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校会计学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育路径研究论文

山东高校会计学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育路径研究论文

山东高校会计学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育路径研究

李 骥 1,肖 潇 2

(1.山东女子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0;2.山东财经大学,山东 济南 250000)

[摘要] 提高“双创”水平,离不开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为解决会计学专业大学生供过于求的状况,以山东高校为例,研究会计学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 山东高校;会计学专业;创新创业素质;培养路径

2019年6月13日,李克强总理参加杭州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主题周,提出我们应进一步提升“双创”水平。提升“双创”水平离不开双创人才的支撑,如何培养高水平的双创人才,是每个高校都要解决的问题。

第7段to pay the most pressing of his debts in one city,形容词最高级the most pressing debts强调负债的迫切性。

美国的教育最早给出了一种教育思路——创新创业教育,这是一种新的教育思路,并且在全球范围内方兴未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指出,高校毕业生尽快就业的必要措施是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主动精神,使其成为创造工作岗位的主力军。会计学专业作为目前较为热门的专业,每年都向社会提供大量的毕业生,甚至出现供过于求的现状,造成高校资源的极大浪费,在双创背景下,这种资源的浪费会更加突出。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应将会计类双创人才的培养提上日程,所以本文以山东高校为例,研究目前会计学专业大学生双创素质培育中存在不足,提出改革方案。

1 研究现状

1.1 国外研究现状

关于创新精神方面,通过对国外各种研究分析发现,各位大家对创新精神的看法各有异同。Schumpeter觉得所谓企业家精神的灵魂就是打破均衡以及勇于创造新的内容。如果个体在相关动机下不断地进行创新,那就说明此个体具有创业精神。戴斯、兰普金和科维纳(1997)在对创业精神进行界定时,认为创新精神不仅仅包括创新性这一个要素,还应包括自主性、行动领先、风险承担以及竞争积极性这四个要素。在2016年发表的《大学生跨学科研究的创新教育观》中莎娜·达利等人提出,学生在大学教育阶段应养成创新性思维,将创新性要素融入教学课堂,可以帮助学生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改进相关教师的教学理念,并且对提高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关于创业素质方面,大多数从创业概念、创业素质解析、创业课程体系研究三方面进行。熊彼特认为有新工艺、新产品或者新制度产生的创新过程就是创业。赫里斯在界定创业时说到,创业需要过程,创业者在过程中承担风险并持续付出能够得到有价值的东西的努力,就是创业。当然创业是否成功还与创业素质有关。拜格雷夫将创业素质归为理想信念等十个方面的内容;马克曼认为创业能力可以从知识、技能、才能三个方面来区分。

从各剖面的X方向的位移云图可以看出,边坡在开挖后采用抗滑桩和锚索联合支护效果较好,位移最大值出现在桩顶附近,量值在20~30mm之间,随距桩顶距离的增加,位移量值逐渐减小。

1.2 国内研究现状

从前期查阅的文献资料来分析发现,国内外学者多从整个高校或者某个专业为研究的出发点来研究创新创业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相应的建议,但鲜有在结合专业的基础上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路径进行研究。本论文以山东省会计学专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一步细化高校创新创业培育研究,将会计学的专业特色考虑进来,对于提高山东省会计学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创业动机,Lambrecgt在整理现有文献时发现女性希望独立自主和渴望实现自我价值这两方面是她们认为最重要的创业动机(2003)。Kirgeng(1997),Mattis(2000)认为女性对于职业地位的追求也是她们创业刺激的主要因素。

创新精神内涵方面,王莹(2016)认为可以从创新、团队、坚持、冒险精神四个方面刻画创新精神。

一次,我和一个同学谈话的时候,他说“二模”考试坐在讲台第一排的位置尤其紧张。我告诉他这与坐在哪里无关,而与你对于考试的把握大小有关。如果一味纠结位置,会给高考带来困扰。因此,技术过硬可以带来心理的稳定。

创新精神培养策略方面,克勤(2017)提出从以学生为中心、针对学生因材施教开展创新教育、构建专业的培养服务体系及培养学生的冒险精神和团队精神四个方面来进行创新精神的培养。

派驻机构作为党内监督的重要力量,实践中监督是否得力一定意义上来自于是否切实实现了派驻机构自身的监督,是否真正杜绝了派驻在外出现的“上级监督下级太远、同级之间监督太软、下级监督上级太难”这一问题。尽管中央一直强调形成监督合力,但是最为直接的监督必须尽可能最给力,否则很难真正实现有效的监督合力。尤其在移动互联飞速发展的今天,对于派驻机构的监督应在立足国情、结合传统的基础上,大胆进行改革、创新与拓展,特别是在形式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要寻求更新更好的途径。

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现状,有关学者进行了较为深入具体的研究。张昆(2015)分析研究发现从大学生的角度来看,创新创业意识较为薄弱,缺少创新创业体验机会;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创新创业实质性支持与投入匮乏,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不成体系。韩立(2017)在阐述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重要意义后,提出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存在急需优化环境,提高创新创业热情,增加培养形式等问题。

