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县辖区内某幼儿园诺毒病毒暴发疫情处置分析论文_谢小红

福建省三明市沙县总医院 365500

2018年12月13日早上11时,S县疾控中心接辖区内某幼儿园电话报告: 12日晚10点起该园大(1)班陆续有多名幼儿出现呕吐、腹痛等症状,截止到13日上午10:40,全班共发现呕吐症状的儿童9例,园内其他班级无相同症状病例出现。接报后,S县疾控中心立即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前往现场核实调查并现场采取食品留样、直饮水、水杯、取水口等样品带回检测,并对(9例)病例患者采样肛拭子送检到市疾控中心。

该班级最后一例病例14日早上10时发病,三天内发现诺如病毒感染病例累计20例, 14日下午市疾控中心检验科报告送检的9例病例中检测3例病例诺如病毒阳性,按照<诺如病毒感染暴发调查和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5 版)的规定,该班级目前已经达到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标准。S县疾控中心通过采取综合防控措施,疫情得到控制,经过一个最长(72小时)潜伏期没有新增病例。现将调查处置分析如下:

一、基本情况

该次出现诺毒病毒暴发疫情的幼儿园是一所全日制的公立幼儿园,园内共有儿童351人,教职工40人,设3个年级共9个班。所有在园儿童均在学校吃早点、午餐和午点,并在教室午休。该园有1栋教学楼,1个食堂。餐点均由教职工(保育员)直接送到教室。儿童日常的饮用水为幼儿园提供的电热水器烧开后分装到各个班级,水杯由幼儿园统一配备消毒,每人一个水杯。

二、调查情况

(一)临床表现

该园共有20例幼儿患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呕吐、腹痛为主,现患儿生命症稳定,无重症病例出现。见表1。

三、流行病学调查情况

1、首发和末例病例:

大(1)班王*琪,女,5岁,住S县某街道。父述:病前一周,没有类似病人接触史,也无外出进餐和不洁饮食史。12日晚上10点开始有呕吐、腹痛症状;末例病例张*铖,男,6岁,大(1)班,12月14日早上10时发病。

2、三间分布

时间分布:首例病例于12日22时左右发病,后陆续有病例发生: 12晚上发病1例; 13日早上至当日下午17时发现8例; 13日下午17点至14日早上10时新增11例, 15日后无新发病例,累计发生20例病例。

3、班级分布:

20例患者中,男12例(占60.%),女8例(占40.%),其中5岁13例、6岁7例。

四、相关危险因素调查

此次疫情,该园大(1)班共发现病例20例,其它班级暂无诺如病毒感染病例,为进一步探明是否存在食源、水源及人与人之间传播的可能,S县疾控中心业务人员对该园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和采样,结果如下:

1、可疑食物史调查:

所有在园儿童均在园内吃早点、午餐和午点,并在教室午休。该园有1栋教学楼,1个食堂。餐点均由教职工(保育员)直接送到教室。我们对12月11日和12日的留样食品10份全部采样检测。

2.水卫生情况:

该园生活用水来自S县自来水厂无二次供水环节,儿童日常的饮用水由幼儿园二楼开水房电热水器烧开后分装到各个班级,水杯由幼儿园统一配备消毒,每人一个水杯。

3.环境卫生情况:

教室、宿舍、食堂、厕所等场所及外周环境通风及清洁卫生状况尚可,儿童饭前便后均有用洗手液洗手,20例病例中有一例在班级呕吐,老师当场把在场幼儿及时转移到清洁区,保育员对病例呕吐物及时清理并用84消毒液消毒。

4.厨工、保育员健康调查:

全园从事食品加工的厨工4个,保育员9个,经现场核实13人均持有健康证上岗,且近期均无发热、咳嗽、腹泻、呕吐、手部皮肤感染等症状,健康状况良好。食物加工过程中,卫生状况较好,生、熟食品分开加工和装置,有戴口罩但存在保育员分发食物过程中徒手操作,未戴手套的情况。

5、实验室检测

13 日共采集病例肛拭子样本 9 份送市疾控进行诺如病毒检测,经市疾控中心检验科14日报告检测结果诺如病毒核酸阳性 3份(阳性率33.3 % );食品检验结果:留样食品10份均未检出致病菌;大(1)班桶内剩余的直饮水、水杯、取水口等5份样品结果为:直饮水细菌总数:600Cfu/ml(标准为≤50Cfu/ml),大肠菌群未检出;3份水杯口和1份取水口检测结果:大肠菌群检出、沙门氏菌未检出 (大肠菌群、沙门氏菌卫生标准为不得检出)。

五、主要防控措施:

为了迅速控制疫情,防止可能造成的疫情扩散和蔓延,也为避免以后发生类似情况,S县疾控中心现场向该园提出如下防控意见:

1、加强每日晨午检工作,落实因病缺勤登记制度,发现可疑患儿时,采取立即送诊、居家观察。轻症患者居家就地隔离;症状重者需送医疗机构按肠道传染病进行隔离治疗,注意跟踪患儿病情。

2、加强对食品从业人员(含保育员)的健康管理,不要徒手直接接触即食食品,如有急性胃肠炎患者须向本单位报告,应暂时调离岗位并隔离。

3、对食堂餐用具、设施设备、生产加工场所环境进行彻底清洁消毒;对高风险食品(如贝类)应深度加工,保证彻底煮熟;备餐各个环节应避免交叉污染。

4、对公共场所的地面、桌椅、门把手、楼梯扶手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拖扫或擦拭消毒,多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各班级的直饮水、水杯、取水口等做好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

5、积极开展宣传,充分利用微信、网络、手机短信、宣传单/宣传栏等多种方式,开展诺如病毒感染防控知识的宣传。

论文作者:谢小红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第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1

标签:;  ;  ;  ;  ;  ;  ;  ;  

S县辖区内某幼儿园诺毒病毒暴发疫情处置分析论文_谢小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