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振兴之路(访西光清主任)_变革管理论文

改革: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振兴之路(访西光清主任)_变革管理论文

变革:当代中国社会科学的振兴之路(奚广庆司长访谈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之路论文,司长论文,社会科学论文,当代中国论文,访谈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奚广庆: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教委社会科学司司长

△最近,有关社会科学的境遇和命运的议论鹊起,奚教授,您对此怎么看?

○这是继50年代后,在我国经济体制变革推动下人们对社会科学给予的又一次关注。

这一现象,正是传统社会科学在当代社会转型时期受到现实挑战的一个明显反映,也表明人们对社会科学的现实作用提出更高的要求。社会科学应当抓住当代社会转型为之提供的可贵契机,探寻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路径,实现社会科学与变革社会的同步趋进。然而,发展路径的构想,应建立在对现状基本经验及其弊端的正确把握之上。

△谈及社会科学的现状,议论者多用“困境”二字来概括。

○用“困境”来比喻社会科学的现状,虽易于使人们认识问题的严重性,但并不是一种符合实际的完全清醒的估计。在我看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是当代社会科学一个辉煌的时期。

自50年代以来所积累的人才、资料、资源,在现代化新时期尽情地发挥出来,凝结成一批水平相当高的成果。同时在改革开放大潮的驱动下,应用对策研究兴起,科研管理体制改革迈出步子,学科结构和人员结构调整正在形成势头……这些都呈现出社会科学深刻变革的征兆。尽管经费还是紧缺,但投入总是增长了好多倍乃至十数倍。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建国以来社会科学发展的最好时机,从内部和外部条件看都是以往任何时候所无法比拟的。

△但是,我们的社会科学的确面临着困难,自身也有很多缺陷,这都阻滞社会科学自身的繁荣和发展。

○这是无庸置疑的。科研机构臃肿,科研队伍不稳定,顶尖人才后继乏人,科研经费不足且分散,学科结构失衡,单一评估标准仍没改观,科研滞后现实……这些都是不容忽视的,是需要认真加以解决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想还有一个观念问题,用现代的、发展的眼光同用旧时的、僵滞的观点来认识社会科学的现状,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结论。比如,对于社会科学科研队伍的分流,某些学科的减缩,科研机构与企业公司的联合以及研究和教学机构创办信息咨询部门、科技开发公司等现象,用旧时的观点看,这是一种不务正业,是社会科学的一曲哀歌;用发展的观点看,这就是社会科学走出闭塞象牙塔,面向社会贴近现实的一种革新,就是社会科学为适应社会而进行自身变革的尝试。当代中国社会科学的振兴,有一个解放思想,要逐步确立顺应时代潮流和社会走向的适宜的标准和完整的观念问题。

△我觉得,社会科学的根本缺陷或最大困难仍是值得我们花时间探讨的。

○社会科学面临的最大困难,就在于它滞后现实的这一根本缺陷,并且还没有形成一套根本改变这种缺陷的机制。从总体上看,当前我们的社会科学既滞后于世界历史性变动的现实,也滞后于当代中国伟大变革的现实。

从世界范围看,发达国家正步入“后工业社会”,在不少方面我们社会科学对此的反应却相当乏力,相当肤浅,甚至仍然停留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认识水平。二是世界理清国际化趋势加快,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国际竞争转向了主要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面对这些新的变化,我们的社会科学在不少方面并没有作出强有力的调整。我国人文社科研究这种滞后于世界变动的现状,显然是难以对我们国家走向世界的趋势中作出应有的积极贡献的。

△如果我们社会科学能植根于我国现实土壤,那么它滞后中国改革现实的程度是不是会小得多?

○声明一点,强调社会科学滞后中国变革现实的一面,决不是要抹杀其进行革新和取得成就的一面,只是想激起我国社会科学工作者加快追赶时代前进步伐的紧迫感。

当代中国伟大变革自1978年以来日新月异,而社会科学的反应则相当迟缓,没有完全跟上现实转轨的节奏,甚至还不能说已经完全自觉地把它视为一个核心课题来研究,为计划体制过渡为市场体制这个新的变革,提供全方位的智力支持。中国正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以经济、外贸作为与国际社会交往的主要手段,而社会科学研究还没有转到为之有效服务的轨道。这些就足以说明我们的社会科学明显地滞后于当代中国历史进程的现实。

社会客观需求的力量是无比巨大的,它是克服中国社会科学滞后于现实这一缺陷的原动力,又是我们构想它出路的基点。

△目前对社会科学出路的构想大致有三条思路:其一,主张固守原来领地,钻进书斋,杜绝现实世界的“诱惑”,在象牙塔中缔造学术的辉煌;其二,主张在原来格局的范围内发展社会科学,认为关键是外部条件的改变;其三,主张适应社会需求,重在社会科学的变革,促进社会现实和社会科学的比翼双飞。

○我支持第三种思路。第一种思路只适应极少数学科门类,如考古学,若将它推广到整个社会科学,势必将社会科学导入死胡同。第二种思路没有充分认识到20世纪后期以及未来世纪国际社会和中国社会发展,向社会科学提出的崭新的多维需求;社会科学要适应这种多维需求,只在原有格局中发展而不进行带根本性的变革是绝对不可能的。这当然不是说不要改变外部条件,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和支持。但是基础的工作毕竟在于社会科学的自身的变革,在于从结构、内容、方法、队伍到模式、管理、机制的全面改革。世界变动和中国变革的现实及其对社会科学提出的现实需求,是中国社会科学变革及其走向辉煌不可多得的契机。

△社会科学作为认识和改造社会的科学,促进社会进步的科学,社会的客观进程是其变革的依据、动力和标准。

○当代社会科学变革,适应社会需求既要有力度和深度也要有宽度和广度。比如:要拓宽学科范围,扩展研究领域,填补现实需求的研究空白;根据社会现实需求及其发展趋势,合理调整学科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在重视基础研究的同时发展应用对策研究,寻找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以及具体学科之间的结合部,发展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在研究模式上,由定性研究拓展到定量研究,由抽象研究拓展到具体研究,由个体研究拓展到群体研究;实行科研队伍的合理分流和科学组合,一定要在保持一支精干的高水平基础研究队伍即“国家队”的同时,按新的要求和新的机制来建设应用的交叉的新兴学科队伍;改变学术评价标准的单一性,为应用对策研究、边缘交叉学科和社会工程技术研究构建新的多元评价标准;改革国家拔款办法,广开科研经费渠道,引入竞争机制,加快人才流动,孕育新的管理体制;强化知识产权意识,依法管理和保护智力成果;打破封闭状态,建立资料、资源、信息共享机制,避免低水平的重复研究,等等。人们看到,上述的工作有的已经起步,现在的任务是更加自觉地积极地把它继续推向前进。

△借鉴西方社会科学的经验,也是我们变革社会科学的一条途径。记得有人提出在新时期,我们对待外国的东西应从以批判为主转变为以借鉴为主。对西方的社会科学至少在应用学科和科研管理机制等方面是可以大胆借鉴其有益东西的。

○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科学,为巩固其阶级统治,完善和发展其社会制度是起了重要作用的。这中间是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研究和思索,有些东西是非学不可的。

我们的社会科学变革,归根结底是适应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变革的客观需求,为巩固和发展我们的社会主义服务的。因此,它不仅是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事业,而且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我们相信全社会会取得这种共识。那么,只要我们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转变观念,勇于开拓,大力推动改革,我们就能够使社会科学与社会现实同步繁荣。所以我们有理由对社会科学及其变革前途充满信心。

标签:;  ;  

改革: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振兴之路(访西光清主任)_变革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