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机构投资者角色的再认识--市场负担不起的光_股票论文

对机构投资者角色的再认识--市场负担不起的光_股票论文

机构投资者作用的再认识——市场不能承受之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再认论文,不能承受论文,作用论文,市场论文,机构投资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机构投资者的正面作用毋庸置疑,集中体现在参与国有企业的改制、上市筹集资金、优化资源配置、参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维护市场稳定和金融产品创新等方面。但由于目前我们的国情决定机构投资者所面对的市场是不尽完善的市场,一方面,市场制约甚至扭曲机构投资者的作用,另一方面,机构投资者利用市场的缺陷、蓄意违规违法的行为时有发生。综而观之,机构投资者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

一、不厚的幕布:证券公司传统业务对市场的冲击

证券公司是中国出现的最早的一类机构投资者,其发端甚至早于证券交易所的成立。券商的传统业务主要有投资银行、经纪、资产管理等三大块。证券公司利用承销业务为国有企业上市筹资服务,通过经纪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活跃市场,并从中获取一定的利润。从公开披露的信息看,大量的数据和事实表明传统业务的非规范化操作导致诸多问题并直接削弱证券公司的正面影响。

1、投资银行业务

投资银行业务主要是帮助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发行股票、推荐企业上市和企业并购的财务顾问工作。应该说证券公司作为机构投资者在证券市场中起的帮助国有企业改制上市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投资银行人员的工作来实现的。投资银行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前景。尽管投资银行领域发生的“PT红光案”和“大庆联谊案”具有典型的意义,但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已不限于投行和证券业自身。

PT红光案和大庆联谊案:

红光案:

1)编造虚假利润,骗取上市资格。红光公司在股票发行上市申报材料中称1996年度盈利5400万元。经查实,红光公司通过虚构产品销售、虚增产品库存和违规账务处理等手段,虚报利润15700万元,1996年实际亏损10300万元。

2)少报亏报,欺骗投资者。红光公司上市后,在1997年8月公布的中期报告中,将亏损6500万元虚报为净盈利1674万元,虚构利润8174万元;在1998年4月公布的1997年年度报告中,将实际亏损22952万元(相当于募集资金的55.9%)披露为亏损19800万元,少报亏损3152万元。

3)隐瞒重大事项。红光公司在股票发行上市申报材料中,对其关键生产设备彩玻池炉废品率上升,不能维持正常生产的重大事实未作任何披露。中兴信托和中兴托管分别作为红光的主承销商和财务顾问,在明知该公司亏损的情况下,仍然向证监会报送了虚假的上市材料。

大庆联谊案:

大庆联谊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其前身是大庆联谊石油化工总厂,始建于1985年7月。1996年经省体改委批准成为股份制企业,1998年与大庆市三环公司合并,组成大庆联谊(集团)公司。现有职工1.28万人,总资产22.7亿元,年产值8亿元。

为了申报上市,谋取巨额募集资金,从1996年开始,大庆联谊石油化工总厂不择手段,通过地方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和中介组织,进行一系列弄虚作假、欺诈包装活动。

1996年下半年,大庆市体改委向省体改委请示成立联谊公司,将请示时间倒签为1993年9月20日。黑龙江省体改委1997年3月20日批复同意,将批复时间倒签为1993年10月8日。1997年1月,大庆市工商局向大庆联谊公司颁发营业执照,将颁发时间倒签为1993年12月20日。

为大庆联谊公司上市提供审计的哈尔滨会计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意见书的万邦律师事务所在知情的情况下,为大庆联谊公司出具了内容虚假的审计意见书、法律意见书。

主承销商申银万国证券公司隐瞒真实情况,向中国证监会报送了含有虚假信息的文件。1997年3月,黑龙江证券登记有限公司向中国证监会提供了虚假股权托管证明和虚拟法人股金、资本公积金、虚假企业的报告;为通过有关部门的审核,大庆联谊公司虚报1994年至1996年企业利润1.6176亿元,并将大庆国税局一张400余万元和缓交税款批准书涂改为4400余万元。

