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_黄 翔

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_黄 翔

黄 翔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长沙 410100

摘 要: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技术型实用人才。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对计算机人才的要求更加全面。新时代的计算机人才不仅要具备高超的计算机技能,更要有突破的创造性思维,积极在原有的计算机技术基础上力求更大的突破,取得创造性的成果。然而,由于我国传统教学思想的根深蒂固,在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并没有重视该问题,只是机械地进行知识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创新能力的挖掘。本文从分析在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出发,为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 计算机 创新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意义越来越明显。尤其是计算机领域,面貌基本达到日新月异的地步。国家发展的核心就是科学技术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又离不开人才的创新,所以,对于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显得格外重要。然而在现代的中国,计算机的创新性遇到了尴尬,始终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创新。在高职院校中,计算机方面的教学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扩学生思维,不能单纯地学习技术和知识,创新能力需要成为考核学生的一个重要标准,争取为国家计算机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一、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1.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当今社会已经完全进入信息化模式,计算机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人们运用计算机进行更高效的工作与学习,在平板电脑上开展各式各样的娱乐活动,甚至通过计算机点外卖、预定酒店等等解决衣食住行的所有问题。计算机的应用范围愈加广泛,对于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人才而言是一个大展拳脚的机会。面对社会对计算机人才提出的高要求,学校需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在现有的计算机领域努力推陈出新,开发出更多满足人们需要的新系统,通过计算机方面的创新把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2.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我们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和良好的道德素质,更要有灵活的头脑和基本的创新能力,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五好青年。高职计算机的培养目的是为社会输送优秀的计算机人才,不仅能够自主独立地操作计算机,更将为计算机事业做出一定的贡献为自身发展目标。在高职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一些创新性的任务以及让学生进行有根据的思考想象来发展学生个性、开扩视野。对学生的技术操作培训不需要精确到手把手的一步步教学,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进而提高他们在实际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提升综合素质,促进多方面的共同发展。

二、高职计算机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1.教学理念陈旧死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得到了国家的重视,高职院校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均以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强的人才为己任。在目前看来,高职院校大都还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运转,对学生进行单纯的知识技能方面的培训。学生对于一些操作方法与技巧大都采用死记硬背的记忆方式,并不能真正理解,更不可能会有所创新,在实际工作中既不能灵活解决遇到的问题也不能举一反三突破思维。

2.教学考核方式不科学。高职院校的考核方式存在的很大缺陷就是重视分数轻视能力、重视理论轻视实践。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成果检验的时候总是走不出应试教育的老路子,改革的方式也仅仅是以计算机等级考试来代替期末考试而已,根本就是换汤不换药的行为。这样的考核方式导致学生在考试之前采用突击的方式,做大量的练习题,甚至死背答案,对真正的掌握知识起不到一点作用,反而会瓦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知识只看作应付考试的工具。不少学校把计算机等级证书当作毕业的必要条件之一,改变了证书本身的意义。所以,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大都有着计算机等级证书傍身,然而却只有有限的动手能力,丝毫没有认识到创新意识的重要性。按照上述重分数轻考核的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会是中国需要的计算机人才,并且严重违背了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宗旨。

3.计算机方面课程设置不科学。计算机在我国的发展历史还很短暂,计算机教育方面中国更是缺少经验与领路人。中国高职院校发展迅速,数量群体庞大,所以面对着严峻的竞争问题,不仅竞争生源也争夺有限的工作岗位。我国尚未形成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和国民现状的计算机教育体系,高职院校在设置计算机教程方面有着极大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也有些许的随意性。高职院校既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又不愿意加强相互之间的讨论交流,导致目前设立出来的课程并不具有极强的科学性,过大比例地设置了理论课的课时。所选择的教材也是五花八门,轻视了实践的作用。难得的上机课也因为缺乏教师科学的指导而让学生漫无目的地上网游戏、聊天等等。正是因为课程设置的不科学而让学生本身也未形成极强的创新意识,忽略了实践的意义。

4.学生计算机基础水平不一。高职院校的学生来源广泛,有完成高中学业参加高考的应届毕业生,也有从中专、技工等升学上来的学生。由于之前所受教育的差别以及家庭环境等等的影响,学生各自的计算机水平也是参差不齐。中专、技工等学生在毕业院校就已受过一定的计算机入门训练,而另外一些条件较差的学校甚至都未开设计算机这门课程。按照高职院校目前的师资力量,尚不可能对不同基础的学生进行分班训练,所以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挑战。

三、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改变教学观念。学生的成长与成才总是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与谆谆教诲。计算机对于学生而言是一个全新的充满未知的领域,所以计算机的学习途中尤其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引。在我国目前的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对创新的重视程度还不够,他们并未真正意识到创新在计算机方面的重要性,教学观念比较落后。

教师需要积极转变固有的教学理念,彻底抛弃原有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问题的思考与独立动手能力,对实际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能力灵活运用知识解决。

2.设置情境进行教学。计算机的教学内容,如果脱离实际上网而单纯地进行理论教学,常常会因为它的枯燥乏味而让学生不愿意听讲甚至打瞌睡。计算机是具有无穷奥秘的新兴产物,很容易因为它繁琐复杂的代码和无穷无尽的编程而让学生感到乏味,不能体会到计算机中蕴含的真正乐趣。男生可能还由于电脑游戏的原因而对计算机本身有一种亲切感,大多数女生则因为理科知识薄弱而对计算机有着畏惧心理。教师需要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自身领悟到计算机的魅力,提高计算机学习的兴趣,让兴趣成为学生学习的最佳老师。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借助一些有效手段,例如多媒体视频、图片等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计算机对时代的进步性意义让同学们了解到自己所学习的领域的重要性。

3.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实践。在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培养的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一些会扼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模式。例如在对学生教授新课程时,注意循序渐进一步步地引导,让学生自己能将理论推理出来,而不是教条式的阅读书本知识、强制学生进行背诵等等。教会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比直接教授结论有用得多,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是创新意识所带来的益处之一。

四、结语

高职院校在我国计算机人才方面的培养一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计算机事业关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所以,优秀的计算机人才必须具备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和一定的创新能力与意识,才能运用计算机推动其他领域的前进。高职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学校要把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首要位置,突破传统思维限制,加强创新意识培养,培育出综合素质极高的全方位人才。

参考文献

[1]黄萌 浅谈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1,84。

[2]胡巧玲 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分析[J].群文天地,2012,04,147。

[3]姜禹 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J].新课程学习(下),2014,04,42-43。

论文作者:黄 翔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5年8月总第16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1

标签:;  ;  ;  ;  ;  ;  ;  ;  

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_黄 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