针对上述对会计学大学生缺乏的创新创业素质分析,以及山东高校在创新创业培养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2)供电企业加强政工队伍建设,创新管理理念,完善思想政治创新路径,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择优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重要阵地、关键岗位的领导干部,把那些政治思想好、工作能力强、道德品质优的干部充实到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战线上来。

1.3 研究述评

笔者通过分析得出,国内学者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2 山东高校会计学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

我们通过访谈发现,目前山东高校都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内容,有些学校重视程度很高,比如山东大学。在课程开设上,基本的会计类知识课程开设齐全,针对全校范围的创新创业课程一般设置为选修课,没有强制性要求学生修课;针对会计类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一般为会计信息化以及ERP沙盘,但也有学校没有有针对性的创新创业课程,创新创业与会计类专业融合度不高,这两部分内容独立存在。在师资方面,在会计专业基本没有专门的创新创业教师,教师的知识与经验不足以支撑学生对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以传统教学为主,以多媒体为辅。在保障服务平台建设上,在会计类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方面,学校有一些具有基地,但基地使用情况不容乐观,还有学校的基地处于新开发阶段,学生对对创新创业信息了解多来自于辅导员,是否有资金支持等内容发布较少。

3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保障服务平台缺失:教育基础设施不健全,会计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情况不容乐观;没有专门平台对创新创业信息进行发布,学生了解获得创新创业资金的支持的途径较少。出现此状况的原因是,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还不完善,有些学校对服务平台的重视程度不足。

教育理念滞后:会计类教师课堂还是基本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育方式,以教师为主体,主要是专业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不足,认为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是没有任何联系的,没有主动创新教育方式给学生带来的创新创业素质的提升。

教育体系有待完善:针对会计类专业的创新创业课程较少,举办较多的创业计划大赛、专家讲座,很少邀请会计类专业创业型人才来给学生做讲座或者上课,出现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为改革意识有待加强,同时缺乏一定的资金保障。

师资队伍实力不足:缺乏会计专业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专业化教师,无法起到带领学生建立会计类创业意识、创业思维的作用。

4 对策与结论

4.1 对策

国内学者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证研究很少,值得关注的是,杨丽婷在《基于校企联盟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中使用因子分析法对创新创业模型进行研究后认为应该从校企深度合作的角度对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作出下一步的探索。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增加多元化的教育方式。会计类教师应更新教育理念,逐步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以服务学生为主,把自己放在为答疑解惑的位置。充分利用移动教学环境,展开多元化教学,使会计学专业的教育模式更好的贴合大数据时代的发展。

根据CH/T 9008.3—2010《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1∶1 000、1∶2 000数字正射影像图》的规定,山地高山地数字正射影像图平面精度为0.8 mm(图上),即实地精度要求为1.6 m。通过各个像控点布设方案的精度统计情况可以看出,像控点布设最密集的方案二精度统计情况最好,没有坐标差超限的检查点。方案四的精度统计情况最差,且有一个检查点坐标差超限。按各个像控点布设方案进行测量和生产数字正射影像图,其成果均能保证精度要求。

完善会计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立通用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理论基础。在会计学课程体系增加会计类创业者讲授创业必修课或选修课或者由其提供定期讲座,提升会计学专业大学生学生创新创业的兴趣,增强其创新意识以及思维能力。

加大会计类创新创业师资力量的培养与储备。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方式,有着与老式教育不同的特点。传统会计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了解不足以支撑新式教育。因此,高校在师资上,应大力引进会计类专业创业者,或者选派相关教师进入企业学习,增加教师对创新创业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也可以鼓励教师进行创新创业,用自己的理论知识支持实践,反过来,用实践经验支撑课堂。

完善创新创业保障服务平台。加快会计类专业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如可以与会计事务所、代理记账公司、税务师事务所以及其他单位建立合作关系,为会计类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平台;将服务平台专门信息门户建设提上日程,及时发布会计类专业创新创业信息以及相关资金支持。

提倡个性的再次发展。本文针对的主体是大学生,现代大学生由于大多数为独生子女,团队精神有所欠缺,这会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产生极大的障碍。因此,对刚踏入大学的会计类学生可以提供一些拓展训练,提高其对团队精神的认识,为创新创业素质的培育打下基础;再者,可以大学生提供心理辅导,提高对未知事物的期望。

4.2 结论

本文对山东高校会计学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高校可以从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增加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完善会计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加大会计类创新创业师资力量的培养与储备,完善创新创业保障服务平台,提倡个性的再次发展这五个方面进行会计学专业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培育。

【参考文献】

[1]克琴.创新型大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7(23):68-71.

[2]郑晶.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的研究与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14):214-215.

[3]任泽中.资源协同视域下大学生创业能力影响因素与发展机制研究[D].镇江:江苏大学,2016.

[中图分类号] D918.9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2096-1995(2019)24-0122-02

标签:;  ;  ;  ;  ;  ;  

山东高校会计学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育路径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