两案均在中国证监会实行额度控制及审批制的背景下发生。《证券法》第十三条、第五十九条和第六十三条分别规定:为证券发行出具有关文件的专业机构和人员,必须严格履行法定职责,保证其所出具文件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公司公告的股票的发行文件必须真实、准确、完整,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承销的证券公司公告招股说明书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致使投资者遭受损失的,证券公司应承担赔偿责任,证券公司的负有责任的董事、监事、经理应承担赔偿责任。

众所周知,投资银行业务从事的是证券一级市场业务,其主体为证券公司和上市公司。就其涉及的机构和业务内容,可谓资本市场的基石,基石不稳,证券市场自不可正常发展。一些机构为小利,一己为私、当前利益而不顾资本市场的大局、长远利益的行为,终将为市场否定。消除此类事件的负面影响要求建立必要的业务内部控制制度和有利的一线监管体系。

2、经纪业务

券商的经纪业务收入情况和证券营业部的业务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息息相关。证券营业部的收入来源主要是佣金收入和保证金息差收入,主要风险是交易差错风险和违规风险。证券营业部是连接资金的提供者——投资人和股票的提供者——交易所的传统通道。由于证券营业部直接面对投资者,所以其业务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直接影响投资者的投资信心,营业部在资本市场中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与此相对应,证券公司营业部的违规违法行是对投资者的信心直接产生影响。

1998年3月,某举报信举报国泰证券公司昆明营业部总经理余卉同云南南山企业公司经理刘朝坤合伙,把昆明营业部为客户代保管的有价证券7000多万元挪到银行,为刘朝坤做抵押贷款,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后经昆明市检察院立案查实。该案涉案金额高达21.9亿元,是目前我们国家证券市场涉案金额最大的一个,采取违规、违法手段可谓集证券业内违法手段之大成:第一种,签订虚假的抵押贷款,没有抵押物,就把款挪出去;第二种,签订虚假的证券回购协议,实际上没有发生证券买卖,把公款挪出去;第三种,国泰昆明营业部把为客户代保管的有价债券,挪出去给刘朝坤到银行抵押贷款;第四种,没有任何协议,直接把款从国泰证券公司昆明营业部,付到省外刘朝坤用于申购新股的账户上去,供刘朝坤进行网下一级市场的申购股票活动;第五种,在电脑网络上以直接透支的方式,把款挪用给刘朝坤,进行网上的一级市场股票申购。

这些违规、违法的方式中国证监会早已明令禁止,在1996年就作出规定,各证券经营机构不得透支申购股票,也不得为客户进行透支申购;1993年4月,国务院发布了《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其中第七十一条明确规定,证券经营机构不能为股票交易提供融资;《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明确规定,挪用客户保证金是违规的行为。

这起案件充分说明了证券营业部业务的复杂性和风险性。

3、资产管理业务

证券公司的资产管理业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自营业务和客户资产委托管理。自营业务一直是证券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客户资产委托管理则是证券公司最近几年才开始开展的新的业务。

在证券业内一直有一句话,叫做“经纪业务养家,投行业务挣名,自营业务挣钱”。可见自营业务在证券公司业务之中的重要地位。但是在证券公司方面从来都是对自营业务讳莫如深。这样做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保密原则的需要,另一方面则可能是有些是属于灰色地带不可触及,严重者甚至违规坐庄。

海通证券炒做上海石化

集中大量资金,操纵市场

1996年10月7日,海通公司持有上海石化股票为795.6万股,当日收盘价为4.89元。从10月8日开始,该公司持续大量买入上海石化股票。8日至11日,分别买入3138万股、2449万股、3959万股、3265万股,占当日市场该股票成交股数的比例分别为42.6%、31.6%、21.8%,持仓量达到7889万股。这4个交易日该股票的收盘价分别为5.03元、5.14元、5.48元、5.99元。另外海通公司在大量自营上海石化股票期间,曾有30个交易日以自己不同的账户对该只股票作价格、数量相近,方向相反的交易。例如10月10日,该公司用12个账户实入3959万股,同时用另外2个账户卖出3714万股;14个账户的买入卖出指令在当日14时9分58秒到14时50分55秒内连续打入,并在14时52分55秒前全部成交。

