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功能研究专栏(五篇文章)--第一人称主语祈使句研究_祈使句论文

句子功能研究专栏(五篇)——第一人称主语祈使句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祈使句论文,主语论文,人称论文,句子论文,专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祈使句是表示命令或请求的句子[1](P123),具体而言是表示发话人(Speaker,即S)对受话人(Hearer,即H)的请求、命令、叮嘱、号召等,要求别人(有时包括自己)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祈使句表示命令、请求这一功能,决定了其结构形式与陈述句、疑问句等不同的特点。[2](P810)

目前学界对汉语祈使句主语的深入研究并不多。传统研究认为祈使句的主语均与第二人称有关。[3](P205)马清华[4](P44-45)认为祈使句的主语不一定是第二人称,且第二人称主语并非汉语祈使句的标记特征。先且不去争辩两种观点的对错。观察英语祈使句,其主语使用情况可以分为隐主语、显主语、“let”三种类型,没有发现以第一人称代词we或I直接做主语的祈使句。那么,汉语中第一人称代词做主语的祈使句在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上有何特点?语用价值是什么?句中的第一人称代词的指代意义和选择限制是什么?这正是本文要解决的问题。

广义的以第一人称作主语的祈使句有以下三种情况,分别用如下三例表示:

(1)我建议你出去活动活动。

(2)我开车送您吧!

(3)我们一起回家吧!

以上三例均表示不同程度的祈使语气,句(1)表示“建议”,句中有明显的施为动词“建议”。(参见方霁[5](P14))句(2)表示“请求”。句(3)表示“要求”或“建议”。句(1)代表第一人称主语祈使句的第一种情况,包括S(“我”、“我们”等)、施为动词(“建议”、“命令”、“要求”等)和宾语从句。句(2)代表第二种情况,句中谓语动词结构所表示的动作或行为虽然不直接涉及到H,但是表达的是S请求得到H许可,可以用“让我开车送您吧!”来替代。要注意的是,这种句子如果仅仅表示个人意愿,如“我要走!”,则不是祈使句,而是意欲句,[6](P81)本文不予考虑。句(3)代表第三种情况,谓语动词的动作或行为的施事涉及S和H。本文关注的是第二种和第三种情况,从句法结构上看,第一种情况是包含宾语从句的复句,而且其从句部分包含了第二和第三种情况。

本文采用的语料来源是:已公开发表或出版的文章、著作、北大中文语料库。

二、语表形式

1.主语可以是第一人称代词单数形式“我、咱”,也可以是第一人称复数形式“我们、咱们”,如:

(4)同学们,这学期我当班长,好吗?(表“请求”)

(5)孩子,咱回家去吧!

(6)为了两个孩子,我们还是凑合着过吧!

(7)人各有志,不必强求,我们就这样分手吧!

(8)咱们不说了,先吃饭吧!

以上各例的第一人称代词均为显性主语,通常都需要出现,不能省略,但在语境高度清晰,不引起歧义的情况下,可以省略。[7](P21)如:

(9)为了我们的孩子,还是凑合着过吧。

(10)为了两个孩子,还是凑合着过吧。

例(9)中的“我们”省略了,但不会引起歧义。例(10)则有两种解释,省略的施事可能是“我们”,也可能是“你们”。

2.可以和呼语共现,如:

(11)我们谈谈吧,小王!

(12)同志们啁,咱们要牢记党的教诲。

呼语组成称呼句,位置灵活,和祈使句合起来成为一个复句。

3.否定式中多用“不”和“别”做否定词。

(13)他劝我:“咱们不打了,好不好?咱们就吃这个哑巴亏吧。”

(14)既然你不愿意,咱们就别请他了。

4,常常和语气尾词“吧、好不好、好吗”连用,请见前文诸多例证。

三、第一人称代词主语的指代意义

一般而言,“我,咱”指代单数的发话方,“我们、咱们”是“我、咱”的复数形式。祈使句的第一人称代词主语的指代情况相当复杂。

1.“我”和“咱”

“我”只能指代S,见例(2)。然而“咱”在祈使句中往往可以指代H,而且还可以用单数形式表示复数概念。如:

(15)管大哥,年月不同了,咱可别只顾私,不顾公。

(16)母亲二见儿子瘦削的模样就哭起来,说:“咱回!咱们不当这官了!”

例(15)中“咱”指代H,即“管大哥”,提醒或劝导H别损公利己。例(16)表明“咱”可单可复,即单用或者加上“们”,意思基本一样,都是“你我”之意。[8](P111)

2.“我们”和“咱们”

通常情况下,在祈使句中“我们、咱们”是包含式第一人称代词,指代发话人(S)和受话人(H)。如:

(17)一天夜间,我和警卫科长随周恩来从大会堂回到西花厅,警卫科长神色不安地跟我说:“佐良啊,咱们得有思想准备,说不定哪一天,给咱们戴上手镑,用吉普车把我们送进监狱。”

(18)“庄先生,事不宜迟,我们写请示报告吧!”

