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位置教学设计论文_王瑞兰

认识位置教学设计论文_王瑞兰

山东省昌邑市实验小学 261300

一、学生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区分左右的知识,对前后、上下、正反的理解积累的经验也比较多,并很容易区别开来。但是对于左右的相对性,学生理解起来是有难度的,这也是本节课特别需要注重的地方。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起始阶段,教学内容里的“上下,前后,左右”这三对方位正好对应着三维空间的3个方向,所以本单元也是今后继续学习“图形与位置”的重要基础。

三、教学目标

1.在游戏的过程中,感知左、右这两个方位,初步掌握判断左、右的方法。

2.能按左右的方位要求处理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左、右等词语描述物体所在位置,发展初步的位置观念。

3.让学生经历在现实情景中描述或交流物体间位置关系的活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四、教学重点

能熟练地分辨左右的位置关系,并能描述物体间位置的关系。

五、教学难点

理解左右的相对性。

六、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趣。指鼻子眼游戏:师(谈话引入):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做个小游戏,谁想来参加?师:这个游戏的名字叫指鼻子、指眼睛,同学们请把食指放在鼻子上,听老师的口令,看哪位同学动作最快(老师说学生指)。师:好了,刚才这个游戏同学们动作都很快,现在老师想增加点难度,大家再来试一下,好吗?生:好!师:这次我们加上方位来指,看哪个同学反应最快。

【设计意图:游戏最贴近学生的生活,由游戏入手巧妙引入课题,让学生从玩游戏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解决问题,体验左右。

(1)调查学生的知识基础。师:在生活中,你是怎样区分左右的呢?【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自由发表意见。】生:我用右手写字,我写字的手是右手,不写字的手是左手。(多让学生说)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分辨左右的好方法确实不少,听了他们的介绍你能分清左右了吗?

(2)教学左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课件出示生活中既定的左右,进行教学:左右手写字的习惯,过马路靠右行的习惯,在中国汽车方向盘的位置,手表一般都戴在左手,中国的握手礼是伸右手与对方握手。

(3)左右小练习,在游戏中找自己身体上的左右。【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辨认,熟悉左右。】

(4)指导学生用“左、右”描述位置。师:请认真观察,回答:_____在张扬的左边。_____在张扬的右边。师:还想说点什么?师:刚才小朋友们说得都非常好,下面老师想和小朋友们做个游戏。请小朋友们看大屏幕:数学书的左边是练习本,数学书的右边是铅笔盒。师:同学们摆得又快又对。还想说点什么?生:练习本在左边。生:练习本在数学书的左边。师小结:所以说我们在用语言表达的时候一定要说清楚谁在谁的左边、谁在谁的右边,这样大家才会明白。

师:那现在咱们再来做一个游戏。规则:听老师口令做动作。师:你有什么发现吗?学生自由说。师:挥挥你的右手,看看你的右边在哪里?向后转,再挥挥你的右手,看看这次你的右边在哪里?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指名学生说。师小结:对,小朋友们理解得不错,因为我们是面对面,方向相对,所以举起的右手的位置正好相反。

【设计意图:让学生去体验、感悟其中的奥秘,最后通过转身验证让学生明白:方向不同,左右也就不同。】

3.巩固练习——扩展。认识上、下、前、后。

(1)师:好!刚才小朋友们表现得都非常好,下面我们再一起来看这幅图,请回答:松鼠在小鸟的___面。松鼠在兔子的____面。生:松鼠在小鸟的上面。松鼠在兔子的下面。师:这样的位置关系用“上下”描述。板书:上下。师:松鼠对小鸟来说是在下面,对兔子来说是在上面。所以,上下是相对的。下面请小朋友们看看咱们的教室,能用“上下”来说一说吗?生:灯在我们的上面。师:反过来说,我们就在灯的下面。(老师跺跺讲台)生:老师在讲台的上面。师:反过来呢?生:讲台在老师的下面。

(2)师:刚才用“上下”进行了描述,下面这幅图应怎样描述?

生:前后。板书:前后。师:小同前边有( )人,后边有( )人。师:请大家用“前后”说说咱们班同学的位置。生:我在张弛的后面,在方浩诚的前面。师:说得很完整。对张弛来说,宏宇在后面;对浩诚来说,宏宇在前面。可见前后也是相对的。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对上下前后方位已经熟知,通过情境图直接引入,可以提高课堂的实效;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对方位知识的记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大家的参与积极性。】

4.课堂小结。师(出示课件):下面请同学们告诉老师,你们今天都学会了什么?(引导学生谈收获)生:上、下、前、后、左、右。生:上下、前后、左右都是相对的。我们最后再做一个游戏,听老师的口令。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教学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初步的归纳整理,目的是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一个系统的、具体的认识,通过游戏再加深一下认识。】

论文作者:王瑞兰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4月总第18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9

标签:;  ;  ;  ;  ;  ;  ;  ;  

认识位置教学设计论文_王瑞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