从商业银行场外拆入资金炒股

1996年9月至12月,海通公司从有关商业银行累计拆入资金25.6亿元,其中:工商银行上海分行9.1亿元,光大银行上海分行9亿元,交通银行上海分行4.3亿元,日平均占用拆入资金3.2亿元。

从工商银行上海分行、中央登记结算公司透支

海通公司利用上海证券中央登记结算公司清算规则的漏洞,从工商银行上海分行证券清算账户透支。1996年9月至12月,该公司在清算中连续巨额透支。10月下旬,该公司日均透支余额在12亿元左右,11月日均透支余额在10亿元。

广发证券公司违规炒作深圳南油物业股票

集中资金操纵市场

1996年4月以来,广发证券公司以153个个人名义开设自营账户炒作南油物业股票,成为炒作南油物业股票的庄家。1996年10月24日,广发证券公司利用自营账户开始分别大量买入南油物业股票,持仓量由10月17日占总股本的14.29%,增加到23日的18.3%,达2086.7万股。11月23日,广发证券公司再次大量建仓,持仓量达到2684.4万股,占南油物业总股本的23.6%。

广发证券公司在用自营账户买卖南油物业股票时,共动用资金5.4亿元,并使用不同的账户对南油物业股票作价格、数量相近、方向相反的交易,拉高股票价格。据统计,1996年10月11日至11月29日,广发证券公司通过自营账户之间自买自卖南油物业股票3365241股,使该只股票价格由8.55元上升到20.49元,涨幅达1.4倍。12月2日至12月29日,广发证券公司再次自买自卖南油物业股票5065946股。从1996年10月11日至12月30日该公司自买自卖南油物业股票总计达14324982股。由于买卖量大,笔数频繁,价量配合明显,广发证券公司实际上操纵了南油物业股票价格的涨跌。

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炒做陆家嘴:

集中资金操纵市场

申万公司于1996年9月8日至14日四个交易日买入陆家嘴股票超过300万股,买入的日成交量超过该只股票市场成交量的80%;买入价由9月7日的42.18元提高到16日的45.33元;此后,申万公司从10月17日至23日七个交易日中,连续抛出陆家嘴股票,其中17、21、22日的卖出量超过该种股票市场日成交量的50%,17日达60%;24、25日连续以平均47.04元至47.72元的价格,分别买进292.9万股、258.2万股,分别占当日市场成交量的77%、87%;28日至31日又连续抛出。在这一阶段内,该公司累计买进陆家嘴股票2684.5万股,卖出1387.7万股;从10月3日起,申万公司曾连续数日以自己不同的账户对陆家嘴股票作价格、数量相近、方向相反的交易。

从商业银行场外拆入资金炒股

申万公司曾分别从工商银行上海分行、光大银行上海分行场外拆入巨额资金用于炒股,从工商银行上海分行日平均拆借余额1996年10月份为22935万元、11月份为37333万元;从光大银行上海分行日平均拆借金额10月份为11451万元、11月份为54833万元、12月份为18709万元。该公司1996年9月至12月,从上述两个分行累计拆入资金达75.1亿元,日平均拆借38450万元。

从工商银行上海分行、中央登记结算公司透支申万公司利用上海证券中央登记结算公司清算规则的漏洞,从工商银行上海分行证券清算账户透支。日平均透支金额,1996年9月份为5.8亿元,10月份为8.3亿元,11月份为9.1亿元,12月份为0.9亿元。

上述案件对市场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表面上看,坐庄行为起到了活跃市场的作用。但1996年、1997年机构对大盘进行透支炒做,直接后果是1997年下半年到1999年的两年熊市调整,妨碍了资本市场资源配置、价格形成与发现的功能。同时,由于违规坐庄行为通常涉及到商业银行的资金往来,而资本市场中股票价格的扭曲随之放大银行的运营风险,直接影响到金融和经济的安全。加上贷款额度的限制,对非生产性的股票投资资金的倾斜造成生产资金的紧缩。在高额市场利润的诱导下,企业生产性资金(包括银行信贷资金)流入股市,从而进一步催生股市泡沫。就其根本,资金推动型的坐庄行为一般存在一定的炒作周期,随着出货阶段的到来,中小机构和众多的散户深套其中,因此,凭借资金、信息、股票等优势形成的坐庄行为对市场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觑。

