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咽合剂对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吴小娜,王燕

(山东省平度市中医医院 山东 平度 266700)

【摘要】 目的:探讨利咽合剂用于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2015年于本院确诊为慢性咽炎并采用利咽合剂口服联合雾化吸入治疗的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于本院确诊为慢性咽炎并单独用利咽合剂用雾化吸入治疗的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疗程均为3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咽喉干燥、咽痒、异物感以及咽微痛患者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率(50.0%)和总有效率(90.0%)均高于对照组(32.5%,7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利咽合剂用于治疗慢性咽炎,口服联合雾化吸入相比于单纯口服取得了较高的临床疗效,改善了患者临床症状,且具有较好的临床用药安全性,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 利咽合剂;慢性咽炎;雾化吸入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2-0085-02

慢性咽炎是常见的一种多发性呼吸系统慢性疾病,病因复杂,现代医学认为可能与上呼吸道慢性炎症刺激等相关[1]。慢性咽炎常规治疗为抗生素类药雾化吸入的方式,此外还可应用质子泵抑制剂,但有效率不高,时间长[2]。祖国医学称慢性咽炎为“喉痹”,认为主要病因属脏腑亏虚,阴阳失调。近年来研究显示,利咽合剂对于喉痹的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3]。本文通过选择本院应用利咽合剂联合雾化治疗慢性咽炎的患者,分析利咽合剂对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2015年于本院确诊为慢性咽炎并采用利咽合剂治疗的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23例,女17例;年龄19~63岁;平均39.6±13.8岁,病程5个月~7年,平均病程3.6±1.8年。同时选择同期于本院确诊为慢性咽炎并用雾化吸入治疗的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20~61岁,平均36.3±12.6岁,病程4个月~8年,平均病程3.8±1.3年。纳入标准:患者符合中华医学会于2009年编著的诊断标准,同时符合2003年由王世贞主编的诊断标准中的慢性咽炎诊断标准,为阴虚血疲型主证;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排除慢性咽炎伴扁桃体肿大患者或其他慢性喉部疾病患者,排除伴有下呼吸道慢性炎症患者,排除对本药过敏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以及合并有心、肝、肾等系统等严重疾病患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单独利咽合剂雾化治疗,观察组采用利咽合剂口服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处方:玄参12g,石斛12g,牛蒡子6g,麦冬12g,黄连12g,牛甘果9g,桔梗6g,赤芍9g,木蝴蝶6g,梧梗3g,甘草3g,蝉蜕3g,用纱布包裹所有药物,入500mL水中泡半小时后,煎半小时,餐后服用,每日1剂。雾化治疗方式:将利咽合剂处方,与口服煎煮方式相同,煎煮后,将汤药冷藏保存,雾化吸入时取部分(4ml)注入氧气雾化装置,随后将氧气开至6~8L/min,将汤药雾化,通过吸入的方式给药,每周雾化5次。所有患者经治疗3个月后观察疗效。

1.3 评价标准

对用药效果进行统计分析,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组。显效是指用药后1个月症状和体征均显著改善,3月后消失,3个月内无复发。有效是指用药后1个月症状和体征减轻,3月后部分症状体征消失。无效是指用药1个月内症状无减轻,体征无明显改善。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慢性咽炎症状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咽喉干燥、咽痒、异物感以及咽微痛患者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慢性咽炎属于一种顽固性慢性呼吸道疾病,病因复杂,较难治愈[4]。临床治疗主要以抗生素雾化吸入为主。祖国医学的逐步发展,在慢性咽炎治疗过程中取得了一定进展。利咽合剂处方具有滋阴润燥、养胃生津、清热利咽、祛痰舒肝和胃等功效[5]。因此本研究分析了利咽合剂对慢性咽炎的功效。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咽喉干燥、咽痒、异物感以及咽微痛患者少于对照组,且显效率(50.0%)和总有效率(90.0%)均高于对照组(32.5%,72.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综上所述,利咽合剂用于治疗慢性咽炎,口服联合雾化吸入相比于单纯口服取得了较高的临床疗效,安全性高,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蒙慧菊,梁逸,何月洁等.慢性咽炎的治疗与预防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3,34(12):1221-1225.

[2]胡幼红.中医药治疗慢性咽炎研究概况[J].中医研究,2006,19(1):56-57.

[3]郑志文,朱碧媛.清咽合剂利咽、抗炎和止咳作用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5):786-790,849.

[4]张颖,贾育新.慢性咽炎的中医证治规律研究[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5,(1):52-55.

[5]涂小红.利咽合剂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4.

论文作者:吴小娜,王燕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6

标签:;  ;  ;  ;  ;  ;  ;  ;  

利咽合剂对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吴小娜,王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