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新机遇,实施大开发,促进大开发&西部大开发理论研讨会观点综述_西部大开发论文

抓住新机遇,实施大开发,促进大开发&西部大开发理论研讨会观点综述_西部大开发论文

抓住新机遇,实施大开发,促进大发展——“西部大开发理论研讨会”观点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开发论文,大发展论文,研讨会论文,新机遇论文,观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了深入贯彻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加快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抓住历史性机遇,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共中央党校和中共陕西省委、省政府于2000年1月9日,在京联合召开“西部大开发理论研讨会”。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门的领导、有关方面专家学者和新闻界的同志共100 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陕西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贾志邦同志主持,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郑必坚、中共陕西省委书记李建国同志到会并讲话。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梦奎、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段应碧、中央党校副校长刘海藩、杨春贵等中央国家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以江泽民总书记关于西部大开发的重要讲话为指导,重点围绕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总体思路与发展战略、体制环境与政策措施以及陕西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

与会专家学者普遍认为,在世纪之交世界各国特别是各个大国都在抓紧确定和调整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作出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对国民经济布局指向和区域经济发展作出适时调整,是推进新一轮全国改革开放、加快发展的全局性战略决策,是一个振兴中华民族的宏伟战略。实现了这个宏图大略,其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军事的和社会的意义是难以估量的。首先,加快西部地区大开发,是落实邓小平同志“两个大局”思想和“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其次,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关系到我国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是逐步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最终实现各地区经济普遍繁荣和人民共同富裕的要求,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西部各项指标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加快西部地区的开发与发展,缩小东西部差距,进而实现小康和走向富裕,这既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第三,加快西部大开发,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加快西部发展,可以有效地保证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增长所需的物质资源;加大西部重要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提高人们消费水平,可以为全国特别是东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屏障,实现可持续发展。第四,加快西部地区大开发,是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政策作出的重大调整。西部大开发,有利于实现我国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区际间投入产出关联,为东部、中部地区的企业提供新的商机,为东部地区产业升级和资金技术、人才转移提供新的发展空间,从而有利于从整体上提高我国的经济实力。第五,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是保障边疆地区安全、巩固、加强民族大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经济基础。

二、西部大开发的总体思路与发展战略

会议认为,当前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关键是要抓住新机遇,实施大开发,促进大发展。一要抓住机遇,趁势而上,突出一个“快”字。要按江泽民总书记要求的“必须不失时机地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二要把西部大开发真正“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上”,明确一个“大”字。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全国的一个大战略、大思路,必须从这样一个高度来认识和把握。三要转变思路和方法,力求一个“新”字。江泽民总书记曾强调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开发西部地区,要有新的思路,充分考虑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新变化,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当前西部大开发要在两个方面有新的转变:一是开发内容和领域要有新的转变。由过去主要开发物转变为既开发物又开发人,且以开发人为主;由过去主要开发自然资源转变为既开发自然资源又开发教育、技术、信息、市场等各类要素,且以优先开发各类软要素为主。二是开发的方法和手段要有新的转变。由过去以计划经济和政府行为为主转变为以市场导向,以价值规律调节为主的开发方法;由过去单纯靠有形资本投入转变为既靠有形资本又靠无形资本投入为主的开发手段。四要多方联动,形成合力,突出一个“联”字。西部大开发有赖于大联合,形成合力:(1)加大中央政府政策投入、资金投入的力度;(2)推进东西部间的多层次、多形式的经济技术协作。包括东西联合和西西联合。东西联合,主要是能源、原材料产区与加工工业集中地区之间的联合;西西联合,主要是同质区域之间的联合,可以联合开发,综合利用资源,取得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促进西部区域整体优势的发挥;同时联合解决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共性问题,有利于实现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体化。

另有很多专家从不同角度针对“新思路”提出各自独到的见解。

开发开放相结合。有专家认为西部大开发,总的思路应是开发与开放结合起来:一是西部地区要重新认识自我,要把挖掘西部特色文化同开放融合起来,同时要让世界重新认识西部,大力宣传让世界人民喜爱、有西部特色的东西;二是西部开发要走自己的路,不能照搬东部沿海的经验,要抓住“两个区一条线”带动全局,即抓住贫困区和西部开放示范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三是西部地区要找准自己的增长点,搞特色经济,打特色品牌。

国有企业改革要攻坚。有专家提出西部地区国有经济占很大比重,国有企业的改革成效是关系西部大开发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加快西部发展应围绕如何放开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提出新思路,要从深入领会贯彻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入手,加大国有企业改革步伐。例如可通过减持国有股或变现国有资产等手段实现产权主体多元化,同时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外资经济,激活各种机构投资者和私人投资者的介入。