二、其实难副:证券投资基金的三大疑问

证券投资基金是国内近两年才出现的一种新的投资工具。目前基金主要投资于国内的股票和债券。其主要的盈利方式一是通过投资股票和国债从中取得利息和分红收入,另外一种是通过买卖股票和国债从中获取差价收入。证券投资基金作为我国机构投资者的主力军,在证券市场中的作用不可否认。但是在市场中众多不规范现象存在时,作为以投资者利益最大化为宗旨的投资基金是否能够起到像国外成熟的基金起到的作用、能否抵御目前市场上的那种低风险高收益的违规利益,则是摆在基金和众多机构投资者面前的又一命题。

稳定市场——遥不可及的重负

证券投资基金在正式推出时被管理层和众多的媒体赋予了一个任务——稳定市场。稳定市场是指股市运行稳定,或指股指或股价维持大致不变或不发生超过正常幅度的震荡。如果股指或股价基本不波动或波动幅度较小,基金如何从股票交易中获得差价收入,又如何以其收益水平来吸引基金投资者?或者说,目前投资国内的股票市,基金收入只能来自于股票买卖差价,买卖差价越大则收入越多,而股票买卖差价的形成,又只能发生在股市的震荡中。所以,基金自身的盈利性要求与股市稳定之间存在背悖。《基金黑幕》的作者通过对基金交易行为研究得到的结论是,无论大盘在盘整期还是上升和下降期,总有近三分之二的基金处于减仓状态。而减仓的原因是基金分红的压力、调整持股结构、对后市看法谨慎。从减仓的原因看,基金并没有考虑稳定市场的作用。该文的作者通过对上海市场的交易日(指单日上海综合指数涨跌超过30-40点)的基金交易情况作的分析,得到的结论——基金在指数盘整和下跌期的事件日时的表现为净卖出;在指数处于上升期的事件日的基金的总体交易情况是净卖出。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基金在作者研究的这段时间内并未表现出稳定大盘的作用。

从全球的情况看,在某些条件下,基金不仅不能稳定股市,而且可能给股市及其他金融市场造成严重冲击。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虽有内在经济原因,但直接原因与索罗斯的基金运作及其他国际性基金的跟进,是分不开的。此后,索罗斯等国际性基金对香港金融市场的“攻击”,则直接暴露了这些国际性基金的逐利本性。可见在逐利性的驱使下,投资基金是不会承担这种所谓“稳定市场”的作用的。

有人提出,从中长期来讲,由于基金的人才优势、信息优势,可以发挥专家理财的优势,采取分散投资的方法,进行理性投资从而引导中小投资者放弃投机的理念,最终引导市场走向理性,理性的市场应该是稳定的。这种推论的前提是“专家理财和分散投资风险”,这就引出另一个问题——基金经理是理财专家,基金能分散风险吗?

倡导理性——愿望与现实的差距

有人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国内大部分投资基金在1999年至2000年的净值增长率高于当年的指数上涨幅度。因此而得出结论,国内基金管理人员具有专家水准。基金净值的增长是一个静态的指标,以此为依据,来证明基金管理人员具有专家水准,就引出了一个问题——净值怎样形成又是如何增长的呢?

在《基金黑幕》这篇文章中得到:大部分基金都发生了“对倒”的行为。对倒方式有两种,一是自身对倒,一是双向对倒即统一基金管理公司下属的两个基金间的双向倒仓。对倒的目的有两个,一是通过制造虚假的成交量,方便基金出货,二是通过对倒来达到提高净值的目的。在文章中提到的还有“博时基金管理公司和国泰基金管理公司存在较多的双向对倒,主要是由于在研究期间均有一只新基金入市,可以通过‘旧减新接’的方式减轻原有基金的仓位压力。博时和大成管理的基金还存在着较多的自身对倒行为。”在《基金黑幕》出台的时候,还没有第三方证据表明基金确实存在这种行为,但是在3月24日的报纸上公布的证监会的调查结果显示:“十家基金管理公司中,未发现异常行为的有两家,异常交易行为较轻的五家,大成、长盛两公司的异常交易行为数量接近或超过平均水平,博时公司的异常交易行为数量明显突出。”这已经证明了基金确实存在较严重的对倒行为,而通过对倒是可以提高股票价格,股票价格提高将直接导致净值的增长,尤其是基金重仓的股票更会大大增加基金的净值。

