,对学生的影响具有积极与消极并存;校园文化具有有限的开放性,能够“帮助在文化多元化和多样性的环境中理解、体现、保护、增强、促进和传播民族文化和地区文化以及国际文化和历史文化”[13]。而网络文化则是全开放的,容易导致信息洪水泛滥,信息垃圾横生,使学生无所适从,良莠难辨。校园文化的这些教育优良,使它能够对网络文化的消极影响起着抑制作用,使学生获得较完全的道德观念,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并且可以使他们在形成观念、概念和相应的行为习惯后,能够对网络文化有所选择,抵制和消除其中的不良因素,寻找到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另外尚须指出的是,校园文化活动还有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大学生求知、求美、求乐的心理很强,他们精力充沛,活动能量大,不甘寂寞,渴望有丰富的文化生活。如果不多为他们开拓一些活动天地,他们在工作学习之后的能力便无处释放,很有可能在网络文化的诱惑下而迷恋成瘾,流连忘返。正如迈克尔所言:“青年文化的真相是青年把他们关于工作、家庭和未来方面的问题移植到自由时间中了。也正是由于青年缺乏权力,他们才用玩乐来解释他们的生活,着重于他们空闲的目的。”[14]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正可以满足大学生这方面的心理需求。

收稿日期:1999-10-10

标签:;  ;  ;  ;  

网络文化与高校德育_网络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