客观上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同时直接涉及到S和H,双方共同参与或者一起完成某动作。“咱们”表示S愿意和H不分彼此,相对而言“我们”意味着你我有别,“咱们”更能拉近双方的距离,让H产生亲切感,从而乐意接受建议,采取行动。再如:

(19)“哥还是那句话,让我去找达盛昌的老崔,咱们赶紧把这座老宅顶出去,谁的银子咱还给谁。这样你的难关也就过了。哥这是为你好,这样拖下去,也不是长法呀!”

句(19)用“咱们”表示不避对方,跟对方说的是掏心窝的知心话。

“我们”指代S,如:

(20)我们送送您吧。

在表示意愿的同时,表达“请求”的祈使功能。

有时“我们、咱们”在客观上只指代H。如:

(21)奶奶走进房间,对孙子说:“宝宝,我们该吃药了。”(或:宝宝,咱们吃药了啊。)

“吃药”的人应该是“宝宝”(H),但是发话人“奶奶”认为她要负责“宝宝吃药”这件事,即该事件与她有关,所以用“我(咱)们”来表示。再看两例。

(22)老先生说:“小朋友,我们一定要听老师的话,团结上进,千万不要当个好吃懒做的‘小皇帝’!”(我们=你们=小朋友)

(23)“等着啊,等妈妈给你挑好了,咱们就试皮鞋。”(咱们=你)

(24)“乖,我们不哭,我们越哭,越是让别人看笑话。”

用第一人称指代第二人称是第一人称代词的“指代移用”现象。发话人将受话人视同为己方,或将自己放到受话人的位置或立场。特别是在口语中,常常用来表示对儿童或病人的理解、关心或体贴,增加信任度。例(15)中“咱”做主语的情况与此类似。

在表示“号召”或“呼吁”的祈使句中,“我们”有“指代泛化”现象,即指代的对象是任指的。如:

(25)我们共同努力,为祖国美好的明天而奋斗吧!

(26)我们祈祷吧,上帝是仁慈的。

“我们”可以指代任何人,也可以理解为没有具体的指代对象。为了区别于意欲句,增强祈使语气,往往用“让我们+VP”的句式来替代,即:

(27)让我们共同努力,为祖国美好的明天而奋斗吧!

(28)让我们祈祷吧,上帝是仁慈的。

上述情况可以归纳如下,见表1:

表1

四、语用功能和主语选择

从表一可以看出,根据语用功能,第一人称代词做主语的祈使句可以分为“请求句”、“商量句”、“建议句”、“柔劝句”和“号召句”。

1.请求句:“S+VP”

S是“、我”。只有在“请求”句中才表达祈使语气,可以称之为“弱祈使句”。在这种情况下,H有绝对的权威性,或者是长辈,或者有一定的威望。S的地位远低于H,希望自己的意愿得到H的允许或者同意,或者有求于H或有意迁就H。其替代句式“让我(们)+VP”中的“让”带有“允许”之意,隐含的主语是H“你、你们”。如:“让我们送送您吧。”

2.商量句:“(S+H)+VP”

(S+H)的人称代词是“”。客观上S和H条件大致相同,或者S为了博取H或他人的好感,自动与H保持一致,和H没有尊卑上下之分,共同去做或不做某事。相应的表达商量语气的手段有助动词“好不好、好吗、好吧”。

”之间也略有差别,“咱们”口语色彩更浓,更有亲切感。如:

(29)大家愣住了,小顺儿看出来屋里的空气有点不大对,扯了扯妞子:“走,咱们院子里玩去!”

3.建议句和柔劝句:“H+VP”、“H+别(不)+VP”

H用“”来指代。S和H关系亲近,委婉提出建议或者婉言劝阻H做某事。

在建议句和柔劝句中的这种代词的“指代移用”反映了祈使句的主观性特点,即不仅表达命题思想,还表达了言语主体即发话人的情感和视角:发话人为了体现关怀体贴、拉近关系等,站在听话人的立场说话,委婉地提出要求和劝告,显得口气亲切,容易让听话人产生共鸣,乐意接受。

“柔劝”否定词可以是“别”和“不”,而当祈使句主语是第二人称代词时,多用“别”,而少用“不”。如:

(30)a.孩子,咱们不紧张,来!深呼吸!

b.孩子,咱们别紧张,来!深呼吸!

(31)a.*孩子,你不紧张,来!深呼吸!

b.孩子,你别紧张,来!深呼吸1

4.号召句:“所有人+VP”

“所有人”用“”来指代,S发出号召,H是不确定的或群体性的。多见于指导性或表达概括劝告意义的谚语、成语以及具有号召意义的标语口号。这种情况往往用“让+我们”的祈使句式替代,增强号召力和感染力。如:

(32)让我们把握现在,开拓创新,畅想未来。

这里的主语是虚指的,“让”没有“允许”之意。否定词的位置在“让我们”的后面,如:

(33)让我们别虚掷青春,别枉费年华。

由此可见,第一人称代词为主语的祈使句与S和H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S为了实现不同的交际目的,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用不同的语气表现手段和祈使对象人称指示词。[9](P14)祈使句中人称代词的使用根据交际环境和交际者彼此的关系而调整。主语选择和祈使句的功能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标签:;  ;  

句子功能研究专栏(五篇文章)--第一人称主语祈使句研究_祈使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