净值的提高还有另一个手法,就是依靠在一级市场认购的股票,在持有期一到,即在市场上抛售。相比第一种对倒提高净值的手法,这种手法简直是再简单不过了。这一方法在《基金黑幕》也有提到“基金参与配售的新股17只,除了两只新股,参与交易的基金均是连配售上市日抛出股票”。另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基金泰和巨资参与认购青岛啤酒的A股增发”,用了100万元的保证金,参与网下认购10亿股,最后配售到3300万股,短短的时间内获利7000余万元。最近发生的众多基金申购深高速的行为,属于典型的“青啤事件”的翻版了。

基金应是理性投资的倡导者和行动者,但是在市场渐趋规范的今天,基金之中依然弹出失谐的音符,可见现实与愿望之间的差距。

参与法人结构的治理——有心无力的架构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是股份制改革的重要目标和上市公司业绩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总体上还是以国有股为主导,中小股东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对大股东形成有效制约。在这种情况下要能形成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必须有机构投资者的介入,有人将这一重担寄予基金,希望他们能够像国外的基金一样成为公司治理结构调整的主力军。

在《基金黑幕》这篇文章中提到了一个命题——“独立性”一个摇摇欲坠的幻觉。作者在论述基金的定位时,认为“如果基金发展成为股东或发起人服务时,那基金的独立性就很成问题。作者还指出“由于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多是由证券公司发起,其独立性较差,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与其发起人共同建仓的行为。其中,南方管理公司的基金天元和开元的独立性较差,在南京高科、飞乐股份、江苏工艺等重仓股上,与其发起人南方证券存在着共同建仓的行为;博时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基金独立性也较差,与第一食品等存在着共同建仓的行为;国泰管理公司、长盛管理公司、华夏管理公司、大成管理公司的独立性相对较差;华安管理公司、嘉实管理公司、鹏华管理公司的独立性较好;富国管理公司的汉兴和汉盛在泰山旅游上存在着高位买入股票,其独立性也较差。”由于我国证券投资基金都是以证券公司为母体,基金与发起人的关系过分密切,公司的决策人员主要来自于券商的高层,交易经理大多来自于券商自营盘的操作人员。

从上面的问题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就是基金管理公司本身的法人治理结构不够健全。“尺子之所以具有丈量的功能是因为尺子本身具有刻度”。基金公司参与法人结构的治理既需外部法律环境的成熟,又须基金自身结构的改善。

三、珠目之混:三类企业和民营企业投资的变异

自证券市场产生之日起,国家对民营企业入市就没有做过明确的限制,民营企业也是较早的机构之一。但是对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上市公司进入证券市场的政策却是随时间推移有过较大的变动。在1997年以前,对这三类企业入市没有明确的禁止和许可规定,由于1996年、1997年股市的火爆,引起了管理层对于泡沫的担忧,所以明令禁止三类企业进入证券市场。这一禁令直到1997年的7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股票发行方式的通知》,对公司股本总额在4亿元以上的公司,采取对一般投资者上网发行和对法人配售相结合的方式发行股票。在《通知》中,首次规定“与发行公司业务联系紧密且欲长期持有发行公司股票的法人,成为战略投资者”,并对战略投资者的具体特点有详细的规定:一是与发行公司业务联系紧密;二是出于长期投资目的而较长时间地持有股票,一般至少半年时间;三是投资行为相对公开,大宗买卖及时公告,规范操作;四是具有相当的资金实力,且持股数量较多。《通知》中,证监会还规定“三类企业”即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控股的企业、上市公司可以参与配售、成为战略投资者,打破了以往我国禁止国有企业、国有资产控股公司和上市公司入市的规定,为证券市场引入了潜在的战略投资队伍。

有一种理论认为,三类企业和民营企业入市的目的、动机、方式将不同于证券投资基金和证券商,证券投资基金和证券商入市的主要目的是取得证券投资收益,而企业是否入市则取决于是否能有效提升其实业投资效率,股票投资收益至多是其主业利润的补充。

企业尤基是民营企业在市场上非常活跃,并购活动非常频繁。也有一些企业通过并购实现了企业的跨越式发展,企业资产规模急剧扩大。但是是否真的通过并购实现了提升实业投资效益,股票投资收益真的不是其入市真正的目的吗?购并者和战略投资者的进入能够改善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吗?

