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分析法在企业管理研究中的应用评述论文_秦妍

内容分析法在企业管理研究中的应用评述论文_秦妍

(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00)

摘要:内容分析法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问题研究方法,在很多领域当中,都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分析效果,因而在各个领域中都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在企业管理研究当中,对内容分析法进行应用,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为企业管理的优化和改善提供依据,从而促进企业管理效果与管理质量的提升,推动企业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内容分析法;企业管理研究;应用评述

引言

内容分析法最早在二战之后提出,早期应用于新闻界,主要负责搜集各种资料,通过对媒介信息的分析和研究,搜集相关数据,对科学假设进行验证,或对新闻事业进行批判。在二战期间,内容分析法广泛应用于宣传机构分析,对文本信息进行探索,通过公开出版物,对军事机密情报进行获取。在二战之后,随着社会科学实际考察方法的提出,以及电子媒介的快速发展,内容分析法在社会学、图书馆学、政治学、新闻传播学等诸多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1 内容分析法的概念及特点

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主要是对于传播内容进行定量、系统、客观的描述。通过对传播内容的信息量及变化进行分析,通过表征的词句,对准确意义进行推断,是一种层层推理的内容分析过程。内容分析法是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和传统方法相比,内容分析法存在着较多的不同之处。虽然内容分析法也是一种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但是其受到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较大影响。内容分析法不但具有独特的个性,同时也具有多样性、边缘性、交叉性等属性。内容分析法主要具有系统性、客观性、定量性等特点,根据一致的标准进行类目、内容的取舍。严格按照确定的规则进行分析,从而在相同的内容当中,不同的人进行分析都能够得出相同的结果。对于分析单元及类目出现的频数,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计量,而对于内容分析的结果,则采用图标、数字等形式进行表述。

2 内容分析法的概念框架

2.1 文本

文本(text)是经过阅读和重构后的产物,是基于人、且因人而异的表达符号(symbolic qualities),而内容分析就是从文本开始的。一方面,分析者大多数面对的是单向传播的资料,比如,新闻记者按照自身的理解、思路和意图所攥写的报道。另一方面,内容分析者需要考虑到文本的来源,如作者、传播者,是否已经意识到分析者所要考察的内容,而对文本内容进行故意扭曲。例如,访谈者如果意识到了访谈结果对其产生的影响,就会选择性地来回答问题,如此就需要分析者从访谈者自身利益的情境出发,来理解访谈者的回答。

2.2 研究问题

研究问题是内容分析者需要从文本中推论出来的目标。通常,对于这些问题,内容分析者在研究的初期,就会有几个无法确定的备选答案。而内容分析就是为了得到这种文本之外的“言外之意”,研究者从文本出发,推论的是文本外的特征或文本外的现象。内容分析者先确定研究问题,而后开始着手调查,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效率。带着问题分析文本总是更有效率;二是作为实证基础。以分类和统计为基础的一系列总结是围绕文本特性的归纳,离开了溯因推论,它们本身无法解答内容分析的研究问题。

2.3 情境

情境是分析者自己构建的关于文本的概念环境,文本只有在使用它们的情境中才具有意义。内容分析的“言外之意”一定是依托于为了解答研究问题构筑的情境之上。不同领域的内容分析者都有其情境限定的体系,此外,资料的作者、受众、其他受益人也有其情境限定的体系。在情境范围内,文本和研究问题被联系起来,对于内容分析文本情境的知识可以分为两种:

1) 稳定关联性,稳定关联性将可利用的文本内容与研究问题可能的答案联系起来,不论这些关联是实证的、还是来自适用的理论、抑或仅仅为了分析目的的假设。

2) 作用条件,所有己知的对稳定关联性有影响的因素构成了作用条件,且这种影响是可预测的。

内容分析者应清楚说明其确定的情境,使学术同伴和研究结果的其他阅读者能清楚理解分析,否则,研究结果不易被理解,且不可能被其他方法验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 分析构念

分析构念是利用分析者对情境知识,特别是解释文本和答案间关系的假设关联性和作用条件,分析构念相当于分析者制定的推论规则。分析构念将情境转化为可以计算的形式,保证分析过程是“模拟、运用”情境知识。由于分析构念将头脑中的不可见转化为可见,将抽象的知识变为可操作的构念,所以,分析构念实现了内容分析的定量,实现了情境的移植性。

