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促使了我国建筑业的高速发展,在建筑施工中,施工企业之间的项目分包已经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但是风险也是比较大的。本文就将根据笔者多年的经验,对建筑工程项目分包管理中的合同、分包方式等中的风险进行分析,并且针对这些风险原因提出相关的建议措施。现叙述如下。
关键词:建筑工程 项目分包 风险控制
前言:建筑工程的分包指的是施工企业之间建立的专业工程施工或者作业的承包发包关系。如果施工企业之间确定了分包的关系,则需要签订相应的分包合同,把施工项目交给项目团队管理执行。通过这样的一种分包方式,使得公司对于信息的采集更加的广发,而且能够使采购发包的管理更加的有序化,加强了公司对于项目管理的控制。另一方面,这种分包方式在执行的过程中容易造成信息的不清楚,因此为了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建立和完善管理的组织架构及其沟通的渠道。
一、建筑工程项目分包的风险分析
因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是非常的成熟,使得施工企业之间的分包管理所具有的优点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在资源的管理上很难得到有效的整合,对于企业的经济效益造成了一定的损害,甚至在管理的过程中出现混乱和无序的状态,这都给企业造成了很大的经营风险。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违法分包及其非法转包的现象比较的严重
我国目前具有效率的《建筑法》和《招投标法》当中都明确的规定了分包需要具备的许多条件,需要在合法的条件之下进行。但是在实际的情况当中,违法分包的现象仍然存在着,少数的施工企业为了能够赚取中间的管理费用将所承包的项目工程违法转包或者把项目工程肢解后分包给他人,或者再次分包,这样工程的施工就是由转包方进行施工,这样就会给总包合同当中的施工进度、施工的质量安全等方面带来严重的影响及其风险,给建筑工程的各相关方都会带来巨大的损失。
1.2 失去对项目的控制力
在进行施工项目的分包管理中,分包合同签订之后,总包单位往往会误认为建筑工程的施工处理及其风险由分包单位承担,而与总包单位没有关系。但是就我国目前的发展情况来说,大多数的分包单位的总体资质水平不高,而且单位的人员的流动性比较的大,管理水平还比较的低,因此在建筑施工中还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鉴于这一点,总包单位必须加强分包单位的资质审核,加强分包的管理。如果在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控制不力,造成了项目的违约或者履约弱化,导致项目部门被分包单位牵着鼻子走,受制于人。
1.3 分包合同的订立不规范
建筑施工项目的分包合同评审流于形式,内容过于简单,评审人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且在评审的过程中没有按照相关的规定对分包合同进行逐级审批、备案的现象比比皆是,分包合同的范本没有广泛适用性,所签订的分包合同条款不严密、不规范。其次,有些建筑项目的合同在某些方面没有给予明确的说明,比如说合同争议的解决、履约保证金的缴纳、农民工工资监管条款等方面,为之后施工的纠纷埋下了隐患,甚至有些分包合同条款前后不相一致,相互矛盾等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一方面,基本上建筑项目的分包合同关于劳务内容方面没有附带劳务花名册及其劳务人员的相关资料,在建筑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普遍的存在着分包方先干后签、边干边签,甚至出现干了还没有签合同的现象。
以上所说的在建筑项目分包合同方面的疏忽或者缺陷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经营风险,在施工过程中非常的容易造成经济上的纠纷,从而影响工程的施工进度。
1.4 施工分包方结算不合理
施工企业之间的工程劳务分包中缺乏必要的管理,使得分包方当事人的利益分配显得比较的混乱,从而导致了项目分包结算不合理、不规范等现象。比如说项目为建立对内对外结算对比台账更新不及时、超工程款结算、个别工程项目没有经过测算或者没有按照相关的程序进行审批等等,从而对分包管理构成了潜在的风险。
1.5 分包方式的选择不规范
有些建设施工单位没有建立内部的资源市场,项目部之间各做各的事情,分包方跟着项目经理走,从而在施工企业的内部没有形成有效的资源共享形式,限制了新项目对于分包方的选择范围,市场效率不高。
二、建筑项目分包管理风险的控制措施
2.1 建立和完善劳务分包的市场竞争机制
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市场竞争机制还不完善,生产资料及其劳动力市场还没有完全的发育成熟,缺乏正常的竞争环境,造成了工程分包管理中的各种问题。因此,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建立和完善工程分包的市场竞争机制,通过分包信息的发包挑选出一批有资质、经验丰富的分包队伍,对分包队伍进行专业化的评价,对工作业绩进行肯定等等,另外还需要对分包队伍的人员素质及其各管理水平进行综合的评定,通过这种公开、公平的竞争机制,从中挑选出具有真正的施工实力的分包队伍,并且形成有效的合作关系。通过这种市场的竞争机制,可以让施工企业对分包队伍的资源进行更加有效的整合,加强管理,另一方面,在挑选分包队伍的过程中可以防止因为项目经理的的决定权或者话语权过大而导致施工组织无须、混乱的现象。
2.2 重视分包队伍的合理利益要求
因为建筑项目的总承包方及其分包方之间所处的位置不一样,因此在考虑问题时对于利益的考量也是不一样的,双方都存在着一个利益的临界点,如果突破了对方的临界点,那么双方的合作关系就会遭到破坏,从而导致分包方通过各种方式来达到合理的利益范围,比如说偷工减料、压扣工人工资等等,甚至还容易造成劳务上的纠纷,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负面的社会影响。因此,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分包管理中,应该给予分包方一定的利益需求空间,切勿盲目的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这样才能够使双方形成一种信任、合作的伙伴关系,将施工过程中的纠纷率降到最低,这种利益关系的相互礼让保证了总承包方和分包方之间的稳定关系,同时也有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
2.3 建立相应的资源共享平台,防止以包代管
由于施工总承包方缺乏对分包管理的重视,简单的认为一包了之,而对于分包商来说,总承包方和自己只是一种纯粹的利益关系,从而造成了一包代管的不良现象,同时也是导致分包管理中出现诸多问题的原因之一。为了能够解决一包代管的现象,有效的方法就是建立资源共享的信息平台,使施工过程中生产资料及其劳务资源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共享,从而使总承包方能够及时的从分包商中了解到建筑工程的质量、施工安全、施工进度、所需要的技术支持及其在施工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等一手资料,保证了在施工中遇到的困难都能够及时的得到解决,减少安全隐患,同时也加强了对分包队伍的控制力,实现了总承包商和分包商之间的信息交换的快速流动,节省了管理的成本。
2.4 建立劳务队伍合作培训基地
建筑队伍的主要力量是农民工,承包商在吸纳农民工队伍时,需要正确的找到适合的劳动力资源,保证建筑项目的施工质量。现阶段我国的劳动力资源价格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面对这一形势,施工企业应该加强横向的合作,建立自己的劳务队伍合作培训基地。通过这样一种方式不仅可以减少劳动力的无序流动,增加农民工的专业施工技能,同时有效的保证建筑项目的施工质量,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小结
综上所述,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项目分包管理中的风险,并且详细的阐述了分包管理风险的控制措施。
总而言之,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分包管理时,施工企业需要不断的总结经验,并且采取合理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荣素.工程项目分包规范化管理及风险控制[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0年,第6期:75-77.
[2]王丽丽.浅谈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分包风险的应对与防范措施[J].科技信息,2008年,第15期:139.
[3]姜奎平.浅议施工总承包企业在分包中的用工法律风险及防范[J].新西部,2011年第3期:102-103.
论文作者:周丽萍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5
标签:项目论文; 建筑论文; 风险论文; 队伍论文; 施工企业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