变异的战略投资者

从首钢股份首次进行法人配售开始,战略投资者作为一支重要的投资力量进入一级市场。以参与配售的上市公司为例,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至今有63家上市公司参与法人配售,由此带来的隐性收益达17亿元,平均收益率高达89.46%。面对如此可观的收益,形形色色的战略投资者自然趋之若鹜。而且完全违背了战略投资的原则,投机本性显露无疑。主要体现在持股时间越来越短,最初发行的首钢、三九医药的战略投资者持股都在1年以上,而后发行的公司其战略投资者持股期越来越短,普遍缩短为6个月,一般法人配售的持股期只有3个月。还体现在到期就抛售,对市场造成较大冲击。宝钢股份向证券投资基金和一般法人投资者配售的近9.4亿股股票上市日的股票价格走势充分说明这一点。在宝钢上市当日大盘的走势比较好,但是由于宝钢出现大量抛盘,股价最低曾经探低到5.35元,这是一个跌停板的价位。到收盘时,宝钢股价还是下跌了6.9%以上,全天平均成交价为5.53元,总成交3.76亿股。使大盘在当日走势出现跳水。考虑到宝钢已上市流通股只有4.5亿股,可看出基金或者一般法人之类的机构投资者在大肆抛售。三九医药配售给部分战略投资者的新股上市。也同样引发很大的抛盘,且经过一段大幅震荡,价格节节走低。虽然,机构投资者持有三九医药部分股票上市时的价格波动和宝钢股份的走势并不完全一致,但机构的共同操作倾向是抛售。战略投资者进行配售的目的应该是进行股权投资而不是进行股票投资,但是从现在的表现来看并未有战略投资的意思,违背了管理层推出战略投资者的这一政策的初衷,而且从目前企业踊跃参与认购,持有期越来越短,持有期满之后,纷纷抛售的情况看,机构主要目的是获取股票的投资收益,提高企业的实业投资效率目的不明显。

难为的法人结构治理

我国当前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核心是要解决大股东和内部人控制公司的问题。由于我国的证券市场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设立,所以90%的上市公司都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在很长的时间内没有上市融资的渠道,所以借壳上市几乎成为民营企业上市的专利。民营企业借壳上市的主要方式是通过收购上市公司的国家股或法人股股权,之后得以控制上市公司。这种收购完成之后,是否就是资源合理配置了呢?而且这种收购都是有成本的,民营企业收回成本的方式是否是通过收购后扩大实业投资规模来实现呢?民营企业主要收回投资的方式是1、与国有大股东盘剥上市公司和中小股东的手法一样,通过关联交易、担保、借款等方式侵吞财产,例如四砂股份和棱光股份就是很好的例子;2、通过在二级市场操纵上市公司的股价,从中获利收回投资成本。有的公司通过第二种方式收回成本之后,突然发现这种方式是一种获取暴利的方式,所以干脆以收购公司炒做股票为公司的主业。

通过对三类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一些分析,可以发现他们无论是作为战略投资者还是并购者进入市场,对证券市场的稳定和实现资源配置功能的说法不尽准确。

结论:通过以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基金、三类企业和民营企业这种分类方式分别对机构投资者在证券市场中的负面现象进行必要的分析。目的是借此明确不同的机构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中的不同的角色,发现不足,共同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必须指出的是,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在不同时期所扮演的角色甚至是错误有其特定的背景,不能一概而论。总体上看,机构投资者在资本市场的发展过程中功不可没,关键是正视问题,惩治违规违法行为,从而达到净化市场、发展市场的目的。必须认识到,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有些属于公司内部控制机制问题,可以通过完善管理来改进。但有些属于制度性问题,需要从制度上进行变革。

标签:;  ;  ;  ;  ;  ;  

对机构投资者角色的再认识--市场负担不起的光_股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