2.5 推论

由分析构念形成或解释推论。推论分布在内容分析的许多环节,包括人工编码处理、分析步骤等。通常情况至少存在演绎推论、归纳推论和溯因推论这三种推论,其中,内容分析最感兴趣的是溯因推论,即从文本推论到研究的问题,综合利用统计学知识、经验、理论、甚至是直觉,内容分析者推断出不可能直接观察到的现象。分析构念和可靠的分析过程保证了推论,而这些又是由关于文本的情境知识支持的。

3 内容分析法在企业管理研究中的应用

3.1应用方法

在企业管理研究当中,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分析方法,具有非反应性、非干扰性等优势,研究者对于企业中的领导演讲、内部期刊、年报、使命陈述、企业宗旨等信息资源,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分析,可以对企业中的管理问题进行探索。对于企业的文件资料,应用内容分析法进行分析,能够对企业发展战略进行有效的探索和评估,为企业管理行为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在企业管理研究当中,对于国际化管理组织理论、技术创新管理、社会问题管理、人力资源、组织行为、组织认知、管理者认知、商业政策战略等,都可引用内容分析法进行分析,能够对企业管理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和解决。例如在实际应用中,通过分析企业的一元化经营和多元化经营,能够探索出不同经营方式对企业管理及效益的影响。通过对企业年度报告等文件的内容分析,可以对企业收益及决策风险的关系进行验证。通过对幸存企业和破产企业的年报进行内容分析,可以探知企业破产的原因等。

3.2应用优势

在企业管理研究中,对内容分析法的应用具有较大的优势,能够扩大科研究资源范围,提高分析结果的精确性和客观性,提高分析过程的低成本性和安全性。在网络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网站的迅速发展,能够为企业及利益相关者的交流提供更加方便的平台,对企业市场战略、企业产品、企业形象、企业历史、企业领导者的数据信息进行充分的定量和定性展示。应用内容分析法,能够对传统研究方法的不足进行弥补,对文本资料的显性内容进行揭示和获取,并且可以探索分析文本信息的隐形内容,从而得到更加精确、客观的分析结果。内容分析法与其他管理研究领域的方法相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在管理领域中,很多研究对象都具有时效性的特点,因而研究不可重复进行。但是,内容分析法能够对这种时间局限性进行克服。利用详细规范的分类标准,可以对内容分析法的有效性、可靠性进行检测,并且能够获取可复制数据库资源,帮助研究者对编码方式的错误进行修正。

3.3应用前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内容管理、内容产业、信息化等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因而在学术研究当中,内容分析法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通过系统分析承载信息的各类媒介、文本,对企业管理领域的趋势、动态等进行预测,在管理研究领域当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在企业管理研究中,对内容分析法进行应用,具有很多的优势。因此,在未来的发展当中,内容分析法在企业管理研究当中,具有十分良好的应用前景,例如定量与定向结合理念的加强,内容分析法与其他研究方法的结合,对计算机技术的充分利用等。通过有效结合定量与定性分析,可以对关系分析、概念分析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把握,取得更好的分析效果。将内容分析法与其他研究方法进行结合使用,可以对单一研究方法的不足进行弥补,从而提高内容分析的效度。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内容分析法提供了良好的软件支持,使得在内容分析法的应用当中,拥有了更多可供利用的工具,通过网络也能够使研究资源空间得到更大的扩充。

4 结论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当中,企业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而企业的经营发展效益,与企业管理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应当对企业管理进行充分细致的研究,从而推动企业更好的发展。在企业管理研究中,对内容分析法进行应用,通过分析企业管理相关信息资料,探知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吴增元.在国内企业管理研究中内容分析法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15,(8):119.

[2]秦酉.内容分析法在我国公共政策研究中的应用评述[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14(6):9-17.

作者简介:秦妍,身份证号码:3207211991****5649。

论文作者:秦妍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3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

标签:;  ;  ;  ;  ;  ;  ;  ;  

内容分析法在企业管理研究中的应用评述论文_秦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