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模拟实验教学的实施探讨论文_廖小清

高中地理模拟实验教学的实施探讨论文_廖小清

福建省清流县第一中学 廖小清 365300

摘要: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高中地理包含两大方面的知识,即社会和科学两大类知识,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地理实验模拟了解掌握更多的地理知识,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还能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地理知识,进而提升高中地理教学质量。该文主要论述了高中地理模拟实验教学工作的落实情况,采取科学的对策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地理;模拟实验;落实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模拟实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教学模式,主要是借助实验仪器及相关设备完成各种自然事件的发生及作用过程。模拟实验可以分为实验模拟实验和计算机模拟实验。计算机模拟实验就是在教育教学中通过计算机的方式来模拟实验资源,但是计算机模拟实验真实性略显不足。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通过模拟实验在一定程度上模拟或者是再现一些自然现象,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操作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得出结论,从而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近年来,地理课堂模拟实验教学成为地理教师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提升教学成绩的“撒手锏”。那么如何在地理教学中进行模拟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呢?我认为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实物模拟 化繁为简

高中地理教学工作应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落实,重视模拟实验的可行性分析。地理模拟实验需要满足操作简便,实验难度适中,实验设备较为常见等不同的要求。此外,高中地理模拟实验要能够根据地理原理、事物、现象的特点以及规律进行科学设计。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一些地理原理相对枯燥乏味,学生也不能很好地理解。从可行性出发,可以采用实物模拟的方式来进行实验,以便让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内容纳入到自身的结构中。例如,在学习实验背斜储油原理的相关知识内容时,可以采用实验器材:透明塑料管、水、油、墨水。实验步骤如下:首先用油将墨水染黑,将塑料管的一头堵上,在塑料管内先注入适量的水,然后将染黑的油注入,最后再注入一些水。然后将塑料管的另一头封上,将塑料管弯曲成背斜,观察水、油位置的变化。通过这个实验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是:塑料管弯曲时,油会处在弯曲处。得出的结论就是由于塑料管的弯曲,油气较轻,浮于上层,且形成闭圈防止油气挥发。

二、实验对比 开发思维

要想进一步落实好高中地理模拟实验教学,我们就应该学会从不同角度进行评价,并不断革新学生的思维方式。可以通过多方比较的方式,主要是对地理事物的优劣、不同进行比较,以对比实验的形式。在对比实验中通过设置两个或者是两个以上的实验组对结果进行分析,以此探究因素和实验对象之间的关系。例如,在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产生偏向实验中,需要准备的实验器材:地球仪一个,蓝墨水、红墨水各一瓶。实验过程:在地球仪静止时,在北半球从高纬度地区、南半球从低纬度地区各滴一滴红墨水,并引导学生观察红墨水的运行轨迹。再转动地球仪(自西向东),在同样地点滴一滴蓝墨水,并让学生观察蓝墨水的轨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产生的实验现象:蓝墨水与红墨水的运行轨迹有所不同,北半球上的蓝墨水运行轨迹在红墨水轨迹的右侧,而南半球上的蓝墨水轨迹则在红墨水轨迹的左侧。得出的实验结论:地球上作水平运动的物体会产生偏向(赤道上除外),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自然地理环境本身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要素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对于自然要素的形成、变化等进行分析,要能够做到观点全面,探索各种现象的原因。

三、亲身体验 探索规律

高中地理模拟实验教学需要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模拟实验操作中。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教学中,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来探索实验的本质和相应的规律。例如,在热力环流形成的实验中,所需要准备的材料有长方形玻璃缸、塑料薄膜、一盆热水、一盆冰块、一束香、火柴等。实验步骤:将一盆热水和一盆冰块分别放置在玻璃缸的两端,并用平整的塑料薄膜将玻璃缸的上部开口处盖严,在塑料薄膜的一侧(装冰块盆的上方)开一个小洞,并将一束香点燃放进小洞内。让学生观察烟雾是在玻璃缸内如何飘动的,并让学生寻找规律,得出实验结论,加深学生对热力环流知识的印象,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小组合作 提升素养

在高中地理模拟实验过程中,学生分组参与实验是一种效果较好的实验方式,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原理,设计实验步骤,准备实验材料,自己动手、小组合作完成实验过程,并对实验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如:教师创设沉积物分选模拟实验情境(河滩挖沙时会发现河滩上层为细沙,越向下颗粒越大,再向下甚至会出现卵石、砾石的堆积层,这种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学生分组将同样比例的碎石、粗砂和黏土完全混合,倒入饮料瓶中(不超过瓶容量的一半),将饮料瓶注满水,拧紧瓶盖,剧烈摇动,然后平放塑料瓶,让瓶中物质自然沉淀,学生观察沉淀物的排列顺序,掌握风力、流水沉积物的分选性。学生分组类地理课堂模拟实验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实验的亲历性,更具真实性、直观性、生动性。

充分发挥高中地理教学模拟实验的自身作用,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率,让学生更加牢固的掌握地理知识。模拟实验教学的应用要能够从实际出发,注重模拟实验的可行性。地理模拟实验要能够在物质条件的前提下,实验操作要简单,难度不要太大,实验器材可以是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找到的。此外,还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进行动手,以此更好地体现模拟实验的本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还要不断探索模拟实验的设施,以便更好地提升其教学效果。

本文为2017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Z170379(福建教育学院资助)。

参考文献:

[1]王友强.高中地理模拟活动教学初探[J].学周刊,2017(16):144-145.

[2]宋建超.怎样充分发挥高中地理模拟实验的价值[J].中国培训,2017(6):173.

[3]唐祥蓉.地理课堂中的实验教学方式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9):97-98.

[4]林春鸿.中学地理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探索[J].课程教学研究,2013(7):51-54.

论文作者:廖小清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9

标签:;  ;  ;  ;  ;  ;  ;  ;  

高中地理模拟实验教学的实施探讨论文_廖小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