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丹联合夫西地酸治疗疖肿病的疗效观察论文_周群英

周群英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目的:观察六合丹联合夫西地酸治疗疖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5例疖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5例。治疗组六合丹联合夫西地酸软膏治疗,对照组予夫西地酸软膏治疗,治疗1周后评价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3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六合丹联合夫西地酸治疗疖肿病有较好疗效。

【关键词】疖肿病;六合丹;夫西地酸软膏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5-0108-02

笔者2014年8月至2015年1月采用六合丹联合夫西地酸软膏治疗疖肿病患者6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

(1)符合《中国临床皮肤病学》(第3版)中反复或者急性化脓性毛囊炎和毛囊周围感染诊断标准[1];(2)病程<1周;(3)治疗前1周内无内服、外用抗生素,或接受其他治疗;(4)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0×109。

1.2 排除标准

(1)对试验药物过敏者;(2)合并严重心、肝、肾疾病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3)不能按时外用药治疗和不能按时复诊者。

1.3 一般资料

将2014年8月至2015年1月我院皮肤科门诊疖肿病患者11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男27例,女33例;平均年龄31.5岁;平均病程5.1d。对照组55例,男25例,女30例;平均年龄29.5岁;平均病程5.1 d。两组患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4 治疗方法

(1)治疗组:白天外用夫西地酸软膏,1次/d。夜间外包六合丹,1次/d。(2)对照组仅外用夫西地酸软膏,2次/d。连续用药1周后观察疗效。治疗前和停药时做血常规检查。

1.5 观察指标

(1)症状、体征:皮损程度(红斑、结节、脓疱、和脓性分泌物)及疼痛程度分别按无(0分)、轻(1分)、中(2分)、重(3分)、4个等级评分。根据治疗前和治疗后的总积分计算积分下降指数,计算公式为:积分下降指数=(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2)不良反应:用药后每次就诊时应评价患者的一般情况,详细记录有无不良反应,并注明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不良反应与试验药物的关系信息。

1.6 疗效标准

痊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积分下降指数=100%;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60%≤积分下降指数<100%;好转:症状、体征改善,20%≤积分下降指数<60%;无效:积分下降指数<20%或症状加重。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比较采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1周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3%,对照组为56.3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

2.2 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3.讨论

疖是毛囊深部及毛囊周围的记性化脓性炎症,多发性疖及反复发作者为疖。是春季和夏季儿童最为常见的感染性皮肤病。病原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夫西地酸软膏是一种含有2%假单孢菌酸A,以聚乙二醇为基质的一种外用抗生素软膏。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特异性和可逆性地结合于细菌的异亮氨酸tRNA合成酶上,阻止异亮氨酸的供给,同时耗竭了细胞内tRNA,使敏感菌的RNA合成酶的亲和力降低,使细菌死亡,同时对人的毒性甚小,绝大多数不产生耐药性[2]。本研究中以为百多邦软膏对照组,对疖病治疗疗效确切。六合丹的主要成分为大黄、黄柏、薄荷、白芷、白及和乌梅,方中大黄气味大苦大寒,苦则可泄,寒则胜热,又主沉降,长于下通入脾胃、大肠经,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止血、解毒、活血祛瘀、除湿退黄的功效[3],大黄抗菌作用的有效成分为蒽醌类衍生物,其中以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及大黄酸作用最好,大黄对大多数革兰阳性菌及某些革兰阴性菌均有抗菌作用,其抗菌原理为抑制细菌的核酸和蛋白质合成。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白及具有止血、抗菌、抗真菌等药理作用,其中有效成分白芷多糖能明显增强实验动物皮肤的免疫功能[4]。薄荷味辛、性凉、无毒,既有抗菌抗病毒等作用,又有净化皮肤、平衡油脂分泌、收缩血管等疗效,可增加皮肤的渗透性,且具有兴奋神经系统、抗病原微生物等多种作用[5]。本研究结果表明,六合丹联合夫西地酸乳膏治疗疖肿病有较好疗效,能有效的控制局部炎症。

【参考文献】

[1]赵辩.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49-450.

[2]靳培英.皮肤病药物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20.

[3]雷载权,张廷模.中华临床中药学(上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654.

[4]杨柳.中药色象理论与皮肤色素代谢关系研究展望[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11,28(11):247-249.

[5]梁呈元,李维林,张涵庆等.薄荷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3,22(3):9-11

论文作者:周群英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3

标签:;  ;  ;  ;  ;  ;  ;  ;  

六合丹联合夫西地酸治疗疖肿病的疗效观察论文_周群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