高新技术产业要领先。很多专家强调把发展高新技术支柱产业作为西部开发的大思路,认为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机遇,按照面向市场、发挥优势、有取有舍、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用先进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支柱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经济结构优化,使经济总量快速扩张,质量效益明显提高,使经济建设真正走上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上来。

农村包围城市。有专家把新思路的着重点放在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上。认为这三农问题应作为西部大开发的出发点、归宿点和中心环节,应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一切力量都应用在使农业、农村、农民走上市场化、现代化的路子上。因为西部地区的不发达主要表现在农村、农业和农民不发达,农民素质低、农村的环境等各方面落后及农业的不发展,因此必须从“三农”出发,要把先进的科技用在农业上,把人力、物力、财力用在搞农业上,把农业变成工业化、企业化经营,才能真正实现西部大发展,实现我国现代化的目标。

提高要素收益率。有专家从市场经济法则的角度提出提高要素收益率的发展思路。认为要素收益率低是造成西部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外流的主要因素,因此要从优化内外两个环境入手,通过采取税收优惠政策、调整产业结构改善效率等方式来提高要素收益率。

依据西部大开发的新思路,专家学者普遍认为,必须确立面向21世纪的跨越式发展战略。一是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要以生态建设为重点,把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放在突出位置,坚持生态环境建设与调整农业结构相结合,生态效益、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二是加快基础建设战略,不失时机地为西部大开发打基础、做准备。三是经济结构调整战略。对一、二、三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国有经济布局结构、国有企业组织结构、城乡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四是发展特色经济战略。坚持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把可以争取的跳跃式发展和符合条件的循序渐进结合起来。根据地区优势,发展各具特色的经济。五是人力资本开发和知识发展战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技术创新,充分利用知识、信息、教育、技术要素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六是全球发展战略。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全方位实施开放开发。七是西部开发要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紧紧围绕如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企业主体的作用来运作,采取多种形式动员和筹措社会资金,以企业化经营和管理方式为主导,努力培育新的区域开发机制。八是实行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相结合,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分清市场与政府调控的不同范围,有效地发挥两者各自不同的作用。

三、实施西部大开发的现实条件与政策选择

有学者强调,新中国成立后,在“一五”和“三线”建设时期,我国生产力布局曾两次向西部推进,目前是第三次“西进”。同前两次相比,这次西部大开发面临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有新的重大变化。从国际政治环境看,霸权主义、军事干涉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发展,但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从国际经济环境看,经济全球化、新科技革命和相应的经济结构调整这三大趋势,也将对西部大开发带来重大影响。再考虑中国加入WTO 步伐加快的新形势,西部大开发面临着能否做到“两种适应”和发挥“两种优势”的巨大考验:能否适应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和市场竞争的新变化,发挥自己在国内区域分工中的比较优势;能否适应国际经济“游戏规则”,发挥自己在国际区域分工中的比较优势。这两个“能否”归根到底就是一个问题:能否逐步探索出一条既适应国际经济发展趋势和国内产业转移趋势,又能充分发挥西部在国际、国内两种环境下的比较优势的发展新路子。

有学者指出,必须清醒地估计到,在新科技革命条件下,西部地区实现后发优势和跨越式发展的难度,以及西部地区传统产业面临的巨大压力,竞争优势进一步向拥有先进技术和创新能力的国家、地区倾斜的客观事实。因为,资源价格低本来是西部地区的重大比较优势,但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发展,用技术来替代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势头方兴未艾,这使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下降。加上目前发展中国家相继走上市场经济道路,都把劳动力密集型和低技术产品打进国际市场,造成全球性的初级产品价格下跌。这对产品加工层次低、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的我国西部地区无疑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与会者认为,国内改革和发展的新变化对西部大开发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经过20年来的开放开发,已得到较大发展,并积蓄了相当大的扩散能量。西部内陆地区,由于土地和劳动力价格比较低廉,投资环境有了明显改善,投资政策也日趋优惠,外商在沿海兴建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已开始出现向内地大批转移的趋势,这为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向西部内陆地区扩展提供了契机。我国南北边疆地带的内陆,经过数十年的开发建设,也已形成了可作为西部开发的经济中心。由于有了东部沿海地区20年对外开放的实践经验可资借鉴,我国对外开放已经具备由东部沿海地区向西部内陆地区转移的条件。必须抓住时机,加快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大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力度,逐步实现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心由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的战略转移,促进我国对外开放的纵深发展和西部地区经济的全面增长。

有的学者认为,既要高度重视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条件,抓住新机遇,又要充分估计西部大开发中的困难和挑战。当前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涉及利益关系的深层次调整,难度和风险增大。探索公有制经济和国有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有效实现形式,这是崭新的实践,没有任何现成经验可资借鉴。对西部地区来说,国有经济改革进程普遍慢于东部沿海地区,国有经济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对外开放程度低,国有企业困难程度深。这个问题就显得更加突出和尖锐。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东西部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进一步加剧,如发展速度上的差距拉大,发展水平上的差异不断扩大,经济总量空间分布不平衡等等。而且过去东部地区发展面对的是短缺经济,开发产品、发展生产和确定投资项目,基本属于短线定位,有一个广阔的增长空间。现在西部大开发面临的是外需拉动剧减,内需增长缓慢,通货紧缩趋向明显。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西部地区自身的资源条件相近,产业结构“同构化”较为突出,经济结构不合理的制约作用更加明显。在西部大开发中,怎样抓住机遇,根据市场法则和比较优势法则,确定哪些产业、企业和产品应当以我为主和重点发展?哪些应甘当配角加入主导产品的生产服务体系?哪些应该退出市场抽回资本去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这是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

有学者认为,总结2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一方面,西部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在发展上的差距,实质上是人才和人口素质的差距,教育和科技水平的相对落后以及由此带来人们思想观念落后、劳动者素质不高等问题,已成为影响西部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另一方面,也正是如此,西部地区的后发优势也是在于此。因为,只有加大对科学技术特别是教育的投入,解决人口素质低下和人才缺乏的问题,才能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才能从根本上开发西部,缩小差距。

与会者认为,当前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最重要的是树立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的精神状态。在认识和处理地区差距时,既要看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体制背景和政策调整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又要看到西部不利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环境等基础性因素对发展的制约和惯性作用;既要看到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的诸多外生变量,更要看到区域自身努力是最终起决定作用的内在动因。在西部大开发中,中央要调整区域政策,加大对西部开发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力度;要推进东西部合作,加大东部对西部的支持力度。但是,关键要靠西部自身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释放巨大潜能,将国家和东部的支持转化为自身发展的“造血”功能。

与会者认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要强调专门性:专门规划、专门体制、专门法律和专门政策,国家要制定适应大开发战略的相关政策和配套措施。第一,制定专门的西部大开发的宏观战略规划和若干子战略规划体系,为西部大开发提供科学指导和奋斗目标,描绘主要蓝图,提出扶持政策,安排开发体制,指导产业选择,明确力量组织,确立开发时序等等。第二,建立中央与地方优化组合、东部与西部紧密结合的专门管理体制。一是应成立对西部大开发进行领导和协调的、具有法律性、权威性的专门机构。二是明确规定全局性、战略性和长期性问题,形成统一规划、竞争有序的局面。三是中央财政突出地集中用于建设西部生态环境和高速公路、铁路、信息和航空网络。四是以市场经济和产业政策为导向,防止重复建设,实现经济布局合理和产业分工的区域协调。五是在已有的财税体制的基础上,建立专门的西部开发财税体制,中央对西部地区地方政府税收返还、体制补助和专项补助都要相应增加。第三,以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为主导,确立专门的人才吸引积聚机制和西部大开发国内外合作的科研体制,组织专门力量以实现科技创新,帮助西部地区解决开发人才奇缺问题。第四,建立专门的西部开发投融资体制。一是建立统一规范、公开透明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体制和西部开发促进基金、专项基金。二是统一发行西部大开发的国家或地方债券。三是设立专门的西部开发银行。四是大力支持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和股份制企业境内外上市。五是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促进社会投资的大发展。六是吸引外资参与西部大开发。第五,建立专门的优惠政策体系,包括产业政策、区域政策、投融资政策、对外开放政策、内部联合政策、人才政策、科技政策和教育政策等等。第六,建立专门的法律保障体系,实现西部依法有序地科学开发。

四、陕西在西部大开发利用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与会者认为,实施西部大开发对西部各省区发展来说,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抓住这个机遇,就抓住了世纪性的发展主动权。陕西省是西北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相联的门户,具有承东启西、联结南北的区位优势,是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和“第一阶梯”。这就决定了陕西在西部大开发中先期启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决定其赢得新世纪大发展主动权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同时也要求陕西树立比其它省区更加强烈的机遇意识,以前无古人的宏伟气魄抢先走第一步棋。陕西省的科教优势、能源优势、旅游优势与东部经济发展有较强的互补作用,且最有可能率先转化为产业。省会西安作为西北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可以在西部大开发中发挥多种服务功能。因此,在区域布局和开发步骤上,陕西有条件成为西部大开发的一个重点。

标签:;  ;  ;  ;  

抓住新机遇,实施大开发,促进大开发&西部大开发理论研讨会观点综述_西部大开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